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印章史上的风格类型

印章史上的风格类型

时间:2022-09-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细朱文与粗重的边框对比鲜明,愈发显得字迹清润秀拔,风格独具,是印章史上的独特风格之一,受到后世的喜爱和模仿。满白文印是汉印的主流,是汉印的代表类型。封泥又称泥封,是印章使用留下的副产品。文彭还首创印章边款的篆刻。诗、书、画、印修养全面,是晚清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吴昌硕对现当代印坛的影响很大,门生弟子及再传弟子不可胜数,世称“吴派”。

第一节 印章史上的风格类型

(一)战国古玺——早期的典型

战国古玺的代表形式是粗边细朱文样式,文字纤细,虽是大篆书体,但大多已经变得横平竖直,具有美化的小篆意味了。细朱文与粗重的边框对比鲜明,愈发显得字迹清润秀拔,风格独具,是印章史上的独特风格之一,受到后世的喜爱和模仿(见图9-1)。

img149

图9-1 战国古玺

(二)印宗秦汉——匠人的手艺

汉印数量极为丰富,面貌多样,朱白文都有,以白文为主。按照形式风格归纳,主要有如下几种代表类型。

1.玉印

汉代玉印数量稀少,所以显得十分珍贵。如流传至今的“皇后之玺”、“淮阳王玺”属于玉玺官印,“和福”、“魏嫽”是私印,线条粗细匀称、笔方势圆,布置疏密得当,体现出精致和谐,端庄严谨的审美感受(见图9-2)。

img150

图9-2 汉玉印

2.满白文印

满白文印是汉印的主流,是汉印的代表类型。之所以称“满白文”,是因为绝大多数线条粗壮饱满,有拥塞整个印面的膨胀感,体现出雄浑博大的时代气象。满白文印有官印和私印之别,官印尺寸较大。制作手段有铸造和雕刻两种。铸造的效果一般点画圆融不露圭角,与雕刻的效果有别,当然也有铸造和雕刻修饰两者的结合(见图9-3)。

img151

3.肖形印

肖,就是像。肖形印就是象形印,是模仿动物生肖及人物鞍马之形,是汉印中的奇葩。肖形印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汉画像砖,画像石中婉转飞动、栩栩如生的源于现实生活的各种造型(见图9-4)。

img152

图9-4 肖形印

4.鸟虫印

因为入印文字为篆书中的虫书或鸟虫书而得名。鸟虫书本为旗帜上使用的书体,是一种高度美术化的装饰文字。鸟虫印线条屈曲盘旋,穿插错落,或鸟或虫,空灵飞动,圆转活泼,带有装饰图案的性质(见图9-5)。

img153

图9-5 鸟虫印

5.封泥

封泥又称泥封,是印章使用留下的副产品。古代简牍书信公文往还,为了保密,在简牍外加一个有槽的木块,捆扎后的绳结放入槽中再填满泥后,用印章钤盖上印迹。干后硬化的泥土便是封泥,若拓成拓片即为我们看到的封泥印。印章为阴文,封泥便成阳文,点画细劲,平中见奇,加上残损剥落,又与宽阔的边栏对比,整体营造出一种苍茫迷离的朦胧感(见图9-6)。

img154

图9-6 封泥

(三)元朱文——文人的介入

元代是印章艺术审美观念的形成期,标志着文人篆刻艺术的觉醒。

赵孟的书法五体皆精,所书篆书取法秦代的李斯和唐代的李阳冰又有所变化,形成所谓的“铁线篆”、“玉箸篆”的风格,线条匀圆划一,婉转婀娜,类似于绘画中的“铁线描”。他用这种美术化的篆书入印,创造了印章艺术史上风格独具的典型——元朱文,也称圆朱文,现在能见到赵孟书画作品上的朱文印如“赵氏书印”、“赵孟印”、“松雪斋”等都是这种风格(见图9-7)。

(四)明清篆刻——文人流派的兴起

1.明代的文人篆刻流派——文彭与“三桥派”

文彭是著名画家文徵明之子,良好的文化环境使他在书法篆刻方面都有涉猎。他的印章继承元代诸家,自己篆写,有圆朱文和汉白文两种风格(见图9-8)。值得一提的是他后来在偶然间发现了一批灯光冻石,开始自写自刻,从此以石刻印便成了风气。在审美追求上,文彭为了模仿汉印古朴斑驳的朦胧效果,曾将刻制好的印章放在瓶中“使童子摇之”,从而达到残破的特殊效果。文彭还首创印章边款的篆刻。

文彭的影响很大,追随者很多,形成一个流派,因为文彭号“三桥”,故世称“三桥派”。

img155

图9-7 元 赵孟的篆刻作品

img156

图9-8 明 文彭的篆刻作品

2.清代的文人篆刻流派

1)徽派

徽派的中坚人物是邓石如,安徽怀宁人,在清代文人篆刻流派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书入印”的观念和实践上,就是用他独具风格的篆书刻印,很好地解决了书法和篆刻的融合问题。章法上往往有突出的疏密对比,线条圆劲,神采飞动如舞带当风,能传达出书写的笔墨情趣来(见图9-9)。后人将邓石如的艺术思想和实践总结为“印从书出,书从印入”,就是书法和刻印互相借鉴融合的意思,这几乎成了后世绝大多数书法篆刻家从事篆刻艺术学习与创作的指导思想。

img157

图9-9 清 邓石如的篆刻作品

邓石如的弟子吴让之,全面继承了邓的书法和篆刻艺术思想,他的印章表现出秀润雅致的篆书风貌,用刀讲究,使转变化,清新秀丽,充分传达出篆书“婉转流通”的笔意来,真正做到了“书印合一”(见图9-10)。

2)浙派

丁敬为浙派创始人,他的印章初学明人,后来对秦汉至元明广采博览,兼收并蓄,又发扬明代印人朱简所创的短刀碎切法,用刀速度慢,以方为主,方中带圆,边框处理常以刀击打使之残破,用人为因素追求古印腐蚀残缺的特殊意味(见图9-11)。丁敬之后,杭州印人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前后相继,各领风骚,后世称为浙派的“西泠八家”。浙派篆刻家虽各有特色,但以浙派独到的切刀法为共同特征(见图9-12)。

img158

图9-10 清 吴让之的篆刻作品

img159

图9-11 丁敬的印章作品

img160

图9-12 浙派诸家的印章作品

3)晚清诸家

赵之谦,绍兴人,诗、书、画、印无一不精。他刻印初学浙派,后广开门路,提出“印外求印”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上广泛借鉴出土的各种古代金石文字资料如六国钱币文、秦代诏版文字及汉代砖瓦碑刻等,又用汉画和六朝造像文字刻制印章边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见图9-13)。

img161

图9-13 清 赵之谦的篆刻作品

黄士陵,安徽黟县人。黄士陵可以称得上是明清文人篆刻艺术发展的集大成者。他的印章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均用刀工整精致,不主张残破,善于表现字法和空间布局的变化,达到很高的审美境界,追随者很多,世称“黟山派”。黄士陵的篆刻艺术对现当代印坛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见图9-14)。

吴昌硕,浙江安吉人。诗、书、画、印修养全面,是晚清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对篆刻发展的贡献是以独具个人风格的石鼓文篆书入印,技法娴熟,气格豪迈。尤其是他借鉴汉代砖瓦文和汉封泥的残破效果的印章作品,风格最为鲜明(见图9-15)。吴昌硕对现当代印坛的影响很大,门生弟子及再传弟子不可胜数,世称“吴派”。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印学社团——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由于过于追求苍莽的金石气,制作敲击成分太多,加上其书法笔法特点的影响,导致吴昌硕有些印章流于粗率,甚至有线质不精、不耐品味的遗憾,这也对很多追随者产生了负面影响。

img162

图9-14 清 黄士陵的篆刻作品

img163

图9-15 清 吴昌硕的篆刻作品

齐白石湖南人。他修养全面,个性突出,是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的印章颇具现代感,因为他用所习篆书入印,用单刀侧锋冲刻,犀利泼辣,直来直往,善于章法的疏密夸张,在变化中显示出类似于西方美术空间构成的意识来,影响所及,世称“齐派”(见图9-16)。

img164

图9-16 齐白石的篆刻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