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造句的原则和常见错误

造句的原则和常见错误

时间:2022-03-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造句的常见错误1.成分残缺所谓成分残缺,是指说话者在表述中缺少表达完整意思所必需的成分。其中结构关系混乱,句意不清,被称为异句杂糅,或者结构混乱。出现这种情况,有用词方面的原因,也有造句方面的原因。
造句的原则和常见错误_语言交流艺术及实用技能训练

(一)造句的原则

1.句子通顺原则

说话时对所要表达的事物有深入的认识,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把这个认识表达出来。不论是说理还是叙事,每句话都要明白透彻,符合语法规范。

例句:这次期末数学考试的及格率提高了三分之一。

评析:“及格率”是一种比率,要有比者和被比者,原句的“三分之一”是什么数字和什么数字相比没有交代,表达不通顺,

2.句子简练原则

说话不同于写文章,它是直接面向听众,用口语的方式讲自己的观点,过于深奥、冗长、啰嗦的话语会使听者理解困难,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说话要善于用精炼、准确的语言来概括、阐明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味才是语句的最高境界。

例句: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广和剧场看完昆曲《十五贯》演出后,对剧团的演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你们浙江做了一件好事,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评析: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周总理对演出成功的祝贺,对剧团工作人员的鼓励和赞扬。

3.句子有感染力原则

口语要善于运用使听众感动、震撼心灵的语句,达到感染听者的目的。例句:

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 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老舍《我的母亲》)

评析:这段话的叙述,无不令人心痛感动。

4.句子新意原则

句子有新意是指用新鲜、灵活、富有新意的表达方式去表现事物,不落俗套,打破常规。

(二)造句的常见错误

1.成分残缺

所谓成分残缺,是指说话者在表述中缺少表达完整意思所必需的成分。

(1)主语残缺。

例句: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评析:动词“使”运用不当,导致“我”丧失了主语的作用。删去“使”。

(2)谓语残缺。

例句: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评析:缺谓语“而奋斗”。

(3)宾语残缺。

例句:看到照片,我就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评析:缺宾语中心词,在结尾加上“的情景”。

2.结构不协调

(1)搭配不当。表现为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感情色彩不当等现象。

例句1: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评析:“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所以,应删去“能否”。

例句2: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评析:定语“很大”与宾语“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例句3: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评析:“效尤”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恰当,应改为“学习”。

(2)语序不当。在汉语中,语序改变意义也随之改变。如果不是特殊需要,一般不能随意改变语序。

例句:他的先进事迹时刻鼓舞着我们,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次团支部改选,支部书记又选上他了。

评析:“支部书记又选上他了”,语意不清,使人产生歧义,应改为“他又当选为支部书记了”。

(3)异句杂糅。不同意思、不同结构的句子,合并为一个句子。其中结构关系混乱,句意不清,被称为异句杂糅,或者结构混乱。

例句:提到冯霞的数学能力在四岁时就已经显露出来了。

评析:“提到冯霞的数学能力”,与“冯霞的数学能力在四岁时就已经显露出来了”,两个不同的句子结合到一起,致使结构混乱,句意不通。

(4)否定不当。否定不当是指说了反话,即句子表达出来的意思与本想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出现这种情况,有用词方面的原因,也有造句方面的原因。

例句:他非常懊悔当初不该让女儿嫁给这么个不成才的人,于是不等杨洪文开口,便冷言冷语地说了一大篇。

评析:“懊悔”是带有否定意思的动词,在此句中,“懊悔”的是“女儿嫁给一个不成才的人”,但在“让”词前加了个否定性词语“不该”,与原想表达的意思恰好相反。可删去“不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