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负压电吸人工流产术

负压电吸人工流产术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负压吸引术利用负压吸出早期妊娠产物称为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或简称负压吸引术。经治疗好转后,可进行手术。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一般在保证手术质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时的并发症发生率很低,约为0.94%,但少数人仍有可能发生并发症。①术时子宫出血:一般术时子宫出血与妊娠月份大小成正比,超过200ml为流产出血。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据韩字妍1992年报道,我国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一般发生率是12

负压吸引术利用负压吸出早期妊娠产物称为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或简称负压吸引术。此方法为我国首创,它是一种安全、操作简便、受术者痛苦小、出血少、时间短、效果好的人工流产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

1.适应证

(1)因避孕失败或不愿妊娠且宫内妊娠10周以内,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者。

(2)孕妇因患某种疾病不宜继续妊娠者。

(3)发现胎儿有先天性畸形和遗传性疾病等。

2.禁忌证

(1)各种疾病的急性阶段。

(2)生殖器官炎症,如阴道炎、重度宫颈糜烂、盆腔炎等。

(3)全身情况不良,不能胜任手术,如严重贫血、心力衰竭、血压伴有自觉症状等。经治疗好转后,可进行手术。

(4)妊娠剧吐,酸中毒尚未纠正。

(5)术前两次体温在37.5℃以上者,暂缓手术。

3.术前检查

(1)应详细询问病史、月经史、孕育史,特别注意有无停经史,早孕反应及以往流产史,是否哺乳等。

(2)做妇科检查,注意有无生殖器炎症,要了解子宫位置、大小、双附件情况,还应注意有无子宫畸形。如孕期过小可暂观察1周后再就诊,并且要注意早期妊娠的鉴别诊断。

(3)做尿妊娠试验,必要时做B超检查,常规做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度、滴虫、真菌检查,查血常规、尿常规。

(4)体格检查,检查心肺,测量血压、脉搏、体温。如有合并肝肾疾患时需做肝肾功能全面检查,HIV、RPR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4.术前准备

(1)对决定做人工流产者,嘱其术前洗净外阴部,术前避免性生活。

(2)术前应再次核实受术者的病史,查看化验结果及核对盆腔检查,并告知受术者吸宫过程及可能有的感觉。手术一般在门诊手术室进行,但合并有高危因素者需入院进行手术。

5.手术步骤

(1)体位:受术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

(2)暴露宫颈:碘酒、乙醇消毒后用宫颈钳夹住子宫颈。

(3)术前扩张宫颈及镇痛:可用麻醉或扩宫药物。

(4)测量宫腔:用宫腔探针,按子宫方向探测术前宫腔深度。

(5)扩张宫颈:用宫颈扩张器,按子宫方向轻轻逐号扩张子宫颈口,至较吸管大半号到1号。

(6)宫腔吸引:将吸管开孔处对着孕卵着床处,开动吸引器,负压升至400mmHg时,开始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吸引管。待宫腔缩小,吸引管紧贴宫壁有包紧感,吸管转动受限时,表示已吸尽宫腔内容物。折叠橡皮管,使吸管不带负压取出,最后用小刮匙轻刮宫腔1周,重点在两侧宫角。再用探针测量术后宫腔深度。吸出物要过滤,检查有无绒毛或胎儿,大小和孕周是否相符,一般胎囊长度(cm)=0.7×孕周-2.6。孕周=(胎囊长度+2.6)×1.43。这一般估计妊娠在12周之内。测量或估计出血量。如吸出物过少,肉眼未见到绒毛组织,应将刮出物送病理,鉴别是空吸或漏吸,并应警惕宫外孕。

(7)填写手术记录,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及随访观察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及下腹部疼痛情况等。

6.麻醉

麻醉镇静作用主要为阻断痛觉传导、与中枢阿片受体结合,抑制痛觉感受。

(1)局部麻醉:局部麻醉药物有丁卡因、利多卡因、盐酸达可罗宁等。穿透性强,扩散快、局麻作用持久、毒性低、起效快,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小,无局部刺激等。常于扩张宫颈前局部涂抹于宫颈内口,待1~2分钟后施术,宫颈内口扩张,并能阻断宫颈管内感觉神经末梢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和迷走神经的传导,能有效预防人流综合征。但对疼痛敏感的人,作用不显著。近年来报道的方法有用棉签蘸1%丁卡因或0.4g含丁卡因的润滑止痛胶插入子宫颈,1~2分钟后宫颈管扩大;也有用地西泮(安定)8~10mg宫颈注射,10分钟后手术;或术前10~30分钟口服曲马朵100mg后手术,均有一定的宫颈扩张作用。

(2)宫旁阻滞麻醉:于宫颈旁3点、9点处注射0.5%~1%普鲁卡因3~5ml;或注射2%利多卡因;或注射丁溴东莨菪碱(解痉灵)20mg等,均可扩张宫颈。

(3)静脉麻醉: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中枢神经,镇痛效果明显。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为静脉推入丙泊酚(异丙酚),该药乳白色,又俗称为奶油麻醉。半衰期短、起效快、时效短。镇痛完全,但需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需在经过培训的麻醉医师操作监视下和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开展。但因药价较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应用。此方法即是俗称的“无痛人流”。

(4)扩张宫颈药:吸宫术前1~2小时口服米非司酮50~100mg或米索前列醇200~400μg口服或阴道放置或卡孕栓0.5~1mg阴道放置,可有效扩张宫颈。

7.手术注意事项

(1)正确判断子宫大小、形状和方向非常重要。

(2)检查子宫的方向,探测宫腔长度是否与停经月份相符,同时了解宫腔的宽度。

(3)对产后1年内哺乳期子宫操作要特别轻柔。由于妊娠期子宫壁薄而软,哺乳使子宫壁更软,术中易损伤。在宫颈扩张后,在宫颈上注射缩宫素10U,以促使子宫收缩变厚,利于进行手术,防止穿孔。

(4)对剖宫产后的妊娠子宫,要了解剖宫产的原因、时间、过程、手术方法、切口愈合和有无感染等情况,以估计手术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做好预防。

(5)对前倾前屈和后倾后屈的子宫,尽量采用宫颈牵引方法或双手复位法纠正子宫近于中位,这样便于操作,可防止残留和穿孔。

(6)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宫腔形态可能变形、变大、不平,吸引时要格外细心,防止漏吸或残留。一般出血量可能稍多,故吸前或吸中均可用子宫收缩药或术前肌内注射止血药。

(7)畸形子宫妊娠,要确定畸形情况,如双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等,必须吸净两个宫腔,否则较易残留,以致术后出血时间长。

8.术后处理

术后应观察1~2小时,注意出血及下腹痛等情况;休息14天;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必要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指导避孕方法。

9.并发症

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一般在保证手术质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时的并发症发生率很低,约为0.94%,但少数人仍有可能发生并发症。

(1)术中并发症

①术时子宫出血:一般术时子宫出血与妊娠月份大小成正比,超过200ml为流产出血。影响人工流产术中出血量的几个因素,除吸宫技巧对术中出血量影响较大以外,受术者的年龄、孕周、宫腔大小对术中出血量也有影响。

a.术时子宫出血原因。妊娠月份大,用的吸管较小,负压太低,部分绒毛已与宫壁分离,但大块组织未能吸出,妨碍和影响子宫收缩;人工流产次数较多,子宫收缩不良;胎盘附着位置低,每一次扩张宫颈时就有一阵新鲜血液流出;宫颈撕裂或子宫穿孔损伤血管时;还有罕见的宫颈妊娠或子宫下段妊娠。

b.术时子宫出血处理。迅速清除宫腔内的残留组织,出血往往迅速停止,这是止血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已将宫腔内妊娠组织物完全刮净,应停止吸宫或刮宫;适时应用宫缩药或肌内注射或静脉点滴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或从腹部用手指按摩子宫,或双合诊按摩与压迫子宫体,促进宫缩,控制出血;如确诊为子宫穿孔,可根据子宫穿孔的情况或保守治疗或剖腹探查;宫颈撕裂者可压迫或缝合止血。出血量多者应及时补液扩容,必要时输血。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c.术时子宫出血预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人工流产技术,操作做到稳、准、轻、柔;人工流产选用的吸管不宜过小,胶皮管不宜太软;负压太低,吸不出组织,需要多次吸引,反而增加出血,因此负压不宜过低;尽快寻找孕卵着床部位及时吸出,能减少出血量,宫腔内容物已吸净时应避免多次反复吸刮;术前加强病史的询问和检查,了解平时有无出血倾向,如有凝血机制障碍、多次人工流产史、孕周较大者,术前需要应用止血药物和宫缩药。

②人工流产综合征(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或心脑综合征):在施行人工流产吸引手术时,受术者突然出现心动过缓、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头晕、胸闷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昏厥和抽搐。据韩字妍1992年报道,我国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一般发生率是12%~13%,这与手术者的技巧及患者的身心素质有关。

a.人工流产综合征原因。由于人工流产手术时,对子宫或宫颈的局部刺激引起迷走神经自身反射,出现迷走神经兴奋症状,释放大量乙酰胆碱,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系列影响及脑供血不足等;常与孕妇情绪紧张有关;与宫颈扩张困难、过高负压或强烈的子宫收缩等因素有关。

b.人工流产综合征处理。立即平卧,测量脉搏和血压,给予吸氧;肌内或静脉注射阿托0.5~1mg;25%或50%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推注或滴注;可酌情用血管收缩药如麻黄碱、肾上腺素等,必要时静脉注入多巴胺、间羟胺(阿拉明)等。

c.人工流产综合征预防。解除孕妇思想顾虑;手术操作要轻柔;负压不宜过高;不宜反复多次吸刮;宫颈过紧难以扩张时,应用镇痛药,或宫颈口局部用地卡因棉球涂擦或宫颈管用润滑止痛胶涂抹,或行宫颈旁注射麻醉。

③子宫穿孔:子宫穿孔是较少见的并发症,穿孔可以是探针、扩宫器、吸管、刮匙或卵圆钳造成的,但多为探针及宫颈扩张器造成。穿孔部位常在子宫峡部颈体交界处或宫角。人工流产手术所致子宫穿孔的发生率差别很大。国内发生率0.05%~0.88%,国外发生率0.09%~0.2%。症状轻或无症状的微小穿孔难以发现,但由于腹腔镜技术的普遍开展和应用,使原来可疑的子宫穿孔得以证实,从而使人工流产术的穿孔发生率升高。

a.子宫穿孔原因。术前对子宫大小、方位不明确;手术操作不够稳、准、轻,又未能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多发生在子宫过度倾曲、哺乳期及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剖宫产后的瘢痕子宫,尤其是术后有感染者;双子宫单宫颈,往往在子宫分叉处易造成穿孔;反复多次人工流产病例或两次人工流产间隔很近的妇女,子宫易于穿孔,见图2-9~10。

图2-9 子宫穿孔

图2-10 子宫穿孔

b.子宫穿孔诊断。探宫腔或在宫腔内操作时,突然感到失去宫壁阻力,器械进入宫腔的深度远超过宫腔的实际深度,有“无底感”;术中病人突然感到剧烈牵拉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或有内出血症状时,应考虑有穿孔。若吸出物看到有脂肪球或类似肠管的可疑腹腔内组织,则确诊无疑。怀疑有脏器损伤时,应立即剖腹探查。

c.子宫穿孔处理。一旦发现穿孔,应立即停止手术,根据具体情况作全面分析,并正确处理;人工流产术已完成时发生子宫穿孔,如受术者情况良好,无出血、无邻近脏器损伤,可采取非手术疗法。给予宫缩药、抗生素,卧床休息,留院观察3~5天后无异常可出院。如观察过程中出现明显内出血或脏器损伤症状,应立即剖腹探查;若人工流产手术尚未完成时发生子宫穿孔,患者情况良好、穿孔口小、无内出血,则可请有经验的手术者避开穿孔处进行吸宫,或在B超监视下吸宫,并应用抗生素,住院观察。或等待1周后再行人工流产术;有以下情况者应立即剖腹探查,并在直视下吸宫及行修补术,并详细检查邻近脏器,有损伤时应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

穿孔口大,如为吸管、卵圆钳损伤,或穿孔的部位不明确;有腹腔内脏器损伤或可疑时;有内出血者;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感染而不能控制者,应剖腹探查,必要时切除子宫。也可行腹腔镜检查,并在其监视下行刮宫或修补。

d.子宫穿孔预防。查清子宫的大小、方位、形态,有无畸形;对上述的各种特殊子宫情况应特别重视,操作要轻柔。

④宫颈裂伤:是指宫颈钳造成的环形撕裂及宫颈扩张器所致内口撕裂。

a.宫颈裂伤原因。多因宫颈阴道段短小而紧,宫颈钳反复钳夹,反复滑脱造成;宫颈扩张器引起的裂伤多发生在宫颈较紧,或不按顺序号进行宫颈扩张,或用力过猛的情况下;妊娠月份大,胎儿骨骼硬,宫颈口扩张不充分,胎儿通过时可致裂伤。

b.宫颈裂伤诊断。施术过程中有突然失控感觉,子宫内有鲜血流出,窥诊可发现宫颈有裂痕,指诊可发现宫颈裂伤处。

c.宫颈裂伤处理。轻度裂伤,局部用消毒纱布压迫。裂伤超过2cm者需用可吸收线缝合修补。

d.宫颈裂伤预防。扩张宫颈时不能用暴力,一般从4号开始,依次递增半号,切忌跳号;扩张有困难时,可宫旁采用普鲁卡因等进行阻滞麻醉。

⑤漏吸及空吸:凡因宫腔内妊娠进行人工流产,但胚胎组织未能吸出,以致妊娠继续发展者,称为漏吸。空吸是指非妊娠的子宫误诊为早孕,而行人工流产吸刮。

a.漏吸及空吸原因。空吸由于子宫肌瘤、子宫纤维化、子宫肥大、卵巢肿瘤或月经失调而误为妊娠子宫;尿HCG假阳性;宫外孕也是空吸原因之一,对空吸病例需警惕宫外孕。漏吸原因主要是生殖器畸形如子宫纵隔、双子宫、双角子宫;手术者操作失误;妊娠月份过小;子宫穿孔;子宫过度倾曲位等。

b.漏吸及空吸处理。吸出物若未见胚胎及绒毛,或组织物特别少,与妊娠月份不符时,应将吸出物及时送病理检查;术后重复检查血βHCG,必要时做B超;加强随访以便及早发现继续妊娠或宫外孕,及时处理。

c.漏吸及空吸预防。要认真仔细做好术前检查,明确子宫位置;妊娠40天以内者,胚胎组织很小,常常难以触及而造成漏吸,一般孕45天左右做人工流产术为宜。对人工流产吸出物应仔细检查,可及时发现漏吸或空吸。

⑥羊水栓塞:少见并发症,多发生在钳刮术时,常在人工破膜后数分钟内发病(详见中期妊娠节)。其预防措施主要为:施行钳刮术时,要在术前扩张宫颈,可采用术前用药、颈管放置扩张棒或导尿管等方法;要在人工破膜放尽羊水后再注射宫缩药。

(2)术后近期并发症

①吸宫不全:也称人工流产不全,是指人工流产术后有部分胚胎或绒毛组织残留宫腔,引起持续性阴道出血或大出血;有时伴发热及下腹疼痛,应用抗生素及宫缩药无效;盆腔检查时发现子宫复旧不良,有时宫口较松;血β-HCG术后3周仍未下降至正常水平。

a.吸宫不全原因。术者技术不熟练,操作不仔细,对子宫的方位、大小掌握不确切;或子宫过度屈曲,当吸管进入宫腔一定深度时遇到阻力,误以为达到宫底部。手术中子宫位置发生改变,但未能及时发现。手术结束前未认真检查是否已吸净,尤其是子宫两角;未仔细检查吸出物与妊娠月份是否相符合。

b.吸宫不全诊断。对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长达15天以上,采用一般对症治疗方法无效时,应考虑为吸宫不全;盆腔检查时发现子宫颈口松,有血自宫腔内流出;子宫大于正常而且较软;尿妊娠试验可为阳性;B超提示宫内有残留物等均有助于确立诊断。

c.吸宫不全处理。一旦确诊须再次刮宫,因组织机化,紧贴宫壁,手术较困难;术前3天应用抗生素,术后继续应用。刮出物送病理,以明确诊断;遇有大出血时立即施行刮宫术,最好在静脉输入抗生素情况下手术。

②感染:是指人工流产术后2周内,由于致病细菌的感染而发生生殖器官炎症,如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

a.感染原因。术前有生殖器炎症而未经处理;术者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器械、敷料消毒不严;吸宫不全或术后未注意局部清洁或过早有性生活。

b.感染处理。估计有感染可能者,术后给予抗生素;病情严重者需选用广谱抗生素,亦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药物,一般采用静脉滴注。

c.感染预防。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有生殖器感染者必须进行治疗后才能手术;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器械直接进出宫腔时,不要触及阴道;避免吸宫不全。

③宫腔积血:为妊娠10周以上的钳刮,术后子宫收缩差,宫腔内凝血块和血液排出困难而积存于宫腔。

a.宫腔积血原因。吸刮后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出血多;术后宫颈口紧,凝血块及血液从宫颈排出困难。多发生于孕周较大者。

b.宫腔积血诊断。吸刮术或钳刮术后仍感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坠痛;阴道少量流血或伴有恶心等临床表现;盆腔检查时发现子宫体增大,甚至超过术前子宫体大小;子宫壁张力较大,触痛明显。据以上表现和体征,可明确诊断。

c.宫腔积血处理。确诊后即行吸宫术,清除宫腔内积血及陈旧性凝血块。二次吸宫时,应用宫缩药及抗生素。

d.宫腔积血预防。妊娠10周以上的吸刮术时,破膜后可注射子宫收缩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妊娠月份较大的人工流产,要常规扩张子宫颈口,防止子宫收缩后宫口过紧,阻碍子宫腔血流出。

④血腹(子宫出血逆流腹腔):负压电吸流产时,宫腔内血液可逆流入腹腔,形成血腹。

a.血腹原因。吸刮流产时,宫腔为正压,腹腔为负压,两者压差较大,当宫口较紧时即可引起血液逆流腹腔。宫颈口扩张不够充分,较紧,子宫收缩时亦可使宫腔血液经输卵管逆流。

b.血腹诊断。术时受术者可出现一阵剧烈的腹痛,或伴有较重的人工流产综合征;术后仍感下腹部疼痛,但随血液的吸收腹部疼痛自然减轻或消失。有此表现应怀疑血腹;盆腔检查时除下腹部或附件部位有轻度压痛外,无明显异常体征;人工流产术后进行输卵管结扎时,可发现腹腔内有血液,多数为少量腹腔积血,个别者腹腔血量多,有时误认为子宫穿孔引起的内出血,也应注意与异位妊娠相鉴别。

c.血腹处理。一般无须特殊处理,为防止盆腔感染可预防性给予抗生素。

d.血腹预防。吸刮时负压不宜太高;缩短吸刮时间;子宫颈口扩张到足够大。

⑤宫颈管或宫腔粘连:人工流产术后闭经或经量显著减少,有时伴周期性下腹疼痛或有子宫增大积血,应考虑宫颈粘连。经扩宫后流出陈旧血液,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1992年韩字妍等对729例人工流产术后随访,宫腔内粘连的发生率为1.37%。发生率高的原因与宫腔镜、HSG等普遍应用,能发现较轻微的宫内粘连有关。该作者在对141例宫内粘连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发现,无排卵周期高达26.37%,宫内粘连经分离术及放置宫内节育器等治疗后月经恢复达83%,生育率恢复70.54%。宫内粘连可导致少部分妇女卵巢功能障碍,并可反复发生,需进行多次治疗。据1997年刘淑文等报告,133例中81例人工流产术后3个月未来月经,52例术后月经过少,病期3个月到12年。发现宫颈内口粘连15例,其中宫腔镜下见内口封闭10例;内口瘢痕狭窄呈裂隙5例。宫腔粘连39例,其中宫腔前、后壁膜状或纤维索状粘连26例;宫腔周边粘连,宫腔狭小呈桶状5例;宫底部粘连,使宫腔变得浅短3例;宫腔中央有坚硬粘连索似的子宫纵隔,两侧可见小腔隙5例。宫腔瘢痕17例。妊娠物残留13例。宫腔内未见异常49例占36.8%。

a.宫颈管或宫腔粘连原因。吸刮宫时操作较粗暴,或因不敢深入宫腔底部而反复在颈管处吸引,造成宫颈管内膜和子宫内膜过度损伤;子宫内膜、颈管感染愈合形成;刮宫术的创伤和术后感染是宫腔粘连的重要原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功能失调为另一重要原因。

b.宫颈管或宫腔粘连诊断。负压吸引或刮宫史,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对人工流产后长期不育或反复流产,无宫颈内口松弛或明显感染者,应考虑有宫腔粘连的可能;人工流产术后闭经,无早孕反应,妊娠试验阴性,伴有周期性下腹痛,严重者经血可流到腹腔形成“血腹”,出现腹膜刺激症状,后穹隆穿刺可阳性,应疑为宫腔粘连,但应注意与异位妊娠鉴别;盆腔检查子宫增大,用探针探查宫腔,探针不能顺利进入宫腔或随着探针流出紫黑色血液。子宫腔粘连可经子宫碘油造影确诊。近年认为宫腔镜诊断治疗宫腔粘连是最理想的措施。

c.宫颈管或宫腔粘连处理。宫颈粘连,先用探针进入宫颈管,慢慢分离,并探入子宫腔,即可有陈旧性暗红色的黏稠经血流出;再以宫颈扩张器,扩至7~8号,可使潴留的经血流出。也可用碘仿纱条置于内口48小时防止再粘连;宫腔粘连,将子宫探针伸入宫腔后,前后左右摆动分离宫腔粘连部分,分离后可放置宫内节育器,以防再次粘连。如计划妊娠者,可在3~6个月取出。宫腔粘连分离后,亦可应用雌孕激素作人工周期疗法2~3个周期(分离后即可给药),促使子宫内膜上皮生长,防止再次发生粘连。分离粘连后均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d.宫颈管或宫腔粘连预防。选择合适的吸管,吸引时负压不宜过高;吸刮子宫不宜过度,以免损伤子宫内膜;吸头进出宫颈口时不能带负压,尽量减少进出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钳夹妊娠产物时,动作要轻柔、准确,防止损伤子宫肌壁;人工流产术同时可考虑放置宫内节育器防止粘连;有感染因素存在时,应给予抗生素。

(3)术后远期并发症:人们不仅关心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而且对远期有无后遗症也特别关注。1990年雷贞武认为对人工流产远期并发症的认识和估计应尽可能作出科学评价,不宜作极端的肯定或否定。根据资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慢性生殖器炎症(慢性盆腔炎)。即炎症涉及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腹膜及盆腔结缔组织统称为盆腔炎。炎症可局限于某一部位,但由于解剖特点,常常是几个部位同时存在。多数由于急性期未及时彻底治疗而转为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有时可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a.慢性盆腔炎原因。负压电吸流产术引起上行性感染,如无菌操作不严,原有生殖器炎症术前未经治疗,或术后感染未及时控制,均可形成慢性盆腔炎等。负压电吸流产术后,机体防御功能减低,宫颈内口松弛,宫腔有创面,细菌易上行侵入宫腔,发生内生殖器炎症。人工流产术时发生子宫穿孔而未及时处理,亦可形成腹膜炎。

b.慢性盆腔炎临床表现。腰骶部酸痛,下腹一侧或双侧隐痛;下腹坠胀感,大便时牵拉痛,经期加重;白带增多,月经多或延长等;常有继发不孕;有时可伴有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

c.慢性盆腔炎诊断。根据病史体征诊断并不困难,但要注意有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容易鉴别;盆腔检查,子宫一侧或双侧有增厚、粘连、压痛或肿块,若为输卵管积水表现为囊性包块。

d.慢性盆腔炎处理。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采用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抗生素,严重感染者需进行全身支持疗法,盆腔脓肿、腹膜炎等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应采用手术疗法。物理疗法,如超短波等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散。

e.慢性盆腔炎预防。严格掌握适应证;流产前未治疗可能引起术后感染的疾患,如阴道滴虫等。

②月经异常:人工流产术后可能有月经紊乱。据报道,术后月经恢复的时间平均为33.8天,最早为术后13天,最晚为术后113天。术后第1次月经量的变化与该周期有无排卵有关,似与手术无关。经统计学分析,基础体温第1周为双相的,月经量变化不大;为单相的,月经量可明显减少,淋漓不尽或增多。67.4%的妇女于人工流产术后第1周恢复排卵。月经紊乱可能与人工流产术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调节功能失调有关。

a.月经异常原因。闭经与术后宫颈或峡部的粘连有关;月经少可能与术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调节功能失调有关。

b.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人工流产术后出现月经期延长或缩短,月经量增多或减少,月经周期短或延长,甚至闭经。

c.月经异常治疗。多数可自然恢复,少数不能恢复者,明确病因后对症处理,如按卵巢功能失调、宫颈和宫腔粘连治疗。

d.月经异常预防。吸刮子宫不应过度,以免损伤子宫内膜;吸头进出宫颈时不能带负压,尽量减少进出次数。

③继发不孕:继发不孕为人工流产术后未避孕而1年内未受孕者。1989年杨锡蒂报道不孕540例,其中105例为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占1.94%。对资料完整的77例不孕者分析,其中人工流产术后继发不孕占5.3%,慢性盆腔炎占32.4%,子宫内膜异位症占24.6%,宫内粘连占16.9%,内分泌失调占12.9%。

a.继发不孕原因。炎症使输卵管通畅障碍,输卵管运动功能紊乱或由于输卵管周围的粘连,妨碍卵细胞进入管腔;宫颈管损伤,瘢痕性改变是造成宫颈峡部功能不全和不孕的基础;子宫内膜损伤,宫颈和子宫内粘连,可使受精卵植入和着床发生障碍。人工流产术后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内分泌紊乱而致不孕。

b.继发不孕预防。严格无菌操作,减少组织损伤,可减少不孕症发生。

④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痛经,月经异常,经期不适,小腹坠胀,大小便不适,里急后重。

a.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盆腔检查子宫正常大或丰满,后倾固定,子宫至骶韧带或子宫至直肠窝有单个或数个大小不等的痛性结节。

b.子宫内膜异位症处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详见子宫内膜异位章节)。

c.子宫内膜异位症预防。尽量避免人工流产;手术避免宫颈或子宫腔粘连,吸宫时适当掌握负压。进出宫颈时应关闭负压。

⑤RH同种免疫问题:早期妊娠作人工流产术时,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组织而达到母血循环。当RH(-)妇女流产一个RH(+)的胚胎,则可引起RH免疫问题。据报道红细胞抗原最早可在妊娠38天出现,只要有0.1ml血液从胎儿进入母体就可引起致敏反应,产生RH抗体,当再次妊娠时可对RH(+)胎儿产生RH溶血反应。因RH血型不合而致的新生儿溶血症,一般发生在第2次妊娠时的婴儿,人工流产即能促进母体产生RH抗体,所以第2胎虽属第1个婴儿,即可发生RH自家免疫而出现新生儿溶血症。据国外报道妊娠2个月时有2%的致敏危险,妊娠3个月时大约有9%的致敏危险。总之,国外经人工流产大约有3%~4%的妇女出现RH免疫问题,国内RH(-)的人群较少,这类研究报道尚缺乏。临床上认为,当RH阴性妇女作人工流产术后给予抗D免疫球蛋白300μg,足以中和15~30ml胎儿血液,使母体不致敏。如超过72小时未给予,则可能对今后妊娠带来影响,在美国有5%~10%同种免疫新病例是因为在流产时未给予抗D免疫球蛋白。

⑥对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人工流产术后是否增加今后妊娠的自然流产率,这与许多因素有关。西欧的主要研究证实,在妊娠早期采用扩张宫颈作吸刮术,以后妊娠的流产率增高,危险性为正常的1.5~2.5倍。若有多次人工流产史的妇女,发生自然流产的危险性增高,出现早产或低体重儿的危险性增高约2.5倍。

⑦再次妊娠的分娩并发症:1987年北京市10个医院对2 051例人工流产受术者进行2年随访观察,共有1 205例足月分娩。为了观察人工流产手术对妊娠与分娩影响,选择了未曾做过人工流产手术的第一胎产妇作为对照。结果说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孕早期和孕晚期阴道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或过少、过期妊娠等并发症,两组之间无差异。但胎盘粘连、人工剥离胎盘和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人工流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此后又有多篇报道认为人工流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前出血、先兆流产、自然流产、产后出血、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残留等发生率明显增高。认为有人工流产史的产妇,其子宫内膜可能受损或感染,使部分或全部底蜕膜发育不良,影响孕卵生长发育,导致流产率高。分娩期并发症中胎盘因素占重要地位,其发生率明显增加,产后出血亦与胎盘因素有密切关系。人工流产次数越多,与再妊娠的间隔时间越短,其并发症越多。

综上所述,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与流产的方式、妊娠的时间、术后是否有感染以及人工流产次数的多少有关。

对人工流产术远期并发症的研究,很少是前瞻性研究,不论研究组还是对照组均缺乏充分的流产史资料,为此,人工流产术后远期并发症尚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需要反复强调: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最重要的是采取避孕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人工流产。医疗技术部门要不断提高施术者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并对受术者加强术后避孕知识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