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古罗马的静态空间

古罗马的静态空间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古罗马人将包围希腊神庙外部的廊柱移到内部去了,这意味着人已经进入到了一种围合空间,其中一切的造型装饰都是为了增进这种空间效果。古罗马空间的特点在于其构思是静态的,不论圆形或方形,其共同规律都是对称性,与相邻空间都是绝对各自独立。这些成就是古罗马的光荣,是以牺牲古希腊雕刻纯洁的风格为代价所达到的建筑上的新高度。

古罗马人将包围希腊神庙外部的廊柱移到内部去了,这意味着人已经进入到了一种围合空间,其中一切的造型装饰都是为了增进这种空间效果。

古罗马空间的特点在于其构思是静态的,不论圆形或方形,其共同规律都是对称性,与相邻空间都是绝对各自独立

古罗马建筑物所包含的空间形式多样,与古希腊建筑单一的建筑体裁形成鲜明对比,它们的尺度更加宏伟。

古罗马建筑虽然没有希腊雕刻家兼建筑师的那种细腻感,但却极具建筑匠师的秉赋,这毕竟是建筑艺术的精髓。虽然他们往往不能将空间和体积的主题推进到造型处理上去,但这些主题本身毕竟是建筑上宏伟、豪迈、真率的构思,绝不是古希腊建筑的产儿和仆从。

拱和券的新结构技术已经把梁柱降到充当装饰的地位(图4-2-1);

蓄水库、陵墓、水道桥、拱门,表现了对大尺度体积的应用能力(图4-2-2);

图4-2-1 罗马万神庙,拱顶结构的代表作

图4-2-2 古罗马时期的输水道

巴西利卡和大浴场表现了强有力的空间概念(图4-2-3);

宫殿和住宅表现出的社会生活题材的成熟性(图4-2-4)。

图4-2-3 古罗马时期的卡拉卡拉大浴场

所有以上这些,都是新的贡献,都是希腊时期不能比拟的。这些成就是古罗马的光荣,是以牺牲古希腊雕刻纯洁的风格为代价所达到的建筑上的新高度。

图4-2-4 元老宫,罗马时期的宫殿建筑

图4-2-5 古罗马时期的浴场与希腊时期的宫殿对比

将一座古罗马浴场与一座古希腊神庙加以对比,就很容易说明封闭空间的建筑与围合空间的建筑是全然不同的(图4-2-5)。

将一个古希腊神庙的平面图叠放到一个古罗马巴西利卡的平面图上去,就能看出,古罗马人所做的就是将包围希腊神庙外部的柱廊移入室内去了。希腊文明中在建筑上所见的内部柱廊甚少。在古罗马,随着帝国建筑的宏伟的尺度对技术提出了特殊要求,人们生活在其中的巴西利卡已经具有一种社会生活的主题。将古希腊回廊移入室内意味着人已经进入了一种围合空间,其中一切造型的装饰都是为了增进这种空间效果(图4-2-6,图4-2-7)。

图4-2-6 古罗马时期的浴场与希腊时期的宫殿平面的对比

图4-2-7 古罗马时期的浴场(围合空间) 古希腊时期的宫殿(封闭空间)

古罗马在政治统治上曾囊括小亚细亚和非洲海岸(图4-2-8),也吸收了他们全部的建筑成就,但有些古罗马研究学者认为古罗马的形式和结构是后世所有空间概念的起源,这种观点是偏颇而不恰当的。同样偏颇不当的是另一些史学家完全否认古罗马的空间独创性,因为在古罗马应用券、拱之前,古埃及和东方建筑也已应用拱结构(图4-2-9),但从建筑历史的观点看来,这丝毫不会贬低古罗马人的独特贡献。因为对比古埃及和东方建筑,古罗马应用这些形式的空间概念、规模大小、目的和作用都是不同的。同样,虽然古罗马事实上存在着与拜占庭时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结构形式相似的穹窿顶和巨大建筑物,但这种与古罗马建筑在结构上的偶然契合与空间构思的不同,也是应当区别开的。

图4-2-8 古罗马地图

图4-2-9 东方建筑应用拱结构的实例

古罗马空间的基本特点在于其构思是静态的,不论圆形还是方形,这两种空间的共同规律都是对称性(图4-2-10)。与相邻各空间的关系都是绝对各自独立的,厚重的分隔墙更加增强了这种独立性的存在。

图4-2-10 古罗马建筑的对称性

图4-2-11 古罗马建筑与人的尺度

图4-2-12 古罗马的官方建筑

今天我们伫立在罗马建筑的废墟中,透过其残破的砌体已能窥见片片的天空,周围还有绿化,散落的大理石残片好象故意掉落下来与人对比一下尺度,这一切都使古罗马建筑与人更接近和具有浪漫色彩,但这毕竟只是废墟所具有的色彩而不是这种建筑本身应有的尺度(图4-2-11)。

古罗马官方建筑物主要是对它权力的一种肯定,是突出市民群众地位的一种象征,它宣告罗马帝国既是他们全部生活的力量所在,又是这种生活意义的体现。古罗马建筑物的尺度就体现了这种思想的尺度(图4-2-12)。

正因为如此,后来学院派折衷主义者们利用古罗马建筑的时候,不取其装饰构件,不取其立面效果,也不取其居住建筑的宝贵经验,而是把这种浮于表面的“罗马风格”用于宏大的美国银行的室内空间里,用于火车站庞大的大理石广厅中(图4-2-13),用于那些以其规模引人注目但却缺乏动人的艺术力量的作品,用于那些几乎总是冷冰冰和使我们感到不亲切的建筑物中。

图4-2-13 后人所学的“罗马风格”在建筑上的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