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踝关节内翻的影响

踝关节内翻的影响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P<0.05)踝关节内翻显著性降低T1、M5、MF和FF的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而显著性提高M3、HM、HL和RF的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虽然随踝内翻角度增大,偏利侧足M3最大压力百分比显著增大,T1和MF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显著减小,从整体上来说偏利侧足较少受踝关节内翻的影响。相对来说,足底接触面积受踝关节内翻的影响较小,T1和MF的接触面积随踝关节内翻角度增加而显著下降。

3.3.3.1 足底压力分析

如图3-13所示,为一名受试者右足在不同平面倾斜状态时的足底压力分布图。不同平面倾斜状态,足底各区域和子区域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和足底接触面积的结果分别如表3-5和表3-6所示。T1、T25、M1~4和FF的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体现为偏利侧显著较大,其中M3和FF中的显著性差异仅在踝内翻条件下体现。当受试者踝内翻单腿站立时,RF及其内外子区域的足底最大受力分布百分比都显示非偏利侧足显著较高。当受试者赤足站立于水平面上时,HM和RF的这种非对称性也成立。

图3-13 典型受试者足底压力分布(从左至右依次为水平0°、内翻10°和内翻20°)(见彩图1-)

如图3-14所示,在踝内翻站立时,偏利侧比偏利侧的前后受力比显著较大。与其他状态相比,非偏利侧足佩戴护踝站立于水平面时内外受力比显著较大。在这一点上,内外受力比表现与内侧足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一致。T25、M1、FF、内侧足和整体足的足底接触面积体现为偏利侧比对侧显著较大,而M2~5的足底接触面积都体现为非偏利侧比对侧显著较大。但是M3的这种不对称性仅在踝内翻时体现,在水平面站立时则体现为对称性。

图3-14 水平和踝关节内翻站立各状态下前后和内外受力比

踝关节内翻显著性降低T1、M5、MF和FF的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而显著性提高M3、HM、HL和RF的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但是M3、M5、MF、HM、HL和RF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的显著性差异仅体现在水平面和内翻20°平面站立之间。M5、HM、HL、RF和FF中的这些差异仅体现在非偏利侧,而M3中的差异仅体现于偏利侧。如图4-14所示,在非偏利侧足,踝关节内翻显著性降低前后受力比。与水平面站立相比较,在内翻状态T1的接触面积要显著较小。在内翻20°状态,MF的接触面积要显著小于水平面站立和内翻10°时站立的值。虽然踝关节内翻倾向于减小整体接触面积,但并未形成统计学显著性。

踝关节防护以后,M3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倾向于减小,而MF足底受力百分比倾向于增大,但仅有护踝所起的作用具有显著性。如图3-14所示,踝关节防护对前后和内外受力比无显著性影响。护踝组的M2、M3、MF、FF、右侧和整体足底接触面积比其他两个组的对应值显著较高。踝关节防护以后,HM、HL和RF的足底接触面积显著减小,但HL接触面积的这种趋势仅发生在偏利侧。

3.3.3.2 踝关节内翻对足底压力的影响

在先前的研究中,通常默认为正常健康人单足站立足底压力分布具有对称性。但是,这一观点在本实验中遭到挑战。在所有10个子区域中,仅有M5和MF的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未体现显著的两侧差异性,仅有T1、HM和MF的足底接触面积未体现显著的两侧差异性。虽然类似的非对称性在正常成年人的步态中也被发现,但是在步态中足底压力分布从整体上仍被认为是对称的。因此,本研究的非对称结果便尤为引人注目。在踝内翻站立状态,除M5外的前足所有其他子区域的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体现为偏利侧值显著较大,这导致在踝内翻状态两侧之间前足的相同表现和后足的相反表现。这种非对称表现导致偏利侧比非偏利侧的足底前后受力比显著较大。所以,在斜面上保持踝关节内翻站立时,偏利侧站立比非偏利侧站立更稳定。

在第2章的研究发现,着陆中非偏利侧踝关节具有更强有力的背屈肌活动性,来提供更有效的防护机制来限制踝关节过度活动,从而偏利侧踝关节具有更大的损伤风险。Sadeghi等人[46]也认为,健康成人通常善于使用偏利足进行能动性活动,而使用非偏利侧足进行姿势平衡性活动。这一结论在单足站立中也得到了证实[45],貌似与本研究分析结果相矛盾。无论在步态还是站立中,这一结论都是在水平面实验条件下获得的,而本研究的显著的两侧差异性却是在踝内翻斜面测试中发现的。这说明在踝内翻状态与水平状态保持站立姿势稳定有很大区别,在踝内翻状态比水平状态保持稳定更加类似于能动性活动。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进行斜面站立姿势稳定性研究的必要性。

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分析显示,足底压力中心位置的非对称性体现在前后方向,而非左右方向上。足底接触面积分析则显示非对称性是整体上的一种表现。虽然在子区域M2~5中显示非偏利侧比偏利侧足底接触面积显著较大,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在前足、内侧足和全足都体现为偏利侧足底接触面积比非偏利侧显著较大。所以,足底接触面积分析也证实同样的结论,即在单腿站立时,偏利侧站立比非偏利侧站立更稳定。

与体侧偏利性因素相同,踝关节内翻对压力中心位置的影响亦主要体现在前后方向。虽然随踝内翻角度增大,偏利侧足M3最大压力百分比显著增大,T1和MF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显著减小,从整体上来说偏利侧足较少受踝关节内翻的影响。但是,主要由于T1和M5的关系,在踝关节内翻位站立时,相对于水平面站立非偏利侧前足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显著较小。另外,随踝关节内翻角度增大,非偏利侧中足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显著下降,而后足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显著增大。这导致随踝关节内翻角度增加,非偏利侧前后受力比显著减小,从而其瞬态稳定性被明显破坏。相对来说,足底接触面积受踝关节内翻的影响较小,T1和MF的接触面积随踝关节内翻角度增加而显著下降。这证明从足底接触面积来看踝关节内翻也会恶化单足站立瞬态姿势稳定性。

两种防护以相同的趋势影响各区域的足底受力百分比,但是绷带并未产生任何显著性效果。护踝显著性降低M3的足底受力百分比,而显著性提高MF的足底受力百分比。但是,这种局部的效应对整体未构成显著性影响。与其他状态相比,在穿着护踝站立于水平面时非偏利侧足的内侧足受力分布百分比显著较小,这导致对应的内侧足受力分布百分比和内外受力比的显著性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仅存在于这一种情况,并未构成任何显著的偏利、踝内翻或防护的效应,不具有普遍性,不应该被过分强调。

踝关节防护对中足足底受力百分比和接触面积的影响具有关联。佩戴绷带或护踝会在后足和中足后方足与地面接触的位置引入绷带或护踝材料。由于内侧纵弓的存在,在赤足站立时,中足处于一种非饱和接触状态,主要为内侧悬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本研究中,中足被完全划分在外侧足。在佩戴绷带或护踝以后,非饱和程度由于外部材料的介入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小,使接触面积更大。较大的接触面积会使承重增大,从而增大中足的足底受力百分比。这种踝关节防护影响可以称为为非饱和接触机制。

这种因为绷带或护踝而附加的接触面积在中足中更靠近内侧,更加有可能本来属于内侧足而被不恰当地划分为外侧足进行计算。考虑这种可能性,在校正数据后,防护后的足底压力中心应该更加靠向内侧,这可以解释上面提到的为什么在穿着护踝站立于水平面时非偏利侧足的内侧和外侧最大足底受力百分比,以及足底内外受力比与其他状态具有显著性差异。从这一点上来说,也不应该过分强调这种由于误差而引起的差异性。另外,这种潜在的误差会低估防护组的足底内外受力比。因为根据分析结果踝关节防护并未引起足底内外受力比的显著性差异,所以说防护至少不会恶化在内外方向上的单足站立瞬态稳定性,尤其在踝关节内翻状态更是如此。

另外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是为什么踝关节防护会显著降低后足(及其内外子区域)的足底接触面积。我们将这种表现归咎于绷带或护踝的束缚作用。进行踝关节防护以后,后足软组织被紧紧缠绕包裹,承压后的接触面的扩展受到抑制,所以接触面积减小。虽然在中足后部上也有类似的束缚作用,但是非饱和接触机制起到了主要作用。踝关节防护以后,后足足底接触面积的减小对站立稳定性有负面作用。幸运的是,这种负面作用在中足、前足、外侧足和全足等区域得到全面补偿,在这些区域足底接触面积在使用护踝以后显著增大。但是,护踝的这种增大足底接触面积的优势在绷带中未被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