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群体的目标与社会的根本利益

群体的目标与社会的根本利益

时间:2022-03-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心理学讨论较多的群体,通常为规模不超过50人的较小群体,许多研究集中在3~20个人的小群体之中。关于小群体的最低限度是2人还是3人,在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中曾有过分歧。大群体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以间接方式相联系的群体,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群体,如国家、民族、阶级、阶层、职业群体、社区群体等,可以作为社会心理学专门研究的对象。
群体概述_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研究

一、群体的界定

社会心理学中所指的群体又叫团体,是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群体不同于偶然聚合体。在商店买东西的顾客、在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在马路上围观的一群人,虽然因为时空的某些因素临时聚集在一起,但不能称为群体。偶然聚合的人群没有共同目标和归属感,没有结构和社会角色分配,相互之间也没有意识和行为上的联系。当然,偶然聚合体也可转化为群体,例如,在餐馆里一起用餐的一群人,未来互不认识,也没有互动,突然一人发病需要急救,这些人为了抢救病人,分工合作、相互依赖,就形成了一个群体。

群体也不同于统计集合。统计集合一般是指一些具有某种共同或类似特征的人群类别,如按年龄区分的儿童、青年、中年、老年,按性别区分的男性、女性等。在统计集合中,成员之间并不发生具有共同意义的相互作用,也没有共同的隶属感,没有明显的社会结构,可能彼此不认识。因此,不能把他们看作群体。

要成为群体,必须具备下面几个条件:

(1)有一定数量的成员。群体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社会心理学讨论较多的群体,通常为规模不超过50人的较小群体,许多研究集中在3~20个人的小群体之中。关于小群体的最低限度是2人还是3人,在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中曾有过分歧。赞同2人的认为:“最小的可能性群体包括两个人,叫做‘两人组合’。两个人能够建立起来的纽带是独特的:两人组合的成员能产生一种在许多更大的群体中所找不到的一致性和亲切感。”[1]也有人认为,群体的最低限度应是3个人。如社会学家齐美尔指出,两人组合无法构成群体,因为在两人组合中双方都会积极努力来维持这种互动关系,任何一方的退出都会导致关系的破裂,所以双方只有维持一致才能使这种联系持续下去。3个人组合则不同,3个成员无须总是保持一致,正所谓:“两人为伴,三人为群。”[2]

(2)有一定的为成员所接受的共同目标。群体成员是否具有共同的行动目标,是维系群体生存的必要条件。为了实现共同目标,群体成员的行为可以高度一致。

(3)有一定的组织结构。群体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建立起来的有机的组织系统。它不仅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并且每个成员都被按照一定的要求组织起来。在群体中每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地位,充当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4)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这是保证群体成员行为一致,实现群体目标的重要条件。群体的组织纪律、作风、传统、守则、活动目标、操作规程等,都是群体规范的体现。

(5)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产生一定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群体成员之间不仅能在生活、学习、工作方面相互帮助、团结协作,而且思想、感情、观念上都趋于一致,对群体产生责任感、依恋感、荣誉感、自豪感等肯定的情感体验。

在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体系中,曾强调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认为当群体的目标与社会的根本利益一致,而不只局限于群体内部时,群体就成了集体。

二、群体的分类与功能

(一)群体的分类

群体是各种各样的,家庭、学校的班级、工厂的班组等都是群体,有时因为特殊的原因暂时结合在一起的几个陌生人也可以形成一个群体,我们可依据不同的标准将社会群体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一般而言,有以下六种分类法。

1.小群体和大群体

小群体和大群体是根据群体的规模划分的。小群体是指相对稳定、人数不多,为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的,成员之间具有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的群体。群体的大小是相对的,社会心理学对群体大小的划分提出了一个标准,这就是群体成员之间是否有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和联系,凡是有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的就是小群体,如家庭、工作小组、班级等,小群体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十分感兴趣的课题。大群体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以间接方式相联系的群体,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群体,如国家、民族、阶级、阶层、职业群体、社区群体等,可以作为社会心理学专门研究的对象。

2.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是依据群体的实际关系状态或者亲密程度划分的,是最典型、最普遍的分类。所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初级群体人际关系密切,互动形式是面对面直接交往,互动频率很高,个体成员的个性得到全面体现。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学校里的兴趣小组等也属于初级群体。所谓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联系很少,互动以间接为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工作关系,私人生活很少有人过问。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政府部门、学校、企业等。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梅耶在霍桑实验中提出,其划分是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

正式群体是指根据定员编制、章程或其他正式文件而建立,有明确规章,规定成员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并具有稳定、正式编制的群体。例如企业中的车间、学校中的班级、机关中的科室等。非正式群体是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和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他们以共同利益、观点、兴趣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非正式群体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某种生活需要。形成非正式群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1)有相同价值观念和共同的兴趣爱好;(2)有相似的经历或背景;(3)有共同的利益。

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于正式群体中,特别是在正式群体的目标与其成员的需求与愿望不一致,正式群体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缺乏合理的领导机构时,非正式群体更容易产生。

4.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成员群体是个体所实际参加或为其正式成员的群体,如个人所在的小组、班级、球队;参照群体是个人期望成为其中一员的群体,个人自觉接受其规范和准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行为的群体。例如一个学生,他所在的班级是他的成员群体,如果他想成为一名党员,那么党员群体就是他的参照群体,尽管他还不是共产党员,但会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一个人心目中,参照群体有时不止一个,常会出现两个或更多的参照群体。如果这些参照群体的规范、准则及目标是一致的,那么对个体会起到增强行为动机的作用,反之则会引起个体内心的冲突。

凯利为参照群体提出了两种功能,即规范功能(建立一定的行为标准并迫使个体遵从这一标准)和比较功能(它是个体借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比较标准和出发点)。参照群体为个体提供了比较的标准和行为的准则,但如果个体的参照群体是不好的,例如一些青少年把犯罪团伙当作自己的参照群体,将其规范和准则当作自己行为的标准,那么他们就会表现出越轨、犯罪行为。所以,我们要注重对参照群体的研究,认识和分析人们心目中的参照群体,更好地发挥先进群体的带头作用,及时发现和制止越轨团伙的破坏作用。

5.“面对面”群体和“虚拟”群体[3]

“面对面”群体和“虚拟”群体由于因特网和其他远程通讯技术的普及事业,导致了许多新型的在线群体的出现。这类在线群体有诸如主旨在于信息交换的群体,围绕共同兴趣和当前热门话题的论坛,为遇到困难的个体提供热线支持的群体。如通过网络联系的球迷俱乐部和球迷协会,网络互动游戏群体等。这些群体往往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通过通讯技术和网络进行沟通和互动。这种“虚拟群体”既具有传统“面对面群体”的一些特点,如互动合作,也具有一些“听众”的特点,如匿名和物理距离等。许多时候“虚拟群体”的成员可以相互之间从未见面,但并不阻碍他们之间的良好合作和友谊。近年来,社会心理学家们正在兴起对这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社会群体的研究。

6.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趣缘群体和志缘群体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趣缘群体和志缘群体是根据群体形成的原因而划分的。基于成员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血缘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氏族、亲戚等具体形式。血缘群体历史最为悠久,家庭作为血缘群体的典型,是社会中最普遍、最基本、最特殊的初级群体,对人的成长影响最大。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叫地缘群体,包括邻里、乡里、社区等具体形式。这类群体的出现比血缘群体要晚。比较稳定的、牢固的地缘群体是人类采取定居形式后的产物。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业缘群体。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文化艺术组织等具体形式。这类群体的出现是生产力日益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阶级社会逐步产生的结果。趣缘群体是由于人们的兴趣相投而结成的群体,既包括儿童的游戏群体,也包括成人的娱乐群体、俱乐部、兴趣小组等。这是人们为了满足各种精神需要而结成的各种群体。志缘群体是由于人们的志向或信仰相同而结成的群体,如政党、宗教团体等。

此外,还有外群体与内群体、先赋群体和后致群体、实体群体和统计群体、松散群体和联合群体等之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

(二)群体的功能

群体的功能可分为对组织的功能和对个人的功能两大部分。

1.对组织的功能

正式群体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完成组织交付的基本任务,一个较高层次的组织要想有效地达到其目标,必须依赖于较低层次分群体的分工协作。一个正式群体的功能最主要就体现在它是否能够有效地完成其基本任务,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使群体为完成任务而有效地运作。

2.对个体的功能

群体在完成组织任务的同时,还要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个体有多种需要,有的可以通过工作来满足,有的则可以通过群体来实现。群体成员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指的是,个体只有属于群体时,才能避免孤独,获得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关心和帮助,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2)交往需要

交往需要指个体在群体中可以与其他群体成员保持各种形式的联系,获得友谊、关心和帮助。

(3)自尊需要

自尊需要是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期望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尊重,获得一定的地位,从而使自尊心获得满足。

(4)自我表现需要

被群体接受本身就是对个体价值的承认和肯定。在群体中的个体可以体会到自身是社会的成员,从而确认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

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一个群体的功能大小,都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衡量,即群体的生产性和该群体对其成员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实际上,这两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只有完成群体的组织任务,更多地创造财富,才能使群体成员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而群体成员的心理需求又影响和推动生产的发展。

三、群体规范的界定

群体是众多个体以一定方式维系而组成的,群体一旦形成,为了保障其目标的实现和群体活动得以执行,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准则,来统一成员的信念、价值和行为。这种约束成员的行为准则就是群体规范。简单地说,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公认并遵守的行为准则。

群体规范主要包括常规、公约、守则、纪律、风俗等,可能是在群体内正式规定的,但大部分是在群体中自发形成的,并且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行为。那些由群体领导人或上级部门制定、在正式群体中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称为正式群体规范;而非正式规范则是成员间相互约定、自发形成的,大家一致同意但无明文规定。非正式规范有时甚至与主体文化规范相矛盾,而它对群体成员行为的约束力往往还要超过正式规范。

群体规范在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一经形成,便具有一种社会力量,它通过不断内化为人们的心理尺度,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出积极作用。群体规范赋予个体行为和外界事物以一定的意义,使个体明白应当依据什么价值标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当它真正为个体所采纳和接受,就成为直接约束成员行为的准则。

四、群体规范的分类与功能

(一)群体规范的分类

一般地,绝大多数群体都有规范,群体规范的内容十分丰富,这些规范有的是明确的,有的是蕴涵的。按照其性质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所属规范和参照规范

所属规范是指成员参加的群体即他们所归属的那个群体的规范,一个人的行为首先要受其所属群体的规范约束。参照规范是指个体除遵守前者外,又将其他群体的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个人虽然属于某一群体,却将另一群体的规范视为自己行为的榜样。对参照规范的遵守有的是自觉的,有的是不自觉的,需要通过暗示、模仿来实现。

2.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

这是心理学家常用的划分方法。正式规范是指群体内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比如学校的规章制度中不能迟到早退的条例等。非正式规范是指群体成员约定俗成的、无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风俗、习惯就是非正式规范。只要大家同意,便成为一致的价值取向,非正式规范的作用有时甚至比正式规范还要大,它不仅存在于非正式群体中,而且也存在于正式群体中。

3.描述性规范与指令性规范

描述性规范表明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做什么的规范;指令性规范详细说明在特定情境下,什么是人们必须做的,以及什么是被人们赞同或者是反对的行为。描述性规范仅指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大多数人应该做什么。它简单地告诉人们,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哪些行为是有效的和合适的,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而指令性规范却很明确地告诉人们,在某种情境下,人们必须去做什么,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做将获得肯定性的评价,怎样做将获得否定性的评价。

4.专制型群体规范和民主型群体规范

前者往往是领导者意志的产物,容易脱离被领导者的实际,大家不是自愿遵守规范,各成员间联系不紧密,惯于推卸责任。民主型规范与之相反,大家愿意自觉遵守并推动这一规范,成员之间较为团结,相互尊重和体谅。有时专制型的群体规范在开展某些工作时,任务目标更明确也更容易尽快得到完成。

一般社会规范和反社会规范。在社会所承认的群体里,有些规范体现了社会要求,可将其视为一般的社会规范。而在另一些不为社会所承认的群体里,存在着反社会规范,这是指那些有害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群体的特殊规范。

(二)群体规范的功能

群体规范一旦形成,就要对群体发生作用,这种作用是广泛的、持久的、深入的,没有群体规范,共同活动就不可能进行。群体规范的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维系群体整体性功能

一方面,群体存在的形式是它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表现在群体成员的行为、感情和认知的一致上,群体规范就是这种一致性的标准,它把群体整合为一体。没有群体规范,群体成员就无法相互理解和共享所传递的信息、经验和情感,群体活动也就无法进行。另一方面,群体是由许多人结合而成的,要维持其整体性,使其存在下去,就需要有一定的准则来约束成员,而成员也正是依据这种对准则的认同,相互彼此一致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2.认知标准化功能

群体规范就是一致性的标准,它体现着群体的整体性,统一着群体成员的意见和看法,调节着他们的行为。这种统一群体成员意见、看法、判断、评价的功能就是群体规范的认知标准化功能。它是群体成员的行为准则,群体成员以此来评价自己和其他成员的行为,即使有个别人持不同意见,但由于规范的压力和个人的从众性,也势必使其与规范保持一致。因此,群体规范在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一经形成,便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并不断内化为人们的心理尺度,成为对各种言行的判断标准。

3.行为定向功能

群体规范对群体的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舆论中,当某些群体成员的行为举止与群体规范相矛盾时,多数成员会根据群体规范对这种行为做出一致的判断或结论,这种带有情绪色彩的共同意见对个人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使之不至于违反群体规范。群体规范不仅约束着成员的认知和评价,而且还指示了人们满足需要所采取的方式和相应的行为目标,从而规定了人们日常行为的范围和准则,使他们表现出一定的群体行为特点,也就是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群体规范也有消极作用,具体表现在它的惰性上,因为规范是一种多数人的意见,它要求成员行为趋于中等水平,它约束人的行为,就是为了把人们的行为限制在一个中等水平上,既不能过于积极,也不能过于落后。这样,规范就会限制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改革开放前,老老实实地种地是传统农民的规范,谁要干起经商等非农产业的营生,会被认为不务正业,遭到舆论的谴责。这种规矩长期以来限制了农民的思想观念的解放和社会流动,扼杀了他们从事非农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民固守贫穷和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非农产业利益的强大拉力,农民已经冲破旧有的观念,大胆地从事经商、建筑、运输等行业,不但使旧的规范作用失效,而且大大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此外,群体规范的效用也有一定的范围,如果规范压力超出群体多数成员所能承受的程度,规范的效力就会消失殆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