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自己高考快要来临的孩子怎么说

对自己高考快要来临的孩子怎么说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摸底考试结束了,一部分同学因成绩出现较大波动而倍感焦虑,影响了接下来的复习效率。有一定的危机感,可以使考生不至于躺在好成绩上睡大觉。 也许你的成绩令你很失望,失败的滋味也的确不好受,但如果这样一直沉浸在自责懊悔中不能自拔,情绪低落,可以想象你下次的考试成绩也不会有多大提高。 一些同学考试结束后,总感觉成绩不理想,看着目标与实际分数的差距,焦躁不安,茫然无措。帮助孩子缓解高考压力,是家长的首要工作。

46.从容走向考场——如何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摸底考试结束了,一部分同学因成绩出现较大波动而倍感焦虑,影响了接下来的复习效率。中考、高考已进入冲刺阶段,考生应该怎样调整心态,打好大考这一仗?

每当考试来临,中学生会程度不同地出现一些心理问题。针对下面几种类型的“心病”,某实验中学的王老师开出了调整“良方”。

“心病”1 悲观失望,丧失信心

【“心病”症状】 一些同学说:“我努力了那么久还是考不好,是不是我比别人笨呢?”“再努力也没有用了,我将来肯定考不上大学。”几次考不好,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怀疑自己的智商,甚至感叹命运对自己不公平,自暴自弃,悲观失望。

【调整“良方”】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胖子是不可能的。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有很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答题时马虎,最近一段时间的情绪状态和身体状况不够好等,都可能影响考生的成绩。客观冷静地分析原因,哪里跌倒哪里爬起,别轻易给自己贴上“笨”的标签,随便怀疑自己的智商和能力。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无法提高学习成绩,也还有其他的优势和特长。时刻相信:大家都是一样的,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

“心病”2 总担心中考(高考)失利

【“心病”症状】 有些同学平时的成绩特别好,在年级名列前茅,在众多人的赞叹声中,又开始担心:如果中考(高考)考不好,岂不会受到大家的嘲笑?怎样才能保住我的优势地位?

【调整“良方”】 没有常胜的将军。有一定的危机感,可以使考生不至于躺在好成绩上睡大觉。过于关注成绩给人带来的学习以外的东西,势必要为名利所累。只要不骄傲,脚踏实地去学,每天付出一点,把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就必然会有收获。

“心病”3 自责懊悔

【“心病”症状】 一些同学考试后发出感慨:“唉,如果再仔细检查一下,就不会落下那个该死的小数点了,我怎么这么马虎!”“这么简单的题目,我当时怎么就不会做!”他们一直沉浸在自责的痛苦里,始终无法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成绩,对自己失去信心,独自咀嚼失败的苦果。

【调整“良方”】 也许你的成绩令你很失望,失败的滋味也的确不好受,但如果这样一直沉浸在自责懊悔中不能自拔,情绪低落,可以想象你下次的考试成绩也不会有多大提高。这些同学可以巧用改变归因方式的方法来调整心态,缓解内心压力。改变归因方式即找到客观理由来为自己的失利做辩护,减少对自己的责备,这样可以避免丧失对学习的信心。我们一定要学会正视自己,接受自己。无论是过去的你还是现在的你,成功的你还是失败的你,完美的你还是有缺憾的你,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敢于正视现实,从失败中找到前进的动力。与其咒骂黑暗,不如燃起一支明烛;与其懊悔过去,不如规划未来。我们千万别让过去的阴影一直笼罩自己的生活!

“心病”4 对不起他人

【“心病”症状】 一些同学成绩不理想,就反复想:“我对不起省吃俭用、拿血汗钱供我上学的父母,对不起不厌其烦、教我解题的任课老师,对不起对我关怀备至、期望很高的亲人……”总之,没考好时,满脑子都是那些自己对不起的人,无比烦恼。

【调整“良方”】 成绩不好,我们当然非常难过。但是,我们是为谁而学习呢?当然是为自己,那怎么老是觉得对不起别人呢?如果总想“爸妈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名牌大学,他们给我提供了最好的生活条件,可我成绩就是上不去,怎能对得起他们呢!”心里的负担就更重了,学习也必然分神,成绩不仅没有起色,还会弄得身心俱疲。其实,全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能考上清华、北大,甚至出国留学,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个能力。我们要放下不必要的心理包袱,自私一点想,学习就是为了自己,多学一些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就是收获。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追求,尽自己的全部努力去做就行了。

“心病”5 怕被人瞧不起

【“心病”症状】 一些同学说:“看到墙上的排名表,看见自己少得可怜的分数,我恨不得找地缝钻进去。”“这几天都不敢进班级了,我觉得四周都是嘲笑的眼神。”

【调整“良方”】 其实,是你太在意别人的感觉了。你要明白,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优势体现也不尽相同。你的成绩不理想,但你有别的才能。你周围的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你身上,他们还是把你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待,你只要和别人一样就好了。有句话说:“20岁时,我们顾虑别人对我们的想法;40岁时,我们不理会别人对我们的想法;60岁时,我们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学会看轻你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

“心病”6 成绩总是不理想

【“心病”症状】 一些同学考试结束后,总感觉成绩不理想,看着目标与实际分数的差距,焦躁不安,茫然无措。

【调整“良方”】 这些同学需要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埋头苦学了这么长时间,但还有一部分考生对自己的备考状态及可能达到的目标不甚明了。定义满脑、题海鏖战、机械操练引发的“考前木僵状态”使得很多考生都觉得自己忙忙碌碌的没有方向感,不知道之前的学习策略是否行之有效,也不知道自己的状态离高考还相距多远。制订的目标过高,可能会使自己频繁遭遇挫折。你需要降低期望值,把最终目标分解为一个个比较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客观分析自己的强势、弱势项目,梳理出最后冲刺阶段的个性化复习策略,回归基础,回归课本,努力提高总分。

高考不仅使中学生感到压力大,家长也同样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距离高考越来越近,考生们都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在这段时间里,如何当一名合格的家长?如何处理好与考生的关系?如何帮助孩子顺利渡过难关?

帮助孩子缓解高考压力,是家长的首要工作。父母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努力开辟沟通渠道,让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给予指导和疏通。建议家长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其标准就是要保持生活常态,不要刻意追求备考环境,要保持正常状态。但要注意的是,平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要注意改正,如把电视声音调得很大、长时间通电话等都要节制一些,否则会影响孩子复习的注意力。

★志愿填报不能越俎代庖。要和孩子商量,尊重、理解孩子的意见,当和孩子的意见有分歧时,不要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强压,应该多沟通、交流,从客观角度进行分析。

★避免对孩子复习“指手画脚”。家长不要再给孩子买参考书、练习册、模拟题,学生用书学校老师会给予指导,各区的模拟试卷学校会统一解决。学生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完成“家庭作业”。不过家长可以把参加志愿填报辅导讲座后的心得与孩子多交流,还应该多搜集各方面的考试资讯提供给孩子参考,但切忌“指手画脚”,应该时常听取孩子的想法。至于是否要参加辅导班,要尊重孩子的意见。要杜绝“以强补弱”的想法,应该让弱科变强,强科更强,这样才能在高考中更具竞争力。

★注重孩子的起居饮食。首先要帮助孩子调整生物钟:保证最佳的生理状态、精神状态与高考各科的考试时间同步。不要在考前开夜车;保证八小时睡眠,不要依赖药物进入睡眠;可以进行适量运动;多吃一些清淡食物,不要太油腻;同时还要避免外伤,预防疾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迎接高考。

回顾以往的高考,似乎每年都有一些既落榜又落志者,甚至有闹出人间悲剧的。那么到底如何应对高考,使学生发挥出最佳水平?以下几点是本人的体会,仅供参考。

★端正对高考的态度。高考作为选拔优秀学生的一种方式,客观地说是目前我国唯一可行的一种比较公平的选拔制度。尽管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就目前我国的国情而言,必须走高考这条路。第一,我国的人口基数大,面对如此众多的考生,如果程序再繁杂可能会增大许多工作量,增加许多选人成本。第二,在特权思想还有一定市场的情况下,也是防止不正之风、防范徇私舞弊行为的有效方法。第三,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基本上能够反映一个学生或一个学校的学习状态和水平。因此,我们要接受高考这种选人制度,自觉适应高考这一制度,如果在思想上对高考制度的合理性、可行性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就会在学习上产生抵触情绪。要知道,考试选人是世界上通行的规则,美国的SAT、ACT、GRE、托福考试与我国的命题考试大同小异。我们只有适应这一规则,才能在行动上自觉。大家想想看,退一步讲,如果取消高考,按推荐的办法保送升学,你就一定能得到一个好的学习机会?恐怕更没有把握吧!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采取的是推荐的办法,其结果被推荐的都是一些有家庭和社会“背景”的学生,平民百姓有机会上清华、北大的可能性极小,而现在只要你学习好,就完全有这个可能。恢复高考制度最大的好处在于实现了求学机会的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喜欢高考、拥护高考才对。此外,我们要把过程和结果统一起来看待,在高考中考出个好成绩是每个学生、家长、老师和学校的共同心愿,但我们也要看过程。就一般情况而言,平时学习成绩好在高考中就能考出好成绩,但毕竟不是一个等量关系,不是绝对的一致,有时候平时学习成绩很好的人,结果在高考中没有发挥好,而平时学习成绩一般化的人在高考中却成为“黑马”。据了解每年的高考状元,并非平时就是状元,通常情况下是中间靠上的学生,由于思想压力不大考出了好成绩。

关键是我们要把高考看成是人生的一个过程,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那种一张文凭吃一辈子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通过高考进入一个理想的大学是对自己以前学习成绩的一次检验,是一个阶段性标志,但它不是饭碗,市场经济不认文凭只认能力。如果说人生有饭碗的话,这个饭碗就是素质和能力。名校、文凭仅仅是个标签,到底里面是什么货色还要由实践来检验。因此,我们要力争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能进入名校学习就会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起点就高一些。假如高考失利也不要垂头丧气,来日方长,只要勤学不辍,照样可以干出一番惊人的业绩。有一次在郑州大学听课,一位小伙子很受大家的称赞,他当时没有考上大学,自己又很想上大学。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这位小伙子就一边在郑州大学附近打工,一边悄悄地到郑州大学“偷”听课,几年下来小伙子的知识储备比在校大学生还要多。知识是无界限的,只要你想学总会有办法。

★搞好学习规划。面对激烈的高考竞争,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学习规划。内容包括拟报考的目标大学、目标成绩、模拟考试成绩、学习进度计划等。有目标就有动力,没有目标就算是脑瓜再聪明也不知道劲儿往什么地方用。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及自己平常的学习成绩,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大学,预演自己的未来,当自己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愿景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目标成绩是根据自己的平常成绩,争取使自己在高考中拿到的理想成绩。再具体一点儿就是目标模拟考试成绩,每个高中都会在高考之前组织模拟高考,自己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模拟成绩。学习计划就是要根据总时间总任务和总目标,来决定各阶段各科目的学习进度,最好具体到每周、每天、每时,把时间分配好。对于短块要多计划一些时间,通过详细的学习进度计划使时间得到最有效地利用。

★认真落实学习规划。规划一旦确定,就要毫不犹豫地落实,这是迈向成功的重要一环。任何计划不付诸实践都毫无意义。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时可能会感到很枯燥,此时也正是考验一个人意志的时候。为确保学习计划的落实,每天要坚持写日记,把一天复习的心得简单地写一下,或者写一两句自我激励的话,调节一下情绪,使自己始终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学习疲劳时,通过写日记自己给自己鼓劲儿。我女儿在冲刺美国高考时,每天要背记单词300个,有时背得想呕吐,但她并没有退缩,而是知难而上,终于在SAT和托福考试中分别取得了2 140分(总分2 400分)、104分(总分120分)的好成绩。坚持、坚持、再坚持是她成功的重要经验。

★调节应试状态。面对高考有一定的紧张情绪是正常的,专家认为适度的紧张不仅不会影响心智功能的发挥,反而会比平时更能集中注意力。因此不必为适度的紧张情绪而焦虑,要顺其自然,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该做的事上。在高考前一个月的时间里,最好每天做1~3次自信训练,以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入场以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呼吸紧张、心跳加快,你可以做5~10次深呼吸,把气呼吸至丹田,全身尽量放松,这样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

★寻找复习和应试捷径。如前面谈过的听课、记录、复习、记忆、输出技巧都是行之有效的。在做卷子时,要注意先易后难,拿不准的题目可以先放过去,等最后再来解决,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啃硬骨头,啃不好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耽误时间。审题是做题的关键,一定要先把题意搞明白,然后再答题。此外,答题之前要先把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和其他个人信息填写清楚,尤其不要急着退场,答题完毕后要仔细复查一遍,防止笔下误。字迹工整是拿高分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作文对书写的要求更严,考生如果能书写一手好字,判卷老师会很乐意给你一个较好的分数的。如果字写得不好也不要紧,但要写得清楚让老师能看明白。第一场考完之后尽快放下,把注意力转移到下一个场次,防止出现因头一场没考好影响后面的考试,要知道考试既是对过去所学课本知识的检验,同时也是对每一位考生心理素质的检验。两军对峙,谁能坚持到最后五分钟谁就是赢家。狭路相逢勇者胜,非智力因素本身就是人才的重要品质,平时书本知识掌握得好,到了考场上就浑身直打哆嗦,这样的秀才将来能有什么用?国家需要的人才是既知道又能做到,平时知道关键时候也知道,既有知识储备,又善于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者。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甚至连纸上谈兵都谈不成者,压根儿就不是国家要选拔的对象。

成绩揭晓后,分数比预期的低,考生难受,为孩子付出太多的家长心里更是五味杂陈,甚至对孩子产生粗暴、冷淡等极端情绪。对此,家长要尽快调节情绪。

2009年7月,一则名为《女儿高考成绩出来了,我失望至极,哭了一下午》的帖子在大河网、天涯网、猫扑网等论坛中引发热议。网友在帖子中写道:“一直以来,对女儿的期望值太高了。上小学时,为了让她能上个好的学校,我们托人去了离家很远的学校,她爸爸每天接送。到三年级,她自己每天坐公交上学,还要倒车。到了初中,我们又是托人,上了个重点中学,后来,她自己考上了市重点高中,我们兴奋地请所有亲戚吃饭,觉得苦没有白吃。高三这一年,我给她报了很好的补习班,又请家教,前后花了三万多元,为了能更安心地照顾她,我把生意都关掉了,专心在家,怕吵她,不敢大声说话。高考时,为了能准时到校,我在考试的学校旁边宾馆里租了房。她对自己的估分也很高,认为肯定能上600分,报志愿也都按600分报的。考前考后,一句话我们都不敢问她,怕她有思想压力。能查分了,我一直担心害怕,紧张得不行,就是不敢上网查询。最后下了决心上网,没想到,这个成绩让我失望至极……我一个人在床上哭了一下午,周围的亲戚朋友都知道她学习非常好,不时打电话过来问,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痛苦极了。此时我一个人坐在屋里大哭,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么多年,我们为孩子付出太多了。”

孩子的高考成绩未能达到家长预期的分数时,一些失望的家长的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粗暴型。“孩子平时成绩很好,在班里是前三名,这次高考他竟刚过二本线,我实在气不过,动手打了他。”郑州市民王先生十分失落。

第二种是冷淡型。面对女儿考试失利,郑州市民刘女士显得较“冷静”。“我没批评她,更没打她骂她,就是不想和她说话,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第三种是唠叨型。高考成绩出来后,18岁的小郭耳旁就没有清净过,因为他的分数只能上二本,他的妈妈极度失望,每天唠叨不停,甚至质问:“你是不是故意和我作对?”这对母子来到一家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试图打开心结。

每年高考过后,都会有一些家长因孩子高考结果不理想,心态失衡,对孩子打骂、唠叨或者不理不睬,其中,不停唠叨的家长最多,约占60%。“孩子高考失利后,家长最该做的是帮孩子重新树立起信心,多支持、鼓励孩子。”家长不妨通过与亲友交流,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让自己的心理放松一些。

家长之所以出现极端情绪,主要源自预期出现了偏差。孩子考得不理想时,家长们首先要面对现实,认识到自己原先的预期不现实;其次要接纳现实,要想清楚,到底是要成绩还是要孩子;再次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最后就是要支持孩子,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如今孩子高考失利,家长心理失衡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家长无论以何种方式对待孩子,内心都是爱孩子的。“我们最应该反思和改进的,是整个社会对第一学历的片面强调,以及用人机制的问题。”

家长对孩子高考成绩如此看重,和当前的用人机制有很大关系,如果想到事业单位工作或考公务员,第一学历特别重要,有的甚至要求必须是重点高校毕业生才能录用等。这种用人机制本身过于片面,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初衷,长期下去带来的消极影响会更大。不过,这种状态正在改变,近几年公务员招录中已放宽了第一学历的要求,“五大生”也有机会参加考试了,这是一种进步。

世界成为地球村,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中国只有走出去、请进来,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才有希望。既然要和外国人打交道,就要有一批善于和外国人打交道的知识分子。出国留学近几年渐成热点,这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人才保障。你想出国留学吗?只想是不够的,还要了解出国的捷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