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初步建立了拓扑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平台

初步建立了拓扑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平台

时间:2022-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四方面共同构成基于拓扑分析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系统框架。根据城市拓扑系统与功能结构系统协同发展原理,建议对当前苏州城市空间功能用地结构进行整合,减缓建设用地扩展速度,转变工业用地外延式增长,增加公共建筑用地,加强分区居住、公共建筑与其他功能用地的混合开发。因此,方案二更符合双重组织机制下城市空间发展的理想形态特征。

8.1.6 初步建立了拓扑分析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平台

(1)现代城市空间拓扑分析可以用于城市规划实践,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城市功能结构与拓扑结构内在的协同关系,可借助拓扑分析指导城市现状功能结构调整,尤其是沿全局集成核与局部集成核的空间吸引子布局;二是可以提出基于拓扑系统技术理性和主体价值理性的城市空间发展理想模式;三是可以根据理想的空间发展模式对城市规划方案进行优选;四是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空间拓扑系统最优化原则对城市空间发展进行阶段性规划检讨。此四方面共同构成基于拓扑分析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系统框架。

(2)根据城市拓扑系统与功能结构系统协同发展原理,建议对当前苏州城市空间功能用地结构进行整合,减缓建设用地扩展速度,转变工业用地外延式增长,增加公共建筑用地,加强分区居住、公共建筑与其他功能用地的混合开发。调整全局集成核功能布局,激发增长中心区位的发展潜力。调整局部集成中心的路网结构与功能吸引子布局。

(3)在提出基于拓扑系统最优化与价值理性最大化的理想空间模式基础上,对苏州2005年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两个方案进行了句法分析和比较,认为规划方案二的形态演进自组织特征更加明显,中心体系发展能够满足全局中心功能结构分配需要,整体的全局集成水平、局部集成水平、智能度水平以及全局与局部结构关系优越于规划方案一;并且,空间结构既预留了生态廊道,又保持了空间形态的团聚状集聚特征,实施的可操作性更强些。因此,方案二更符合双重组织机制下城市空间发展的理想形态特征。但是,规划方案二也存在全局中心交通组织成本高、生态开敞空间不足等问题,需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优化,结合主体价值追求而不断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