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泥烤制熟法

泥烤制熟法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将黏土包被于食料外层进行烤制成熟的方法谓之泥烤,泥烤又称泥煨,其工序较为复杂,需经过包裹、捆扎、糊泥、烤制四道程序。黏土宜选用酒坛封口的细质黄泥,俗称“酒坛泥”,并需进一步加工,其方法是:将泥块压成末,掺进绍酒脚、细盐、适量细草段,拌和均匀,摔打以增强其黏结性,使之在加热烤制时不至于破裂。据分析,绍酒脚在泥中随加热而蒸发,其香气能渗透到原料中,产生酯化的芳香气味,细盐则能增强泥的黏凝性。

二、泥烤制熟法

将黏土包被于食料外层进行烤制成熟的方法谓之泥烤,泥烤又称泥煨,其工序较为复杂,需经过包裹、捆扎、糊泥、烤制四道程序。包裹中的网油主要起滋润作用,若无网油,亦可用生肉皮或生肥膘肉片代替,但效果不及网油。荷叶则取其清香,并作为与泥的隔离层,有些还可在荷叶外层再加上玻璃纸,增强其密封性,防止卤汁外溢。捆扎需用细麻绳,先扎两道十字再密密地扎成椭圆形。

泥烤以糊泥最为关键,将湿黏土均匀地涂在包裹的原料外,既起到传递热能的作用,又起着良好密封容器的作用。黏土宜选用酒坛封口的细质黄泥,俗称“酒坛泥”,并需进一步加工,其方法是:将泥块压成末,掺进绍酒脚、细盐、适量细草段,拌和均匀,摔打以增强其黏结性,使之在加热烤制时不至于破裂。据分析,绍酒脚在泥中随加热而蒸发,其香气能渗透到原料中,产生酯化的芳香气味,细盐则能增强泥的黏凝性。糊泥时需用一块80cm×80 cm方形湿布,撒一层干炭灰,均匀铺上一层黏土(相当于被包物的表体面积,泥层厚约2.5cm),将卷包置于泥中间,提起湿布两端,对合将其包起,用手轻轻拍打使之紧紧黏附在卷包上,取下湿布,再包一层纸或草屑即可烤制。

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木炭烤,即在火盆内将木炭烧红,挖一火塘,将泥包原料埋入,加铁盖至原料烤熟取出。目前也有使用多用趟式烤炉或远红外烤箱烤制。外部烤温开始较高,随着泥壳的干结逐步递减温度,烤时需在一侧戳一小孔,以便透气,防止因内部蒸汽过饱和而将泥层爆裂。待烤至泥层水汽将干时,可用湿泥补上小孔。烤时还需要有规律定时换烤面,使之受热均匀,开始时翻转要勤,约5分钟一次,待泥层干燥、烤温渐低,可10~15分钟一次,如此,烤3~6小时至内部原料酥烂即可。

泥烤具有特殊的风味,泥壳传热至内部平缓而均匀,并具有较好的恒温性能,加之内部包扎甚紧,使卤液与风味物质难以外溢,因此,成品显得鲜香滋润,酥烂脱骨,开壳时香气四溢,色泽金红,十分诱人。典型名菜有叫化鸡、泥烤金腿、泥煨鱼等等。

【例6-6-2】 叫化鸡

加工程序:

img177

①将鸡宰杀,肋开去脏,洗净晾干,用刀背排刀敲断翅、颈、腿大骨(不能破皮),放入容器中加酱油、绍酒、精盐腌渍约1小时入味取出,将丁香和八角碾成末,与玉果末、山柰末拌和,匀擦鸡身。

②炒锅置旺火之上,用猪油将葱段、姜米煸香捞去,投入虾仁、肉丁、火腿丁、鸡肫丁、香菇丁、虾米炒至变色,加绍酒、酱油、绵白糖炒至断生盛起,待晾凉后,从鸡肋下填入鸡腹,卤汁亦沥入,将鸡头塞入刀口中,两腋下各放丁香一颗夹住,用网油紧包鸡身,再用荷叶烫后紧包鸡身,再包上玻璃纸,用细麻绳将鸡包扎成椭圆形。

③将酒坛泥碾碎,加酒脚、水、细盐、草屑拌和起黏,平摊在湿布上,包裹鸡包,揭去湿布,再用报纸贴在泥层外,然后用竹签戳一小孔。

④将泥包鸡小孔朝上放进烤箱,用200℃烤约40分钟,取出后用湿泥封住小孔,再用160℃烤约30分钟,改用140℃烤约80分钟,每隔20分钟翻转一次,最后再改用120℃烤约1.5小时取出。

⑤敲开泥壳,揭开玻璃纸及荷叶,淋芝麻油装盘,上桌另带葱白段与芝麻酱蘸食。

特点:原汁原味,鲜香四溢,鸡酥烂脱骨不失其形,皮色金红有光泽,口感肥酥,腹中馅料鲜香可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