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姓氏历史上的高低贵贱

姓氏历史上的高低贵贱

时间:2022-03-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门阀世族为世代垄断政治权力、保持住显贵的社会地位,而在历朝历代皆编撰姓氏书籍,使姓氏的贵贱和门第的高下有据可依。而为了确立门阀世族的法定高贵地位,甚至出现了官方的姓氏学,并由此出现了官簿和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大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北魏的孝文帝则明确规定了鲜卑族的姓氏等级,将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大姓列为一等士族。姓氏门第观念,是封建意识形态的一种典型表现。
姓氏门第_方姓简史

夏、商、周三代以前,姓与氏是有区别的。即“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秦汉以后姓氏合一,但随着门阀制度的产生,姓氏又开始有了贵贱之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某些姓氏享有着其他姓氏所没有的高贵的社会地位,譬如当朝皇族的姓。

门阀制度始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彻底消失于北宋时期。在门阀制度下,统治者根据历代声望、显贵情况而划分门第,致使东汉中期出现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这些累世冠冕之家被称为望族、高门、世族、士族,反之则为寒门、素族、寒族。

随着世族地主的兴起,门第也成为朝廷选拔官员的依据。曹魏初年,则正式规定以九品中正制取官,这也使得望族们更多地探究起姓氏起源来,以便从古代先王中找寻出各姓的祖先,起到加强族权的作用。

门阀世族为世代垄断政治权力、保持住显贵的社会地位,而在历朝历代皆编撰姓氏书籍,使姓氏的贵贱和门第的高下有据可依。而历朝历代的皇族为了论证“国姓”的尊贵,都动过许多心思。如汉代刘姓皇族引经据典,把自己说成尧的后裔;王莽夺了汉家天下后宣称王氏出于帝舜。

在门阀制度下,姓氏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意义。一个人的姓氏高低直接关系到其社会地位、仕宦升迁、婚姻关系等等。西汉时期,士大夫集团中则出现了一些累世专攻一经的家族。如汉武帝时专攻《欧阳尚书》之学的弘农杨氏,白杨震以后,四代皆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专攻《孟氏易学》的汝南袁氏,自袁安以后,四代中有五人官居三公。

门阀世族的势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巅峰,其影响力甚至远达本县、郡之外。而为了确立门阀世族的法定高贵地位,甚至出现了官方的姓氏学,并由此出现了官簿和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大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

魏晋时代选拔官吏,依“九品中正制”而行。《新唐书·儒学中·柳冲传》记载,“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已。其州大中正、主簿,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可见,选拔官吏成为门阀世族的特权。门阀世族与普通的寒门百姓不通婚、不共席,不穿同样的衣服。在这种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下,不同的姓氏之间显示出了极其明显的高低贵贱之分。

到西晋东迁时,中原地区的王、谢、袁、萧等豪门世族随司马睿逃离故土,成为东晋及后来的南朝政权的主要体系。而世代定居江东的朱、张、顾、陆四大豪门同样钟鸣鼎食。北方的姓氏等级划分、门阀位序的排列也愈发激烈。如华山、太行山以东地区有王、崔、卢、李、郑等大姓;函谷关以西有韦、裴、柳、薛、杨、杜等大姓;山西北部、内蒙古一带有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等大姓,这些大姓都享有很高的名望和地位。北魏的孝文帝则明确规定了鲜卑族的姓氏等级,将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大姓列为一等士族。对汉族规定出四大一等姓氏:卢、崔、郑、王。一等姓以外的其他汉姓则依“士人差第阀阅为之制”来确立顺序。

门阀制度衰落于唐代,到了唐代,魏晋之时显赫至极的豪门大族多已风光不再。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在给社会造成巨大灾难的同时,也沉重打击了各地的豪门世族,使得门阀制度逐渐衰弱,历史上形成的姓氏高低贵贱之序被完全打乱,僵化的姓氏门第观念随之动摇。唐宪宗元和年间编撰的《元和姓纂》在编排姓氏顺序时,一律按姓氏在唐韵206部中的位置排列。到宋代以后,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九品中正制随之废除,门阀制度则彻底崩溃。但传统的门第观念并没有扫除,如始作于宋代的、流传至今的姓氏通俗读本《百家姓》,其排序仍体现着封建社会的门第观念,尤其是前几位的姓氏排列极为讲究:“赵”指赵宋,代表着奠定了政权基础的宋氏江山;其次的“钱”姓,乃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吴越国最后一个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主李氏。

姓氏门第观念,是封建意识形态的一种典型表现。唐宋以后这种观念在社会上和人心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力,我们在清代小说《红楼梦》中仍可见“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以此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族群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