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息资源配置制度建立的原则和要求

信息资源配置制度建立的原则和要求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建立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现处的社会阶段,信息资源配置的宏观环境以及信息资源配置现状。资源配置要讲究效率,因此信息资源配置制度在指导和规范信息资源分配时,要能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冗余和浪费,做到将信息资源用在最合适、最能发挥其效用的地方,力求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带来社会福利的改善,实现信息资源有效配置。

3.2.2 信息资源配置制度建立的原则和要求

诺斯曾指出,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行为的框架。青木昌言认为:制度是关于博弈如何进行的共有信念的一个自我维系系统。制度的本质是对均衡博弈路径显著和固定特征的一种浓缩性表征,该表征被几乎所有参与人所感知,认为是与他们的策略决策相关的。这样,制度就以一种自我实施的方式制约着参与人的策略互动,并反过来被他们在连续变化的环境下的实际决策不断地再生产出来。舒尔茨则把制度定义为一种涉及社会、政治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而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一文中,拉坦也将制度理解为一套行为规则,这套规则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

由此可见,制度是由人建立的一系列规则,它抑制着人际交往中的不确定性,并总是依靠某种惩罚得以贯彻的。

作为约束人的行为的规则(集),关于制度的形成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制度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如哈耶克);另一种是制度是人为设计的结果,这些设计者往往是社会的精英。而按照规则的起源,又可把制度区分为内生制度(internal institutions)和外生制度(external institutions)。内生制度是在社会中通过一种渐进式反馈和调整的演化过程而发展起来的;外生制度则是指被清晰地制定在法规和条例之中,并由一个诸如政府之类的、高居于社会之上的权威机构来正式执行的规则。

从制度的最终状态上看,制度的自然演化通过当事人的反复博弈而形成,一般都能达到制度均衡;而人为设计的制度由于将大多数人排除在制度设计之外,因此很难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生活中,研究得更多的就是这种人为设计建立的制度。

在设计建立信息资源配置制度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

1.合理性

合理性重在强调合情合理,是指建立制度不能脱离客观实际。在建立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现处的社会阶段,信息资源配置的宏观环境以及信息资源配置现状。我国尚处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之中,经历了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又由单纯的市场配置资源走向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在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今日中国,信息资源成了和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并驾齐驱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于经济增长、国民财富积累来说,信息资源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信息资源配置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东西部存在“信息鸿沟”。建立制度要以这个客观现实为基础,不能好高骛远,凭空臆断。

2.可行性

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实现。在建立制度时首先要分析制度实施的条件、考虑制度设计的层次,使得最后形成的制度规则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切实可行的,能为政府、企业、部门配置信息资源所用。

3.高效性

资源配置要讲究效率,因此信息资源配置制度在指导和规范信息资源分配时,要能避免信息资源的重复、冗余和浪费,做到将信息资源用在最合适、最能发挥其效用的地方,力求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带来社会福利的改善,实现信息资源有效配置。

4.通用性

信息资源配置制度就是为了使信息资源配置有章可循。由于信息资源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在配置时要注意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制定一套标准,力求以一套制度规范配置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在各种信息资源之间搭建一个平台,有利于国家之间、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带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灵活性

虽然制度是为消除不确定性,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设定的一套规则,但并不意味着制度是死板呆滞的。它将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不同的环境约束、不同的行业部门,调节资源分配,规范人类的信息资源利用行为。

6.动态性

制度是根据环境变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的演化和变迁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顺应时代的特点和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这样才能有效指导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不能变迁和创新的制度,会落后于时代,不但不能提高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还会阻止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利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