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耕地调查土壤样品采样点如何选取

耕地调查土壤样品采样点如何选取

时间:2022-10-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不仅在调查阶段要涉及大量的属性数据和各种图形数据,调查成果也是通过各种调查表和成果图来表达的。建立“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本次调查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又一重大区别。本次调查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调查建立当地的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与调查点的定期交流,实时掌握耕地资源系统的动态变化,实现对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不仅在调查阶段要涉及大量的属性数据和各种图形数据,调查成果也是通过各种调查表和成果图来表达的。如果完全用人工的方法来处理,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延误调查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实施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时,一般1~2年就完成了县域外调查和分析化验工作,而室内的资料处理和汇总则需要2~3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最后逐级汇总成全国的成果,共耗用了10多年的时间。另外,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成果大多以静态的表格或图件形式保存,应用面窄,利用率低。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是本次调查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最重要的区别。如应用现代观测仪器和化验分析仪器采集数据;应用航空或卫星遥感技术获取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准确地为调查点定位;应用现代制图技术(扫描仪、绘图仪、数字化软件等)进行图形的输入与处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应用这些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加快调查工作的进度,提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调查成果当年即可应用于农业生产。

建立“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本次调查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又一重大区别。第二次土壤普查是一项资源普查,调查工作结束,与调查点的信息交流也就中止。本次调查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调查建立当地的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与调查点的定期交流,实时掌握耕地资源系统的动态变化,实现对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

该信息系统以一个县行政区域内耕地资源为管理对象,应用卫星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田间观测仪器等现代技术采集信息;应用GIS技术构建耕地资源基础信息系统;以此为数据平台结合各类管理模块,对辖区内的耕地资源进行系统的动态管理。该信息系统的基本管理单元由基本农田保护区现状图与土壤图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形成,每个管理单元空间四至明确、土壤类型一致、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农民的种田习惯也基本一致。这样划分的管理单元与我国的农业生产体制比较吻合,耕地地力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种植业规划等宏观决策提供决策支持,也可以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民进行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等农事操作提供重要的依据,在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产量、节约成本的同时,保护耕地的生产能力,减轻农事操作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