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华网上虞规范中介执业

新华网上虞规范中介执业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华网浙江频道7月21日电 7月21日,上虞区举办《“工程腐败”如何预防——上虞区“双查双保”中介监管报告》新闻发布会,绍兴市上虞区“双查双保”制度已经连续实施三年。自2012年年底起,上虞区专门建立了“双查双保”制度,即严查中介提供的虚假证明、虚假报告、虚假发票,保法律底线;严查项目设计漏项、设计变更,保市场公平。

新华网浙江频道7月21日电 (朱翠莹) 7月21日,上虞区举办《“工程腐败”如何预防——上虞区“双查双保”中介监管报告》新闻发布会,绍兴市上虞区“双查双保”制度已经连续实施三年。据统计,3年内该项制度为财政支出节约约6.8亿元。

规范中介(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往政府项目建设中,随意变更情况非常突出。变更的情况大致有两种,一是由于前期调研不充分导致实际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另一种则是施工企业和中介互相勾结,先是施工企业低价中标,随后通过中介高价变更,贪污大量工程款项,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绍兴市上虞区监察局副局长郑德生介绍。

自2012年年底起,上虞区专门建立了“双查双保”制度,即严查中介提供的虚假证明、虚假报告、虚假发票,保法律底线;严查项目设计漏项、设计变更,保市场公平。

为了确保制度有效地实施,上虞区开通了网上监管平台( www.syzjjg.gov.cn),建立中介数据库。上虞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杨科钦说:“‘绍兴市上虞区中介监管网’的建立将所有与政府财政资金相关的中介机构、项目名称,全部纳入到电子网络监管之下。”

另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将不定期对相关部门查处的中介机构的弄虚作假行为进行通报,倒逼企业自律。并且,开展中介机构年度“十佳一差”的评选,将结果记录到诚信档案中。

此外,上虞区对于工程项目变更划定了政策“红线”,明确了1000万元以下政府项目设计变更超过10%,1000万元以上的超8%,监察部门就上门调查;村级工程变更率不得超过20%,超过了就取消该项目的财政补助资格,并暂停该村下一年度所有项目的立项。

变更“红线”的设置以及网上监管平台的设立,为“双查双保”制度的有效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上虞区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金玛丽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2年节约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资金3500万元,2013至2014年共节约政府性投资项目财政资金6.4亿元左右。”

“工程变更率明显下降,2010年至2012年(监管前)工程监管的变更率分别为42%、37%、26%,在2013年至今(监管后)变更率逐年下降分别为14.3%、9.67%、6.0%。同时,工程变更金额在不断下降,2012年为10648万元,2013年为17311万元,2014年为3511万元 。此外,中介收费服务费下降了近3100万元。”

更值得一提的便是由上虞区监察局绘制的“双查双保”监管示意图,将政府项目运转的全过程近20道环节标识得十分清楚,已成为该区加强中介监管的操作指南。

据统计,全区实施类项目调整27个,调整率14.3%,同比下降19.5个百分点;受理工程变更178项,比去年同期585项,减少407项;2013年至2014年,上虞区每年节约村级建设工程、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资金3.2亿元左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