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诠释与身体

诠释与身体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91年,伊东丰雄在“未来日本展”中将影像投射在建筑实墙上,制造了对物质空间的一次快速刷新,向人们暗示着未来空间的非物质化的可能。他的预测在14年后被初步验证。1998年,长期研究“虚拟空间”的艺术家戴维斯完成了她的主要作品Ephemere。全新的空间感知给许多体验者以震惊,一位参与者在信中对戴维斯说:“使我更好地认识到我的身体作为意识和体验的主体,更强烈地感觉到是意识占据着空间。”

4.2 远程在场的内在动力:体验、诠释与身体

1991年,伊东丰雄在“未来日本展”中将影像投射在建筑实墙上,制造了对物质空间的一次快速刷新,向人们暗示着未来空间的非物质化的可能(图4.1)。他的预测在14年后被初步验证。2005年日本爱知县世博会上,许多国家的场馆设计呈现出这样的状态:他们不再传承2个世纪以来的传统——在建筑实体上煞费苦心借以标志本国的艺术与技术实力,相反,建筑空间和表皮相当单纯规整,激光技术和全息技术在内部制造了一层影像化的表皮,影像传递出与实体并无直接关联的建筑信息和空间变化,正是这些影像空间而不是实体,构成了对进入者富有意义的在场。

1990年,实验短片《两者间》(The In-Between)对埃森曼(Eisenman,Peter D.)设计的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Wesner Center for Visual Arts,1989)进行了一次视觉探索。影片以该建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梦境的故事,直呈梦境的语言是片断、拼贴、多义的。观者在此所体验的与其说是建筑实体,不如说是基于建筑实体而引发的多种可能——一个不断在诠释中构建的文本,一个从此时此地解放的在场(图4.2)。

1998年,长期研究“虚拟空间”的艺术家戴维斯(Davies,Char)完成了她的主要作品Ephemere。这是一个“浸入式虚拟空间”(immersive virtual space),人们通过头盔式显示器可以感知一个全身浸入的并且实时互动的虚拟环境(图4.3)。全新的空间感知给许多体验者以震惊,一位参与者在信中对戴维斯说:“(这次体验)使我更好地认识到我的身体作为意识和体验的主体,更强烈地感觉到是意识占据着空间。”[18]

img73

图4.1 伊东丰雄在“未来日本展”的影像装置

资料来源:[英]摩根编著;白颖译.努维尔.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img74

图4.2 《两者间》拍摄现场

资料来源:The Program for Art on Film.Architecture on screen:A Directory of Films and Videos.New York:G K Hall &Co,1993

上述几个案例不仅呈现了远程在场建筑的几种可能途径,还标志出远程在场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体验—诠释—身体,一种关于“感觉”(sense)与“知识”(knowledge)的辨证发展。

img75

图4.3 戴维斯的虚拟环境作品《Ephemere》

资料来源:http://www.immersence.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