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绚丽的海底花园

绚丽的海底花园

时间:2022-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们共同幻化出最绚丽多姿的“海底花园”。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体,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目前可食用的海洋藻类有100多种。依据海藻的生活习性,可将海藻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浮游藻和底栖藻。栖息在海洋底的藻类,我们称它为底栖藻。总的来说,底栖藻的颜色鲜艳靓丽,有绿色、褐色和红色。海草类在某些沿岸海域组成广大的海草场,因为这一带腐殖质多,浮游生物也增多,因此是幼虾稚鱼最合适的繁殖场所。

多姿多彩的海底世界,不仅生活着种类繁多的动物,还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茂盛的海洋植物。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简单地说,海洋植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等的种子植物,一类是低等的藻类植物。它们共同幻化出最绚丽多姿的“海底花园”。

一、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是最多的海洋植物。海洋藻类是从原始的光合细菌发展而来的,都是简单的光合营养的有机体,无论是形态构造、生活样式还是演化过程都十分复杂。它们介于光合细菌和高等植物——维管束植物之间,在生物的起源和进化上都意义非凡。

藻类是一种自养型植物,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以单细胞或简单的多细胞群体形式生存,如衣藻、小球藻、栅藻等。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整个植物就是一个简单的叶状体。藻体的每个部分都能够制造有机物,故藻类也称为叶状体植物。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体,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目前可食用的海洋藻类有100多种。依据海藻的生活习性,可将海藻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浮游藻和底栖藻。

浮游藻无法自由活动,只能随波逐流漂浮或悬浮在水中作极微弱的浮动。它们有适应漂浮生活的各种体形,从而加大浮力。比如说,有的浮游藻细胞长出一圈刺毛;有的长有长长的刺或突起物,这些附属物能使浮游藻增加与水的接触面,使身体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从而自由地浮游在有光的表层水中;有的结伴来扩大表面积便于漂浮;另外,它们的个体都很微小,这也是适应漂浮生活的一种方式。

浮游藻的形状各有特色,几乎每个都不一样。有纺锤形、扇形、星形、椭圆形、卵形、圆柱形、树枝状等。不过,一般浮游藻身体直径只有千分之几毫米,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栖息在海洋底的藻类,我们称它为底栖藻。退潮时它们能适应暂时的干旱和寒冷的环境,只要海水一涨潮,它们便开始新的正常生长发育。底栖藻大部分是多细胞海藻,用肉眼就能够观察到。体形较小的种类有几厘米长,如丝藻;最长的可达200~300米,如巨藻。底栖藻的形状也十分特别:有的像带子,如海带;有的是片状,如石莼、紫菜;有的像绳子,如绳藻;有的呈树枝状,如马尾藻。它们各自的用途与价值亦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底栖藻的颜色鲜艳靓丽,有绿色、褐色和红色。科学家们按照色素的颜色,把海藻分为三大类:绿藻类、褐藻类和红藻类。其中,褐藻类只能在海水中生长,绿藻类和红藻类海水和淡水都能适应。

二、高等的种子植物

海洋种子植物属于海洋中的高等植物,它们可以像陆地高等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来繁殖后代。海洋种子植物的种类不多,都属于被子植物,没有裸子植物,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所谓的海草;另一类就是红树植物。它们和栖居在海洋中的多种生物组成沿岸生物群落。

1.海草

同海中的藻类不同,但其名称和外形常被误认为是生长在海中的藻类。它是一种单子叶植物,在热带和温带海域沿海浅水中生活。海草类在某些沿岸海域组成广大的海草场,因为这一带腐殖质多,浮游生物也增多,因此是幼虾稚鱼最合适的繁殖场所。海草中的大叶藻和虾形藻等干草可以用来保温和隔音,经济价值很高。

有的海草个体非常小,要用显微镜放大几十倍、几百倍才可以观察到。它们由单细胞或一串细胞构成,长着许多不同颜色的枝叶,靠枝叶在水中漂浮。单细胞海草的生长和繁殖速度非常令人震惊,在短短一天内就能增加许多倍。因此,尽管它们不断地被各种食草动物吞食,但数量依然居高不下。

并非所有海草的体形都很小,也有的长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它们柔软的身体紧贴海底,被波浪的波动前后摇摆,一般不会被折断。

海草是海洋中许多动物的食物。有些海洋动物是食草的,另外一些是靠吃食草动物来维系生命的。因此可以说,海草养活了海水中大部分的动物。

海草同陆上的植物一样,阳光是生长必需的。海洋绿色植物在它的生命过程中,不断吸取海水中的养料,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糖、淀粉等),从而满足海洋植物生长的需要。由于阳光只能透入海水表层,这就使得海草只能生活在浅海或大洋表层,大的海草也只能生活在海边及水深几十米的地方,否则就无法生存。

2.红树

红树是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岸上的一种特有木本植物,包括常绿乔木和灌木。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植物的主干一般不会无限增长,而从主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深扎泥滩,保证植株的稳定。

红树并不是红色,只是因为从木材及树皮内可提炼一种红色染料,才将这类植物叫作红树。红树高低参差不齐,最高的可达5米。它们具有革质的绿叶,油光闪亮。如同与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有时仅露出绿色的树冠。潮水退去,则成一片茂密的森林。

在西半球,红树林主要生长在南美洲东西海岸及西印度群岛、非洲西海岸。在东方,最主要的分布区位于印尼的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西海岸。沿孟加拉湾——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至非洲东部沿海,这些地带都分布着红树林。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的分布也比较广泛。印尼——菲律宾——中印半岛至我国台湾、广东、海南、福建沿海也都有分布。由于黑潮暖流的影响,红树林海岸一直延伸到日本九洲岛。由此可以发现,红树林在世界上的分布是极为广阔的。

红树林发育在海岸上,在这里很难再看到其他植物,唯有红树林抗风防浪,形成一道特别的绿色屏障。

红树不同于其他植物的一点是,它具有高渗透压的生理特点。由于渗透压高,红树能从沼泽性盐渍土中吸取水分及养料,这是红树可以在潮滩盐土中扎根生长的重要条件。红树的根系十分发达,分为支柱根、板状根和呼吸根。一棵红树的支柱根多达30余条,这些支柱根像支撑物体最稳定的三脚架结构一样,从各个方向支撑着主干,使红树能够经受得住风浪的吹打。红树林对保护海岸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1960年,美国佛罗里达发生特大风暴,沿岸上千棵红树遭到破坏,但是连根拔掉的很少,主要的毁坏是刮断或因旋风作用把树皮剥开。红树林可抵抗风浪的冲击,像卫士一样忠诚地守护着海岸。

胎生是红树植物独特的繁殖现象。红树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在母树上萌发,呈现绿色木棒状。幼苗成熟后,由于重力作用这些木棒自动落地,坠入泥土中。这种“胎生”现象在植物界很少见。更令人震惊的是,幼苗落入泥中后,数小时内就可长成新的植株。有时从母树落下的幼苗平卧于土上,也能长出根,扎入土中。倘若幼苗落入水中,它们会随海流飘泊,如果遇到合适的生长土壤,就立即扎根生长。红树革质的叶子具有反光的作用,叶面的气孔下陷,有绒毛,在高温下能降低蒸发,具有耐旱的特点。通过叶片上的排盐腺可排除海水中的盐分。除胎生以外,红树植物还具有无性繁殖即萌蘖功能。它们被砍伐后,基茎上很快又会萌发出新芽分枝。

此外,红树林也是鸟类栖息、繁殖的场所。红树林生长的滩涂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鱼,与此同时红树林的害虫也是鸟类的美食。这些条件吸引了大量鸟类栖息。每当傍晚时分,用望远镜在岸边可以看到百鸟归林的景象,独特而壮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