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儿童民间游戏的研究方法与过程

浙江儿童民间游戏的研究方法与过程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儿童民间游戏的内涵分析与概念辨析,浙江儿童民间游戏的文化生态学分析及其功能与价值的探讨,当代浙江儿童民间游戏传承的社会背景与理论思考等,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信息穷尽”原则也导致了每个调查者所收集的儿童民间游戏的数量与被调查者的数量存在差异。

根据研究需要,针对不同研究内容,主要相应采取了四种研究方法,即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经验总结。

对儿童民间游戏的内涵分析与概念辨析,浙江儿童民间游戏的文化生态学分析及其功能与价值的探讨,当代浙江儿童民间游戏传承的社会背景与理论思考等,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具体地说,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深入思考与分析,进而提炼出相应观点。

在省级区域层面上对浙江儿童民间游戏存在状态的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研究。

研究采用问卷法,使用自编问卷,对童年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当前三个历史时期的浙江省不同地区(浙东、浙西、浙南、浙北、浙中)和不同生活地类型(内陆山区城市、内陆平原城市、内陆山区农村、内陆平原农村、沿海山区城市、沿海平原城市、沿海山区农村、沿海平原农村)的被调查者进行了调查,具体分为自填问卷和访谈问卷两种。具体地说,对童年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42~51岁)的被调查者采用访谈问卷的方法,主要考虑到这一群体(尤其是农村中这一群体)可能存在大量不识字的情况,因此由大学生借助编制好的问卷用访谈的方式获取相关资料;对童年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22~31岁)和当前(3~12岁,研究中抽取了小学4年级的学生)的两个群体采用自填问卷。

研究共抽取了1212名被调查者,这些被调查者分布在浙江省的不同地区(见表1-1)和不同生活地类型(见表1-2)。总体来看,所抽取的1212名被调查者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特别是在考虑到浙江省不同地区的同时,也兼顾了浙江省不同的生活地类型。

但是,调查过程中对童年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的被调查者的选取,主要是由学前教育专业的籍贯为浙江省的本科生回家对其周围的42~51岁的人进行选取;对童年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的被调查者的选取,主要采取从浙江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体育专业等随机抽取在读大学生,然后筛选出童年生活在浙江省的大学生作为被调查者的方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童年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这两个被调查者群体在浙江省不同地区和不同生活地类型的分布不均匀。对于童年生活在当前的被调查者的选取,主要采用从浙江省不同地区的城市和农村小学4年级各选取一个班作为被调查者的方法,这就保证了童年生活在当前的被调查者在浙江省不同地区的分布基本均匀,但在不同生活地类型的分布还是存在不太均匀的现象。

表1-1 浙江省不同地区被调查者分布一览表

表1-2 浙江省不同生活地类型被调查者分布一览表

根据研究目的,针对3~12岁、22~31岁和42~51岁三个群体的不同特点,分别编制了相应的问卷,并在小范围内对设计的问卷初稿进行了预调查,先后经过了三次修改完善,最终定稿。问卷包括两类,即自填问卷和访谈问卷,其中自填问卷又包括针对3~12岁被调查者的“小学生儿童民间游戏调查工具”,具体包括“小学生儿童民间游戏调查问卷之教师指导语”(见附录1-1)、“小学生儿童民间游戏调查问卷”(见附录1-2)、“小学生儿童民间游戏调查记录纸”(见附录1-3);针对22~31岁的“大学生儿童民间游戏调查工具”,具体包括“大学生儿童民间游戏调查问卷”(见附录2-1)、“大学生儿童民间游戏调查记录纸”(见附录2-2);针对42~51岁的群体设计了访谈问卷,具体包括“浙江儿童民间游戏调查手册”(见附录3-1)、“浙江儿童民间游戏调查记录纸”(见附录3-2)。

资料收集过程中,对于3~12岁和22~31岁两个群体在自填问卷中的要求是,每张记录纸只填写一个游戏的相关信息,您自己童年时玩过多少游戏就需要依次填写多少张记录纸,并在记录纸的右上角依次标出游戏序号。

对42~51岁群体采用的是访谈问卷,由学前教育专业的籍贯为浙江省的本科生回家对其周围的42~51岁群体进行调查。考虑到这个年龄段的同一童年生活地的不同被调查者提供的儿童民间游戏会存在重复的现象,因此要求调查者遵循“信息穷尽”的原则。具体地说,首先,每个被调查者可能提供若干不同游戏,此时依次记录;童年生活地相同的被调查者提供的游戏若相同,只在第一个被调查者时记录,后面不记录;童年生活地不同的被调查者提供的所有游戏,不论相同与否,都依次记录。其次,在同一童年生活地调查每个年龄段的被调查者的过程中,当收集的游戏出现重复或者说没有新游戏出现时,即停止。“信息穷尽”原则也导致了每个调查者所收集的儿童民间游戏的数量与被调查者的数量存在差异。

通过自填问卷和访谈问卷,共收集到有效的儿童民间游戏2530个。这些游戏在浙江省不同地区的分布不是很均匀(见表1-3),在浙江省不同生活地类型的分布较为均匀(见表1-4),在浙江省三个历史时期的分布也不够均匀(见表1-5)。总体看,研究中所收集的2530个有效的儿童民间游戏在浙江省不同地区、不同生活地类型和三个历史时期的数量分布不够均匀,因此在数据分析中以相对比例而非绝对数量为重要的分析指标。

表1-3 浙江省不同地区的游戏数量分布表

表1-4 浙江省不同生活地类型的游戏数量分布表

表1-5 浙江省三个历史时期的游戏数量分布表

研究中,将所收集的2530个有效的儿童民间游戏,主要从游戏名称、参与人数(一人、两人、三人及以上、人数不限)、游戏者性别(男、女)、游戏者年龄(42~51岁、22~31岁、3~12岁)、性别比例(性别单一、男多女少、男少女多、男女均衡)、游戏者类别(儿童、儿童成人共同参与)、游戏材料性质(自然材料、日常生活(生产)用品、自然材料—商品混合物、购买的玩具)、游戏材料制作者(儿童制作、儿童成人共同制作、成人制作或购买、无)、游戏发生地(内陆山区城市、内陆平原城市、内陆山区农村、内陆平原农村、沿海山区城市、沿海平原城市、沿海山区农村、沿海平原农村)、游戏场所(室外、室内、室内外均可)等方面进行编码,并采用SPSS13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为了能对浙江省儿童民间游戏的历史演变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特选取了两个个案,分别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当前三个历史时期普遍流行的儿童民间游戏和三个历史时期一直流行的“跳房子”游戏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

(1)研究方法

研究中选取的舟山市某村在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典型的渔村,而目前该村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这也是研究选取该村作为个案的重要原因所在。根据研究需要,研究方法的选择以访谈法为主,辅以观察法,收集该村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当前三个历史时期普遍流行的儿童民间游戏的相关资料。

(2)研究对象

访谈对象是童年生活在该村并分别处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当前三个历史时期的人。由于受到调查时间及精力等条件的限制,研究者无法对整个村符合条件的所有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所以在对访谈对象选择过程中采取了“信息穷尽”原则。首先调查了解每个年龄阶段经常在一起玩游戏的游戏群体,接着抽取每个游戏群体中的一个游戏者作为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如果抽取的该游戏者不能尽可能完整地提供游戏内容,可由该游戏群体中的另一游戏者进行补充。在对每个年龄阶段的访谈对象进行访谈过程中,当访谈对象所提供的游戏内容出现重复或者没有新的游戏内容出现时,即可停止对该年龄阶段的访谈。最终访谈对象共14人,其中童年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当前的分别为5人(2男3女)、6人(3男3女)、3人(1男2女)。

(3)资料收集

访谈前,确定了一些基本问题:①您3~12岁期间玩过哪些民间游戏?②通常在什么时间玩?③经常在什么场所玩?④经常会几个人一起玩?⑤这些民间游戏的游戏者性别是怎样的?⑥这些民间游戏具体是怎么玩的?⑦您当时的具体生活情况是怎样的?

对于以上第⑥个访谈问题,访谈者根据访谈对象的回答情况,主要围绕民间游戏的游戏材料、材料性质及材料制作者、分配角色情况、惩罚情况、游戏伴随的歌谣等方面适时进行追问。对于以上第⑦个访谈问题,重点从访谈对象当时的生活场所、生产方式、游戏时间安排情况等方面展开。

访谈时允许访谈对象使用方言描述,主要采用录音的方式记录,访谈后及时将录音内容转录成书面文字材料,依次对三个年龄段的对象进行访谈与记录。访谈游戏玩法时,尽可能请访谈对象详细描述游戏的具体玩法,如游戏过程中涉及一些场地布置等方面无法单纯使用语言描述清楚时,鼓励访谈对象借助于图画的形式进行描述。记录时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是每个访谈对象可以提供若干个游戏,对每个年龄段提供的不同游戏,依次记录;二是若同一年龄阶段的访谈对象提供的游戏相同(包括在游戏名称或玩法方面大同小异的同一个儿童民间游戏类型),只对第一个访谈对象进行记录;三是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访谈对象所提供的游戏,不管相同与否,都要进行详细记录;四是对访谈对象的一些特别的语言用原始语言进行记录,对于一些生僻的字,可以用注音的方式进行记录,既采用地方方言原汁原味地记录,又采用辅助绘图的直观方式对游戏的方法进行记录。

(4)资料整理

整理资料过程中,从游戏数量、游戏材料性质、游戏场所、游戏者性别四个方面进行编码,对每个方面又进行更为细致的编码分析。

(1)研究方法

个案应具有代表性与可研究性,其中可研究性主要指个案内容的丰富程度。具体到本研究,就是儿童民间游戏的玩法、规则要丰富。根据这一要求对收集到的长兴县某村三个历史时期一直存在的儿童民间游戏筛选后发现,“斗草”、“跳房子”、“粪坑棋”三个游戏比较适合。通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跳房子”游戏在当地是历史最悠久,也是人们最熟悉的。因此,最终选取了“跳房子”游戏作为研究的个案。研究以访谈法为主,辅以观察法。

(2)研究对象

根据长兴县该村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研究需要,确定研究中的三个历史时期分别为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当前。访谈对象是童年生活在该村、玩过“跳房子”游戏并分别处于三个历史时期的人,年龄为42~51岁、22~31岁、3~12岁。

访谈对象数量的确定采取“信息穷尽”原则。调查每个年龄段的跳房子游戏时,收集的内容重复出现或得不到新的有意义的内容时,即结束对这一年龄段的访谈。最终访谈对象共10人,童年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和当前的分别为3人、4人、3人。

(3)资料收集

访谈前,确定了一些基本问题:请描述一下“跳房子”游戏是怎么玩的?(包括游戏的材料、时间、空间、伙伴等方面)当时“跳房子”游戏受欢迎吗?放学后一般干什么?童年时代的生活是怎样的?访谈过程中根据情况进行一些追问。

访谈时允许对方用方言描述。依次对三个年龄段的对象进行访谈与记录。访谈游戏玩法时,尽可能请访谈对象把“跳房子”游戏的玩法画出来。记录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每个年龄阶段提供的对“跳房子”的不同认识,依次记录;二是童年生活时代相同的访谈对象提供的“跳房子”游戏如果各方面都相同,只对第一个访谈记录;三是童年生活时代不同的访谈对象提供的“跳房子”游戏资料,不论相同与否,都详细记录;四是对访谈对象的一些特别的语言用原始语言进行记录,既采用地方方言原汁原味地记录,又采用辅助绘图的直观方式对游戏的方法进行记录。

(4)资料整理

整理资料过程中,从游戏母题、游戏方格、游戏场所、游戏时间、游戏材料和游戏伙伴六方面进行编码,对每个方面又进行更为细致的编码分析。

对作为当代浙江儿童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领域中主导传承形式的幼儿园民间游戏的研究,主要采取了经验总结的方法。具体地说,鉴于浙江安吉孝丰镇中心幼儿园在儿童民间游戏的传承方面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此我们对该园在幼儿园民间游戏方面的相关经验进行了总结与提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