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茶始作药用本草衍义史记三皇本纪均有记载

茶始作药用本草衍义史记三皇本纪均有记载

时间:2022-09-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草衍义》、《史记·三皇本纪》均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史记》中还特别强调“神农尝百草,始有新药”。到了三国又有很多关于茶的记载,魏吴普《本草》中提到:“苦茶味苦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心安益气。聪察,轻身不老。一名草茶。”

茶,始作药用。《本草衍义》、《史记·三皇本纪》均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按史料记载,茶,最早发现,是作为药。《史记》中还特别强调“神农尝百草,始有新药”。有关对茶药用的详细记载可以追溯到汉代,司马相如在《凡将篇》将茶列为20种药物之一;在《神农百草》中记载365种药物,其中提到茶的四种功效,“使人益意、少卧、轻身、明目”。东汉的张仲景用茶治疗下痢脓血,在《伤寒杂病论》里有记载“茶治脓血甚效”。华佗也用茶提神醒脑,消除疲劳,他在《食论》提到“苦茶久食,益思意”。到了三国又有很多关于茶的记载,魏吴普《本草》中提到:“苦茶味苦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心安益气。聪察,轻身不老。一名草茶。”隋朝顾元庆的《广群芳谱·茶谱·权纾文》中说了一个隋文帝和茶的事: “隋文帝微时,梦神人易其脑骨,自尔脑痛。忽遇一僧云:‘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帝服之有效。由是人竞采掇,乃为之赞,其略曰:‘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这茶治了隋文帝的头痛病,一时茶便成了进贡皇上的佳品。书中还介绍了茶的其他功效,比如,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等等。

唐代对于茶,是一个具有里程碑的时代,中国的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问世了,其中写到茶可治疗六种病症: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新修本草》中提到“茶,苦茗,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苦荼,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良”。 唐代医学家王煮等编写的《外治秘药》中专门收录了“代茶新饮方”,详细记载了茶叶治病的功效和服用方法。医学名著《千金方》提到了茶可治“闲痛如破”。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和剂局方》和《普剂方》等医学巨著中都有关于茶的专篇介绍。

元明清时代,我国的茶疗有了很大的发展,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皮肤科、骨伤科等等,还研制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茶方,如“午时茶”、“枸杞茶”、“八仙茶”、“珍珠茶”、“仙药茶”等等,茶疗的剂型也由原来的汤剂发展为散剂、丸剂、冲剂等多种。元朝的医学名著主要有:吴瑞的《日用本草》、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孙允贤的《医方集成》、《瑞竹堂经验方》。明朝的有:喻嘉言《医方集论》、陈仕贤的《经验良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李中梓的《草木通玄》等等,其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茶的功效说得较为详细,同时还进行了利弊分析,提到虚寒和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

到了现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提取出茶叶的有效物质,茶不仅有传统的治疗方法,更有新的创新治疗手段。无论怎样,茶一直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伴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