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与区域空间系统耦合度比较

城市与区域空间系统耦合度比较

时间:2022-10-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城市与区域空间系统协同发展角度分析,城市所处的区域空间系统主轴线为东西向以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等组成的束状交通走廊,这一区域空间主轴线成为空间系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空间载体。在“流”的空间系统中,区域发展的动力主轴穿越城市空间自西向东策动空间区域波的扩散,城市空间系统通过自身的波动扩散,与区域空间波产生共振耦合发展。

7.3.4 城市与区域空间系统耦合度比较

从城市与区域空间系统协同发展角度分析,城市所处的区域空间系统主轴线为东西向以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铁路等组成的束状交通走廊,这一区域空间主轴线成为空间系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空间载体。在“流”的空间系统中,区域发展的动力主轴穿越城市空间自西向东策动空间区域波的扩散,城市空间系统通过自身的波动扩散,与区域空间波产生共振耦合发展。

在规划方案一中,城市主导发展方向向东(以工业园区和昆山区扩展为主),次要发展方向向北(以相城区扩展为主)。城市系统东向发展与区域空间系统同向同源发展,容易产生两个不同尺度空间系统之间的耦合共振,空间扩展内在的自组织动力较强。但向北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次轴与区域空间系统主轴并不同向,难以取得协同发展。过多得控制沿区域主发展轴两侧的分区空间可能不利于空间系统内在的自组织动力发挥作用[图7.34(a)]。

在规划方案二中,城市主导发展方向仍然为东向,次要发展方向为北向,但是西向、南向以及沿西北、西南等向均有所拓展。在城市空间系统主轴与区域空间系统主轴同源同向发展的基础上,城市空间系统能够获得耦合共振发展的系统内在自组织动力。沿区域发展轴沿线的城市分区空间也能够获得相应的发展动力。因此,从整体来看,方案二的规划空间结构可能获得城市与区域空间系统耦合作用下更大的动力支持,形态结构发展的可能性更大[图7.34(b)]。

img202

图7.34 城市系统与区域空间系统协同发展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