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式面点的成形技法

中式面点的成形技法

时间:2022-09-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反复揉面可使粉料中的淀粉膨胀,使面的蛋白质接触水分产生弹性,增加成品的光洁度,有利于成品的后期制作成形。搓条 是指将调制好的面团搓成圆形长条,以便于下剂。制皮 是指将下好的剂子制成皮子,以便于包馅成形。抻面因规格和粗细程度不同,品种较多。南方的三鲜豆皮炒粉、鸡蛋饼,北方的煎饼和春卷皮等,都是采用这种成形方法。

中式面点的成形技法

和面 是指将粉料与水或其他辅料掺和在一起,揉成面团的过程。它是面点制作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方法步骤:

1.两脚分开,站成丁字步;

2.将面粉堆放在案板上或放入盆中;

3.倒入部分水,五指张开,由内向外逐层拌匀成雪花状;

4.继续加水,揉成软硬适中的面团(达到面光、手光、案板光的要求)。

揉面 是指将面团揉匀、揉透的过程。反复揉面可使粉料中的淀粉膨胀,使面的蛋白质接触水分产生弹性,增加成品的光洁度,有利于成品的后期制作成形。手法有叉揉、推揉、交替揉、擦、摔、叠等。

搓条 是指将调制好的面团搓成圆形长条,以便于下剂。搓条时先取一块面团,捏、拉成条形后放在面案上,把双手掌根压在条上,来回推搓,使剂条向两端延伸,成为粗细均匀、光洁的圆形长条;此外,还有一种卷制的剂条,即先将面团擀成矩形薄片,再卷紧成长条。无论搓条或卷条,条的粗细都必须根据成品的分量和下剂的要求而定。

下挤 即用各种方法将搓好的长条摘成小型面剂(即剂子,或称坯子)。下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揪挤:是下剂的主要操作方法,适用范围最广。其手法是:一手握住剂条,使剂条从虎口处露出相当剂子大小的截面,另一手的大拇指、示指和中指靠紧虎口,捏住剂条露出的截面,顺势往下一揪即可。每揪下一个剂子,要趁势将剂条再露出一个剂子的截面,并转动一下,以保持剂条的圆整。

●剁挤:是将搓圆的剂条或面团放在案板上整理好,用刀剁好一个一个的剂子或半成品(即不再经过成形)。剁剂的方法速度快、效率高,但质量较差。

●切挤:主要用于卷制的剂条,以及不能搓条或不宜用其他方法下剂的面团。其方法是:用刀将剂条摊按成一定形状的面团,顶刀切成适当大小的剂子或剂块。

●挖挤:又称铲剂。具体手法是:将搓好的剂条拉直放在案板上,一手按住,另一手四指弯曲呈挖土机的铲形,从剂条下面伸入,顺势向上一挖即可。每挖下一个剂子,按剂条的手要顺势往后移动,让出下一个剂子的截面,进而继续再挖。

●拉挤:专用于稀软面团(如馅饼面团)。其手法是:用手的五指抓住面团的一小块,拉下成面剂即可。

制皮 是指将下好的剂子制成皮子,以便于包馅成形。由于各种制品的要求不同,所以制皮的方法也有差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摊皮:是一种特殊的制皮方法,主要用于春卷皮的制作。摊皮是将高沿锅或平锅架于火上(火力要适当),再拿着面团不停地抖动,顺势在锅内摊成圆形薄皮,待面皮熟后取出即可。摊制的面皮,要求形状圆整、厚薄均匀、没有砂眼、大小一致。

●擀皮:是最普遍的制皮法。由于适用范围广,擀皮的工具和方法略有差别。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擀法:

img4

1.用小面杖擀制(分为单杖和双杖两种)。单杖擀皮时,先将剂子按扁,再一手捏住剂皮边缘,一手擀制(擀到剂皮的五分之二处为宜),双手要密切配合,擀一下,剂皮顺一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直至大小适中、中间稍厚、四周略薄,制成圆形剂皮(如蒸饺皮、汤包皮等)。

2.用大面杖擀制。先将面团揉、折成方形团块,再用大面杖由中间向四周擀开成矩形,然后卷在面杖上,双手压住向前推滚,每推滚几次,就打开拍上一层粉料(多用澄粉),直至擀成薄而匀的大面皮,再叠起,切成梯形、三角形或方形小片即可。

在擀制过程中,也可附加压的手法,即在卷起后将面杖抽出,适当用力在卷起的条上顶杖或斜向压1~2遍,然后打开,卷起再压,最后卷起推擀几次即可。这种擀、压结合的手法,可使面皮厚薄均匀且省时,但只适用于比较硬的面团,如馄饨皮、手擀面等。

3.用特种面杖(腰鼓形小走槌、橄榄杖等)擀制。要擀成中间稍厚,带有荷叶边(即边上有皱纹)的圆皮,擀时先将剂子按扁,放在多倍于剂子的澄粉堆中,再用双手捏住面杖两端,适当用力压住剂子的边缘,边擀边顺一个方向转动,直至擀成为止(如烧卖皮)。擀制的关键在于双手用力平衡,着力点放在剂子边缘上,并使面杖灵活转动。

●拍皮:又称揿皮,是将剂子稍加整理,先压一下,再用手掌沿剂子边缘拍,拍成中间稍厚、周围略薄的圆皮,如包子皮、馅饼皮等。

●压皮:压皮的方法较多,如广东澄粉面团的坯皮压法:先将剂子压一下,再一手拿刀压在剂子上,另一手按住刀面向前旋压,制成一边稍厚、一边略薄的圆皮。

成形 中式面点的成形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揉、包、捏、卷、搓、抻、切、削、拨、叠、摊、擀、按、钳花、模压、滚粘、镶嵌、挤等。

●揉:是比较简单的成形方法,一般只用于制作馒头。

●包:如包子、馅饼、馄饨、烧卖、春卷、粽子等,都是采用包的成形方法。

●捏:是在包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成形法,需要借助其他工具和动作配合。

●卷:是面点成形的重要方法,它是以卷的方法为主,配以其他动作和手法的一种综合性成形法。

●搓:主要用于麻花类制品的成形。具体搓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将饧好的剂条用双掌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再用双手按住两头,一手向前、一手向后搓上劲,然后合成双条,再顺劲搓紧,制成双股即可;另一种是先将两个剂条分别搓成粗细均匀、长短一致,并且上好劲的单条,再将两根单条合在一起,按搓单条时的相反方向搓上劲,然后一手从后(或前)面向另一边转一圈,至条的三分之二位置,再用拇指将头靠在条的内侧,示指和中指拿住条的外侧拉顺,最后将两头扣在里边,合拢成股绳状即可。

●抻:主要用于面条的制作。制品形状虽然简单,但技术难度较大,特别是细如发丝的龙须面,更是面点制作中的绝技。具体抻法如下:

1.遛条:是将和好饧透的面团,切一块在案板上反复推揉,揉至上劲有韧性,搓成粗条(感觉条涩,可抹些碱水),再握住两头提起,离开案板,向两边抻抖,抻长后打扣并条再抻(有死把与活把之分,总向一只手扣为死把,双手对扣为活把),如此反复抻抖,把面遛出韧性,遛顺遛匀,呈麻花状即可。

2.出条:将遛好的面搓成粗条,先把两个面头按在一起,一手掌心向上,中指勾住面条一端,另一手掌心向下,中指勾住面条另一端,再反手向上将面条提起端平,用力抻长,然后放回案板,撒上补面,按照上述方法反复抻拉,直至抻到要求的粗细为止。

不论哪个步骤,都要注意动作迅速,一气呵成,不能缓劲。抻面因规格和粗细程度不同,品种较多。粗细以扣数多少确定,扣数越多越细,500克面粉的面团,一般为8扣,11扣以上的面条就和头发丝差不多粗细了。目前抻面的主要品种有:中细条、扁条、空心条、三棱条、葛条(粗条)、一窝丝(细条)、龙须面等。

●切:也主要用于面条的制作。分为手工切面和机器切面两种。

●削:也是面条的成形法之一。用削面刀削出的面条,称为刀削面。

●拨:也是面条的一种成形方法。用筷子顺碗沿拨出的面条,叫拨鱼面。

●叠:叠的成形方法,有的比较简单,如荷叶卷等;有的比较复杂,如兰花酥等。

img5

●摊:这种成形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边成形、边成熟;二是使用稀软面团或浆糊状面团。南方的三鲜豆皮炒粉、鸡蛋饼,北方的煎饼和春卷皮等,都是采用这种成形方法。如煎饼的制作:平锅放在火上烧热,用勺子舀一些面糊倒入锅中,迅速用刮子把面糊刮薄、刮圆、刮匀,使之受热均匀,熟时揭下即可。南方三鲜豆皮的成形方法大致相同,只是摊皮后还要倒上鸡蛋糊摊开,用小火烤一会儿后,再撒上糯米和三鲜馅料,煎熟即成。

●擀:是面点制作的基本技术动作之一,是饼类的主要成形方法。

●按:又称“压”或“揿”,是用手掌按扁、压圆成形的方法。

●钳花:是使用花钳等工具,在半成品或成品上钳花,形成多种多样花色品种的方法。

●模压:是利用模具来成形的方法。

●滚粘:如北方的元宵、江苏的藕粉圆子,都是用此方法制作而成的。元宵的制作:先将馅料切成小方块或搓成小圆球(馅心要求大小一致),再洒上一些清水润湿(或装在笊篱里入水浸湿),放入装有糯米干粉的簸箕中,用双手均匀摇晃,使馅心在干粉中来回滚动,粘上一层干粉,然后拣出,放在笊篱里入水浸湿,再倒入干粉中继续摇晃,又粘上一层干粉,如此反复多次(一般要7次),像滚雪球一样,滚粘

成圆球状元宵(元宵的馅心必须干韧有黏性;糯米粉要求细腻,最好用石磨磨粉)。

●镶嵌:分为直接镶嵌和间接镶嵌。直接镶嵌,如枣糕等,是在糕饼表面嵌上几个红枣;间接镶嵌,是将各种配料和粉料拌和在一起,制出成品后,表面露出配料,如赤豆糕、百果年糕、蜂糖糕等。

●挤:主要用于浆糊状面团的糕点成形,如蛋白酥条、烤气鼓、蛋黄圆等。挤的成形方法,是将调好的浆、糊状面团装入哈斗袋里,捏紧袋口,使浆、糊从铜制挤嘴中挤出,制成长条形、饼形等各种形状糕点。此外,挤也是装饰糕点的主要成形方法,如各式挤花蛋糕等,就是把调好的挤花料(如白脱淇淋、奶油等)装入带有花嘴的布袋或油纸卷成的喇叭筒内,在蛋糕上挤出各种亭台楼阁、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中西文字或图案花纹等。

img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