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

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

时间:2022-03-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口过多是中国的首要问题。不难看出,庞大的人口数量仍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问题。出生性别比的失调会对将来的婚姻和家庭形成严重的冲击,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不断降低。
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_社会学教程新编

二、当前我国的主要社会问题

在极“左”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我们不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社会问题,以致错过了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最佳时机。随着改革开放,我们能正确面对、认识和解决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是社会问题的突发和多发时期,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问题

一是人口数量问题。人口过多是中国的首要问题。有关研究表明,对我国经济发展最有利、资源利用最有效的人口规模应为6亿~7亿,不超过8亿,而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逼近14亿。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于巨大,中国人口增长的绝对值在未来一定时期,仍将保持在每年1000万左右。2000年12月5日国务院发表的《中国二十一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提出,未来人口的控制目标是:2005年控制在13.3亿以内,2010年控制在14亿,在2030年前后,人口总数达到15亿至16亿的顶峰后开始回落,中国人口才将可能实现零增长。16亿也被普遍接受为中国人口增长的上限。不难看出,庞大的人口数量仍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问题。二是人口素质问题。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表明:我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已有进一步提高。成人文盲率(15岁以上文盲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平均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有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有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有3396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有35701人。可见,我国文盲数量庞大、比例太高,我国仍然面临着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任务。三是人口结构问题。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同时也是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龄化过程。预计到2017年,中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10%,达到10.42%;2025年达到13.59%;2030年达到16.59%;将在2035年超过20%,达到20.13%。老龄化问题降低了生产性人口比例,加大消费性人口比重,增大劳动力成本,降低储蓄率,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此外,中国人口性别比失调。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性别比为116.19,已明显超过国际公认的正常值(出生性别比偏向于男性。一般来说,每出生100名女婴,其男婴数置于102~107)。出生性别比的失调会对将来的婚姻和家庭形成严重的冲击,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二)环境问题

中国拥有全球1/15的陆地面积,目前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也就是说,人口密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本世纪头四年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但沙化仍然在局部地区继续扩展;[2]我国人均耕地近2亩,2006年减少到1.39亩,最近几年全国耕地就减少了1亿亩;[3]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0.8%,在监测营养状态的26个湖泊(水库)中,呈富营养状态的湖(库)占46.2%。[4]主要表现为:一是环境污染。煤烟型大气污染和城市交通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突出;垃圾处理率较低。二是资源短缺。重要资源的占有量短缺,如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面积不足1/6,人均草原面积不足1/2,人均矿产只有1/2。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其需求量的与日俱增,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某些自然资源正在衰竭,且呈锐减趋势,承载能力下降。如农业资源的日益紧张,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三是生态恶化。主要表现为:荒漠化、沙漠化加剧,沙尘暴发生率增高;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关注自然环境,强化环境保护的责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就业问题

强大的人口压力使得我国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难以吸纳庞大的劳动力人口,就业面临长期的困难。就业问题已成为宏观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从2008年以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遭受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外部冲击,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具体表现为,一是劳动力供求矛盾仍很突出。根据2010年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2009年9月底,虽然劳动力需求人数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851万人;但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2009年大学毕业生是611万,比上年增加了54万。我国通过实施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系列措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4%,意味着还有近165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而且,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初职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下降,过去高校的一些热门专业,如工商管理、外语、国际贸易、法律等,现在就业率比较低,大学生就业出现较大困难。二是结构性失业的矛盾更为明显。一方面,不熟练、低技能就业者基数过大、比例过高、供给过多;另一方面,熟练、高技能就业者数量小、比例过低、供给过少,且工资增长率高。于是,形成有人无事和有事无人的现象。在城镇,失业人员受年龄、文化水平、职业技能的制约,再就业越来越困难。在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人口也由于文化素质较低、技能不高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其转移速度也在不断减缓。三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越来越低。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是保持经济的增长,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不断降低。“九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为0.13,即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带动就业增长0.13个百分点。但到“十五”时期,平均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0.11。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由“九五”时期的94万人,减少到“十五”时期的80万人。近年来,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08,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动的就业增加量只有63万人。这说明,单纯依靠经济增长,不调整经济结构,已经很难解决就业问题。

(四)“三农”问题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党中央接连出台的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中央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1.0%,城镇为36.5%。[5]二是农村贫困人口多,返贫现象严重存在。1978年,全国农村有2.5亿贫困人口,按2009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200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3597万人。[6]再加上自然灾害的袭击、疾病的侵扰和农产品市场的波动等,都随时可能把农民陷入贫困状态。三是农民素质低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从劳动力状况看,我国农村每一百个劳动力中,小学和小学以下及文盲半文盲占61%以上。农村人口素质低下严重制约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也制约着农业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制约着农产品生产的升级换代,也严重影响农民致富的能力。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失业问题严重。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8%,剩余劳动力达到1.2亿,而且每年增加1000万。由于乡镇企业面临大量兴起的民营企业的竞争,其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得很明显。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基本上外出打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就业形势也十分严峻,失业的风险加大。

(五)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仅表现为个体成员间的贫富分化,而且具有明显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总体上呈现拉大的趋势,许多人认为80年代末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从1994年开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下降的趋势,但从1997年开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逐步扩大。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进一步拉大。2004年和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3.21∶1和3.22∶1,2006年扩大到3.28∶1。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速度都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率低1.9个百分点,实际增长率低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的比率由上年的3.22∶1上升到3.28∶1。[7]2009年城乡收入比为3.33∶1,较2007年的3.32∶1和2008年的3.31∶1扩大。[8]二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拉大。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不断扩大。1978年,东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分别为214.3元、184.6元、165.7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东部地区所具备的发展优势也日益显露。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地区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尽管中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的绝对额也出现了较快的增长,但与东部地区相比,相对差距仍在不断扩大。三是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显示,1978—2002年按行业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之比,除了在1985—1990年略有减小外,其他年份都大于2,1995年以后持续扩大,从2.23一直扩大到2.99。同时不同行业薪酬的地方差的对数也在急剧上升,报酬差异逐渐拉大。从2000年开始,平均工资最高的始终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同样的,从1995年开始,农、林、牧、渔业一直是行业报酬最低的,一方面说明传统行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不如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行业的提高速度,另一方面,能源的稀缺与垄断使得其报酬率越来越高。近年来,对于人力资本的重视和第三产业以及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使得相关行业的平均报酬也是较高的。此外,国有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也是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教育问题

教育作为经济进步的主要内驱力和根本手段,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教育问题始终是全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一是应试教育问题。应试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升学看作是学校的唯一目的,一切为了升学,一切服务于升学。升学成了一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家长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目标。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对学生采取加班加点、题海战术和考前的各种辅导,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二是学校乱收费的问题。在应试教育的驱使下,中小学往往违反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原则和地方政府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杂费收取的标准,擅自增加收费的项目或自行提高收费的标准。虽然,国家坚决治理这种乱收费的现象,但主管部门疏于管理,学校有应对政策的“对策”,家长表现为麻木不仁,致使乱收费的现象屡禁不止。三是教育浪费的问题。表现为教育与社会的脱离,造成学与用的脱节、毕业生就业与社会适应的困难;教育体系与教育过程的种种不合理、非科学化现象,导致教育资源的流失和浪费严重;整天围绕“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忙碌,未能做到人尽其才,造成各方面才能的浪费等。四是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我国是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但义务教育规模庞大,居世界首位。据《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为1450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7%。2008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48%,比上年的3.22%增加了0.26个百分点,但仍没有达到4%的比例。教育经费的短缺导致教育手段滞后,教师流失现象加剧,学生辍学人数增加,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五是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中小学教师的学历问题、教学素质问题、心理问题、师德问题等。近年来屡次发生在中小学的体罚、精神体罚甚至伤害事件,是我们教育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六是学校德育的实效问题。学校德育具有价值导向和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功能。面对应试教育的冲击,许多中小学忽视德育问题。当代的电子媒体文化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内容,对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以及言行举止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特别是非现实、非理性和非道德的事物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十分巨大,如网络中的色情和暴力,很容易诱发青少年犯罪和反社会的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