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屠倬《莲子居词话序》云:有校正词律伪缺之处,有考订词韵分并之处,有评定词家优劣之处,有折衷古今论词异同之处。《莲子居词话》四卷,于前哲及近人论次略备,持论尤雅。其研究宗旨非泛视钞撮者可比,谭献《复堂日记》曾云《莲子居词话》“有功倚声不小”。《古今说部丛书》本《莲子居词话》除屠倬、许宗彦序外,另有胡凤丹作于同治十年的序一篇,为《词话丛编》本所无。

24.吴衡照《莲子居词话》

【作者小传】

吴衡照(1771—1831)[130],字夏治、子律,因生于乾隆辛卯年(1771),故自号辛卯生。海昌(今浙江海宁)人,仁和籍。嘉庆三年(1798)举人,十六年(1811)进士。以知县用,具牒改教。嘉庆二十四年(1819)署淳安训导,补金华教授,卒于官。吴氏论诗于南宋以姜白石为第一,金则尊元遗山,明则尊青邱而抑王、李。有《辛卯生诗》四卷。生平精于倚声按谱之学,“于乐章夙有深嗜,凡古今名家之作,靡不搜访购致,沈研而熟习焉。一字之不安,辄数易其稿。暇日,手辑近作曰《莲子居词钞》”[131]。生平见《民国杭州府志》卷一四六、《海宁州志稿》卷二十九、《晚晴鋎诗汇》等。

【成书时间】

据前屠倬、许宗彦《序》可知是书成于嘉庆二十三(1818)年。

【内容述略】

《莲子居词话》四卷,卷一68则,卷二60则,卷三42则,卷四49则,合219则。屠倬《莲子居词话序》云:

有校正词律伪缺之处,有考订词韵分并之处,有评定词家优劣之处,有折衷古今论词异同之处。至于博徵明辨,搜罗散佚,信足为词苑有功之书。间有遗闻轶事,偶记一二,不必尽有关乎词,要其所列皆词人也。此亦温公诗话载梅尧臣一条之例。

许宗彦《序》则云:

《莲子居词话》四卷,于前哲及近人论次略备,持论尤雅。间有考订古韵,辨证轶事,无不精审详当。学者之津梁,谭者之园囿也。

于此可知词话所涉之主要内容。其研究宗旨非泛视钞撮者可比,谭献《复堂日记》曾云《莲子居词话》“有功倚声不小”。

卷中所涉考征类皆精准,如卷一考辨苏轼与毛滂事条,据黄升《绝妙词选》可知,东坡守钱塘时,毛滂为法曹掾。辞去之日,以赠妓《惜分飞》词,激赏于东坡,遂折柬追回,留连数月。吴氏则辨云:

《东坡集》施元之注,元初,公在翰苑,滂自浙入京师,以诗文谒见。公出守钱塘,滂适为掾云云。是公与滂在翰苑日已知之,不自守钱塘始也。公尺牍中答滂者七,其一、其二皆翰苑时作,尤为可据。至滂在元初为知名士,同时如孙使君、沈文伯咸与交。以公之礼贤爱才,顾俟既去,始见其词而激赏追回,应无是理,升南宋人,考证若是之疏,不可解也。

又如卷二为李清照再嫁辨诬,以《金石录后序》、《容斋四笔》等书考之,谓宋人说部多载其事,大抵彼此衍袭,未可置信,持论亦称有理。

至于折中前人论说异同之处,如唐词《菩萨蛮》、《忆秦娥》二阕,花庵以后,咸以为出自太白,然太白本集不载,至杨齐贤、萧士*注始附益之,胡应麟《笔丛》疑其伪托,谓详其意调,绝类温方城。吴氏则以为不然,盖以词中“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等语,神理高绝,非金荃手笔所能。

又于前人词话,多补其阙漏,校其错谬。如陆行直《词旨》所摘乐笑翁警句十余则,吴氏为补十五则;徐img61《词苑丛谈》有脱漏误谬之处,亦为雠勘补订十之六七;用力可谓勤矣。又书中称引时人词话而今失传者,颇足为考证之资。如卷二称钱葆+(芳标)有《莼,词话》,卷三载许田(莘野)有《屏山词话》一卷。许书尚存,钱书未见他书称引,亦不见诸家著录,殆已失传,然犹赖此而存其名。

《莲子居词话》论词之旨,多以浙派为准的,以雅相尚,其言曰:

言情以雅为宗,语丰则意尚巧,意亵则语贵曲。

于词法则反对雕琢堆积,提倡愈淡愈妙:

词忌堆积,堆积近缛,缛则伤意。词忌雕琢,雕琢近涩,涩则伤气。

故其品评词家长短优劣,多与同时常州派周济之说异趣。如周济贬抑白石,吴氏则以白石为高,认为“白石之高,殆不可以学而至”,并云姜、史、王、张等人的咏物词“有不粘不脱之妙”、“刻画精巧,运用生动,所谓空前绝后矣”。于苏、辛二家,周济退苏进辛,而吴氏虽亦认为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但苏、辛比较,仍以苏为高,认为“辛之于苏,亦犹诗中山谷之视东坡也,东坡之大与白石之高,殆不可以学而至”。对本朝词人,则推崇朱彝尊,词话卷二云:

竹篘自云:“倚新声,玉田差近。”其实玉田词疏,竹篘谨严。玉田词淡,竹篘精致。殊不相类。窃谓小长芦撮有南宋人之胜,而其圆转浏亮,应得力于乐笑翁耳。

吴氏论词不拘泥于南北宋之争,而是各依其胜而给予客观评价:

词至南宋,始极其工。秀水创此论,为明季人孟浪言词者示救病刀圭,意非不足。夫北宋也,苏之大,张之秀,柳之艳,秦之韵,周之圆融,南宋诸老,何以尚兹。

他对唐五代词评价也很高,如评李白词云:

太白词气体俱高,词中之汉魏也。

评温庭筠《菩萨蛮》云:

作小令不似此着色取致,便觉寡味。

评韦庄词云:

韦相清空善转,殆与温尉异曲同工。

于唐五代北宋词均评价甚高,此有似于常州词派论词之旨。然仅以秀艳等字推尊北宋词则体现出他与张、周论词旨趣有本质的不同,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即云:

苏之大,张之秀,柳之艳,秦之韵,周之圆融,南宋诸老,何以尚此。”此论殊属浅陋。谓北宋不让南宋则可,而以秀艳等字尊北宋则不可。如徒曰秀艳圆融而已,则北宋岂但不及南宋,并不及金元矣。至以耆卿与苏、张、周、秦并称,而不数方回,亦为无识。又以秀字目子野,韵字目少游,圆融字目美成,皆属不切。即以大字目东坡,艳字目耆卿,亦不甚确。

陈廷焯进而认为此书“于词之原委,全未讨论。枝叶虽荣,本根已槁,此亦六百余年之通病也”[132]。可知吴衡照实主浙派而欲救其弊者也,并非要迎合常州词派。故其词话品评清代词人时,多推掖浙派词人,而对张、周等常派词人无一推许。

是书所纪词人词事,最迟者至许宗彦(1768—1818)《鉴止水斋词》、屠倬(1781—1828)《耶溪渔隐词》,足资考订。然其所纪亦间有失误之处,如卷一云:“宋陈经国《龟峰词》皆《沁园春》调。竹篘《词综》谓嘉熙淳间人,未著履历。知不足斋云:按《宝四年登科录》,第四甲第一百四十八人。陈经国,字伯夫,小字定夫,本贯潮州海阳县人。词后有陈所斋跋,称刚父兄,则又字刚父也。”据夏承焘先生《天风阁学词日记》可知,饶宗颐《潮州丛著初编》收有《龟峰词跋》一文,考定作者为三山之陈经国,又名人杰,其殁在宝四年,与登科录所载之潮州海阳县陈经国、字伯夫者并非一人,《莲子居词话》所云误。

【版本考略】

有嘉庆刻本、道光壬辰(1832)秋钱塘汪氏振绮堂刊本、同治丁卯(1867)补刊本、同治庚午(1871)退补斋刊本(均据孙殿起《贩书偶记》卷二十)、《古今说部丛书》本(上海国学扶轮社民国四年铅印本,第九集收)、《词话丛编》本(覆退补斋本)、《续修四库全书》本(据嘉庆刻本影印)等。

《古今说部丛书》本《莲子居词话》除屠倬、许宗彦序外,另有胡凤丹作于同治十年(1871)的序一篇,为《词话丛编》本所无。序称是书“溯源竟委,沿波讨澜,淄渑之味能分,妃之讹必辨,尤足资夫镜考”。

【其他词论】

吴氏另有《竺萳诗余序》一文论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