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居集中地

民居集中地

时间:2022-08-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南京民居与南京城市建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商业繁华路段,民居也自然较多。清代及清代之前的南京主干道路主要是土路,兼有石板路、石块路,遇到风雨天气,道路泥泞,出行困难。中华路、三山街、评事街、夫子庙都是当时的繁华商业区。所幸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居民已经全部搬出甘熙故居,此地被改造成商业文化圈。老城南中华门城内城外,长干里、金沙井、颜料坊一带,以及秦淮河两岸也是过去城南老民居的所在地。

南京民居与南京城市建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商业繁华路段,民居也自然较多。过去中华路、评事街、三山街一带,都是商业繁华区,人口密集,民居建筑很多【图30-3】。

图30-3 南京街市

 清代及清代之前的南京主干道路主要是土路,兼有石板路、石块路,遇到风雨天气,道路泥泞,出行困难。民国初期市政部门整修市区和近郊主要道路,将一些土路改建为碎石路、石片路、碎砖路,以缓解交通之不畅。中华路、三山街、评事街、夫子庙都是当时的繁华商业区。商业的繁华也带动本地段住宅的发展,并且随着文化的区分,形成不同的居民区,城南一带是主要的居民区,大批民宅坐落其间,一户挨着一户,一家靠着一家;颐和路、宁海路一带是公馆区,散落着达官贵人的别墅豪宅。

老城南昇州路、评事街一带著名的民居是甘熙故里,三路五进的穿堂式房屋,占地14 060平方米,房屋众多,俗称九十九间半。多年来,位于南捕厅的甘熙故居一直被居民占着,里面住着很多住户。尽管建筑群的规模还在,但是因为居民混杂居住,私拉电线,改造得已经残败不堪。1999年我在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做记者时专门拍摄过甘熙故居的电视专题片,呼吁对甘熙故居的保护。所幸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居民已经全部搬出甘熙故居,此地被改造成商业文化圈。不过,历史文化的氛围被商业气息冲淡了很多。

老城南中华门城内城外,长干里、金沙井、颜料坊一带,以及秦淮河两岸也是过去城南老民居的所在地。如殷高巷的晚清钦差刘芝天住宅,高岗里晚清翰林魏家骅住宅,三条营晚清富商蒋寿山的住宅等【图30-4】 【图30-5】 。

图30-4 狮子山下的民居

图30-5 山西路住宅区

 民国时期的山西路一带是高档住宅区,颐和园、宁海路等建有私家公馆。周佛海公馆、陈布雷公馆、汪精卫公馆、于右任公馆、薛岳公馆等,都在附近。

水西门附近有千年仓巷,有木屐巷、朱状元巷等小街小巷。大名鼎鼎的朱之蕃朱状元府,过去就在朱状元巷32、34号。二路三进的格局,府内有花园、楼台亭阁、小桥流水。2010年前还残留朱状元府,随着仓巷的拆迁,朱状元府与朱状元巷都不复存在了。

龙蟠里一带也有民宅群【图30-6】,清代教育家薛时雨的薛庐、清代思想家魏源的故居小卷阿都在龙蟠里,距离不太远还有虎踞关的龚贤半亩园。这是知名人士的住宅,更多的住宅则是老百姓的居住房屋。民国时期著名的国学图书馆,以及书法家颜真卿的纪念祠都在附近,按说人气应该很旺,然而,由于远离商业圈,龙蟠里、清凉山一带渐渐冷落。

图30-6 龙蟠里一带民居

 龙蟠路一带文化底蕴深厚,不仅仅有南京最早的公共图书馆,还有名人故居,如魏源小卷阿、薛时雨薛庐,附近还有乌龙潭、颜公祠等。(摄于192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