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控制考前情绪,保持适当的“紧张”

控制考前情绪,保持适当的“紧张”

时间:2022-03-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合理地控制考前情绪,要遵循适度的原则,既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懒散。在高考来临之际,如果考生的情绪过于紧张,则会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直接影响到考试的成败。那么,在大多数同学自我缓解紧张情绪的同时,这类同学则应对自己施加压力,在心理上强调考试的重要性。事实上,这种紧张状态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心理学家有关工作效率的研究表明,低紧张有利于解决大难题,而容易的工作需要高紧张。
控制考前情绪,保持适当的“紧张”_青少年心理保健指导

高考前考生的情绪状态对复习和考试具有双重作用。合理地控制考前情绪,要遵循适度的原则,既不能太紧张,也不能太懒散。

在高考来临之际,如果考生的情绪过于紧张,则会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直接影响到考试的成败。克服考试焦虑要遵循“综合治理”的原则,将调整考试动机、进行自信心理训练,安排系统脱敏和考前强化复习结合起来,共同排除焦虑的干扰。许多过度紧张的考生是由于动机水平过高,超出自己的实际能力,导致信心不足,焦虑不安。

但是对有些人来说,却只有在“紧张”的状态下才能正常地学习和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一旦紧张或焦虑,就会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没心思工作或学习;有另一种人一向习惯于懒散、松懈,做事按部就班,对外界的压力无动于衷,大有一种天塌下来也无所谓的态度。在学生当中,这种人也屡见不鲜。当大部分学生都在为考试而紧张地复习时,有的人却优哉游哉,无所事事,打不起精神来复习,好像考试与他无关似的。那么,在大多数同学自我缓解紧张情绪的同时,这类同学则应对自己施加压力,在心理上强调考试的重要性。比如考虑一下考试对自己的重要性,设想一下考试成绩如果不好所带来的后果等,人为地使自己“紧张”起来。

事实上,这种紧张状态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射击运动员在子弹出膛前的那一瞬间是紧张的,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动手术前手拿手术刀的那一时刻是紧张的,同样的,学生在考试前的复习阶段里也是高度紧张的。这种紧张的程度,应该使自己的精力和效率高于平时几倍甚至十几倍,应该在考试当天使大脑运转达到最佳,应该在考试之后能将考题大部分复述出来。

心理学家有关工作效率的研究表明,低紧张有利于解决大难题,而容易的工作需要高紧张。若将此运用到考试中,那么越是大考越要放松,而平时作业和小考要紧张一些才好。换言之,平时高紧张,考时低紧张,能让人最好地发挥。

那么怎样使自己紧张起来,适时地进入兴奋状态呢?制定复习时间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考生可将每月、每周、每天必须完成的复习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填写到一张进度表上,如有必要可适当增加学习量或假想考试时间提前。复习时间表能起到唤起兴奋、保证系统复习的双重作用。时间表的制定并不难,关键是要强迫自己严格地按照进度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自觉地进入丰富而紧张的复习生活。当然要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时间表中也要安排必要的文体活动,来调整情绪。

另外,还可以利用从众效应来增强紧迫感。当情绪低落、无心复习的时候,不妨到图书馆或教室中去复习。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紧张地苦读,会不知不觉地投入其中。

除此之外,如果感到动力不足或心灰意懒,可以设想一下考上大学以后的情境或者是落榜以后的处境,想得越逼真越好。若有条件,还可以到所向往的大学里做一次考察,提前领略一下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如果心情不佳,可以想象或做一些能引起愉快体验的事情,如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或智力竞赛等。

高考是一种紧张而复杂的智力活动,需要灵活的思维、积极的联想和高效的记忆。因此,考生的情绪状态必须唤醒到一定程度,进入适度的兴奋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取得理想成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