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经济评价方法

社会经济评价方法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对落后的中国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研究,促使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繁荣,同时也促使诸多的社会经济评价方法被引入中国。最常用和最简单的评价方法有世界银行的收入分类法、钱纳里等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法、库兹涅茨等人的产业结构划分法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等。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对落后的中国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研究,促使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繁荣,同时也促使诸多的社会经济评价方法被引入中国。最常用和最简单的评价方法有世界银行的收入分类法、钱纳里等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法、库兹涅茨等人的产业结构划分法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等。

一、世界银行的收入分类法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民(地区)生产总值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依据。世界银行依据人均国民收入,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其中,中等收入国家又包括下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国家。由于汇率以及利率的变动,每年的划分标准值并不相同。世界银行2009年的分类标准为,人均国民收入低于995美元的经济体为低收入经济体,人均国民收入在996—3945美元之间为下中等收入经济体,人均国民收入在3946—12195美元之间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人均国民收入在12196美元以上的为高收入经济体,并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称为“发展中国家”,将高收入国家称为“发达国家”。人均国民收入与人均GDP虽定义不同,但实际数值大致相当,出于数据可得性,人们习惯上用人均GDP代替人均国民收入作为划分的标准。到2011年底,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5000多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北京、上海等东部城市人均国民收入为10000美元以上,已达到中上等富裕水平。

二、钱纳里等人的工业化阶段划分法

钱纳里认为工业化是以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生产向制造业生产转移为特征的,他把现代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把随人均收入增长而发生的结构转变过程划分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以此来表达不同国家所处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由于钱纳里研究的是20世纪60—70年代的数据,考虑到数据的可比性,需要将物价波动因素予以扣除,即将1970年美元折合成现值的水平。《美国统计摘要(2009)》公布的2007年美元与1970年美元的换算因子为5.34,据此,钱纳里等人划分工业化不同阶段的依据值会发生变化 (见表6-1)。

表6-1 工业化各阶段划分的标志值

资料来源: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周叔莲、郭克莎主编:《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从表6-1可以看出,当人均GDP达到1500—3000美元时为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3000—6000美元为工业化中期阶段,6000—11000美元为工业化后期阶段,粗略地讲,10000美元以上标志着一国或一地区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在联合国的划分标准中,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以后,一国或一地区就开始进入上中等收入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如许多拉美国家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2011年底中国人均GDP为5000多美元,说明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

三、库兹涅茨等人的产业结构划分法

西蒙·库兹涅茨等人认为,工业化过程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迅速变动,工业化的各个演进阶段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产业结构最主要的变化是农业和工业之间“二元结构”的转化。在工业化初期阶段,通常是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相应都有所提高,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优势不复存在,其地位逐步被第二产业所取代。当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再降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倒U形变化。2011年,中国第一产业占比为10.04%,第二产业占比为46.61%,第三产业占比为43.34%,其中第二产业大于37%、小于50%,第三产业大于37%、小于45%,第二产业高于第三产业,对照表6-2,中国应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

表6-2 库兹涅茨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

资料来源: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速度、结构与扩张》,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四、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罗斯托(1962)将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分为具有各自明显特征的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条件的阶段——“起飞”阶段——向技术成熟过渡——高额大众消费时代——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而且每个增长阶段都有明确而典型的标志和特征。传统社会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从事农业的劳动力通常会超过75%。“起飞”是罗斯托增长阶段里非常重要的概念,“起飞作为一种工业革命,和生产方法的剧烈改变直接相关,在比较短的一段时间内产生有决定意义的后果”[1]。罗斯托将向技术成熟过渡阶段定义为“一个社会已经把(当时的)现代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它的大部分资源的时期”[2],其主要标志是制造业发展的多样化,新的主导部门逐步发展壮大并代替“起飞”阶段的老部门。对于高额大众消费阶段,罗斯托认为,若一国社会经济发展趋于成熟,即可能启动这个阶段,其前兆是社会关注力与资源配置会发生由偏重生产向偏重消费的历史性转折,社会主要注意力由生产问题转到消费问题和最广义的福利问题,同时,资源越来越倾向于被引导到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和大众化服务的普及领域。

五、教育和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家对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评价并没有直接阐明教育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暗含了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正如卢卡斯所言,劳动者从正规或非正规的教育中积累的人力资本才是产出增长的真正源泉。世界银行的收入分类法是纯粹的结果比较,不包含引起收入差距的原因。钱纳里等人将工业化阶段和人均收入联系起来,表明收入差距的原因是源于工业化水平的差异。进一步地,库兹涅茨认为这种差距是产业结构上的差别,而罗斯托引入“起飞”“技术成熟”“高额大众消费”等定义指明了工业化过程的重要特点。工业化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变化,实质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由物质资本代替体力劳动,人力资本逐步取代物质资本的过程。随着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贡献的逐步增加,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人均收入不断提高,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最有效率的方式是普及教育。罗斯托的六个发展阶段更强调技术的作用。“起飞”实际上是重大的技术和制度变革,是必须在人力资本存量累积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出现的质变,而在向技术成熟过渡阶段,即现代技术有效地、大范围地应用,其实现的手段只能依赖人力资本的提高,以及教育在更大范围内的普及。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也有促进作用,教育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投入产生巨大产出的同时,物质财富和思想的积累也为更大范围内的教育投入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支持。在现代社会,教育已不再是少数贵族和特权阶层的特权,而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发展机会,老年人也不例外。在西方发达国家,老年教育已经呈现规模化、组织化和大众化发展态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