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古建筑屋脊的样式看贵贱尊卑之分_冷历史

从古建筑屋脊的样式看贵贱尊卑之分_冷历史

时间:2022-04-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古建筑屋脊的样式看贵贱尊卑之分_冷历史上文中提到的“行什”作为蹲兽是独一无二的,只在故宫太和殿上出现,其他古建筑装饰的蹲兽最多只有九个,行什不在其列,那么为何如此设计呢?从屋脊形式上,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五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敕建寺庙等方能使用。

从古建筑屋脊的样式看贵贱尊卑之分_冷历史

上文中提到的“行什”作为蹲兽是独一无二的,只在故宫太和殿上出现,其他古建筑装饰的蹲兽最多只有九个,行什不在其列,那么为何如此设计呢?在古代,除宫殿庙宇外,平常百姓家是不得安脊兽的,有功名的人家可由皇帝特批敕建,安兽之脊叫做“仪脊”,以示殊荣。在中国古代传统礼仪、宗法政治的严格约束下,根据尊卑等级差别,对建筑样式有着严格的要求。脊兽置“行什”凑成十个,是“十全十美”之意,此种特权只有帝王能享用,这是它唯独出现在故宫太和殿的原因。

从屋脊形式上,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特点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五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敕建寺庙等方能使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等级再次的屋顶是悬山顶(只有前后两个坡面且左右两端挑出山墙之外)和硬山顶(亦是前后两个坡面但左右两端并不挑出山墙之外)。

在雕饰样式上,明初,官民房屋不许雕刻古帝后、圣贤人物及日月、龙凤、狻猊、麒麟、犀象之形,限定官民房屋只能采用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山水人物、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八宝博古、文字楹联等。

在装饰色彩上,彩色的建筑木雕装饰只能为官方与佛堂建筑所用,民间则广泛采用黑色、灰色等中性色作为木雕装饰的主色调。这个惯例在清朝才有所变革,早期时候“公侯以下官民房屋……梁栋许画五彩杂花”,至清中期民宅装饰中开始出现了色彩,至清中后期彩雕得以普遍使用,五彩木雕也因此成为清中期独具的建筑特色。

除色彩限制外,民间还不允许使用重拱这一建筑样式,因之使得斜撑技术被广泛采用。斜撑最早就是普通的木头材质,后来发展为有各种雕饰内容的牛腿,既美观又牢固。早期牛腿雕饰简单,至明代中期开始出现装饰性曲线,用雕刀阴刻。之后慢慢出现花草纹,并逐渐向卷草龙、凤形发展。随着浮雕、深浮雕、半圆雕等工艺的出现,其内容更加多样化,工匠艺人们往往雕凿得灿烂锦绣,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智慧。(www.guayunfan.com)《续资治通鉴》记载,景祐二年(1035年),宋仁宗下诏“天下士庶之家,非品官毋得起门屋,非宫室寺观,毋得彩绘栋宇及朱漆梁柱窗牖,雕镂柱础”。由此可以看出,假如当时的律法执行严格,梁柱门窗及柱础的雕饰可以直接反映出宫室与寺观地位明显高于一般官员与平民百姓。据《明史·志第四十四·舆服四》记载:“明初,官民房屋不许雕刻古帝后、圣贤人物及日月、龙凤、狻猊、麒麟、犀象之形……正统十二年(1447年)令稍变通之,木器不许用红及抹金、描金、雕琢龙凤文。”可见当时官民对建筑雕饰钟爱有加,以至于朝廷需要三番五次地制定律法予以禁止。官员房屋从宋代律法的全面禁止、明代选择内容及色彩的雕饰,到清代特别是清末,律法放宽了对建筑式样的严格规定,平民房屋建筑木雕的形制也得以发展,就连皇帝的标志题材的龙也被广泛使用(除了五爪龙)。从历代的律法制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雕刻的内容等级,依次是龙凤、日月、狻猊、麒麟、犀象等,其中木雕彩画以玺彩画等级最高,旋子彩画次之,苏式彩画再次之。基座系列中,从皇家建筑和佛寺的须弥座到民居的普通台基,建筑顶部从有藻井(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到无藻井,无不等级森严。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筑木雕装饰是封建统治者进行思想统治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以此强化贵贱等级的不平等制度在人心中之地位。

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风流云散,种种不合情理的规定早已被人淡忘,而如今的城市是钢筋水泥的丛林,别说脊兽,连屋脊也消失难见了,虽然“五脊六兽”这个词仍然被使用着,但因社会环境的变化早已转换了词义,如果理解了其中所蕴涵的历史意义,相信就不会出现写错用错的情况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