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琐谈吴敬梓故居和“三园”

琐谈吴敬梓故居和“三园”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吴敬梓故居是在吴敬梓祖居宅第“遗园”遗址上恢复重建的工程项目,是全椒县委、县政府倾情打造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老四吴国对于1658年中进士,并且名列一甲第三名,俗称“探花”及第。三园之名,取自《诗经》。吴国对以“晚遇”登一甲三名“探花”。经充分查阅了有关太平天国的史料后,“遗园”被毁的真相浮出了水面。与县衙隔河对望的“遗园”首当其冲,这就是民国《全椒县志》所载“咸丰兵燹毁”。

全椒县吴敬梓研究会 金厚钧

吴敬梓故居是在吴敬梓祖居宅第“遗园”遗址上恢复重建的工程项目,是全椒县委、县政府倾情打造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它的建成,凝聚了全县四十七万人民的殷切期望,也实现了中外人士翘首以盼的一个心愿。它的建成,使一代先贤吴敬梓结束了二百六十五年来的一个遗憾,也表现了所有家乡父老们对于他最深切的纪念。

工程于2011年9月开工建设,至2014年9月基本完成布展。弥为珍贵的是保存了当年“遗园”遭受1858——1860年“太平天国”在全椒两次战火后所残存的几间偏房,使我们还能从中多少领略到一个半世纪前“遗园”的身影。

“遗园”为吴敬梓曾祖父吴国对亲手所建,位于县城城墙隔河相望的襄河北岸河湾街。距今已经有三个半世纪。在“遗园”中,生活了吴敬梓的曾祖父吴国对,祖父辈吴旦、吴勖,父亲辈吴霖起和吴敬梓以及子吴烺五代人。

吴敬梓的曾祖、祖辈形成了吴氏门第“五十年中,家门鼎盛”的辉煌时期。吴国对弟兄五人,他排行老四,与老五国龙是孪生兄弟。老大吴国鼎和老五吴国龙在明崇祯十六年,即1643年同时金榜题名,双双考中进士。老三吴国缙于1649年中进士。老四吴国对于1658年中进士,并且名列一甲第三名,俗称“探花”及第。所以后来乡人俗称”遗园”为“探花第”。

四弟兄为官后相继离开祖居地程家市梅花垅,除老三吴国缙迁居在其任所南京江宁外,老二吴国器守家主持家政。老大、老四、老五相继搬到县城居住。吴国鼎在襄河东岸建造了府第“薖园”,老五吴国龙在襄河西岸建起了“远园”,吴国对在襄河北岸建起了“遗园”,三座宅第分别位于襄河拖板桥的各一方,形成鼎足之势,遥相呼应,呈一时之盛。

三园之名,取自《诗经》。“薖”,取自《诗经·卫风·考槃》:“考槃在阿,硕人之薖。”其意为道德品质高尚之人心怀宽广。考槃,指避世隐居。老大吴国鼎年龄较长,他中的是明末科举的进士,一年后,明亡。他当时已49岁,头脑中的怀明远清意识应该和大多数文人一样,要比小他很多岁的几个弟弟强烈得多,所以他只为官不上三年,就以孝母之由致仕,隐居在家。民国九年《全椒县志》记载:“丙戌(1646),丁内艰,与诸弟庐墓山中不复出。”他的宅第以“薖”为名,是和他一生的行为相符合的。

“远”,意为绵长高远。而在“国”字辈的老弟兄们中,也只有吴国龙这一支的子孙们在其他弟兄们式微之后,还保持着相当长时期的兴旺景象。不但子孙中举人进士连连不断,并且其子吴昺还以一甲二名高中“榜眼”,成为吴氏家族中科举成就最高的人,这也许正体现了取名“远园”的深意。

从明清《全椒县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自吴敬梓高祖吴沛到曾祖辈以至到吴敬梓自己,都有《诗经》研究著作篇目存世,这也都表现了吴敬梓家族对《诗经》重视的特殊传承现象。吴氏三杰将自己的宅第名自《诗经》也就很合乎常理了。

在故居布展之前,关于“遗园”被毁,一直只有“咸丰兵燹毁”几个字的模糊概念。毁在具体时间和原因一直没有说清。经充分查阅了有关太平天国的史料后,“遗园”被毁的真相浮出了水面。

在咸丰三年到十三年的十余年间,即1853年到1863年间,全椒县城成了太平军与清军反复争夺“天京”的前沿战场。这期间,包括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东王杨秀清,以及干王洪仁玕等均率军在全椒县城进行过激战。

咸丰八年(1858)春,副将惠成接统音德布兵勇,议复和州乌江,移营前进。寇侦知和全境上空虚,密抄后路,假官兵旗帜,三月癸卯清晨,由全椒小南门入,居民突见红巾杀人,乃相率哗窜,城遂陷。前县令孟煌死难……十年(1860)二月丁巳,驻守全椒寇酋杜宜魁、周长福等,杀其渠亚天福,降于驻滁豫军李世忠。世忠受降,仍以杜宜魁守全椒,而拔队会同办理一切。

十年三月丙子,英王陈玉成率众号称二十万围全椒。为了抵挡陈玉成的围攻,清军守城豫军将城墙外的民居尽数毁,使进攻的太平军完全暴露在清军的炮火之下。这就是史料所记清军的“坚壁清野”。与县衙隔河对望的“遗园”首当其冲,这就是民国《全椒县志》所载“咸丰兵燹毁”。“遗园”仅剩耳房几间和门口的4个旗杆石。

四月丁未,伪英王玉成再围全椒,壬辰,世忠击走之……八月,伪天王令围攻全椒……寇大败。至是撤退,遗黎始有生机云。次年,咸丰死。计自咸丰十年复城以后首尾四载。豫军横行于滁郡,居民遭其荼毒,不堪言状。持清野之说,将民间房屋拆毁尽净,百姓大半露宿。四出劫掠,残刻胜于粤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