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非遗传承人

非遗传承人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陈义文从小就随父在襄樊、南阳一带刻年画、卖年画。新中国成立后,陈义文在老河口市安家落户,随后进美术厂当了一名雕刻工。陈义文历经千辛万苦,和父亲冒着极大的风险将几十块雕版、资料藏进废弃的木材堆里。从而将南派木版年画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保存下来。湖北省人民政府2007年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美术类只有老河口市木版年画。而陈义文老人一生锲而不舍紧握着他的雕刀,演绎了一曲“木板年华”。


陈义文生平

陈义文从小就随父在襄樊、南阳一带刻年画、卖年画。他刻的木版年画,继承了“南派”艺术真传,画风纯朴,表现细腻,色彩浓艳丰富。陈氏木版年画种类繁多,从画幅上分中堂、贡笺、门神、神像、历画、喜画等二十多种。题材非常广泛,多来自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民风民俗,如表现吉祥喜庆的“麒麟送子”“福寿双全”“百寿图”“百年好合”等;表现人康宅安、驱邪降福的有“钟馗”“秦叔宝”“关公”等;表现民俗中吉祥如意的有“观音送子”“五子登科”“一团和气”等等。除擅长传统木版年画外,陈义文还擅长金石篆刻、工艺雕刻等。

新中国成立后,陈义文在老河口市安家落户,随后进美术厂当了一名雕刻工。“文革”中,木版年画被打成“牛鬼蛇神”,禁止印刷。陈义文历经千辛万苦,和父亲冒着极大的风险将几十块雕版、资料藏进废弃的木材堆里。私下里,陈义文也没把“活计”撂下,还是坚持练习雕刻技艺。从而将南派木版年画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保存下来。

1984年,湖北艺术学院张朗教授在成都美术馆参观时,发现该馆收藏了一幅具有“南派”风格的木版年画“门神”原版,并得知此版来自老河口市,经多方努力,查出木版年画的作者是陈义文。后来,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陈义文先生创作的木版年画,先后参加了1986年“湖北民间艺术展览”、1987年“首届中国艺术节”和2007年的“八艺节”,有3幅作品走出国门到东南亚各国展出,有1幅作品被选入湖北版初中美术教材,大量作品被许多省级博物馆收藏。湖北省人民政府2007年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美术类只有老河口市木版年画。

年画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的文化艺术形式,但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这一古老的艺术逐渐走向衰落。而陈义文老人一生锲而不舍紧握着他的雕刀,演绎了一曲“木板年华”。

陈义文年表

1928年9月19日(农历戊辰年八月初六)   生于河南省社旗县桥头镇丁庄村

1942年   樊城大文堂师从父亲陈国卿学习木版年画雕刻技艺

1947年   经过四年学习,学成出师。先后在以下地方门神铺雕刻年画、书版、大小字格:老河口松昌福;谷城赵随昌、宏盛和、艾盛福、同兴和;樊城大文堂、志诚堂;襄阳太平店杨同泰、双沟宝善斋;南漳武镇龚同源;枣阳余源堂、经文堂;宜城学源堂;随州大洪山石印馆;保康;均县

1950年  参加互助组,成立合作社时转成刻字社

1954年 老河口市印刷厂工作,雕刻帐薄、作业本木版

1955年 老河口市刻字社工作

1959—1960年  为《光化报》雕刻题花、插图

1970年 为传承年画艺术,业余开始雕刻年画木版

1976年  老河口市乐器厂工作,从事机械修理工作

1982年5月  老河口市工艺美术厂工作,从事工具改装、发电工作

1990年  从市工艺美术厂退休,无退休金情况下,坚持雕刻年画

2006年  各级媒体开始大量报道陈义文和老河口木版年画

2009年 所住拦马河社区小巷更名为陈义文巷

2009年 6月  以83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9年8月  评选为老河口市第二届优秀技能人才

2010年8月  参加2010’上海世博会湖北周活动

2011年4月 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颁发的木版年画抢救与保护特殊贡献奖

老河口木版年画传承谱系

第一代:王和娃

第二代:陈福兴

第三代:陈国卿(陈福兴长子1904—1987)、陈国忠(陈福兴次子)、陈国华(陈福兴三子 ?—1967)

第四代:陈义文(陈国卿之子)

第六代:陈洪斌(陈义文之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