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虐待子女的原因

虐待子女的原因

时间:2022-03-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单亲父母和继父母是较有可能虐待子女的高危险人群。从虐待比率来看,最低收入的家庭是较高收入家庭的3倍。另外,个人的职业对虐待子女也有明显的影响。如家中有新生儿、残障的亲属、重病患者,或有家人死亡等压力事件发生时,均有可能出现虐待子女的情况。导致父母虐待子女的因素很多,子女、父母、家庭、社会状况和社区等特性均与虐待子女有关。
虐待子女的原因_家庭社会

三、虐待子女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虐待子女?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虐待子女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子女自身因素

年幼的子女似乎是处于最容易受虐的危险中。不仅是因为幼儿在身体发展上较为脆弱而易受伤,同时也是因为他们受到伤害之后,较容易被诊断出来并被举报为受虐儿童。较大的儿童较少出现在受虐儿童的报告中。青少年受害者在遭受虐待后,可能会被当做是由于自己行为失当、难以管束而造成伤害。

年纪较小的男孩比年龄较大的男孩较容易受到虐待。此外,某些因素会提高儿童受虐的危险性,如出生时体重过轻的婴儿、早产儿、有障碍的儿童、发育迟缓或发育不健全的儿童,均可能成为受虐者。

(二)父母因素

1.个人特质

第一,某些临床研究指出,智商较低的父母较有可能虐待子女。然而,大部分从事儿童虐待的研究者并没有发现施虐者与没有施虐的人在智力上存在显著差别。

第二,施虐者具有心智疾病和精神疾病、神经质的性格特征,包括抑郁、不成熟及冲动等,均与虐待有关。

第三,酒精、滥用药物也与虐待子女有关。

第四,施虐的父母倾向于对子女有过高且不切实际的期望。

2.家庭因素

研究显示,最有可能发生虐待子女的家庭特性为:父母双方均对子女有语言上的攻击;夫妻之间的冲突比一般人多;丈夫对妻子有语言上的攻击;丈夫对妻子有攻击行为;丈夫是劳工阶级;丈夫对自己的生活水准不满;妻子是劳工阶级或是全职主妇;妻子的年龄在30岁以下;丈夫和妻子在幼年时曾有受体罚的体验;家庭有2名或2名以上的子女;夫妻的婚龄在10年以下;夫妻搬入住宅不到2年;父亲成长于他的母亲会殴打父亲的家庭中。

单亲父母和继父母是较有可能虐待子女的高危险人群。这是因为,与完整家庭相比,单亲父母在养育子女时没有另一位成人协助;而且单亲父母较有可能生活在贫穷之中。由于缺乏血缘纽带,继父母也常常会虐待继子女。

(三)经济因素

研究表明,低收入家庭的身体虐待情形发生率最高。从虐待比率来看,最低收入的家庭是较高收入家庭的3倍。然而,我们也必须记住,虐待事件会发生在任何经济阶层的群体或家庭中,只是贫穷或失去经济优势的家庭较有可能发生家庭暴力。另外,个人的职业对虐待子女也有明显的影响。劳工阶级较常对子女进行体罚,依靠临时打工维生的父亲比有正式职业的父亲更有虐待子女的倾向。

(四)压力

各种个人与家庭压力都与暴力和虐待有关。如家中有新生儿、残障的亲属、重病患者,或有家人死亡等压力事件发生时,均有可能出现虐待子女的情况。另外,贫民区的居住环境和人口众多的大型家庭,也是出现虐待子女行为的重要因素。

(五)社会孤立

虐待子女的父母,倾向于在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交团体中孤立自己。史密斯发现,虐待子女的母亲极少与其父母、亲戚、邻居和朋友接触,也很少从事社交或娱乐活动。如果父母并未参与任何一个社交团体,那么当他们面临压力情境时,便会缺乏社会团体的支援。因此,他们较有可能借助暴力来缓解压力。

(六)暴力循环

在关于儿童虐待和暴力的研究文献中,共同的结论指出,一位目睹过父母施暴的人,或者自身是暴力的受害者,或在儿童期处于高度暴力环境的人,长大之后更容易成为施虐者。这并不代表所有在儿童期经历过暴力事件的暴力受害者长大后都会成为施虐者。同时,这也不表示在幼年时期没有经历暴力事件的人,长大之后就不会有暴力行为。考夫曼和齐格勒研究了有关“暴力循环理论”或称为“暴力代间转移的假设”的实证性文献,发现暴力代间转移的比率为18%~70%,在通常情况下代间转移率为30%左右。基于这个推断,他们认为,对于研究者来说,不必去探求受虐儿童是否会成为施虐父母,而应该探求在什么情况下虐待的代间转移有可能发生。

(七)传统父权文化

在当今的家庭体制中,父母是权威与权力的代表,父母控制着家庭的资源,如金钱、权力、地位和暴力。有学者认为,在家庭成员的纷争、问题排解过程中,暴力乃是一合法的资源,并且可能在任何试图减轻冲突的情况下使用。因此,家庭中权力最大的人,最容易在解决冲突时使用暴力,以确保在他(她)照顾之下的家人能够顺从。

综上所述,虐待子女的成因是多元性的。导致父母虐待子女的因素很多,子女、父母、家庭、社会状况和社区等特性均与虐待子女有关。[3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