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习作课听课评价建议和意见

习作课听课评价建议和意见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应用中,不同分类的微课课型往往是交融的。三年级(下)《荷花》一文第二自然段对白荷花的描写,是典型的总分段式。按“荷花开放——荷叶——白荷花的三种具体形态”的结构进行叙述。文后安排了小练笔:“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两者之间的差距,正是教学重点和突破口,此时微课的介入能起到“爆破手”的作用。

按照不同课堂教学方法,微课可以分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等;从学习阶段来看又可分为课前预习型、课中学习型、课后拓展型。课前发挥预习与激趣的作用,课中关注知识点的形象呈现、新旧知识的关联与资源的补充,课后旨在知识的复习与拓展应用。实际应用中,不同分类的微课课型往往是交融的。结合教学实情,主要研究以下几种常用习作微课课型。

1.读写结合型

读写结合法是我国传统写作教学中的宝贵经验,教学中常以拓展仿写等形式出现。如段的训练是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序构段体现了作者思维的整体性和严密性。三年级(下)《荷花》一文第二自然段对白荷花的描写,是典型的总分段式。按“荷花开放——荷叶——白荷花的三种具体形态”的结构进行叙述。文后安排了小练笔:“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这样的材料编排用意明显,适合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进行段式训练。

教学实践证明,要让学生有花可写,写得美,首先需关注学生的学情是否基本达到理想的学习要求。如果没有,实际学情又是什么。两者之间的差距,正是教学重点和突破口,此时微课的介入能起到“爆破手”的作用。 如下图所示:

这节微课的开发基于阅读课学习,引领学生超越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法可循,有料可用。将生活资源、语料资源、能力训练有机结合。这是一节总分段式微课的开发,随着阅读课学习的深入,可将分总、总分总等同主题构段方法开发成一组系列微课,通过有序学习,学生就能更加扎实掌握总分段式的构段方法。

2.活动驱动型

活动驱动型微课通常以任务为中心,设计有价值的言语情景,用真实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激活写作思维。综合性学习活动记录、观察日记、场景描写等习作内容均适合开发成这一类型微课。

以一次花卉展活动为例,每年三月份,学校都会举办花卉展。这是一个理想的习作素材,但是笼统的任务布置型习作,经过指导,虽有少部分佳作出现,但多数学生的习作热情不高,且内容往往雷同,平淡无奇。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组习作微课,进行精细指导。如下表:

三节前后关联、有序提升的系列微课,联系生活,由说到写,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习作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活动驱动型系列微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师全程助学,家长开放参与,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3.修改评价型

习作课程的构建还应该从关注写作知识转为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基于微课的习作教学设计,应重点研究如何帮助学生解决个体学习困难。以习作修改为例,第二学段学生习作内容、篇章及格式上的常见问题有:①书写错别字;②用词不当;③语句表述不通顺;④行文散落,结构不清;⑤开头结尾千篇一律;⑥素材雷同,语言乏味;⑦标点使用不当。

因此,可以将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切入点,针对一种问题,设计一个案例,开发一节修改型微课,一次或几次解决一个问题。经过系列微课的学习,学生在习作问题案例中,也能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起到“照镜子”的效果。这比教师反反复复强调、修改会更加有效。当然,第二学段的习作修改尚处于初级阶段,以培养修改意识、初步养成修改习惯为主,可尝试进行简单修改。

在习作评价阶段,还可开发评价指导型微课,通过微课提出具体的评价标准,做出方法指导与示范。每节微课侧重评价一个方面,系列微课组成习作评价学习体系。还可通过学习平台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相结合。

开发修改评价型习作系列微课,有助于进行精准的习作指导,和更加开放多元的习作评价,培养学生自评自悟与合作互评的能力,实现习作过程的精准助学全覆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