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拿破仑的法国对欧洲均势的挑战

拿破仑的法国对欧洲均势的挑战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我们主要论述的是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对外政策和由此引发的对外战争,以及长达二十年战争中的欧洲大国的外交关系。令人深思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及其追随者也赞同对外战争。在夺取比利时后,拿破仑又迫使奥地利默认法国对莱茵河左岸的占领。此时,拿破仑已经挑战了建立在主权和均势两大基石上的欧洲秩序。进行战争是为了让法国民众和欧洲各国承认和接受他的权势。

第一节 拿破仑的法国对欧洲均势的挑战

在评论给整个欧洲带来巨大冲击的拿破仑帝国最后败因时,恩格斯这样写道:“一个在四分之一世纪里连年战争而力量消耗殆尽的法国是不能单独抵制整个武装起来的世界对他的攻击的。”[1]那么,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整个欧洲要武装起来与拿破仑统治的法国进行长期和昂贵的军事对抗?简单的回答是,生活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的欧洲国家,坚信一个健康的欧洲社会只能来自各国的自愿联合,而非武力的征服。任何一个大国主宰欧洲,都将意味着每个独立国家失去欧洲公法所赋予的自由与权利,而这正是欧洲主权国家无法接受的。

在此,我们主要论述的是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对外政策和由此引发的对外战争,以及长达二十年战争中的欧洲大国的外交关系。

一、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的崛起

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夕的1788年,英国、普鲁士和荷兰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它似乎能够给欧洲带来稳定。而法国政府于1783年完成了支持北美独立的使命后,似乎已没有实际能力再次卷入一场大规模的国际纠纷。西欧出现了缓和的局势,即使是表面的。当1789年突发的法国大革命使整个国家处于极度的政治动荡时,欧洲其他国家包括反动的君主大国都深感忧虑,并对法国革命充满仇视。1792年4月吉伦特党人上台后,这种敌视便转变成实际的军事干涉。这是因为:一方面,法国大革命所释放出来的新思想,如自由、平等、博爱,有力地冲击着法国的旧秩序;另一方面,激进的法国革命党人认为,国内革命能否继续并获得成功,将取决于是否能让法国大革命的烈火燃遍整个欧洲。不论是出于政治信念,还是现实的考虑,他们认为,革命事业需要正义和无敌的神话。如果发动一场讨伐反动君主的战争,法国将会在被压迫的欧洲各国民众中找到同盟和同情者。因此,革命的法国在国内进行重建的同时,还有意向现存的欧洲秩序(ancient regime)挑战。

令人深思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及其追随者也赞同对外战争。当然,他们是出于不同的政治考虑和目的,即如果一个革命的法国输掉了对外战争,就意味着波旁王朝将会在其他欧洲君主们的帮助下重掌法国政治权力。在当时社会急剧动荡的法国,没有其他的政治力量能取代退位的波旁王朝或刚刚执政的革命党人。从1792年开始,已经被革命吞噬了的法国,让欧洲各国的君主们强烈地感受到法国革命的激情与其帝国传统所构成的巨大能量。于是,他们谋划遏制这场大革命的同时,也谋算着可能由此引发的后果。随着国内外紧张局势的加剧,法国于4月20日对奥地利宣战,促使了反法国际同盟的形成,从此开始了革命的法国与整个保守的欧洲之间所进行的长达22年的较量。[2]

二、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较量

1792年,法国面临第一次反法同盟的重重包围。这个同盟包括奥地利、普鲁士和背后支持的英国。但是,作为传统的欧洲大国,法国的军事组织和作战能力是经过历史验证的。这些就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物质基础和精神传统。同样重要的是,法国大革命唤起了民众的革命激情,很快便在国内形成了一支近百万人的国民军。如此规模庞大的军事力量是历史上任何自命“君权神授”的欧洲君主从来不敢奢望的。尽管有不少王党出身的军官叛逃、投敌,但从实战中提拔的军官表现出更加出众的军事才能。此时的法国俨然成为一架庞大的军事机器,它的驾驭者们那高昂的激情和甘于献身的精神更是让欧洲恐慌。早期的拿破仑·波拿巴便是这个群体中最突出的代表者。

从1793年开始,拿破仑指挥的法国军队不仅清除了国内的反叛势力,并远征意大利,驱逐了占据在那里的奥地利势力。继成功地占领比利时(奥属尼德兰)后,崭露头角的拿破仑开始了其规模和影响都超过法国历史上任何君主所发动的对外战争,在战争中膨胀着他的个人野心。[3]

1797年10月17日,拿破仑未经法国政府正式同意,就与奥地利签署了颇有争议的《佛米欧条约》(Treaty of Campo Formio)。这一条约从此改变了意大利境内早已存在的政治结构,拿破仑为法国实现了300年前(即1494年)就想支配意大利的梦想。意大利地区以前的那些政治实体或是屈服于法国,或是同意划分给奥地利。即使是名义上仍保持独立的那不勒斯等国,实际上也成了法国的附庸或卫星国。

根据《佛米欧条约》,拿破仑旨在法国周围建立一些依附同盟,并要求他们的国内政治制度效仿法国的共和政体。在夺取比利时后,拿破仑又迫使奥地利默认法国对莱茵河左岸的占领。此时,拿破仑已经挑战了建立在主权和均势两大基石上的欧洲秩序。

1798年,英国、俄国和奥地利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与1792年的奥、普、英同盟一样,三个国家不同的利益需求,让他们很难找到协调一致的军事战略和行动。拿破仑懂得战争并不是唯一的手段,而只是达到其政治目的的手段之一。进行战争是为了让法国民众和欧洲各国承认和接受他的权势。在谈判中,拿破仑同样懂得如何协调使用贿赂、威胁利诱甚至策反等手段去拆散不同形式的反法同盟。这些无疑是削弱他们的最好方法。

1798—1799年,拿破仑远征埃及的计划被英、俄与奥斯曼同盟挫败后,重返法国,并利用当时国内的动荡局势,通过政治阴谋与政变,掌握了法国最高的军事权力。转年,拿破仑率领法军在意大利和南德意志地区,粉碎了第二次反法同盟,奥地利被迫求和。1801年2月9日,法国和奥地利签订了《吕内维尔条约》。根据此条约,法国不仅正式吞并了比利时、卢森堡和莱茵河左岸,而且在荷兰、瑞士和意大利建立了一系列臣服法国的卫星国。这是法国第一次以武力方式改变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以来的欧洲政治地图。深陷孤立的英国不得不在1802年3月与法国签署不光彩的《亚眠条约》,暂时承认了拿破仑的权势。但这一妥协仅仅维持到转年5月,因为对骄傲、务实的英帝国而言,屈辱地接受法国的意志是难以忍受的。

此时,已作为法国最高执政的拿破仑,个人野心膨胀到极限。他于1804年12月4日,公然宣布称帝,史称“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一世”,至此法兰西共和国变成拿破仑所控制的专制机器。毫无疑问,他利用了法国大革命所释放出来的自由、民主和民族主义的激情,并滥用了法国人民的勇敢、智慧和英勇精神,去实现他个人的政治野心。从1803年到1814年,拿破仑意在推翻已经存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欧洲主权国家体系,从而建立一个单一的法律体系、公共教育制度和以法国宪政为蓝本的自由主义的全欧宪法,最终完成以法国为主导的欧洲统一。他当时写道:“如果欧洲不是在一个首脑、一个皇帝、一个摄政王的领导下,并且有足够能力把欧洲的土地分配给他的君臣,天下就不会有永久的安宁。”[4]在这点上,拿破仑践踏了《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所确立的一个根本原则,即欧洲主权国家只能是走向邦联,而非统一。

拿破仑所实行的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一些民族的整合以及共和制国家的确立,但是,他的方法多是残酷专制的。特别是战场上的胜利,让拿破仑多次践踏了他自己所拥护的自由主义原则。实际上,他或是大权独揽,或是任命自己家族成员担当被征服国家或地区的统治者。以后拉马丹和兰克在分析拿破仑失败的主要原因时指出,正是他的帝国政策迫使欧洲联合起来对付法国。[5]

1805年,英国、奥地利、俄国与瑞典四国组建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意在抗衡拿破仑的势力。作为对英国等国的蔑视和戏弄,拿破仑指挥法军先后于10月和12月,在乌尔姆和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分别重创俄奥联军。奥地利再次被迫退出战争,并在12月26日和法国签订了《普莱斯堡条约》(Treaty of Pressburg)。根据此条约,奥地利放弃对威尼斯的统治,而承认拿破仑为新“自治”国家的国王。这样,第三次反法同盟也宣告解体。

为了表示对当时拿破仑皇帝的敬畏,当然更多的是出于无奈,1806年8月,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宣布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这个在欧洲历史上存在了八百多年的古老称号从此消亡。

从1806年开始,拿破仑通过组建“莱茵联盟”,开始对散沙一样的德意志诸国内部事务进行影响或公然干涉。受到法国打压的普鲁士,即刻开始向英国和俄国寻求可能的帮助。在英国的重金诱惑下,普鲁士联合心怀二意的俄国对法国宣战,从而形成了第四个反法同盟。但是,同年10月14日,拿破仑在耶拿和奥尔施泰特战役中,对普鲁士实施了毁灭性的打击,使他几乎以战败国的地位降为法国的附庸。

1807年6月,法军在福里德兰(Friedland)重创俄军沙皇亚历山大被迫求和。根据7月7日法俄两国签订的《提尔西特条约》(Treaty of Tilsit),拿破仑并没有迫使沙皇割让领土,反而与他瓜分了普鲁士的部分领地,只是要求沙皇保证以后不再协助英国在欧洲大陆上进行贸易。但在7月9日法国与普鲁士所签订的停战条约中,普鲁士不仅要交给法国巨额的战争赔款,并且还被迫割让它所占领的波兰领土的一半作为独立的波兰国,即华沙大公国。至此,第四次反法联盟同样以失败而告结束。关于《提尔西特条约》,有些学者把它解释为法国与俄国合谋划分欧洲为东西两部分的依据,实际上这种说法多有失实的成分。

1809年4月,英国与奥地利结成了第五次反法同盟,开始了所谓的“民族解放”战争。虽然在战场上奥军让法军付出了代价,但最后的结局是10月4日,奥地利政府不得不接受相当苛刻的《维也纳条约》(或Peace of Schonbrunn)。条约中规定:奥地利必须割让出一块拥有40万人口的领土,削减军队15万人,缴纳沉重的战费并保证不与英国通商。[6]该条约意味着第五次遏制拿破仑的军事和外交行动的失败。此时奥地利首相兼外交大臣梅特涅,主张以传统的联姻方式安抚住拿破仑。1810年,他把奥地利公主玛丽娅·路易莎嫁给拿破仑,以表示法奥两帝国和好。

在击溃了五次反法同盟后,拿破仑的权势达到了巅峰。他所建立的法兰西帝国通过与奥地利、普鲁士和俄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逐渐确立了他在西欧和中欧的支配地位。几乎所有欧洲大陆(除了土耳其以外)的国家,或是成为追随法国的盟友,或是处在法国直接占领或间接控制之下。只有英国,依靠其地理位置、雄厚资本和海军优势,仍在与法国斡旋和抗争。莫沃特是这样评论的:“1810年的法国直接吞并、武装占领或法律兼并的欧洲地区,包括北欧、意大利、大部分南欧和西欧。普鲁士已经沦为战败国,奥地利则奄奄一息,根本无反抗之力。而丹麦、萨克森和刚刚独立的华沙大公国都是法国的盟友。无疑,拿破仑的势力和影响超过了欧洲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君主。”[7]

三、绞杀英国经贸的“大陆封锁体系”

“大陆封锁体系”(Continental Blockade)是指拿破仑为了对抗英国的海上封锁,采取的相应报复政策。简言之,法国禁止欧洲大陆国家与英国(包括其殖民地)进行贸易往来,其目的就是要摧毁严重依赖对外贸易的英国经济体系。根据1806年的《柏林赦令》(Decree of Berlin),任何法国及其盟友的港口都不能与英国从事贸易。而整个欧洲除了土耳其外,都在某种程度上是法国的盟友或依附国,并被强迫接受《柏林赦令》。后来的1807年《米兰赦令》,重申并强化了《柏林赦令》的原则,严格禁止整个欧洲与英国的任何贸易往来和关系,包括在英国停泊过的中立国船只。

1810年10月8日,拿破仑颁布了《枫丹白露赦令》,企图以立法的方式完成绞杀英国经济的“大陆封锁体系”。但是,在整个欧洲的范围内强制实行“大陆封锁”是件难以办到的事,因为欧洲的主权国家都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天赋权利”——自由与独立。同样重要的是,法国在经历特拉法加海战失败后,根本不具备执行“大陆封锁”的海上实力,更谈不上与英国的海军对抗。此外,英国政府投入了32万人的军队和3000万英镑组织反法同盟。

欧洲国家一直坚持均势原则,那就是:任何一个强国支配了欧洲,就意味着各国丧失了自由。因此,在他们看来,强迫独立的国家生活在由一个国家支配的政治体系中是不能接受的,而反对强制性的霸权主义是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的。“继续战斗下去”是当时的政治家为了维护或恢复欧洲主权国家体系所提出来的口号和目的,同时也成为各国外交活动的目的。这同样也是英国锲而不舍地组织反法同盟,抗击拿破仑的重要原因之一。英国、奥地利和俄国的政治家及一些思想界代表,极力鼓吹恢复均势,并把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比喻为对整个欧洲的奴役。

实际上,拿破仑的陆上优势根本无法制约英国的海上力量,特别是英国仍然有效地控制着海上贸易和航道。这个曾被拿破仑嘲弄过的“店主国家”却有着强大的财力和实力,为此,英国投入了3000万英镑和32万军队去组织欧洲国家对抗法国的霸权。除了英国的挑战外,拿破仑的困境也来自欧洲的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依赖海外贸易的国家,他们或是公然蔑视拿破仑的强制性规定,或是以走私的方式破坏大陆封锁计划的实现。此外,在西班牙半岛,拿破仑已经投入了近25万人的法国军队去征服当地的游击抵抗。但是,由于英国的支持和西班牙人的抵抗,法国仍然没有在欧洲大陆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四、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拿破仑后来承认,1812年6月入侵俄国,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军事失策,这恰恰成为导致其一手重建的法兰西帝国开始崩溃的直接原因。尽管在战役之初,法军连连挫败俄军,并于9月14日,占领了被遗弃的莫斯科。可是,由于其战线拉得过长,拿破仑的势力已是强弩之末。10月,拿破仑被迫撤出莫斯科,象征着远征俄国的最后失败,并真正动摇了拿破仑的霸权。

1813年6月,英国、普鲁士、瑞典和俄国宣布结成第六次反法同盟。在此之前的5月20日,奥地利首相梅特涅先行出面调停,建议法国与其对手就欧洲和平展开谈判。但是,拿破仑已经不能理性地走出他为自己创造的“不可战胜”的神话。他期待着法国和意大利援兵的到来,以最后一场胜利来扭转自己的败局。因此,拿破仑一方面表示接受梅特涅的调停建议,并同意双方的停战延续到8月10日。但另一方面,在从7月5日到8月11日的布拉格会议上,他却拒绝了所有的和谈条件,以拖延时间,等待援军的到来。此时的拿破仑仍期望惩罚俄国和普鲁士,而非有条件的和平。

奥地利于1813年8月12日正式宣布加入第六次反法阵营,并向法国宣战。这个空前庞大的同盟包括了奥、普、俄、英、西班牙和瑞典,而英国更是以巨额经费来支撑这场战争。10月16日展开的“莱比锡大决战”以拿破仑军队的惨败而结束。应该承认,当时的拿破仑仍然可能利用反法同盟内部的分歧来尽可能地为法国保住更多的利益,但正是拿破仑的野心、虚荣和后期缺少应有的理智,让他丧失了一些有利的机会。例如:他拒绝接受梅特涅在11月9日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就是“法兰克福提议”。根据这一和平提案,法国只是将其军事力量从天然边界(天然边界是指莱茵河、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脉)撤回到境内,而同时,拿破仑或其子仍可保留法国的王位。[8]

1813年12月21日,反法同盟的军队已从法国东部进入其本土,而惠灵顿将军指挥的英国军队在西班牙境内也击溃了法军最后的有生力量。1814年初,法军虽略有小胜,但整个局势已经无法挽回。2月5日到3月初,双方在夏梯龙(Chatillon)会晤,就停战条件进行了谈判。盟军仍同意法国可以保留1792年的边界。3月20日,拿破仑也表示接受同盟国提出的和谈条件,但是,法国国内的反对派在保守政治家塔列朗的影响下,操纵法国议院,宣布拿破仑及家族已经丧失了对法国的合法统治。

1814年3月4日,反对拿破仑战争的胜利已成定局,战胜国同盟于是在法国肖蒙签订了《肖蒙条约》(Treaty of Chaumont)。该条约主要涉及四大强国在对法战争中的合作和对欧洲未来疆界的安排。四国同意不与法国单独缔结和约,并接受各自承担的军队数额和义务年限,英国保证将继续提供500万英镑以资助战争。基辛格认为,《肖蒙条约》的真正意义在于:即使打败拿破仑后,法国仍继续被看作是欧洲和平与稳定的主要威胁。因此,四国同盟继续维持20年的合作,以防范法国再次挑战欧洲国家体系。[9]这也是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提出的“大国协调”(Concert of Europe)原则的根本原因。

3月31日,俄、奥、普联军占领巴黎,并要求拿破仑退位。4月10日,在英国军队击败法国的最后生力军后,称雄一时的拿破仑才被迫接受联军的要求,并签署了《枫丹白露条约》(Treaty of Fontainebleau),正式放弃法兰西皇帝的称号。至此,这个曾在1800—1814年间,震撼欧洲并影响了全世界的拿破仑,不得不以厄尔巴(Elba)岛君主的身份被放逐到这个地中海上的小岛。

1815年2月26日到6月21日,拿破仑逃回法国,试图重返政治舞台。很快,他组织了一支士气高昂的法国军队。但是6月18日的“滑铁卢大战”表明,历时二十年的消耗和孤立,已经让法国不再具有与整个欧洲对抗的能力。帕尔默写道,正是英国的资本和海军,俄国的农奴制和辽阔的国土,西班牙天主教会的反动势力,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情绪以及欧洲各国保守分子的不满,叠加在一起才最后打破拿破仑战无不胜的神话。三天以后(6月21日),拿破仑接受了最后的失败。他后来才领悟到这一铁的规律,即所有的帝国都因过度扩张而灭亡。同年7月15日,拿破仑以更悲惨的囚徒身份,被送往大西洋上的小岛——圣海伦娜(St. Helena)。他在那里生活了五年。1821年5月5日,曾在欧洲叱咤风云达二十年的拿破仑在小岛上结束了一生。塔列朗在向法国国王汇报时说,(拿破仑)的去世只是一条不起眼的新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