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惊人的假说”

“惊人的假说”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意趣相投,1988年克里克和比他年轻了40岁的科赫结成忘年交,他们决心为揭开意识之谜而共同奋斗。克里克认为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高级形式。克里克说道:“还没有人能对我们是如何通过脑的活动而体验到红色的‘红’这样一种主观体验[5]以可信的解释。”他和科赫认为,打仗要选择好最容易取得战果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揭示视知觉的神经相关机制。他们把这些最小限度的神经元集群活动称为该知觉的神经相关机制。

因意趣相投,1988年克里克和比他年轻了40岁的科赫结成忘年交,他们决心为揭开意识之谜而共同奋斗。科赫回忆说,当时绝大多数科学家对待研究意识的态度是:“至于说到意识,我们还是把它留给宗教界人士吧,或者留给哲学家、或是新世界教派的邪教,科学家对此无能为力。”克里克和科赫觉得这样的看法是愚蠢的,因为我们明明知道自己是有意识的,如果不去研究,那实际上就是自动放弃了对自然界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的研究。他们确信意识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因此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进行研究。

尽管克里克在开始意识研究之前,对脑就早已有所了解,也有许多神经生理学家朋友,但是当时他毕竟还不是一位神经科学家,在正式开始要研究意识问题时,他发现自己对脑了解太少。根据他通过研究DNA的双螺旋结构发现遗传密码的经验,他深刻领会到生物学中的一条普遍规律,即如果你想要理解某个生物系统的功能,那么你就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因此,他踏入该领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学神经解剖学的知识。接着就是广泛阅读实验文献和综述,以全面掌握现况。另外,他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自己的工作做了一个明智的定位:“至少在开始时不直接亲自做实验,除了技术上的困难之外,我想我可以在理论方面起更大的作用。……我希望能在用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脑的学科之间架起桥梁。”当然他在这里说的只是由于他的年龄、背景和经历使他决定“不直接亲自做实验”,但是这一点也不意味着他不重视实验,或者可以脱开实验事实去苦思冥想;相反,他和神经科学家维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广泛阅读实验文献和综述”,他的意识理论既来源于实验事实,又要受实验事实的检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选择突破口了,也就是选择从什么样的具体课题入手。

克里克认为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高级形式。除了极少数例外,动物并没有自我意识,更难以研究,所以他认为要研究自我这样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到时候。即使不牵涉自我,要想解释主观体验是怎样由神经回路产生的也非常困难,查默斯(David Chalmers)将其称为意识研究中的困难问题。克里克说道:“还没有人能对我们是如何通过脑的活动而体验到红色的‘红’这样一种主观体验[5]以可信的解释。”他和科赫认为,打仗要选择好最容易取得战果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揭示视知觉的神经相关机制。因为不仅人有感知觉,许多动物都有感知觉,所以研究意识也许应该从感知觉是由脑的哪些部位的哪些神经活动引起的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着手。他们把这些最小限度的神经元集群活动称为该知觉的神经相关机制。脑中的许多活动都是下意识的,因此克里克“想知道我们意识到时的脑活动和我们意识不到时的脑活动差别何在”。这样,他们提出意识研究的第一步应该集中在对视知觉的神经相关机制的研究上。他们认为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进一步深入到因果性问题。也只有在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之后,才需要进一步考虑怎样,甚至是否能解决查默斯所讲的“困难问题”。

图7-3 科赫。他与克里克年龄相差了40岁,合作了近20年,是一对意识研究的忘年交!

正是这样,他们经过近20年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意识研究的理论框架,这个框架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有关相互竞争的集群的想法。脑后部的集群和脑前部的集群之间有广泛的相互作用,并不是所有的皮层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注意对新产生的集群进行选择,优胜集群的活动就表现为意识的内容。他们指出:双眼竞争会是研究意识的神经相关机制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所谓的双眼竞争是指当给两只眼睛分别看完全不同的两幅图像时,主体并不能同时看到这两幅图像,也不能看到它们的叠加,而是轮流看到其中的一幅。如果读者要想体验一下这种双眼竞争的感受,您可以带一副两个镜片分别是红色和蓝色的眼镜,这时您看到的周围环境的颜色就不断地在这两种颜色之间切换。他们当时想要研究清楚的就是,当主体意识到某种感受或是他们意识不到某种感受时,脑中发生了些什么样的变化。他们的这一理论已经总结在克里克过世后科赫发表的专著《意识探秘》(The Quest forConsciousness)一书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