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千万要“仔细观察”

千万要“仔细观察”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写了什么?”就是指课文的“思想倾向”、“写作目的”。而且对海燕,并未明确地指出是海燕,而是含蓄写海上飞翔的海燕在作者心目中竟是故乡那几只春燕。整体感知是由于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和理解性等特点,我们对事物的感知当然不仅仅是通过间接的课文感知,同时也通过直接的观察感知。因此,下面就要谈到观察与感受等特殊知觉的心理。朱先生极为重视这个意见,竟怀疑自己先前的观察不对。

六、千万要“仔细观察”、“深入感受”

(1)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有个教师给学生上徐宏祖的《游黄山记》时,一上讲台,他就向同学们宣布:

“今天这堂课,我要带同学们去黄山旅游!”

一听说旅游,而且是去黄山,如同投石激水,老师一句话就使课堂活跃起来。但是大家纳闷,此处离黄山相隔千里之遥,不知老师如何带他们去,大家都疑惑地看着老师。

这时,老师在讲台上展开两幅有16帧彩色图片的题为《美丽的黄山》的挂图。那些彩色图片从各个侧面展示了雄奇瑰丽的黄山风光:光怪陆离的云海、千姿百态的怪石、苍劲古朴的奇松、淙淙奔流的泉水……给了同学们各种奇异的感觉。

这时,老师说:“欲知黄山真面目,请跟地理学家徐宏祖去黄山寻幽探险吧。”于是让同学们翻开课本,直接阅读课文。尽管有一些字词、句式还需钻研理解,但同学们通过阅读,对黄山的面貌就有了整体的知觉,以致兴趣盎然,开始津津有味地品味、深深地思考起来。

由此可见,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是深入语文学习的基础。

感觉,是人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同学们观赏图片时,还只是对黄山这个整体的个别方面有了种种感觉;而通过深入课文阅读,结合图片的感性认识,对黄山就有了一种整体性的知觉认识了。

心理学上往往把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人们认识一个事物,不是凭种种个别的感觉,而是综合种种感觉的整体性知觉来认识的。

在语文学习中,对课文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仍然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而阅读一篇课文,首先在于整体性的感知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并了解它是以怎样的形式表现的,才能深入思维,深入理解。

因此,对一篇课文的整体感知是极为重要的。简单来说,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就形成对课文的心理经验上的整体认识,不外乎从三个方面回答问题,即“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如果我们按照这三个问题,首先编写出阅读提纲,就有可能首先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性感知认识。

所谓“写了什么?”就是指课文的内容;“怎么写的?”就是指表现这些内容的“形式”;“为什么这么写?”就是指课文的“思想倾向”、“写作目的”。如果单从字、词、句等个别方面去掌握,就不可能真正整体感知;自然,一篇课文必须要了解字、词、句,但首先还得有整体的感知认识,才可能对特定语场、语境中的字、词、句等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对课文的全面整体的感知,需要顺着形式,认识内容,把握主旨,这就需要学会掌握作者写作时的思路、情感走向,按内容结构编写提纲,训练自己的整体阅读能力,这也就是感知这一心理因素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之所在。

那么,如何编写呢?一种图示导读结构提纲可以使我们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来稍加说明,例如郑振铎先生的《海燕》。

像这样的散文,作者“写了什么”呢?他写了两幅画面:故乡春天美丽的景色,以及活跃在这个风景画面上的可爱的燕子;与此相对应的是,眼前海上静态的浩瀚的景色,以及故乡春燕般翻飞的海燕。“怎样写的呢?”作者的写法很特别,就标题而言,作者似乎应该全力写海燕,但是他对两幅画面是平均使用笔墨,一半写故乡,写春燕;一半写海上,写海燕。而且对海燕,并未明确地指出是海燕,而是含蓄写海上飞翔的海燕在作者心目中竟是故乡那几只春燕。“为什么这样写呢?”就是由眼前的海景,想到故乡的春景;由眼前的海燕,想到故乡的春燕。这中间,就有一条情感的线暗含着:离开祖国,由眼前景色回想到故乡的、祖国的景色,油然而产生一种乡情,恋念故乡、眷恋祖国的深情,升华来说,就是强烈的爱国之情。至此,我们可以说对课文有了全面整体的感知,并且已深入思维了。再看鲁迅的《故乡》,如图1-3所示。

图 1-3

这个图示同样给了我们对课文的完整感知。先生“写了什么?”——他在开头写了回返故乡的路上,所见到的故乡破败、凄凉的景色;结尾写自己离开故乡时,在船舱中所想的、所希望的;而主要内容则写了包括“我”在内的三种人:社会如何使“我”这个书香子弟不得不卖掉老屋漂泊外乡而....;“闰土”这个曾在碧绿的海边沙地上的天真勇敢少年如何被官绅兵匪折磨而....;以及曾为漂亮“豆腐西施”的杨二嫂如何变得....了。那么,这一些是“怎么写的呢”?或者说,这些内容是怎么组织串联起来的呢?作者是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这样一条线索组织材料的。一幅旧中国农村的破败景象,展示这个社会将迅速灭亡的必然性。回故乡路上的破败乡村的寒冬景色构成了整个画面的“底(背景)”,在这个“底(背景)”上突显的“图(对象)”——三个人物(尤以闰土为重点)的遭遇变化,又展示了“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写出离故乡时之所想,而表现“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含意深刻的主旨,企盼一个新社会的到来——这也便是“为什么这样写”的目的之所在。从贯穿全文的中心人物“我”的目光所及,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主题。如果我们不从整体上感知,那么对《故乡》的理解就很难深入。

我们再举一篇议论文的例子,吴晗先生的《谈骨气》,如图1-4所示。

图 1-4

从这个图示,同样体现了整体感知课文的作用。作者首先提出论点,围绕这个论点,作者引述孟子的话作为理论论据,然后以三个典型事例,类比论证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根据这个结论作为一个新论点的话,我们甚至可以继续演绎下去)。作者写出的这些,是按照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运用演绎、类比、归纳等论证方法,阐述的主旨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赞扬并告诫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更有骨气。这同样说明,如果不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只是零碎的没有明确方向的分析,是很难深入掌握的。

整体感知是由于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和理解性等特点,我们对事物的感知当然不仅仅是通过间接的课文感知,同时也通过直接的观察感知。因此,下面就要谈到观察与感受等特殊知觉的心理。

(2)观察打开认识的大门

朱自清先生在其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中写到夜晚的蝉声,后来有人写信给他说:蝉在夜晚是不鸣叫的。朱先生极为重视这个意见,竟怀疑自己先前的观察不对。他请教了许多人,有工人、教授、昆虫学家,但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后来在一个夏天的月夜,他再次漫步清华园荷花池,又一次亲耳听到了蝉鸣,于是写了一篇《月夜蝉鸣》以澄清质疑。

从上面的例子可见,观察不仅打开人认识的大门,而且是对客观生活的尊重。无独有偶,苏东坡题诗的故事也说明了同样一个道理。传说苏东坡去拜访王安石。主人不在书房,苏东坡坐在书桌旁等候,发现桌上有一首没有完稿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于是他想,晚秋的菊花不怕风霜,最能耐久,能在西风中争奇斗艳,何以被西风吹落、满地金黄呢?于是顺手在后面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府第的后花园中有十多株菊花,重阳以后,一连刮了几天大风,他来到后花园,只见枝上一朵花也没有了,地上一片金黄。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观察错了,王安石是对的。

无论是文学家还是科学家,都十分重视观察。不过,科学家对对象观察有理性的导向,重于纯客观的本质发现;而文学家的观察虽然面对客体事物,但多少要渗入个人的感情色彩,和感受心理表里相连。在科学家眼里,月球是太空中的千百亿颗星球中的一颗,是一个自己不发光、也不存在任何生命的荒漠星体;鲜花在科学家眼里不过是植物的生殖器官而已。但在文学家眼里,观察月球可以抒发离愁别恨:“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张九龄);而看到鲜花,却是花如人,人似花,“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李白)

可见,文学创作是绝不能离开观察的。许多作家,不仅重视观察以积累生活,而且坚持写观察笔记,以积累创作素材。例如俄国作家果戈理,在其观察笔记中就有关于各种狗的记载:

淡毛的狗—— 光滑的尾巴,腿上有很长的毛,这是生着黑肉的。长毛的狗—— 整个的身上生着很长的毛。克里米亚种—— 有很长的下垂的耳朵。布鲁达种—— 耳朵和毛都竖着……姆鲁加种—— 放光的黑毛,黑色的鼻端。波洛乌种—— 黄色的。波洛乌亚种——白色上有黄的斑点。形状:头长,口部尖细;肋骨的形状:桶形,饱满。好筋肉的狗肥厚而结实,尾巴叫做鞭。脚掌像弹丸—— 窄小的脚掌。名称:射箭、咒骂、快跑、书记、北风、宝贝、礼物……

正由于这些关于狗的全面观察和大量记载,果戈理才能在《死魂灵》中对乞乞科夫参观罗士特莱夫的狗舍作出惟妙惟肖的描绘。同样,我国作家艾芜也强调“观察之后应加以记录”,下面是他观察一个女人以后的“挂账式”记录:

一个女人——

一、会讲话,会逢迎他人,讲话的时候,有时歪着脸笑,有时斜起眼笑。身子也有点扭动。声音十分软和,总把谈话的对手,说成很亲密的人:“我们自己人”,“我们又不是外人”,“我们姐妹家”……爱引用谚语:“常言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俗话说得好:“家花不及野花香”。

二、替人作主意,亦爱说人阴私。

三、当面说人好,背后说人坏—— 没一定主张。

四、好交际,能从小处讨人喜欢。

五、比她高的人,她就抬;比她矮的,她就踩。

六、……

这样的观察记录,可见作家观察的细致,因而生活积累就十分丰厚。因而鲁迅先生写信告诫文学青年说:“今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文学创作如此,那么语文学习呢?明了观察心理,发展观察能力,是极为重要的智力因素。尤其是写作练习中,中学生全靠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来认识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可以说,不提高观察力,就无法说得好,写得好,同时也影响到读和听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观察心理,什么是观察能力呢?

观察心理是一种特殊的知觉形态,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较系统的、主动的知觉活动。中学生的观察活动,一般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有组织地去认知某一客观对象的心理活动过程。关于观察能力,《辞海》里的解释是“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知事物的能力”。前苏联作家爱伦堡说,所谓观察力,就是“善于看出别人所忽视的现象和事实的细节的一种能力”。前一种定义似乎太宽泛、太笼统和绝对;而后一种主要是从作家的创作心理角度上说的,似乎狭窄了一点。简单概括来说,所谓观察力就是人凭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的能力。

人通过观察打开了认识的大门,而观察力又是构成智能结构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一个人智力与能力的强弱,首先在于观察力的强弱,没有较强的观察力,就不会有感受的深入、想象和联想的丰富以及思维的全面深刻。如前所述,观察在语文学习尤其是写作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观察的基本特性。

如同其他知觉活动一样,观察也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等特性。

整体性。我们在观察某一对象时,尽管该对象各个部分具有不同的特征,但它仍然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的,因此我们观察事物是整体知觉的,绝不分割为孤立的部分。例如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作者所描述的洞庭湖景色,是按整体知觉结果表现出来的。首先从全面观察角度写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概貌,然后分别从“淫雨霏霏”、“春和景明”两种不同特色予以细致补充,全面地展现洞庭湖这一观察对象。这个整体性特征,对于我们的语文学习(不仅指直接的事物观察,也包括课文的整体感知),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选择性。人们在观察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感知周围一切事物或事物的一切方面。却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事物作为观察对象,其他事物作为背景。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多次写出父亲的背影,有意识地、选择性地把父亲的背影突现出来,从面表现主旨。国画中的“烘云托月”的画法,也是观察选择性的结果。在语文学习中,这种选择性可以突出重点,抓住主干。

理解性。我们在观察对象时,不仅要感知其整体,抓住其特色,还须认识它的意义,这就是理解。例如前面所举的两个例子,对洞庭景色变化及概貌的整体意义不理解,对父亲背影的意义不理解,就不可能深入感受,观察知觉活动就只在浅层,未能深入,不能真正完成。

总之,了解观察的特性与作用,对于我们学好语文、发展智力,是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因此,每一个中学生都应在语文学习中着力发展自己的观察能力。

(3)观察的方法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有一次他和一群文人墨客坐船去汴梁(今开封),旅途上,大家一起题诗作对,消除寂寞。一个题出来,人人冥思苦想,搜索枯肠,却难写出一首好诗来。然而梅尧臣却出口成章,落笔成诗。周围的人都惊叹梅尧臣的才华,不敢与之比赛。梅尧臣为什么会写得又快又好呢?大家很快发现了他的秘密。原来大家谈笑的时候,他却在仔细观赏沿途风景,而且身边总带着一个小口袋,不时在纸条上写些什么,然后塞到口袋里。原来这小口袋里,全是他观察景物的点滴记载,有的几个字,有的串联成对,有的是一两行诗句。他一路观察周围,一边思索诗句,随时记录下来,小口袋成了他的观察材料库。这就使他获得了大量写作素材,加上深入的感受,所以写诗又快又好,旁人自然赶不上了。

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道理:注意观察方法和积累,是认知世界、了解生活的重要途径,从而是学好语文特别是培养写作能力的基本的心理环节。对于生活阅历肤浅的中学生来说,学会观察的方法,是最起码的智力发展。

观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介绍几种最基本的方法:

整体观察法。前面我们说到,观察是一种特殊的知觉活动。既然是知觉活动,就具有整体性。人类了解、认知某一事物,并非个别地感觉,而是整体地知觉它,因此,一般说,观察时应该整体地把握该事物的各个方面。例如写三峡的文章中,郦道元的《三峡》和刘白羽的《三峡》,都是整体观察的结果。

郦道元的《三峡》,表现了作者纵横相结、时空交错的观察结果:

纵的、空间的观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横的、时间的观察——

“夏水襄陵”、“春冬之时”、“晴初霜旦”,又从四时季节变化中写出观察到的结果。

这就从整体上写出了《三峡》的风貌,也就是从三峡整体进行观察的结果。

刘白羽的《三峡》的风貌,也就是从三峡整体进行观察的结果。

刘白羽的《三峡》从纵向,顺三峡游历的情景写出,完全是从作者观察、感受的由耳目到心间的整体认识,从“西陵峡—— 巫峡—— 瞿塘峡”的顺序变化中写出三峡的全貌,加上各种景物特色的动静变化,典故与传说的插入,作者融情入景的心理感受,构成了三峡的整体画面。如图1-5所示,就可全面地看出作者从观察到描述整体表现三峡的匠心了。

图 1-5

整体、全面观察事物的好处就在于,能迅速、细致地认知事物,产生艺术美感。

选择观察法。因为知觉具有选择性,所以事物往往以某一时空状态下的独具性,显示局部性的突出特色,尤其在特有的背景中更呈现事物的本质性。例如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其微笑的永恒甜美,就是作者抓住了最显示人物魅力的局部特征,有选择性地突出出来。至于作为背景的草原、河水等,就退居其次,但又构成了整体的美。茅盾从众多的北方树木中选择“白杨树”;杨朔从众多的昆虫中选择“蜜蜂”;朱自清从父亲的多个部位中选择“背影”,就是注重了局部特征的突出性,从而表现其特别的象征意义或深蕴的情感,使其更整体又突出地认知事物的本质性内容。

有时,写作者有意渲染突出背景从而烘托出选择的对象,达到突出的效果。这就是国画中“烘云托月”的技法,表面上突现背景,深层里却突现对象。传说宋徽宗曾出题《深山藏古寺》而举行一次画赛,许多巍峨耸峙的高山中的古寺庙画幅未能得中,得魁者却是这样一幅画面:深山老林,小溪一径,画面上根本没有寺庙,只见一老和尚溪边汲水。这正是“烘云托月”的效果,这“月”(寺庙)虽隐,但从老和尚汲水暗示出来,令人想象。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极写暴雨之大,烈日之毒,是作者细致观察的结果,而真正表现的是祥子们的艰难生活,这就是一种匠心独具的选择观察的结果。

对比观察法。对比观察也是源于知觉的选择性。这种观察方法,可以是动静的对比、定点与移位的对比、瞬时与长时的对比、单项与多项的对比等等。

例如王鲁彦的散文《听潮》,就非常突出地表现了作者从动静中对比观察的结果:

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的脚下,波涛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谙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个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

……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刺着岩石的壁垒。……

而《雨中登泰山》中,作者按照登山游览行踪选取岱宗坊、七真祠、二天门、经石峪、升仙坊、天街等处,既定点写出观察的泰山局部景色,又从下至上移位,写出了一幅整体的长卷“泰山风景图”。

老师有时布置我们去观察樱花,写出花的状态、色彩、气味等等,是为“瞬时观察”,但为了写出樱花的整个生活状态,老师又要求我们观察校园几株樱花树从吐叶、含苞、开放到谢落的全过程,这是“长时观察”。这种“瞬时”与“长时”观察的对比与结合,就有可能更全面、整体地认识事物。

对观察对象的某一方面或多个内容的观察就形成了单项与多项的对比。例如观察人“哭”,把单个的哭相和多种多样的哭的神态既对比又结合起来,往往就更全面地认识对象了。

立体观察法。所谓立体观察也就是整体知觉,即对事物采取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观察,一般说有如下一些观察方式:

概貌观察:总体→局部→总体。

层次观察:外面→内在→外在。

进程观察:现在→过去→未来。

起始→发展→结局。

方位观察:近处→远处→近处。

俯视、仰视、平视、环视。

细节观察:局部→总体→局部。等等。所谓立体观察方法,不仅要观察整体,而且要结合各个不同层面、各个细部,作全面细致的、方方面面的观察。例如许多说明文对事物的说明,像《看云识天气》、《宇宙里有些什么》、《海光》等课文,就是这种立体观察的结果。

总之,观察的方法是多样的,在语文学习中,一是要将观察引向感受,二是要进行观察记录,像写观察日记、观察笔记,就是观察成果、积累认识材料的有效方法,必须结合观察活动同时进行。

(4)感受深化认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白居易《琵琶行》的主题,也是千古传唱的名句,表达了作者仕途磨难贬谪生活的感受。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因直谏得罪反对派,蒙受不白之冤,被一贬再贬,最后贬为江州司马。从长安到江州远距万里,先陆路后水路,满腹忧愤,历尽艰辛,跋涉万里去江州任一浮职。一路上,白居易的心情可想而知。路过青年时代随父侨居的襄阳时,他写道:“旧游都似梦,乍别忽如归。东郭蓬蒿宅,荒凉今属谁?故知多零落,闾井亦迁移。独有秋江水,烟波似旧时。”(《再到襄阳访问故居》)赶路风尘仆仆,乘舟江水茫茫,遭贬的诗人感到凄凉寂寞,前途渺茫。他写道:“三声猿后垂乡泪,一叶舟中载病身。”(《舟夜赠内》)“且悉江郡何时到?敢望京都几岁还!”(《舟行阴风寄李十一舍人》)诗人到达江州却像判了刑一样,任期不满不准调转。因此在“浔阳江头送客时”,通过描述歌女凄凉处境,也表达了自己的沦落之感、悲愤之情。

白居易遭贬时写的这些诗歌,都有种种深刻的人生感受,那么作为一种心理因素,感受是什么?感受与观察、感受与感情等等又是怎样一种联系呢?为什么说感受将深化认识呢?

简单地说,感受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情绪情感性体验,它是一种特殊的知觉,文学写作与欣赏中称为“艺术知觉”,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关系。由于有感受这个心理因素,客观事物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异,带有主体的情感特征了。例如,“温柔的春风抚摸着我的脸颊”,“暴怒的雨击打着江上的轻舟”。这里,“温柔”并非风的特征,“暴怒”也并非雨的本质,而是将观察到、体验到风雨中人这一主体者的情感特征“移注”给了客体对象,或者说对象与人的某种心境“同化”了。因此,感受是主体的情感特征与客体的性状特征交融契合了。

一般来说,感受这一心理因素具有情景性和个异性。

首先是情景性。因为感受所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所以这种关系表现为种种特定情境的主客交融状态。具体取决于三个条件的相互作用:一是人的情感特征;二是对象的性状特征;三是人与对象之间的特定联系。这三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动,感受就随之改变。“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人的情感特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则是对象的性状特征;而这中间又体现了人与对象之间的情绪情感性特定联系。在特定的情境中,人的情感特征与对象的性状特征出现某种契合时,就表现出两者间的一种特定联系,于是就有了某种感受。

其次是个体差异性。由于主体的情感特征是因人而异的,各人的“心理环境”千差万别,对外界的“物理环境”的体验也千差万别,所以人与对象的联系契合的种种感受也就有各种独特个性。同是一个月亮,李白见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看了,则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于夕阳、黄昏,有人叹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人却赞“只有近黄昏,夕阳无限好”。这种差异性,又表现出感受心理因素的丰富多彩。

感受这一特殊知觉心理与观察、与人的生活经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感受虽然也是指人的五官受到外界客观对象的各种刺激后所产生的知觉过程,但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对象产生的情绪情感性体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在总体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观察是外在的方面,而感受则是内在方面;观察偏重于客观方面,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与属性;而感受偏重于主观方面,必须渗入主体内心的情绪性、情感性,往往要调动多种心理功能,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产生更深层次的效果。可以说,要真正深刻地认知某一事物,须把观察和感受这两种特殊知觉形态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完整认知一个事物的整体属性。

所以,观察与感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初中课本中的《春》里,写“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是观察到的,写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则是感受到的了;同样,“野花遍地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是观察到的,而野花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则也是感受到的了。由于这两种知觉的结合,春花图这一整体就形象鲜明了。

由于感受是主体的情绪情感性体验,所以当人们在观察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遭遇(例如前面提到的白居易遭贬途中的经历与遭遇),往往因情感的触动或者特定情境对情感的影响,就因个人情绪情感的关系而产生种种感受。

“文章不是无情物”。我们所学习的每一篇课文,无不表达思想,具有情感功能。尤其那些描绘景色、描摹人物形象、描述场面环境的文学类课文,都是作者在观察、经历、回忆生活的基础上融进了个人的感受,从而表达感情的。例如《春》里写道: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这母亲的手般抚摸的杨柳风,空气里酝酿的花香,呼朋引伴唱出宛转曲子的鸟鸣,嘹亮着的牧童短笛,是如此的美而和谐,正是作者观察春色后的颇带轻松愉悦情感的感受。

明了感受的这种特性和表现,对我们学好语文是有相当的意义的。

首先是课堂内课文学习的意义。学习一篇课文,关键不是表层对课文中词语、段落等等的感知,而是深入感受作者写作时的那种种情感性的感受。例如学习《白杨礼赞》,我们可以用图1-6来体味作者的感受走向。

图 1-6

这就联系到感受的情境性。我们在学习时只有进入作品整体的情境或意境之中,去感受作者当时的感受,体味当时的情感,才可能深刻认知。

其次是课外的生活观察中,只有带情绪情感性的感受,才能加深对外物的认识。为什么人会有“清泉入目凉”、“红杏枝头春意闹”、“呖呖莺歌溜得圆”这样的通感?这就是感受的特殊作用。尤其在写作学习中,光是表面的观察,不能深入感受是写不好、写不美的。著名作家王蒙以“下雨”说明,一般人见下雨只会把晾晒的衣服收进来,而作家经过观察则有种微妙的感受:细细的雨丝透出凉意,潮湿的空气中散发泥土的芳香,门前的树叶濯得新黄嫩绿……

因此,我们在培养观察力的同时,还须着力发展感受力。

(5)发展语文感受能力

《红楼梦》第23回里,写林黛玉路经梨香院时听到院内唱戏文时,有这么一段描述:

……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到:“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

这里写的林黛玉听曲时的种种神态,也表现了她对戏文的步步深入的感受能力,从“感慨缠绵”、“点头自叹”、“心动神摇”,至“心痛神驰,眼中落泪“,可见感受力对认识的巨大作用。

那么,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应该如何发展感受力呢?

第一,语文学习中要注重发展自己的语感能力。语文是语言文字的有机组合,这个组合,往往体现出特有的情境意味,需要我们去体味。这种对语言文字的较高层次的感受力,就是语感。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这样解释语感:“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在语文学习进程中,具有这种语感能力显得特别有意义,它使我们对认知材料和观察的事物就不致停留在表层,而可深入情感意蕴,获得一种深入美感的能力,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涵。语文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对此说得最透彻不过了:“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语感能力是一种对描述性语言的特别的感受力,语文学习中由于有这种能力,就有可能得到学习材料的正确理解。例如辛弃疾的《村居》写道:“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无赖”一词,如果按辞书字典义项解释,其贬义岂不冲淡乡居生活的美感?而作品中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小儿“娇横顽皮”,流露出农夫舐犊般的怡爱之情,只有语感能力强的人,才能深刻体味到。

因此,语感也可以说是对语言文字的独特与审美的感受力,它源自于对事物的独特感受,也延伸于情感的审美感受,所以既要有对知识的积累,又取决于对生活以观察为前提的独特感受,而语感在培养语文感受力时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在观察中培养独特的生活感受力。在观察活动中,不应该只停留在对事物的表层的客观的认知上,而应该充分调动起联想与想象,培养深层的独特的感受。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教育的艺术》中写了这样一件事:

孩子们被自然景色所吸引,都安静了下来,一串串成熟了的琥珀色葡萄垂在绿叶之间。孩子们很想尝尝香甜的果实。……孩子们环视四周,觉得果园被绿色薄雾笼罩着,犹如海底的童话世界一般。大地表面—— 田野、草地、大路—— 似乎在透明的热气中颤动,阳光照射在树木上好像满树都有火花在闪烁。

“太阳在洒火花哩!”卡佳低声说。

好一个“太阳在洒火花哩!”一个“洒”字说得多么形象生动,这是小卡佳在野外观察活动中的独特的感受。她把眼前所观察到的世界——田野、草地、阳光等等,与其他的生活经验,譬如给花洒水、洒水车路过、天上洒下的雨丝等联想起来了,恰到好处地用了一个“洒”字,阳光把火花也“洒”下了大地,生动的比喻,恰当的、形象的措辞,是她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就要特别地提倡这种独特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使观察深入下去,取得更为独特的认识效果。

要培养和发展这种感受能力,不仅要深入联想,深入想象,而且要深入情感,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因素。尤其是,每个人在观察感知外物时,因各人的生活经验的深浅,情感投入不同,感受可能各异。

例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写的百草园,据传,许多到过百草园的人都说,那不过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废园子,先生自己也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就是这样一个杂草丛生、虫蜂乱舞的荒芜园子,在“迅哥儿”眼里却如此优美: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蝉鸣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丛间直窜向云霄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这个集子的题名,就是作者的独特感受所致。年已半百的先生回忆童年时的趣事,写下许多散文,无论是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还是社戏,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描述,都是饱蘸着情感的,是种种独特感受的表达。

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尤其是写作能力的培养锻炼中,观察或回忆起观察过的事物,或在对整篇课文的感知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深入认识,就不能只停留在表层,而应该结合联想、想象,调动起情绪情感因素,以发展对事物的独特的感受能力。

第三,激发情感,培养艺术的审美感受能力。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其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作家诗人们在“缀文”时笔墨饱蘸着深切的情感,凝聚着心血写出来的,“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蕴含深意的,可以激发起阅读者许多审美联想、审美想象的东西。因而我们“观文”阅读时,要披文入“情”,真正进入“角色”,深入理解语言文字所传达的情与意,根据作品中的具体形象、优美境界,唤起联想与想象,联系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补充,真正把作者在作品中寄寓的情思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发展审美感受能力。

中学语文课本中编选了70%以上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以其表现的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非常直观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在学习中就不应该只停留在对字词语法等等的枯燥理解上,而应该在语感能力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对生活经验的独特感受,对课文进行独特的审美感受。例如自然美吧,《长江三峡》再现了雄伟瑰丽的景色,《天山景物记》写尽了天山旖旎之风光,凡此种种,足以加强我们的审美感受能力而加深认识。俄国文学家乌申斯基就认为,美丽的城郊、馥郁的山谷、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都是“我们的教师”。美,能净化人的心灵。审美感受能力强,对语文的理解能力也就不是一般层次之上了。

要培养自己学习语文的审美感受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自己观察后的独特感受,结合课文的学习,从仿写、借鉴到创造,在写作的实践中得到发展。例如学过《春》以后,写作《深秋》,下面这段写深秋的文章片段,就是发展审美感受的好例子:

小径两旁已无昔日的青翠,枯黄的草茎上附着银白色的霜粒,道旁的枯枝早已失去了盛夏的风采,孤独地直立在瑟缩的秋风中,它像是在回忆自己的过去。不信,你看那枝尖悬着的一滴水珠,就是它追忆的眼泪。往日欢歌的雀鸟早已失去了踪影,溪中的游鱼也已入睡,静静的湖面上只有几片枯叶做成的小舟飘浮,天地间锁着一层又一层雾意……

这寥寥数笔勾画出秋天的全景,写得很美。又在字里行间,采用各种比喻、拟人手法,透出一种对深秋萧瑟的淡淡忧郁感,可见小作者的审美感受能力是很强的,并未曾停滞在表面观察到的客体景物的描述之中。

不仅是写,同样通过读、听、说,特别是带有情感色彩审美的读、听、说,亦是发展审美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可在语文学习中发掘审美因素,以至于“心动神摇不自持”,使认识从表层深入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