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作风建设的落脚点

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作风建设的落脚点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必须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盛衰的根本因素。斯大林逝世之后,苏共逐步滋长起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贪图享受、吹吹拍拍等脱离人民和损害人民利益的不良风气。

我们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必须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孜孜以求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事业,说到底是人民的事业。我们党由夺取政权转向执政兴国,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转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宗旨并没有改变,始终是代表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

我党执政以来,一直把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作风建设、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来抓。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开展的大规模的党内教育运动,1950年的整风运动、1951年的“三反”运动、1953年和1983年至1987年的整党,1998年到2000年的“三讲”,以及前两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几乎都是针对党内出现的损害人民利益的现象,努力解决端正党的作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问题。

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盛衰的根本因素。前苏联共产党的盛衰史所提供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记取。列宁主义缔造的苏联共产党曾经作为代表人民利益的新型政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苏共刚执政时,面对内忧外困的环境,在实行农业集体化,加快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花了很大精力改造党的作风,列宁、斯大林作为党的领袖,带头为全党树立了廉洁奉公的典范,从而得到人民的支持,巩固了政权。斯大林逝世之后,苏共逐步滋长起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贪图享受、吹吹拍拍等脱离人民和损害人民利益的不良风气。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苏共党员人数从700万急剧增加到1300万,一些与共产主义格格不入的投机分子混进党内,很多人不再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而是见风使舵,谋取私利,捞取一官半职,攫取更多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使党的先锋作用逐渐受到消解。这个执政70余年的大党,除国际国内复杂因素外,也因党内不正之风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最终丢掉了执政地位。

我们党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世界市场的大开放,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大幅度增加,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些变化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党员干部队伍在出现壮大和飞跃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把共产主义看成是不可能实现的空中楼阁,不再把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作为奋斗目标,而是只追求个人和家庭富裕生活的现实利益,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利益往前赶,吃苦往后靠,不仅不能为人民谋利益,甚至损害人民利益,老百姓已经觉不出他们先进在什么地方。

应当看到,中国共产党作为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既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执政,又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执政,必然会在执政中遇到各种风险和困难。苏共的教训告诉我们,党风正具有先进性,就得民心,党的执政地位便得以巩固;党风不正丧失先进性,便失民心,党最终会丢掉执政地位。任何时候只要忽视党的作风建设,不为人民谋利益,党不仅无从谈及先进性,甚至还有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进行党的先进性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树立党不为民执政则危的忧患意识,切实解决一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不正、执政观不纯的问题,始终把执政的根基建立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求解放、求发展、求富裕的根本利益上。

【《史记》西汉·司马迁】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译文】依靠权势交结的朋友,等到权势没有了,交情也就疏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