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校外环境转化“学困生”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校外环境转化“学困生”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前两轮研究的成果表明,“学困生”的成因是复杂的,既有来自学校教育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有校外环境包括家庭影响的因素。为此,我们承担的这一子课题旨在进一步探究:校外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对“学困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和弥补校外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影响的现状,以有效地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第三节 《校外环境转化“学困生”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对于“学困生”的研究,在西方始于19世纪末,其中角色理论和归因理论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苏联在这一研究领域也取了很大成绩,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都有深入的实验研究。我国研究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学困生”问题,在一些地区实施了一批重点课题。较有影响的有:上海市教科所的《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研究》;全国管理研究会课题组的《中学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北京市教科院学习障碍研究中心的实验研究等。

在滨州,市本课题研究最早开始于1998年立项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课题《初中学段“学困生”转化问题研究》。该课题由全市十几所中学参与,历时3年,取得了丰硕成果。于2000年立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农村地区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其研究成果已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持的专家鉴定。以上研究对我市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深入对“学困生”问题的研究,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及“普九”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滨州市教研室王在勇等同志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申报了《“学困生”转化对策研究》课题。该课题于2010年7月被列为教育部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文号:FHB050533)。这是一项以“学困生”的成因及教育对策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研究课题。旨在系统探索“学困生”转化的对策,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既能顺利完成学业,又能为今后一生健康、主动、和谐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对今后的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地处农村地区,“学困生”问题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难题之一。我们曾长期致力于“学困生”问题的探索,并参与了滨州市这一课题的研究。“十五”规划课题《“学困生”转化对策研究》立项以后,在王在勇等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又承担了《社会环境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对策研究》子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内涵的界定

前两轮研究的成果表明,“学困生”的成因是复杂的,既有来自学校教育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有校外环境包括家庭影响的因素。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地区,长期以来我们就感到,校外社会环境尤其是家庭教育影响存在众多问题,是“学困生”形成并难以及时转化的重要原因,这已被前两轮研究成果所证实。为此,我们承担的这一子课题旨在进一步探究:校外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对“学困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改善和弥补校外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影响的现状,以有效地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依据前已有研究成果——“学困生“概念界定。我们选取了阳信县商店中学的136名“学困生”学生以及其家庭和部分家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我们还选取了30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以及其家庭作为对照;根据研究需要,我们选择了阳信县实验中学以及全县8处乡镇初级中学的社会环境作为调查研究对象。

(二)方法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在前两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我校及周边乡镇学校教育大环境,充分发挥课题组成员在不同年级和不同学校的优势,深入调查研究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探求外部环境对“学困生”学习的影响以及在“学困生”转化中的策略,努力达到课题确定的研究目标。研究过程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案例法、比较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2010年7月-8月)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材料、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调查分析等方法,找出“学困生”形成的家庭及社会因素,形成研究假设。

第二阶段(2010年9月-2011年9月)在实验研究、个案分析、文献借鉴、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家庭教育及社会影响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对策。

第三阶段(2011年10月-12月)综合各种研究成果进一步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写出工作总结和研究报告。

四、研究内容及结果

(一)外部环境调查分析

前两轮研究的成果表明,校外社会环境不良和社会不良风气对学生具有重大影响,是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丧失学习原动力和学习信心,进而导致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为此,课题研究伊始,我们首先对所选择的9处学校的外部环境及有关“读书、升学和就业”的社会舆论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如下。

1.校周边环境 为了摸清学校周边环境的状况以及这种状况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我们对所选择的9处学校进行了实地走访,对136名“学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所有9处学校的周边都有一处以上网吧或游戏厅,多者达到3处。下午放学后和节假日,多数网吧和游戏厅座无虚席,其顾客多数是中小学生。我们在对我校初一(三)班的一项调查中得出了以下数字,见下表:

表9-9 初一(三)班部分学生与网络游戏的关系调查分析

img55

以上数字尽管具有个体性,但也足以说明,经常玩网络游戏是造成部分学生学业水平下降,最终成为“学困生”的重要因素。因为,玩网络游戏要占用学生大量学习时间和精力;痴迷网络游戏,更能使学生丧失意志力。因此,优化学校周边文化环境,大力整顿和规范学校周边的文化娱乐场所,对于预防和转化“学困生”具有重要意义。

2.社会舆论环境 当前社会处于市场经济时代,金钱在某些领域和某些人眼里似乎是万能的,这些观念也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在对部分学生和家长的采访中得知:很多人认为,只要有钱就能上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还有学生说,“我爸爸没上大学照样当老板”。这样看来,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对读书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另外,当前社会上存在许多不良思想观念,诸如,“一切向钱看”、“自私自利”、“贪图享乐”。也对学生有很大的消极影响,主要是造成许多学生缺乏远大理想,缺乏正确的人生目标,缺乏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力。上述这些观念,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和积极性,是造成学业成绩下降直至成为“学困生”的重要原因。从总体上看,社会舆论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增强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和不良观念的能力,对于预防和转化“学困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3.家庭文化环境 我们在对100多个家庭的直接和间接调查中发现,当前许多家庭存在着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文化环境和学习氛围。为了了解家庭文化环境及家长读书学习情况,我们对136名“学困生”进行了如下问卷调查,见下表:

表9-10 家庭报刊图书存量

表9-11 家长看书学习情况

img57

上表说明,当前的农村家庭,绝大多数家庭没有或仅有少量报刊图书,这种状况与城市家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且在农村家庭,绝大多数人平时基本不读书看报,家庭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家庭事务繁忙,更重要的是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如此家庭环境不利于子女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学生正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学业成绩不良,乃至成为“学困生”。

4.家庭教育方法 一般来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认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他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学校环境是基本相同的,之所以会出现千差万别,除青少年个性差异的自身因素之外,主要是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及影响造成的。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在调查了解中发现,当前许多农村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存在着一些误区,而“学困生”的家庭与成绩优秀的学生家庭相比,存在的问题更多。一项对“学困生”的问卷调查也反映了这一情况,见下表:

表9-12 与家长进行思想交流的情况

img58

表9-13 家长对自己的主要教育方式

img59

表9-14 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方式

img60

以上3表说明:在农村,多数家庭的教育方式还停留在简单的说教训斥层面,家长与子女缺乏平等交流,教育方法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对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满意。为此我们认为,当前家庭教育亟待实现以下65个转变:

第一,变“智育型”教育为“素质型”教育。所谓“智育型”教育是指,片面重视智育,忽视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所谓“素质型”教育是指,以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出发点和着眼点的教育。

据调查了解得知,当前许多家庭存在着一定的“唯智育”倾向——把教育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仅仅放到孩子的学业成绩上——考了多少分,得了第几名,而忽视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似乎孩子上学仅仅是为了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其实,从当前素质教育的目的看,通过求学实现孩子适应社会综合素质的发展才是根本目的。当然,孩子的学业成绩是应当关注的,这是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但须知,孩子的学业成绩取决于孩子的学习信心、内在动力、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取决于孩子的学习过程。仅仅关注学业成绩这个唯一结果,不去关注所以得到这个结果的根源,是舍本求末。这就如同不给果树施肥、浇水、除虫、护理,而希望果树高产一样。这可能吗?

因此,作为家庭教育,不应仅仅重视孩子的智育,更不能仅仅关注孩子学业成绩这个结果,而应当关注孩子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即坚持“素质型”教育。既是关注学习也应当主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信心、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做家长的,更应当重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健全人格、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这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应当相信,只要孩子有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才能够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

第二,变“自然型”教育为“自觉型”教育。所谓“自然型”教育是指,处于无意识的偶尔随意为之的教育。所谓“自觉型”教育是指,有明确的目的、具体的计划、科学的方式方法并且经常性进行的教育。

当前,许多家庭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了教育孩子难以挤进父母的时间表。家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自然状态:即有空闲也有兴趣的时候就对孩子说教一番,没空闲又没兴趣的时候就把对孩子的教育置之脑后;或平时对孩子很少教育引导,一旦考试分数或名次下来,则训斥说教一顿。须知,正确的教育影响是孩子的精神食粮,它同物质食粮——食物一样,必须根据孩子的需要,天天补充,才能保证孩子的正常成长。然而,上述做法明显缺乏经常性、计划性,更谈不上教育方式方法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并且存在着滞后性。这就不可能使孩子不断得到精神营养的补充,潜移默化,实现良好发展和健康成长。

因此,每一位家长都应当从对孩子和社会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出发,在打拼事业同时,把家庭教育作为家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对待。按照科学的方式方法,自觉地、经常地、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即坚持“自觉型”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三,变“主观型”教育为“研究型”教育。所谓“主观型”教育是指,不注重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内心世界,仅从家长的主观臆断出发,对孩子进行强行塑造的教育。所谓“研究型”教育是指,注重了解研究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做到因材施教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与其他孩子不同的个性化特点。为此,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就提出并注重“因材施教”。多少年来,“因材施教”成了教育学上的一条重要教育原则。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对教育对象的深入细致的了解。没有了解就难有因材施教。然而,当前却存在这样一个现实: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开放,孩子的视野空前扩大,接受的各方面信息急剧增多,孩子的变化在加快,以至于为人父母者未必完全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一项对学生的调查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在“你认为你的家长是否了解你、理解你”的选项中,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家长不了解、不理解自己。由于对孩子心理生理的细微之处缺乏了解,致使许多家庭的教育处于盲目状态——总是以家长的主观臆断为出发点,按照统一的、理想化的“好孩子”的标准和笼统化、模式化的方式方法强行塑造孩子,缺乏教育的个性化和针对性。由于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导致许多家庭教育难以对症下药,甚至南辕北辙——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家庭教育应以研究、了解孩子为前提。在教育过程中,家长要戒暴戒躁,把孩子看成是家庭平等的成员,讲究家庭民主,注重与孩子平等交流和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要善于通过细心观察和分析研究,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个性特长、性格特点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等,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即坚持“研究型”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四,变“溺爱型”教育为“关爱型”教育。所谓“溺爱型”教育是指,对孩子过分迁就、顺从,缺乏严格要求的态度的教育。所谓“关爱型”教育是指,把对孩子严格要求的态度与悉心关怀和循循善诱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家长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许多家庭对孩子存在着一定的溺爱现象——娇惯、宠爱、迁就、顺从有加,而严格要求不够。这种现象极不利于孩子良好发展。相反,容易使孩子滋长以自我为中心、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傲慢不逊等不良个性。也难以培养起承受挫折、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古语云:严父无败子,严师出高徒。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对孩子过分溺爱,必将害其终身。

因此,为人父母者,应注意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生大计着眼,在关心爱护的同时对孩子严格要求。即坚持“关爱型”教育。须知,严格要求是关心爱护的一种表现形式,严也是爱,关爱才是真爱。应明确的是,严格要求是对孩子的错误言行持毫不宽容的态度,而不是经常打骂训斥,不给孩子自由。相反,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应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觉性,给孩子创造独立、主动发展的空间,不要把孩子变成家长监督下的“笼中之鸟”。因为没有独立性就难有积极性。还要使孩子充分体验到父母和家庭的温暖,使其在充满爱的氛围里成长,这对孩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

第五,变“斥责型”教育为“激励型”教育。所谓“斥责型”教育是指,对孩子总是持有不满意的态度,教育方法总是以斥责批评为主的教育。所谓“激励型”教育是指,从信任和尊重孩子出发,注意发现孩子的长处和闪光点,坚持表扬激励为主,批评责备为辅的原则进行的教育。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缺点错误和不足——这是正常的。但是,由于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心目中总有一个完美的理想化的好孩子的模型,因此往往忽视孩子的长处,而对孩子的缺点和不足特别关注,甚至放在放大镜下去观察,对孩子总是持有不理想、不满意的态度。这就导致了家庭教育缺乏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更缺乏表扬鼓励,而是动辄责备训斥,或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与别的孩子的长处相比较,来刺激孩子。我们承认,批评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必要的批评是要有的。但是,如果总是让孩子生活在充满训斥、责备、批评的环境里,总是让孩子处在处处不如人的自卑状态下,其自尊心、自信心和人格尊严就会被扭曲。这对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是十分有害的,也不利于培养孩子不断追求上进的热情。同时,这种做法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使我们的一番苦心成为“失败的教育”。

从人的心理需求看,人人都有获得尊重的心理需求。而以表扬激励为主的教育,正是从信任、尊重孩子出发进行教育,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尽管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孩子来说,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应从信任和尊重孩子出发,及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长处,坚持表扬激励为主,批评责备为辅的原则。即坚持“激励型”教育。即使批评也应坚持激励式批评,例如:“你最近在很多方面做得不错,但在这个问题上做得不好,我必须对你提出批评和忠告,我相信你能够改正错误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不断体验到人格的尊严和成功的愉悦,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断形成强烈的进取心,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家长的批评教育,进而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健康成长。

第六,变“说教型”教育为“情境型”教育。所谓“说教型”教育是指,对孩子总是用空洞抽象的大道理一味的说教,或者是整天唠叨不休的教育。所谓“情境型”教育是指,注重创设教育情境,寓教于情、寓教于境的教育。

许多做家长的都有这样一种片面认识:教育就是讲道理——说教。应当承认,说服教育是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一味的空洞抽象的说教,对孩子往往没有多大的触动,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大道理就更是天方夜谭,没有切身感受,留不下深刻印象,唠叨不休,更让孩子厌烦。这正是许多孩子“左耳听,右耳冒”,家长磨破嘴唇不见效的根源。

当然,说服教育是必要的。但是要避免过多的一味空洞抽象的说教,更要避免整天唠叨不休。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创设鲜明的教育情境或借助典型的实例、生动的故事,把说服引导与情境感染陶冶结合起来。既坚持“情境型”教育。例如,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逃学,就创设了“剪断织布机上的布匹”这样一个教育情境,以增强说服教育的感染力。这就是“孟母断杼”的故事。这样的教育方法鲜明生动,就容易触动孩子的心灵,易于孩子接受。做家长的还应当注意:努力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和学习的良好的家庭情感、文化氛围,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自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陶冶;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始终做孩子表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在实际行动中形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

我们应当坚信,只有不好的教育,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把教育孩子切实纳入家庭的议事日程,所有孩子都是能够教育好的。

(二)对策与措施

经过一多年的研究,我们基本弄清了校外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学困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转化“学困生”的如下策略:优化学校周边文化环境,加强对学生的理想道德教育,改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对“学困生”的转化乃至预防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1.优化学校周边环境 针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放映厅等娱乐场所对学生学习具有很大的消极影响这一现状,学校积极寻求教育、公安、工商等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对学校周边文化环境进行了大力整顿,取缔和规范了学校附近的非法摊点、网吧和放映厅,净化了学校周边文化环境。

2.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 针对当前社会上确实存在着某些不良风气和思想观念的现状,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理想道德教育。为此,学校普遍开设了有关理想道德教育的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指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目标;定期组织以年级或学校为单位的理想道德报告会,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接触社会,扩大视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积极利用班会、升旗仪式等各种时机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

3.改善家庭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造就人。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对于学生个性的形成乃至一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因此改善家庭环境和教育方法对于转化和预防“学困生”都具有重要意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然而我们知道,在对学生的众多教育因素中,学校和教师是职业教育者,应当起到主导和示范作用,对于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方法,同样责无旁贷。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索。

(1)建立家访制度。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为了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学校建立了教师家访制度。规定每一位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家访或邀请家长访校,对“学困生”至少做到每月一次家访或邀请家长访校,并做好家访纪录,作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家访要求做到:与学生家长互通有无,以达到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家长提出合理化教育建议,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宣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方法,积极寻求家长的参与和支持。

(2)办好家长学校。为了促进学生家长提高教育水平,转变教育观念,学校完善规范了“家长学校”,利用春冬农闲季节开班。聘请教育专家、学校领导和有经验的教师开设专题讲座,对学生家长进行有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指导。

(3)开好家长会议。学校每学期定期组织两次家长会议。以往的家长会议内容一般是,班主任老师宣读学生学业成绩,简单介绍学校和班级,对家长提出某些建议,其收效甚微。为此我们改革完善了家长会议的形式和内容,要求每一次家长会议都要有以下议程内容:班主任教师简介学生、班级和学校的基本情况,对家长提出家庭教育的建议;教师代表发言;家长代表发言;学生代表发言等。这样,家长会议就开成了集思广益的交流座谈会。

(4)创办《家校联系》报。为了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我们创办了《家校联系》报,每月一期,免费发放给学生和家长。报纸设有“时政方针”、“学校新闻”、“家庭教育”“师生习作”等栏目。及时宣传全新的教育思想和学校的办学理念,适时进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报道,以提高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水平;每期介绍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和促进家庭不断优化教育环境,改善教育方法。

上述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促进了家庭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的改善,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欢迎。

另外,“学困生”的成因是复杂的,转化“学困生”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在实验中注意把优化外部环境教育与优化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种教育影响的合力作用。

(三)研究效果

近两年的实验研究收到了明显效果。在进一步调查和回访中我们发现,学校周边文化环境得到了净化,且长时间未出现反弹。相当一部分“学困生”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法有了改善,学生对家庭教育影响的不满意率由试验前的55.1%下降到10.2%。作为研究对象的136名“学困生”,大多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学业成绩有了明显进步,被作为个案研究的三名同学中,甚至有一名同学已进入学习优秀学生的行列,实验效果是明显的。具体效果在实验前后的调查量表中都有反映。

五、思考与讨论

将近两年的研究和实验使我们认识到,校外周边文化环境及社会大环境,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对中小学学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导致“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因素。优化学校周边文化环境;通过教育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以抵御社会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想;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主动加强学校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帮助指导学生家庭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改善教育方法,对于“学困生”的预防和转化是行之有效的。同时我们也感到,优化学校外部教育环境,必须牢牢依靠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合力。

另外,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多数“学困生”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并且多数“学困生”是在小学阶段就已形成。小学教育更属养成教育,古语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在小学阶段更应加强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更强,在小学阶段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以优化学校和家庭等各种教育因素,预防“学困生”的出现,显得尤为必要。

(阳信县商店中学课题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