首页 百科知识 抒写昆明水文化乐章

抒写昆明水文化乐章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水文化传承进一步发扬光大。昆明水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滇国。滇池是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水面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昆明城市的西南面。它是昆明水文化的杰作,更是滇池水文化的颂歌。黑龙潭是昆明水文化的奇观。

传承历史 抒写昆明文化乐章

卢文霞 邹 蓉 沈丽霞

(昆明市水利局办公室)

摘要:本文阐述了昆明水文化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实施生态水利,把水工程水环境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将生态治水、人水和谐的理念,融入水文化,弘扬水文化,做美水文章。

关键词:水文化 生态治水 人水和谐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之本、生存之根、生物之灵、生态之魂、文明之源。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在对江河湖泊的不懈治理与开发保护的过程中,不仅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水文化。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长江、珠江及红河三大水系的分水岭,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历史上曾以水城而著称,高原明珠——滇池曾是昆明水文化发扬光大的一朵奇葩

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蓬勃发展,水文化百花齐放,石龙坝重放异彩,松华坝巧夺天工,柴石滩巍峨雄壮,掌鸠河千岛涟漪……水文化传承进一步发扬光大。

一、回首篇

水是自然的、物质的,文化是社会的、精神的,水与文化的交融,使水文化熠熠生辉。

昆明水利建设历史悠久,水文化源远流长。昆明水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滇国。当时滇国已逐步由游牧、渔猎进入农耕社会,使用中、小河引水灌溉,滇池周围出现了“沃野千里”的景象;至新莽地皇二年,益州太守文齐为解决栽插时少雨缺水的问题,“造起陂池,开通灌溉”,建造陂池蓄水灌溉是昆明地区兴建小坝塘蓄水工程的开始。隋、唐时期建设小型引水水利工程;北宋开挖金汁河,引盘龙江水灌溉农田;唐代南诏设立拓东城;宋大理国的鄯阐府选建于金汁河、盘龙江两水之间,大理国王段素兴在金汁河筑春登堤,在盘龙江中下段筑云津堤,“捍御蓄泄,灌溉滋益,大有殊功”;元代云南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修建云南第一坝——松华坝水库,治理“六河”,疏挖海口河;明代开文公渠;清朝开挖西、南渠引螳螂川水灌富民坝子,开挖通济渠等引水工程;道光时云贵总督伊里布在滇池出口——海口河上首建屡丰石闸,增强调洪能力,扩大灌溉效益。

赛典赤·瞻思丁在任职短短的六年中,以“兴滇之心,事滇之子”的姿态,敢于兴利除弊。当时滇池水域广,梁家河、云津市场以南、官渡以西部都是水域,雨季水位上涨,昆明城中常常水患成灾。赛典赤经实地考察,制定了治理滇池水系工程规划,分上、中、下三个阶段,上段选择了鸣凤山与莲峰山之间最窄处修筑土木结构的闸坝“松花坝”(即松华坝),用闸坝蓄泄盘龙江水,坝上设水闸,旱时启闸灌溉万顷良田,涝时关闸减缓下游水患;中段疏挖金汁河、银汁河分流盘龙江水,河道沟渠形成网络,有利于农灌,又能防洪减灾;下段开凿滇池出水口,建石龙坝,降低并控制昆明的滇池水位,减轻水患并得到了良田万顷。昆明人民为纪念他,在市中心建设了“品字三坊”之一——“忠爱坊”,可谓集水文化之大成。

1912年建成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开创中国利用水能资源的先河。电站位于海口螳螂川北岸石龙坝,共两台24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可供照明电灯6 000余盏;工程聘请法国西门子电器公司工程师毛士地亚·麦德华设计指导,现仍保存着的两组发电机是法国1912年生产的,也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水力发电机。1993年石龙坝电站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46年在松华坝上游7公里处建成库容220万立方米的谷昌坝,为当时全省最大的砌石溢流重力坝,拦蓄盘龙江水,调洪灌溉农田。现谷昌坝作为松华坝水库天然的沉沙池,实施库尾清淤工程,对延长水库寿命,保护水质,仍发挥着巨大的工程效益。

二、奇观篇

水资源滋润着水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滇池、忠爱坊、大观楼、翠湖、黑龙潭等都是昆明水文化的象征。

滇池是云贵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水面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昆明城市的西南面。滇池的变化与昆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从滇池形成至今,约有340万年历史,滇池径流面积2 920平方公里,30多条河流汇集入源。公元前298年楚将庄蹻率兵入滇,带来造舟修船工匠、操舟驾船水手;明、清滇池航运达到鼎盛期;光绪年间开始有“小火轮”,从此滇池行驶的机船逐渐发展。滇池的水资源,造就了昆明的湖光山色,明代著名文学家、诗人杨慎有感于滇池的秀美景色,写了《滇海曲》12首,有诗句为“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描写了滇池的四季如春。滇池之美造就昆明之美。

大观楼是昆明水文化的亮点。大观楼地处滇池北滨,旧称近华浦,今称大观公园。清康熙年间,疏挖了一条由近华浦到小西门外的大观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湖北乾印和尚在近华浦结茅庵一所称观音寺讲妙法莲华经。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茅庵地建楼二层,题名大观,后经多次修葺。公园内门两侧的对联“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把水与文化融为一体。大观楼门柱上悬挂着清嘉庆进士宋湘撰写的“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门顶上,悬挂着“大观楼”三个大金字,西侧挂着清康熙年间昆明寒士孙髯翁的180字的天下第一长联。上联描绘滇池的风景,下联感叹云南的历史,情景相融,浑然一体,誉满中华,大观楼与五百里滇池声名鹊起。它是昆明水文化的杰作,更是滇池水文化的颂歌。

翠湖是昆明水文化的名胜。它位于市区五华山西麓。倚太华,后枕五华山,山色空濛,水光潋滟。又因翠湖东北面,竹林岛外有9个出水泉眼,“九泉新出,汇而成池”,故名“九龙池”。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滇国公沐英筑云南府城,把翠湖围入砖城,引水出城,城西建“柳营”,“种柳牧马”。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云南巡抚王继文在湖心岛上建“碧漪亭”,形成翠湖“东面高楼西面廊,翼然亭子起中央”。称“湖心亭”,同时在北岸建“来爽楼”。清嘉庆元年(1796年),工部侍郎蒋予蒲等3人在翠湖建“莲华禅院”,“梵宇宏深,花木幽邃”。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云贵总督阮元倡捐筑堤,建湖心亭放生池观鱼楼,并将翠湖由北至南筑了长堤,称“阮堤”。堤贯穿湖心岛,建“听莺”,“燕子”、“采莲”三桥。清光绪十年(1884年),莲华禅院重修,广东人凌士逸撰写“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的楹联,生动地概括了翠湖水文化的特色。

黑龙潭是昆明水文化的奇观。它位于昆明北郊,修竹茂林、泉壑幽邃。黑龙潭有两组建筑群,下为黑龙宫,上是龙泉观。龙潭有深浅两潭,深潭为黑龙潭,呈圆形,四周镶砌石堤,面积600平方米,潭深11米。紧靠深潭旁是浑水潭,面积2 600平方米,潭深50厘米,两潭以石桥为界,潭水相连,但鱼互不越潭,形成“两水两交,鱼不往来”的奇观。“黑龙宫”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后世袭沐国公重修黑龙宫。墙上镶有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游黑龙潭的碑记,柱上悬挂着清末状元袁嘉谷的两副楹联,龙泉观中著名的唐梅、宋柏及明茶,被称为黑龙潭的三异木。当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赋诗曰:“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惊醒唐梅睁眼倦,衬陪宋柏倍姿雄。崔嵬笔立天为纸,婉转横陈地吐红。黑水祠中三异木,千秋万代颂东风。”龙泉观碑亭内,有唐梅碑、凸字碑、阮元诗碑、黑龙潭全景图及历代兴修黑龙潭碑记,这些碑碣、诗词、书法、绘画,既是珍贵的文物,又是黑龙潭水文化的艺术珍品。

三、发展篇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昆明水利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不断拓展,从防汛抗旱到城乡供水,从农村水利到城市水利,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再到生态水利,实现了新跨越新发展。水利事业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影响重大而深远,水文化也得到了丰富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有小(一)型水库1座、小坝塘629座,库容1 794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8万亩,经过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懈努力,至2008年,共建成小(二)型以上水库798座,其中:大型3座,中型20座,小(一)型123座,小(二)型652座,水库总库容26亿立方米,小坝塘2 835座,引水工程1 953处,已建成水闸233座,堤防651公里;1万亩以上灌区27个,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199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67万亩;建成地方小水电站89座;2008年供水量达17.49亿立方米;形成了拦、蓄、引、提、排、灌、供、防的水利体系。水利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新昆明、推进昆明水文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水资源综合管理,为水文化发展提供源泉

防洪减灾方面: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抓规划、强责任、提能力,以昆明主城为核心,开展了松华坝加固扩建、入滇河道整治、开凿滇池第二出水口——西园隧道以及城市淹水点整治等一系列工程措施,搭建昆明市防汛指挥系统信息平台,城市防洪实现了“上蓄、中疏、下泄”,“松、昆、滇、螳”联合调度格局,城乡防洪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水资源综合调配方面:1950年昆明主城只有翠湖九龙池1个水源,1座年供水量40万立方米的自来水厂;到1990年发展到以松华坝水库和滇池为主要水源的5座自来水厂,年供水量达1.01亿立方米,增长250倍;1996年“2258”引水工程建成,年均向昆明供水0.5亿立方米,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投资40多亿元,历时7年,于2007年3月通水,年均可向昆明主城供水2.50亿立方米;2007年7月清水海引水工程一期开工建设,计划于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滇池生态补水——牛拦江引调水工程也正紧锣密鼓地开展,这些都为昆明城市生产生活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保障,为新昆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依法治水管水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作由重建轻管逐步向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转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水法规,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滇池、松华坝水库、云龙水库保护条例等;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开展地下水清理整顿,规范地下水开采秩序;建立覆盖全市的水行政执法网络,使各项水事活动逐渐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二)滇池综合治理,为水文化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滇池孕育辉煌灿烂的滇文化历史。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滇池水体污染严重。省、市政府高度重视,颁布实施了《滇池保护条例》(1988年);1993年省政府召开了滇池治理专题会议;1994~1995年昆明市水利局组织完成了滇池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为全面治理滇池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1996年滇池第二出水口——西园隧道建成,加快了草海水体的置换,减轻了外海的污染负荷;2002年4月组建昆明市滇池管理局,随后在流域县区和沿湖乡镇设立滇管局和滇管所,专门负责滇池治理工作,全面推进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各项工作;2004年成立滇池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标志着滇池依法保护和治理又迈上了新台阶。在对入滇河道的治理中,在全国首创了以行政首长为河长、段长、片长的负责制。滇池清,昆明兴,不远的将来滇池一定水更清,天更蓝。

(三)水利科技应用,为水文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昆明水利不断创新,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建成都集中反映了每个时代的科技水平,体现了水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这不仅是时代文明的缩影,也是时代文化在水利建设上的聚焦。昆明水利60年,是科技发展创新的60年。组织开展了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减灾等重大问题和水利工程技术难题的研究,加大水利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广应用的力度。枢纽工程大坝建设中,从单一的土坝发展到土石坝、重力坝、拱坝等;20世纪80年代后,建设了龙照庵等砌石重力坝,甲甸、打黑砌石拱坝,红坡碾压混凝土拱坝。在堤岸支护形式、材料上,由单一浆砌石支护发展到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桩护壁桩间挂板等,引入三维土工网等新型材料,强调植物对河岸的加固,实现河道的生态防洪、生态治理、生态修复。完成《滇池流域水土流失现状遥感调查》;建立松华坝、云龙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监测系统。水利60年科技应用促进了水利事业发展,丰富了水文化的内涵。

(四)生态水利构建,为水文化发展提供创新理念

实施生态水利,把水工程与水环境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将生态治水、人水和谐的理念,融入水文化,弘扬水文化,做美水文章。

昆明河道的治理突出生态和环境保护,如采莲河整治工程,河道按百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防洪整治,在广福路以下河段采用梯行生态断面并实施沿岸绿化工程,增加了生态河的观赏性。该项目改善了采莲河水体环境,完善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显著,成为入滇池河道治理的示范工程,获得昆明市2004年度优秀设计一等奖,水文化创新理念充分融入了城市河道治理和景观建设中。宝象分洪河的防洪整治工程体现“以人为本”的防洪新理念,综合考虑水、堤、景市政设施,在确保河道泄洪能力的前提下,以改善生态和环境为目的,在广福路与河道交口左岸设置集休闲娱乐、官渡古镇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园林景观小广场,为官渡古镇的旅游增添色彩,成为宝象河分洪整治的亮点。昆明“城市客厅”——西山草海环湖生态带建设,将有效削减滇池污染,绿化美化环湖生态环境。生态水利与水文化已充分融为一体。

(五)人才队伍建设,为水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水文化发展的资源保障。新中国成立60年来,昆明市水利管理机构不断加强,管理职能不断充实,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得到长足发展。1978年成立昆明市水利水产局,仅设一室六科,编制23人,到2009年全市水利工作机构增至171个,干部职工2 307人,专科以上学历占55.3%,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18人,中、高级职称280人,培养了一支业务精、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取得的成就与人才队伍密不可分,人才是促进昆明水文化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载历史,传承不息。昆明水文化在治水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演进和升华,每一项治水工程都凝聚着昆明人民的劳动成果与智慧,演绎着昆明的人文之魂,将水文化的精髓一代又一代传承至今。

海纳百川,兼收并蓄,这是水文化的内涵,更是昆明水利人追求的精神。新昆明的建设,是对水文化建设的挑战,也是水文化建设的机遇。昆明水利人将继续发扬与“大禹治水”精神一脉相承的“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与时俱进,奋力开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文化治水”理念,吸纳水文化精髓,努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保障城乡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用水安全,重展昆明“水城”风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