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羽人到孔明灯

从羽人到孔明灯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875年,一个阿拉伯人身披羽毛做飞行试验,结果摔伤了。我们再来说说孔明灯。孔明灯传说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发明的。于是,后世就将这种纸灯笼称为孔明灯。每年的中秋节、元宵节,人们放飞的孔明灯,犹如繁星点点,在夜空中煞是好看。孔明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把纸灯笼送上了天。十分可惜的是,古代中国人没有从孔明灯、升空的鸡蛋壳中悟出能载人的热气球,也许是人们对这一现象已经习以为常,没有人再去关注它。

古代人类一直渴望着能飞向天空。他们认为天上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能够享受快乐。但是,地球又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把人和山川万物紧紧地吸在怀里,要想挣脱它的引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类又天生不安分,不甘心安卧在地球的摇篮里。他们从天空中翱翔的鹰得到启发,妄想插上带羽毛的翅膀,像鹰一样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在中国古代石刻的图画中,有长着两翼和四翼的飞人,这就是传说中的羽人。在2 000多年前的一本古代地理书《山海经》中,曾描述过一个“羽民国”,那里的人长有像鸟一样的翅膀,能飞。当然,这只是古人的幻想。喜爱幻想是人类极可贵的品质。有了这种品质,就会促使人类从幻想进入到行动。我国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前汉书·王莽传下》中,曾记载了一则身披羽毛的飞人故事。

画像砖上的月神羽人

西汉末年,王莽招募“有奇技术可以攻匈奴者”。一天,来了一个应招的年轻人,说自己会飞,“一日千里,可窥匈奴”,想帮助朝廷从空中侦察匈奴的动向。王莽说:“好,那就飞给我看看。”那个青年用大鸟的羽毛做了一副翅膀,用绳子绑在两臂上,他的头和身上都披戴羽毛,用带子系住。只见他把两翼左右平伸,像老鹰一样,从高空中滑翔下来,飞了有几百步远。可惜,没有控制好速度,在落地的时候,他摔成了重伤。这是我国史书上记载最早的飞行试验。

在其他国家,也有人全身披着羽毛,从高台上跳下,做飞行试验的例子。875年,一个阿拉伯人身披羽毛做飞行试验,结果摔伤了。1100年,古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一个伊斯兰教徒用长袍的大袖代替羽毛,从一个高塔上飞下,结果摔死了。看来,这条想飞上天的路是走不通了。

我们再来说说孔明灯。孔明灯传说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发明的。当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他就用纸糊了一个灯笼,里面系上求救的纸条,点上灯笼里的蜡烛,纸灯笼就徐徐升上天空,并随着风向飘向城外,将求救的信息带出了城外,结果搬来了救兵,为孔明解围。于是,后世就将这种纸灯笼称为孔明灯。

孔明灯是用竹篦编成,上大下小,似一顶僧帽,外面用棉纸或纸糊成灯罩,开口朝下,底部的支架上可以放置蜡烛。放飞前,人们会将自己的愿望写在灯上,然后点燃蜡烛,将灯内的空气加热、膨胀,排出灯中的原有空气,依靠空气的浮力将它托起,放手后,孔明灯就会冉冉上升。它是除风筝外的另一个人造飞行物,虽然它还不能将人带到空中,但是它能带着人们的心愿飞向天空。每年的中秋节、元宵节,人们放飞的孔明灯,犹如繁星点点,在夜空中煞是好看。孔明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的原理把纸灯笼送上了天。在西汉,就有人让鸡蛋壳升上天空。在西汉淮南王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一书里,提到:“艾火令鸡子飞”,讲述在鸡蛋壳里燃烧艾蒿,可以让蛋壳飞上天空的事。具体做法是:用一个鸡蛋,敲开一个小孔,把里面的蛋黄和蛋清倒出来,然后把点燃的艾蒿放到蛋壳中,加热蛋壳中的空气,待大风来时,将它举到空中,蛋壳就会随风高飞。艾蒿是一种野草,干草可以当柴烧,碾成粉末可作为香的燃烧剂。

十分可惜的是,古代中国人没有从孔明灯、升空的鸡蛋壳中悟出能载人的热气球,也许是人们对这一现象已经习以为常,没有人再去关注它。但是,在1 500多年以后,法国纸商的儿子蒙弋尔费埃兄弟,利用同样的原理,发明了载人的热气球,把人送上了天空,圆了人类飞天的梦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