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陕南地质灾害与降水量关系分析

陕南地质灾害与降水量关系分析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陕南是陕西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区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伴随着连阴雨、大暴雨,时常发生,并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通过近几年的地质灾害详查、排查,陕南28个区县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7370处。占全省地质灾害及隐患总数的58.37%,陕南3市地质灾害平面分布见图1。2009年、2010年、2011年陕南降水量偏高,地质灾害发生的

许超美

(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根据陕南近年来上报地质灾害统计数字,结合降雨量,对降雨量与地质灾害发生数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降水量大小、强度及与地质灾害发生程度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陕南;地质灾害;降雨量;关系

0 引 言

陕南秦巴山区的汉中、安康、商洛3市,具特定地质环境条件,特有的地貌类型、地层岩性特征。在山坡、沟谷地带,在汛期集中降水诱发下,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该区每年汛期都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发生,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早采取预防为主,趋利避害,发展经济,保护家园十分重要。

1 基本概况

陕南3市位于陕西南部即秦岭以南。面积69 929km2,辖28个区县,2013年末常住人口840万人。

自然:地处秦巴山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秦岭屏障于北。米仓山、大巴山蜿蜒于南,汉江横贯中部,最高峰洋县活人坪梁海拔3071m,最低处白河县汉江出境处右岸海拔170m,中部为汉江平原。地貌总体分为高中山区、低山丘陵和河谷盆地,盆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丘陵为山前的宽谷浅丘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山区是秦岭南坡和巴山的浅山及中山地区,地势较为复杂,海拔较高。区内内外地质作用强烈,受流水侵蚀和新构造活动的影响,山峰陡峭险峻、沟谷深切,相对高差大。由软弱或软硬相间岩体组成的斜坡分布广,坡残积层厚度大,降水充沛。且6—9月间多暴雨和连阴雨水。由于修路、采矿等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发育堆积层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类型以堆积层滑坡、泥石流、崩塌为主,各市地质灾害点数量均高于全省10市平均水平。

陕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8~17℃。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10~1130mm。每年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且多暴雨、连阴雨。本区域的河流大多属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汉江、嘉陵江、丹江、金钱江、乾佑河、旬河、月河、岚河、黄洋河、任河、白石河等;商洛的洛河、兰桥河等属黄河流域

陕南地跨两大构造单元,北为秦岭褶皱系,南为扬子准地台,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深大断裂发育,由于长期差异升降运动,形成峰峦挺拔,沟谷深切,且具长期活动性,产状、性质变化大等特点。地形破碎,动力地质作用强烈。具汉中、西乡、安康、商丹盆地镶嵌其间的地貌景观,主要断裂有阳平关-勉县断裂、略阳-洋县断裂、饶峰-麻柳坝断裂、口镇-官池断裂、月河断裂等。

区内出露基岩主要为片岩、板岩、千枚岩、砂岩变质岩类,其次为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砂岩等沉积岩,还有在部分地区出露各期侵入岩有花岗岩、闪长岩等;第四系广泛分布,坡残积松散碎石土,冲洪积层砂砾石、砂,沉积的黏土、粉土、砂土多层土体,盆地区分布有具弱胀缩性的膨胀土。受地质作用影响,岩体节理裂隙发育,风化破碎,抗侵蚀能力差,松散堆积层,力学强度低,在降雨和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的影响下,以滑坡、崩塌、流石流为主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分布广、频率高、危害大。

作者简介:许超美(1963—),男,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工环地质工作

经济:2013年陕南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22 31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633元,全年3市实现生产总值1997.16亿元,全年财政总收入182.1亿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73.9万亩,粮食总产量258.96万吨。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大豆、玉米、薯类等,盛产名贵中药材,化工原料、林果、纤维、油料等。主要金属矿藏有铁、钒、钛、银、锑、铅、锌、金、镍、铜、铼等,主要非金属矿藏有磷矿、石棉、石膏、石灰石、石英石、大理石、萤石、白云母、钾长石、膨润土等。铁、镍、磷、石膏、石灰石储量居全省之首,石棉储量居全国前列。工业以飞机制造机械汽车医药化工、建材建筑、烟酒食品、机床、轻纺、服装为主导产业。

2 陕南地质灾害现状

陕南是陕西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区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伴随着连阴雨、大暴雨,时常发生,并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通过近几年的地质灾害详查、排查,陕南28个区县确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7370处。占全省地质灾害及隐患总数的58.37%,陕南3市地质灾害平面分布见图1。

图1 陕南3市(商洛、安康、汉中)地质灾害分布图

其中滑坡6580处、崩塌387处、泥石流339处、其他64处。特大型14处、大型160处、中型1216处、小型598处。威胁户数5.4户,人数近27万人,潜在经济损失70亿元。平均地质灾害点密度为0.105处/km2

3 陕南地质灾害占全省重要位置

在2009—2013年当中,陕南已发生的地质灾害在全省占比例见表1。

表1 陕西省近几年的地质灾害发生情况表

5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陕南分别占全省的62%、70%、80.53%。可见上述3类数据统计,陕南每一项远远超过一大半,陕南防灾任务在全省占的份量是可想而知的。

2010年7—8月陕南出现集中降水,大雨、暴雨天数较往年偏多。据统计,当年陕南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灾情1078起,其中,滑坡816起,崩塌22起,泥石流240起;共造成95人死亡,142人失踪,3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8 310.7万元。当年陕南主要灾情如下:

7月18日,安康市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村一组发生一起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12人死亡,17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

7月18日,安康市岚皋县四季河乡木竹村发生一起滑坡灾害,造成14人死亡,6人失踪,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

7月18日,安康市岚皋县官元镇二郎村六组发生一起滑坡灾害,造成2人死亡,12人失踪,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40万元;

7月18日,安康市岚皋县铁炉乡柳林村六组发生一起泥石流灾害,造成3人死亡,6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480万元;

7月23日,商洛市丹凤县竹林关镇竹林关村大柴沟发生一起泥石流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800万元;

7月24日,商洛市山阳县高坝镇桥儿沟村西沟发生一起滑坡灾害,造成6人死亡,18人失踪,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50万元;

7月24日,商洛市商南县赵川镇前川村大院组阳坡发生一起滑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60万元;

8月3日,安康市白河县小双乡东村二组发生一起滑坡灾害,造成5人死亡,2人失踪,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

4 陕南降水量

陕南汉中、安康、商洛3市近年平均降水量与全省对比见表2。

陕南近几年7、8月平均降雨量分别为204.1mm、149.5mm。

以2010年陕南3市及汉滨区为例,平均降水量及7、8月各市平均降水量,安康市汉滨区近年平均降水量及7、8月降水量分别见表3、表4。

表2 陕南与全省平均降水对比表

表3 陕南各市2010年平均及7、8月降水量

而汉滨区2010年7月暴雨5天、中雨2天、小雨9天,降水达386.8mm,8月暴雨1天、大雨4天、中雨2天、小雨9天,降水288.2mm,是2001年来安康市气象记录上强度最大、暴雨日数最多、暴雨日间隔时间最短的一期降水过程。

表4 汉滨区2010年平均及7、8月降水量

5 地质灾害与降水量关系

2009年、2010年、2011年陕南降水量偏高,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较多,尤以2010年为甚,不管是人员伤亡,还是经济损失,都是多年中最重的。3市中以安康市最为突出。

以2010年为例,汛期地质灾害发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5.1 强降雨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

2010年陕南汛期发生了多次强降雨过程,其中7月16—18日降雨过程中(安康市汉滨区7月16—18日累计降雨达267mm,其中18日8:00—20:00时计12小时降雨量达106mm,降雨强度属于特大暴雨类型),共发生灾情649起,占灾情总数一半以上,造成53人死亡,114人失踪,2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1 969.8万元。7月23—24日降雨过程中(7月23日晚8:00—24日早6:00,商洛市丹凤县竹林关镇局地突降大到特大暴雨,10小时降雨量达259mm,属有史以来罕见),共发生灾情140起,造成9人死亡,20失踪,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5 349.3万元。

5.2 时间集中分布于7月和8月

当年地质灾害灾情主要集中于7、8两个月,其中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期间最为集中。7、8月灾情1156起,汛期总灾情1172起,这两个月占98.63%。见表5。

表5 汛期地质灾害灾情按月份统计表

5.3 空间主要集中分布在陕南秦巴山区

根据灾情的分布,陕南安康、商洛、汉中3市的灾情最重,其中安康市共发生灾情644起,造成67人死亡,123失踪,2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3 603.7万元;商洛发生灾情273起,造成8人死亡,18失踪,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4 933.4万元;汉中发生灾情156起,造成20人死亡,1人失踪,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679.6万元。各市灾情统计见图2、图3。

图2 陕西省各市、区地质灾害数量柱状图

总之,陕南如某年某县区7、8月降水量超过多年7、8月降水量平均值越多,地灾发生次数就会越多。同时暴雨、大雨次数高,灾害就会多,危害就越重。

图3 陕西省各市、区地质灾害经济损失柱状图

6 结束语

陕南山地地貌特征明显,具独特的自然地质环境,因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每年汛期是地质灾害多发期;陕南年降雨量高于全省平均值,地质灾害和经济损失更是高于全省平均值。降雨量大和降雨强度高,决定地质灾害发生的密集程度和危害程度。高陡坡体、沟谷处要做好监测巡查,做好群测群防,多关注天气预报,有暴雨和连阴雨时,及时撤离受隐患点威胁群众,最大限度地保证人身安全。所以,监督规范人类工程活动,提高干部群众对地质灾害的防治知识水平,增强对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加强管理,才能更好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范立民,何进军,李存购.秦巴山区滑坡发育规律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1):44-48.

贺卫中,李永红,向茂西.汉中市汉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J].地下水,2014,36(2):121-125.

李永红,范立民,贺卫中,等.对如何做好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的探讨[J].灾害学,2016,31(1):102-112.

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陕西省地质灾害图册(汉中、商洛、安康分册)[Z].2003.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2010年地质灾害统计[Z].2010.

陕西省减灾协会.秦巴山地自然灾害[M].西安:世界地图出版西安分公司,1999.

陕西省气象局.2001—2013年降水量统计[Z].2001—2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