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家庭的未来

家庭的未来

时间:2022-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四世同堂式的家庭“金字塔”,迅速演变成“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四二一”家庭将成为中国社会新的家庭主流。伴随着“新家庭”的出现,整个中国传统家庭关系将被颠覆。无论是从经济、政治或者其他方面来观察,家庭(家族)是中国几千年传统社会的基础结构。这种新型的家族主义精神既保留了作为中国文明特征之一的对于家庭亲情的重视,又以理性、法制、民主和科学之观念充实其内涵。
家庭的未来_家庭社会

第十章 家庭的未来

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乱世佳人》,1939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计划生育的宣传标语:“一人结扎,全家光荣。”“四二一家庭”表示:“现在,孩子是唯一的希望。”丁克家庭则称:“如果有个孩子,那就不用玩了。”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费孝通就发现,家庭结构变动的核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主干家庭的凝固力和分化力还正在相持之中,因此,对于家庭结构发展的方向还不好预测。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家庭户[1]401517330户(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家庭户)。据专家预测,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和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核心化发展的趋势,高龄老人越多,生活自理能力就越差,需要更多的家庭和社会照顾。在未来的时间段里,我国将普遍出现“四二一”家庭成员构成,即一对年轻夫妇抚育一个孩子而赡养四位甚至八位老人(男女方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国四世同堂式的家庭“金字塔”,迅速演变成“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四二一”家庭将成为中国社会新的家庭主流。伴随着“新家庭”的出现,整个中国传统家庭关系将被颠覆。届时,我国虽然普遍进入小康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因老年人口的剧增,特别是高龄老人的增多,子女的负担将会越来越重。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家族主义无疑是一种影响十分深远、普遍和持久的基本的文化精神。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度,其历史几乎都是建立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的。中国的农耕经济与家庭结下了不解之缘。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组织形式一直是(而且几乎只能是)家庭。这除了因为家庭具有农业生产特点所要求的几乎全部组织结构特征外,还由于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原始时代,家庭几乎是唯一的社会组织单位,此后一直到中国近代社会,家庭始终是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是全部社会组织的核心和基础,其他的一切社会组织、团体都以家庭作为自己的模拟对象,并围绕着家庭这个轴心而运转。

无论是从经济、政治或者其他方面来观察,家庭(家族)是中国几千年传统社会的基础结构。李大钊说:“中国的大家族制度,就是中国的农业经济组织,就是中国两千年来社会的基础构造。一切政治、法度、伦理、道德、学术、思想、风俗、习惯,都建筑在大家族制度上作他的表层构造。”在这样的基础结构之上便形成了维护它、又相对独立于它的意识形态——家族主义。

文明是要继续进步的。伦理型的家族主义否定了原始的自然型的家族主义,但是它本身也终将被否定。工业革命、社会化大生产、市场机制、信息革命的洪流终将摧毁伦理型家族主义赖以生存的土壤。我们期待着作为“否定之否定”的新型家族主义文化精神的出现。这种新型的家族主义精神既保留了作为中国文明特征之一的对于家庭亲情的重视,又以理性、法制、民主和科学之观念充实其内涵。它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明又超越之,既具有民族的特色又与现代世界文明水乳交融并给西方文明以启示。

贝克尔曾说,现代社会的个人主义和核心家庭是从传统社会中扩展型家庭和血缘型家族发展演变而来的。……个人主义之所以取代了家庭主义,是因为传统社会中许多家庭功能已被现代社会中的市场和其他组织所取代了,而后者则具有更高的效率。……对于那些假设的传统家庭亲密关系的怀念,显然是忽视了传统家庭对个人隐私和个人选择的限制,忽视了传统家庭对其成员所遇到的灾难的不完全保护,以及忽视了传统家庭对于那些超越了家庭背景的机会的限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