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回乡办报梦想成真

回乡办报梦想成真

时间:2022-08-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揭阳晚报》实习结束之际,我欣闻自己家乡普宁市开始筹办市委机关报。我跟她说,家乡普宁正在筹办《普宁报》,我已与有关领导取得联系,初步达成就业意向,接收就业的相关资料已送达四川联大新闻学院,我还是回家乡工作吧。1998年3月13日上午8时,普宁报社举行庄重而简朴的挂牌仪式。《普宁报》一路欢歌前行,受到了中共普宁市委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回家乡办报,我梦想成真,成为真正的新闻记者。我决心以更大的热情来当好记者。

大学毕业,就面临着就业问题了。

1997年,全国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开始实施就业新政策,从原来统一分配向统一分配与双向选择相结合。大中专应届毕业生若自己找到用人单位,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发函到学校,再由学校推荐到人事部门分配就业。若毕业生自己未能找到用人单位,则由学校推荐该生回原来所在地人事部门分配工作。

在《揭阳晚报》实习结束之际,我欣闻自己家乡普宁市开始筹办市委机关报。在《南方周末》主编李益伦和中共普宁市委办公室副主任陈俊良的引荐下,我与正在筹办《普宁报》的主要负责人、普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佳生见面交谈。得知家乡普宁新闻人才缺乏,我就想到自己大学毕业之后要回家乡帮助办报。我的想法得到了林佳生等领导的支持。

大学毕业前夕,四川联大新闻学院举行本科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国内许多单位都踊跃参加,现场争着要人。广东粤北也有一个电视台到现场招人。那个电视台的招聘代表得知我是广东潮汕人,对我非常热情,游说道那边有一位领导也是潮汕人,非常欢迎我到那边去工作。我婉言谢绝了。另一位四川籍同学被当场招聘前往工作。

洪大章教授的夫人蔡嘉琪高级工程师也非常关心我的就业问题。她说她有一个同事的丈夫当过《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问我要不要请其帮助推荐就业。我跟她说,家乡普宁正在筹办《普宁报》,我已与有关领导取得联系,初步达成就业意向,接收就业的相关资料已送达四川联大新闻学院,我还是回家乡工作吧。

1997年7月,我带着相关资料离开大学校门,回家乡广东省普宁市人事局报到。

1998年2月18日,我被普宁市人事局分配到普宁报社工作。同一天,我就到普宁报社报到,几天后便开始工作。

初到普宁报社,即使办公楼是普宁市政协老办公场所,室内设施较为陈旧,但我还是觉得一切都是新的。

情系中华,根在潮汕(林新摄)

第一个新是见到了一批新同事。除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普宁报社总编辑林佳生和副总编辑张丹青两位领导外,其余都是第一次见面。比我先到一段时间的有赖伟杰、谢礼炮、陈胜鑫和赖建平,与我同时到普宁报社的有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研究生毕业生杨岚、暨南大学新闻本科肄业生张夏阳、暨南大学新闻大专毕业生李跃波、韩山师专中文大专毕业生郑能斌、广东女子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官曼萍。大家都比较年轻,充满着青春活力。当然,我们几个刚出校门的青年,自然还带着明显的书生气。

第二个新是普宁报社新设立,《普宁报》新复刊,开始迈上新征程。普宁报社是新设立的正科级事业单位,由中共普宁市委宣传部主管,主要负责复刊《普宁报》的采编出版工作。该报创刊于1956年,是中共普宁县委的机关报,先后使用过《普宁农民报》、《普宁报》和《大南山报》三个名字,1961年因故停刊,1997年进行试刊,1998年2月10日开始正式复刊为对开大报,成为中共普宁市委的机关报。1998年3月13日上午8时,普宁报社举行庄重而简朴的挂牌仪式。中共普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焕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普宁报社总编辑林佳生共同为普宁报社挂牌揭幕,推开报社大门,带领年轻的普宁报人迈上办报新征途。

第三个新是普宁报人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是办报新手,需要在工作中加强学习和探索。新设立的普宁报社工资福利较少,头几个月还没有工资可发。尽管如此,大家还是干劲十足,丝毫没有什么计较。办报业务方面,上至报社领导,下到采访司机,大家都怀着一颗学习的心来互助互勉,共同进步,形成了乐观进取的办报氛围。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在报社领导林佳生和张丹青的带领下,大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报原则、晚报风格”的办报方针,走“政治家办报、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之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在出版周期方面,从原来的每周二出版扩大为每周二、周五出版;在出版刊号方面,从广东刊号GD-0312升格为国内统一刊号CN44-0062;在内容形式方面,坚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双重喉舌的作用;在征订发行方面,从1998年5月开始,由普宁市邮局负责公开征订发行,发行量年年稳中有增。《普宁报》一路欢歌前行,受到了中共普宁市委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工作中的年轻普宁报人。(赖伟杰 摄)

与普宁报社第一届领导班子及全体同仁在一起。(赖伟杰 摄)

我到普宁报社工作,一直在要闻部,主要负责《普宁报》第一版的新闻采写、组稿改稿、编辑画版和出版校对工作。从一名新闻采编人员成长为助理记者,又从要闻部一般人员成长为主管全面工作的要闻部副主任。

回家乡办报,我梦想成真,成为真正的新闻记者。我很兴奋,也很勤奋。一年360多天,我几乎天天都处于亢奋状态,处在忙碌当中,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忙不完的事。一年从头到尾,日日夜夜,想的总是新闻工作,做的也总是新闻工作。在工作岗位上,我有事把事做,无事找事做。一切都围绕新闻工作来转,努力做一名称职的新闻记者。

在工作当中,我的记者梦实现了。不过,渐渐地,我意识到,记者责任重大,作用巨大。记者是新闻事件的采写者、记录者和见证者,也是新闻舆论的控制者、操作者和传播者,舆论导向正确与否,新闻传播效果好坏,直接取决于新闻记者。记者社会责任重大,尤其是在舆论导向的把握上。江泽民同志说过:“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正是这样,记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要求、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都要求是顶尖一流的。只有这样,记者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真正做一名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也正是这样,我严格要求自己要不懈努力,当好一名记者,当一名好记者,干出点样子来,“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江泽民语)。

2002年,为了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为了更好地做好新闻工作,我主动靠近党组织,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普宁市直工委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学习。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就到了2003年。这一年6月中旬,我和赖伟杰等同事到珠海市参加广东省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班学习。已在暨南大学任教的恩师董天策教授在培训班上再次为我授课,使我受益匪浅。我决心以更大的热情来当好记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