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易卦的整体排序

易卦的整体排序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易传·系词下》里所谓“阳卦多阴,阴卦多阳”,说的是三爻卦里的阴阳之分。两仪相逆的结果,前卦和后卦的卦序之差为32。例如,图中的阳仪的复卦排序为1,它的另一半的序号推定为33,是姤卦,就在对称的阴仪区内。复卦和姤卦以“天元”,即方图的中心为对称。按照同一逻辑来排序,师卦的序定为2、同人卦定为34;谦卦为3而履卦为35。同为一阳卦,复卦1、师卦2到谦卦3的次序说明了,决定卦序先后的是“阳度”。

我们在第八讲里以阳爻(或阴爻)的数目来定奇偶。若是以阳爻的数目来盘整64卦,对之进行分类,可以按照卦里的阳爻有0、1、2、3、4、5、6条,把全部的卦分成七类。零阳卦(纯阴卦)坤和六阳卦(零阴卦)乾都各有1个;一阳卦(包括五阴卦)是6个。余下的也很简单,六条爻里取阳爻的数目进行排列组合计算,(六中取二的)二阳卦(包括四阴卦)有15个,三阳卦(包括三阴卦)有20个,四阳卦(包括二阴卦)也是15个,而五阳卦(包括一阴卦)也是6个,总计为64卦。

按阳爻的数目给易卦分类,扩展到方图里结果就可以一目了然。下面的方图(图9.1)按调整后的八(纯)卦序排列,并注明了各自的阳爻条数,地是零阳(三阴)卦,雷、水、山为一阳卦,泽、火、风为二阳卦,天为三阳(零阴)卦。这样,排在了一起的三个一阳卦和一个三阳卦为阳仪卦(阳爻为奇数);排在一起的三个二阳卦和一个零阳卦(阳爻为偶数),则为阴仪卦。

64个易卦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两个三爻纯卦的叠加,其阳爻数是其下卦(或称内卦)和上卦(或称外卦)的阳爻数之和。很自然,地地坤卦(0+0)是零阳卦、天天乾卦为六阳卦(3+3),山山艮卦是二阳卦(1+1)、水火未济是三阳卦(1+2)、泽风中孚是四阳卦(2+2),没在图里显示的卦,譬如风火卦家人,也很容易推算出来是四阳卦(2+2)……我们没有把卦全都列出在图里,是为了突出本次讲解的重点。不过你会发觉,从零阳卦到六阳卦,每个卦在其所属的分类里都是连续成片,而且对称工整:零阳类和六阳类对称,一阳类和五阳类(一条阴爻)对称,二阳类和四阳类(两条阴爻)对称,而三阳类则和三阴类(三条阴爻)对称。

图9.1的第二层意思,是八个经卦全在主轴线——坤和乾的对角线上。这张图是按山泽调整过的八(纯)卦序排列的,无论是按数值编号排序还是按邵雍排序的方图,八经卦都在主轴线上,只是位置有所不同,震—巽、艮—兑成对的关系却始终如一。从阳爻分类的视角,零阳坤卦—六阳乾卦相对、二阳震卦—二阴(四阳)巽卦相对、二阳坎卦—二阴(四阳)离卦相对、二阳艮卦—二阴(四阳)兑卦相对,两种排序的方图这种关系保持不变。

图9.1

上图的第三层含意,特别把“内八卦”标示出来以便大家注意,二阴(四阳)卦中孚和二阳卦小过、三阴(三阳)卦渐和三阳卦归妹、三阴(三阳)卦随和三阳卦蛊、四阴(二阳)卦颐—四阳卦大过的相对位置。三种排序(邵雍排序、数值编号排序以及山—泽调整后的数值排序)形成的三个方图里,这四对卦始终保持“内八卦”型态,虽然其相对位置在流转。连同另外的四对,坤—乾、二阳卦坎—二阴卦离、三阳卦泰—三阴卦否、三阳卦既济—三阴卦未济,它们在结构上有着特殊意义。后四对卦在不同排序的三个方图里的相对位置始终不变,如同牢牢占据原位的八根“柱子”。从卦象结构来认识,“内八卦”的结构型态又多提供了一个佐证,构成对卦只能用“变”一个原则。(我们将在第十四讲继续展开讨论)

上图的第四层意思,是分出阴阳两仪,那么究竟哪32卦属于阳仪,哪32卦属于阴仪?业经确立,八纯卦里雷、水、山、天为阳仪,风、火、泽、地为阴仪。《易传·系词下》里所谓“阳卦多阴,阴卦多阳”,说的是三爻卦里的阴阳之分。阳仪卦的阳爻数为奇数,正如阴仪卦的阴爻数也是奇数一样。到了六爻重卦,32个阳仪卦和32个阴仪卦,阳爻总数和阴爻总数上是完全等同的,都是192条。易经里的阴阳对称(也可以说是奇偶对称、刚柔对称等等)的结构,与君子之道、小人之道扯不上什么关系。后者的说法只是某种诠释,目的是为了增强信念力量,在不确定情况下做选择时多点把握,增添一点决策的正当性,以符合人们趋利避害的期望。

由此推理,雷雷震卦、水水坎卦、山山艮卦和天天乾卦是阳仪卦,而风风巽卦、火火离卦、泽泽兑卦和地地坤卦则是阴仪卦。它们的连线,即主轴线,把方图划分成两个大三角,左下方为阳仪区,32个阳仪卦——震、坎、艮、乾,再加上排在这个区内的另外28卦;右上方为阴仪区,32个阴仪卦——巽、离、兑、坤,再加上排在阴仪区内的另外28卦。

图9.1的第五层意义,是怎样来给所有的64卦排定次序。到此为止的分析告诉我们,每对卦必有一卦属阳仪(姑且称之为前卦),另一半(姑且称之为后卦)属阴仪。两仪相逆的结果,前卦和后卦的卦序之差为32。因此可以确定,最主要的一对卦,乾—坤的卦序——作为阳仪尾卦,乾的序号为32,作为阴仪尾卦的坤,序号则为0(也可以看做是第64卦)。这个理解的突破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一旦排定了阳仪卦的序号,另一半阴仪卦也就排定了,相应的序号加上32即可,在方图里,阳仪卦和阴仪卦的位置是严格对称的。例如,图中的阳仪的复卦排序为1,它的另一半的序号推定为33,是姤卦,就在对称的阴仪区内。复卦和姤卦以“天元”,即方图的中心为对称。

那么,复卦为什么是阳仪的首卦,排序为1?因为阴极而阳,坤卦全阴,初爻变为阳爻后,所谓“一阳来复”,就是复卦;复卦的另一半是姤卦,乃由纯阳的乾卦的初爻变成阴爻后构成,于是成了阴仪的首卦,是阳极而阴的结果。“天根月窟,乃指复、姤两卦”,朱熹诠释了邵雍学说的这层意思。

在邵雍的先天圆图里,坤卦在剥卦和复卦之间,乾卦则在夬卦和姤卦之间。五阴(即一阳)的剥卦在坤卦之前,最后的一条阳爻在上爻位,剥尽后就成了零阳的坤卦。其对卦的另一半,五阳(即一阴)的夬卦,唯一的阴爻在上爻,诀别之后就成了纯阳的乾卦。这个顺序在伏羲先天圆图里是按顺时针方向展开的。在《观物外篇》里邵雍说,“复次剥,姤次夬”,剥卦(经过坤)演变成复卦,夬卦则(经过乾)演变成姤卦。他的解释是,“未有剥而不复,未有夬而不姤者”。邵雍着实点出了阴消阳息和阳消阴息的周而复始的易卦大循环的要旨。

按照同一逻辑来排序,师卦的序定为2、同人卦定为34;谦卦为3而履卦为35。同为一阳卦,复卦1、师卦2到谦卦3的次序说明了,决定卦序先后的是“阳度”。所谓阳度,不但与阳爻的数目,还和阳爻所在的位置有关。同是一条阳爻,二爻位的阳爻,阳度高于初爻位的阳爻,三爻位的阳度又比二爻位更高。形象地描述,是“长男—中男—少男”,阳度在逐级增强。反过来看,阴仪卦里从姤卦33、同人34到履卦35,同为一阴卦,随着唯一的阴爻在从初爻位上升到三爻位,阴度在增强(阳度同时在减弱),形象地说,就是“长女—中女—少女”阴度在渐次上升的关系。

从阳度来考察,零阳的地卦,阳度最低;一阳的三卦,雷、水、山,阳爻的位置自下而上逐卦上升,阳度渐次增强;二阳的三卦,泽、火、风,阳度都高于一阳的三卦,由于阳爻所在位置阳度也是自下而上逐级上升的;直至阳度最高的三阳天卦。所以很清楚,八卦序是地、雷、水、山、泽、火、风、天,是0至7。算作1到8也不妨,只是计算机处理时不太方便,需要转换而已。

至于邵雍的八卦序,也可以依照阳度来排出。不过邵雍的排序,我们已多次说明,是自上而下为之,即把阳爻的位置从上到下来测量阳度的,上爻位的阳度最低,下爻位的阳度最高,因而得出的八卦序是0至7(或1至8):地—山—水—雷—风—火—泽—天(这里风—雷已做互换)。而从阴度的视角来看,结果也是同样的。你可以试着重复一遍,循着阴阳彼此消长的道理,依照阴度来排序,以为验证。

那么,为什么邵雍在“伏羲先天圆方图”里的八卦序是地8—山7—水6—雷5—风4—火3—泽2—天1呢?(请见图23.9,17世纪末传到欧洲的原图。)我们说了,八卦排序重要的是彼此相对的顺序,编号是0至7、1至8;或7至0、8至1,没有什么出入。还可以有几种解释。一是邵子的思维非常辩证,他的名言“易,逆数也”,说明他常是逆向来思考问题的。二、是假如把阳爻计作0、阴爻计作1——和通常的二进制数值法相反的话,那不就成了地7—山6—水5—雷4—风3—火2—泽1—天0,或8至1吗?(讨论的展开请见第二十三讲,我们称其为“逆排”。)

图9.1给十个卦排定了序,其余的54卦的排序要复杂些。让我们下一讲接着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