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整体感知

《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整体感知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是年七月七日,苏轼在湖州晾晒书画,见文同遗画《筼筜谷偃竹》图,乃作《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悼之。及曝晒书画复见《筼筜谷偃竹》图,不禁“废卷失声痛哭”。文、苏论画之原理亦适用于文学创作。苏辙观文同画竹,仅能明其理而不能习其技。文同其人,《宋史》本传称其“操韵高洁”“襟韵洒落”。不妨猜度,《筼筜谷偃竹》图之竹必是傲霜斗雪、坚韧挺拔的形象。不过,《偃竹记》的确对这幅作品的艺术性未置一词。

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北宋著名画家,“湖州竹派”开创者,苏轼同道挚友文同赴湖州任所途中,卒于陈州宛丘驿。苏轼于徐州闻讯,二月五日为文祭之。三月,苏轼继任湖州知州。是年七月七日,苏轼在湖州晾晒书画,见文同遗画《筼筜谷偃竹》图,乃作《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下简称《偃竹记》)悼之。是文即以此画为线索,叙述作者和文同的深挚友谊。

苏轼《偃竹记》入选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文要求学生自主赏析,本文勾勒赏析要点,胪列相关资料,以助学生整体感知《偃竹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一、一根主线

《偃竹记》内容丰富,有对绘画理论的议论,有对两人友情的渲染,有对人物个性的勾勒,有对生活细节的描摹,有对亡友深情的抒发。但无论议论、叙事还是抒情,皆紧扣题目,文脉不乱。作者环绕《筼筜谷偃竹》图展开文章:先议“胸有成竹”画论,说明《筼筜谷偃竹》图的绘画基础;中叙彼此的诗歌赠答、书札往还,交代自己手中《筼筜谷偃竹》图的由来;末抒睹《筼筜谷偃竹》图而思怀故人的彻骨悲情。通篇以画作为主线,以怀友为中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诚如浦起龙所评:“文如行云无定质,细案不出画法授受,画事往复两意,统括在亲厚无间中。盖文为哭友作,不专记筼筜画竹也。”(《古文眉诠》卷六十九)

二、两条画论

1.胸有成竹。文同画竹理论:“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这段话表述了两个观点:一是画竹之前,须“胸有成竹”,强调观察积累;一是创作之时,须捕捉灵感,强调及时运笔。而这两点又有紧密联系。

2.心手相应。苏轼画竹理论:“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所谓“心手不相应”,就是心中了然而笔下难为。苏轼认为此乃“不学之过”,强调既要“有见于中”,又要“操之纯熟”。苏轼之见解受益于文同之教。

三、三桩趣事

1.“黄绢作袜”。俗人持细绢登门求画,文同掷绢于地骂曰:“吾将以为袜!”苏轼亦为善画墨竹名家,时在徐州,文同写信与苏轼开玩笑:“‘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

2.“寒梢万尺”。文、苏信函往返,争论世间是否有“万尺竹”。文同“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苏轼幽他一默:“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苏轼换一角度,却又说世间有如此之竹:“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文同折服苏轼之辩智,乃画《筼筜谷偃竹》图赠之。

3.“失笑喷饭”。早在文同任洋州知州时,即与苏轼有诗唱和。苏轼《筼筜谷》:“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接获此诗时,“馋太守”文同正与妻子在筼筜谷“烧笋晚食”,发函读诗,不禁“失笑喷饭满案”。

四、四种笔法

1.舒卷自如。这是一篇悼念文章,但写法上完全突破了悼念文章的体式。清代张伯行评此文:“坡公为文随手写出,触处天机,盖是心手相得之候,无意成文而文愈佳也。”(《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八)《偃竹记》信笔挥酒,舒卷自如,“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中有妙论,亦有戏语,援诗赋,引书牍,忆琐事,用典实,处处环绕中心,行文不拘一格,开拓悼念文章写法别一种天地。

2.诙谐生趣。“袜材”“千寻竹”“谗太守”“车过”“腹痛”,文中这类戏语多见。“谗太守”,字面意思谓千亩竹林被谗嘴太守文同吃光,本意却是千亩之竹尽在画家文同胸中。这样写,与前文“成竹于胸中”一语遥相呼应,妙语双关,谐趣顿生。清代储欣评这一笔法:“诙嘲游戏皆可书而诵之,此记其一斑也。须知此出天才,尤不易学,学之辄俚俗村鄙,令人欲呕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卷五)此种笔法,常人用之,不免弄巧成拙,苏子用之,显得洒脱自如。

3.喜悲相衬。从写二人笔墨官司至文同赠《筼筜谷偃竹》图,文章叙趣事、雅事、乐事,将深沉的怀念融于轻松愉悦的叙述之中,表达的是一种欣喜心情。及曝晒书画复见《筼筜谷偃竹》图,不禁“废卷失声痛哭”。“以笑与哭生游戏”,“公与与可之情,尤最厚也”(杨慎《三苏文苑》卷十四)。文章从嬉笑欢乐、喷饭满案的顶峰猛然跌入痛不可遏哀恸失声的深谷,一笑一哭,相互映照,文势跌宕,落差极大,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可谓以喜衬悲,愈见其悲。

4.细节传神。文同夫妻在谷中“烧笋晚食”时收到苏轼来信,不禁“失笑喷饭”。“失笑”“喷饭”两个动作,说明了苏轼诗歌产生的幽默效果,也证实了文、苏心灵上的相互沟通。苏轼晾晒书画,见《筼筜谷偃竹》图“废卷而哭失声”,“废卷”“失声”两个动作,传神地写出了苏轼对挚友文同不同寻常的真挚情谊。用洗练笔墨传写细节,全用白描手法,没有雕琢痕迹,可谓“笔端出没,却是仙品”(同上)。

五、五点探讨

1.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文、苏画论对文学创作有何启示?

文、苏论画之原理亦适用于文学创作。创作之初,不可急于下笔,须仔细观察研究所要表现的事物,事物整体了然于心,静思默想,此即“胸有成竹”。构思成熟,又要趁着灵感萌生之际,“兔起鹘落”捕捉形象,一气呵成,此即“心手相应”。

2.苏辙《墨竹赋》中提到“庖丁解牛”“轮扁斫轮”两则寓言,《偃竹记》引述的目的是什么?

庖丁重道,即规律的把握,轮扁重技,即经验的运用。苏辙观文同画竹,仅能明其理而不能习其技。苏轼作为“湖州画派”的重要画家,不仅明其理且能悉其技。援引两则寓言意在强调,学习绘画,基本功的操练十分重要。只有如此,才能使作品进入艺术殿堂。

3.《偃竹记》未对文同作出评价,但其个性却十分鲜明。读《偃竹记》后可以看出文同是一位怎样的人物?

文同其人,《宋史》本传称其“操韵高洁”“襟韵洒落”。《偃竹记》中,由“胸有成竹”之画论可见文同见解之精辟,由“黄绢作袜”之詈言可见文同操守之高洁,由“寒梢万尺”之戏语可见文同个性之幽默,由为书认“错”之实话可见文同品格之憨厚,由“失笑喷饭”之动作可见文同气质之潇洒。苏文虽未对这位同道艺术家作具体评价,读者却从文中悟到了文同人格的高尚和个性的可爱,读出了两位志同道合的艺术家高雅的趣味、潇洒的风度和坦荡的襟怀。

4.《筼筜谷偃竹》图贯串全篇,《偃竹记》却对这幅作品的艺术性未置一词,这是否是作者的疏忽?

“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这是文同的自我评价。文同画墨竹,誉满天下,苏轼评曰:“风梢雨箨,上傲冰雹。霜根雪节,下贯金铁。”(《戒坛院文与可画墨竹赞》)不妨猜度,《筼筜谷偃竹》图之竹必是傲霜斗雪、坚韧挺拔的形象。不过,《偃竹记》的确对这幅作品的艺术性未置一词。这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用了侧面烘托之法。绘画理论如此高妙,求画之人如此鹜趋,筼筜观竹如此细致,风范人品如此雅洁,凡此种种,令读者虽不能直接看到这幅画的妙处,却会感到今已失传的《筼筜谷偃竹》图必为精品珍品极品。

5.将一段“喷饭”文字安排在悼亡之作的中心,是否与全文感情基调和谐?

这是一种以乐写哀手法。写文同“失笑喷饭满案”一段形成文章高潮,而紧接着一段则是作者见图“废卷而哭失声”。这一“笑”一“哭”,更凸现出苏轼失去良师益友的痛惜之情,收到了以乐写哀倍增其哀的效果。

附: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选三)

文石间苍苔,相引入深坞。

莫憾青琅玕,无时露如雨。

(文同《竹坞》)

晚节先生道转孤,岁寒唯有竹相娱。

粗才杜牧真堪笑,唤作军中十万夫。

(苏轼《竹坞》)

危亭入水深,还坐修篁里。

坐久寒逼人,暂来须索起。

(文同《霜筠亭》)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苏轼《霜筠亭》)

千舆翠羽盖,万骑绿沈枪。

定有葛陂种,不知何处藏。

(文同《筼筜谷》)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苏轼《筼筜谷》)

(《苏轼诗集》卷十四,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

(原载《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