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房小车”,梦想成真

“大房小车”,梦想成真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房小车”,梦想成真按照黎明的要求,劳资部门开始测算职工未来的收入水平;规划部门开始规划宝钢员工的住房标准;宝钢领导也在预测未来中国的轿车市场,因为这种预测不仅是改善员工生活的需要,也将直接关系到宝钢汽车板未来的市场前景。那一年,宝钢实业公司经财部高工张元龙59岁。

“大房小车”,梦想成真

按照黎明的要求,劳资部门开始测算职工未来的收入水平;规划部门开始规划宝钢员工的住房标准;宝钢领导也在预测未来中国的轿车市场,因为这种预测不仅是改善员工生活的需要,也将直接关系到宝钢汽车板未来的市场前景。

据劳资部门测算,“按照国家有关工资总额与企业效益挂钩政策,未来宝钢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基础上,人均年工资水平可望达到一万美元”。规划部门在总结一、二期员工生活区建设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三期住宅标准应该大幅度提高,将来员工收入水平提高后可以考虑把房子按成本价买下来”。宝钢领导已经看到了中国未来私家车发展的趋势,党委书记朱尔沛在一次会上说:“到本世纪末,宝钢员工购买轿车完全有可能!”

“一套房、一辆车、一万美元!”消息灵通人士马上就把“风声”放了出来,一些头脑机灵的人还把几方面情况拼凑起来,归纳为“三个一”,并已经在坊间传开了。但大多数人不信,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可能吗?”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很多行业、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如,上海的棉纺织行业经营困难,毗邻宝钢的国棉八厂都停产了。钢铁行业的生产经营也经历着“过山车”般的考验,头年还是“把坯子压成板子就能赚大钱”的好时光,次年却陷入“求爷爷告奶奶也难卖出多少”的困境。身处这样的经济大环境,虽说宝钢一枝独秀,职工的生活比较稳定,但距“三个一”的目标,尤其是属于奢侈品的“一辆小汽车”,似乎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当时,社会上几乎还看不到私家车,房子是单位分配的小型公租房;收入嘛,虽然宝钢已开始推行分配制度改革,平均月收入已经突破三位数。但离年收入一万美元(按当时汇率为8万多元人民币)还差得远呢。

尽管大家疑虑重重,但黎明却是胸有成竹,他在许多场合都强调,只要宝钢的劳动生产效率提升了,我们的产品质量、产品消耗、信誉等和国外的先进企业一样了,“我们员工的收入也应该相应地增加”,“如果这样的话,达到买一辆小汽车的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宝钢还是大有可为的”。

随着宝钢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项改革的稳步推进,员工的收入确实越来越多,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推进减员增效,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宝钢员工率先享受五天工作制;福利房分配制度,使员工的住房水平明显改善,住上大房子成为现实;员工的收入不断增加,大伙身边真的出现了私家车主

俞德铭:住房改善三部曲

俞德铭是宝钢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从1982年到1997年的15年间,俞德铭家的居住条件跨了三大步,量与质都发生了飞跃性变化。

1982年前,俞德铭一家五口人住在上海市区旧里弄一间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后厢房内。楼上全部住家的面积加起来也不过80多平方米,却住了整整六户人家。各家都挤在小小的公用过道灶间做饭烧菜,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当然,大家都已习以为常。最难受的是,一家老小吃、喝、拉、撒、睡都在一间小房间内,用水还要跑到楼下。那时,俞德铭最盼望的是,能够分到一套标准的公房,有独立的卫生设备。

1982年初,俞德铭在宝钢分到一套大二室住房。拿钥匙的那一刻,俞德铭真有一种解困脱贫的翻身感,内心十分满足。他们家成了当时那栋旧居楼的首家搬迁户,邻里都来祝贺,纷纷夸奖宝钢条件好。那羡慕的眼光,俞德铭至今还记忆犹新。

刚搬至友谊路生活区,宝钢还没有煤气,每天还要生煤饼炉。1986年,宝钢生活区通了管道煤气,年底,俞德铭又一次搬迁,从二室户变成了三室户,住进了当时许多人羡慕的宝钢新四村。

俞德铭在新四村一住就是十年。其间,有几次机会可以增配、调整,他都因种种原因放弃了。直到1995年购买宝钢三期配售房,俞德铭经计算机排队轮到分房第一名,如愿以偿地购得一套向往已久的三室二厅新居。那新居面积比15年前的住房大了十多倍。1997年11月17日,《宝钢日报》刊登了他的文章:“我的居住条件,十五年内跨了三大步,发生了量与质的飞跃性变化。可以说,我家住房状况的变化,既具有典型性,又有普遍性。看着那明亮、宽敞的厅房,舒适、整洁的卧室,井然有序的厨房,禁不住的喜悦之情从我的心头涌起。”

张元龙:59岁成为“99新秀”车主

“老同志,您找公司领导有什么事?”

“能不能给我私家车办一张进厂证?”

“私家车?要办进厂证?”

“对,我已经买了私家车,希望办张进厂证,可办证的人说,文件没有规定,想找公司领导反映一下。宝钢效益好,以后私家车会越来越多,希望宝钢为我们创造条件。”

这一幕,发生在1999年夏秋之交的宝钢指挥中心大楼内。与办公室工作人员交谈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职工,名叫张元龙。

那一年,宝钢实业公司经财部高工张元龙59岁。就在这年初,张元龙学会了开车。报名学驾驶时,张元龙是同期学员里年纪最大的一个,也是学得最认真的一个。有了驾照没车开,老张的手有点发痒。住房已经解决——一百多平方米的宝山八村新居正在装修;两个女儿都有了不错的工作,老两口有点积蓄,张元龙寻思着,要买辆车。

张元龙和妻子都是1980年从本钢调来的。那年,他月工资只有62.4元,两个女儿还在读书,老张甚至觉得连彩电和冰箱都离自己很遥远。为此,老张一直非常节俭,不抽烟、不喝酒,就连理发也由老伴自己动手,70年代初花7元钱买的推子和剪刀,一直用到了现在。

买车毕竟要十几万元呐!两个女儿心疼老爸,说:“快退休了,赚点钱也不容易,把钱留着,吃得好点不是挺好的嘛,别买车了。”可张元龙对车的念想没有断,经常一边念叨驾驶要领,一边用手做着动作,“踩离合器,一挡换两挡 ”最后,还是老伴理解:“这么喜欢车,就买吧!”

当年8月,经过了一番仔细盘算,张元龙选中了新上市的桑塔纳,黑色“99新秀”,车价13.2万元,牌照2万元,加上购置税等林林总总,一次性付清的话,总共要16.8万元。那时,还没有刷卡消费,张元龙从银行取了现金,用报纸裹了好几层,足足有几块砖头那样厚。细心的老张怕路上不安全,特意找了个同事陪着,两人坐着公交车,上市里付了钱,把轿车开了回来。这辆桑塔纳在小区和单位煞是惹眼。停入宝山八村地下车库时,因为是第一辆私家车,车位随意挑。

老张开车上班,同事们非常羡慕。可老张也碰到了烦心事:进厂时给门卫拦下了,说车没进厂证。去办进厂证,可办证部门说:“私家车办证,文件上没有说,我们没碰到过。”

张元龙急了,私家车不能进厂,上下班不能用,不成了摆设了吗?周围同事给他出了个主意,找宝钢领导反映反映。于是,就出现了前面的那一幕。没多久,老张拿到了私家车进厂证。

1980年到宝钢时,张元龙怎么也不会想到,20年后,家里不仅各类家电齐备,住房条件宽敞,还能开上私家车。张元龙为这样的幸福生活总结了三条:一是党的政策好,二是宝钢经营有方,三是自己的勤奋。

崔晓磊:大房小车的快乐生活

1999—2000年,对宝钢热轧厂的崔晓磊来说,有着特别的记忆:1999年,他买了商品房,成了为数不多的社会商品房购买者。2000年,他买了小轿车,成了宝钢第一批有车族。

1996年,33岁的崔晓磊转岗到宣传部门,收入也有了增长。1997年,崔晓磊每月的基本工资是1400元,基本奖是900多元。妻子也在宝钢工作,小两口的日子虽谈不上十分富足,每个月还是能够存上一点的,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憧憬。

1999年,按照宝钢福利分房的条件,小崔可以换住房了,他换到了一套二室半一厅七十多平方米的老公房。那时,购买商品房在上海还是个新生事物。宝杨路上有个新楼盘推出,崔晓磊夫妻俩去看了以后,心动了。“能不能想办法换套大的住房,改善一下居住条件呢?”小两口盘算开了。最终,他们俩决定,把新分的住房卖了,贴一点积蓄,再向银行贷一点,置换了一套一百二十多平方米的新房。住进新房,崔晓磊的心里美滋滋的。

没多久,2000年,面向宝钢职工的免牌照团购汽车活动开始了。周围同事都在议论,小崔却毫无动静:不是不想,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刚买了商品房,还欠着银行不少钱呢。

没想到,一次在同事们议论时,厂长问:“小崔,你有驾照,干嘛不买车呢?这一次买车,免牌照。没钱?可以银行贷嘛,你年轻,宝钢效益这么好,收入会不断提高,多贷些也没问题啊。”

回到家,崔晓磊把厂长的一番话转给了妻子,两口子一合计,确实是这么个理。宝钢效益好,职工收入增长快,与1997年相比,小崔的基本月收入已经增长了一半以上,以后还会不断增加的。于是,两人下了决心——买车!

2000年3月14日,《宝钢日报》头版以“宝钢人开上了自己的车”为题,记下了宝钢人的幸福一刻——

3月11日上午,宝钢职工购买自备车交车仪式在会议中心举行。职工们就像过节一样,一个个显得非常兴奋,翘首盼望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因为就在今天,48位宝钢职工将率先拥有自己的轿车!

一辆崭新的黑色桑塔纳,在如油春雨的沐浴下显得更加乌黑发亮。它静静地停在会议中心大厅门前,像一位待嫁的少女,头顶红绸,耐心地等待主人的到来。谁将领走这第一辆车呢?

王军,这位热轧部精整分厂的小伙子,曾以“王军操作法”赢得宝钢先进操作法称号。购车登记时,他在长长的队伍中排在第一个,交定金时他也是第一个。“我是贷款买车的,因为我对宝钢的明天充满了信心。”他非常兴奋地告诉记者:“希望宝钢加大车改力度,让更多职工拥有自己的轿车。”

据介绍,宝钢职工购车十分踊跃,已购买800辆左右,而且大部分为普通职工,目前购买者还在增加。

一位职工开着新车,非常自豪地说:“开上了用宝钢钢板制造的轿车,真正是开上了我们宝钢人自己的车。”

(吴永中 整理)

编后记

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是一个优秀企业应尽的责任。“一套房、一辆车、一万美元”曾经是20世纪90年代宝钢员工的梦想,也成为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内在动力。

尽管逐梦的历程很辛苦,然而能够梦想成真,宝钢人付出的辛劳,值!

时至今日,年逾古稀的张元龙和笔者谈起当年买车的情景,依然像14年前那样激动。崔晓磊是笔者多年的好友,提起当年贷款买房、买车的“壮举”,自豪感溢于言表。

基层的员工是可爱的,他们为自己是宝钢人而备感自豪;基层的员工也是纯朴的,他们很容易得到满足感。只要企业能够不断发展,员工能够看到希望、得到实惠,就能不断激发凝聚力和战斗力。因为,他们知道,为企业奉献其实就是为了自己的未来。

“成为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公司典范”,是宝钢的三大愿景之一。昨天的宝钢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今天的宝钢同样有能力、有希望与员工一起描绘并实现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青年感言

作为一名青年员工,读完此文后,内心充盈着一种感动。一套房、一辆车、一万美元从梦想到实现,不过短短的几年,却实实在在践行着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诺言。

忆当初刚进宝钢,看到连绵的现代化生产线和绿树成荫的厂区环境,一种澎湃的激情油然而生,现代化的钢铁巨人、世界领先的钢铁企业,能服务于这样的企业真是我莫大的光荣。

正如文中所说的“我们因为自己是宝钢人而备感自豪”,宝钢人都有着一种“主人翁”心态。从“85·9”创业到如今五冷轧、硅钢等各条机组产线的成功投产,宝钢的“主人翁”活跃在生产线、写字楼、谈判桌上,他们不辞辛劳、加班加点,屡屡能完成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宝钢人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进而将自己和企业的命运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员工靠企业生存,企业靠员工发展,企业与员工就是这样一种相互依存、共赢发展的关系。

——宝钢股份公司 毕俊峰

经典故事

宝钢投产后,曾有人议论:投入巨资引进一流技术装备,不一定就能生产出一流的产品。有个叫刘利的宝钢人回答道:谁说拥有世界一流的技术装备,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他心里清楚:如果员工不提高操作水平,不能驾驭先进装备,就不会有一流的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