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与《如意报》

我与《如意报》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来是出于家乡情、朋友谊,二是《如意报》有内容可读。《如意报》就是这位儒商的精神体现。志光果然不负重托,把《如意报》办得十分出色。我熟悉的文学界朋友,大多在《如意报》发表过诗文。这十来篇文章我专为《如意报》而写,写得十分投入、十分舒畅,自认为是本人散文中最挥洒自如的几篇作品。今天,《如意报》已出版50期,西林的产品也已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

如意公司董事长储吉旺先生,也是我的文友

如今,大小报铺天盖地,每天看报也基本上只看标题。但在赠送和订阅的林林总总报纸中,《如意报》我却是每期必读,从头看到尾。

这为何?一来是出于家乡情、朋友谊,二是《如意报》有内容可读。如意公司的董事长储吉旺是家乡实力派企业家,也是我的文友;主编潘志光更不要说了,与我相交相知30多年,早从诗歌作者变成家乡老友。如此久远的乡情、友情,在当今重利轻情的现实社会里,确是难能可贵。

储吉旺创业十分不容易,从一名退伍军人,历尽艰难,探究各种发展之路,最后创办起如意公司。从有限的资金、简陋的设备,生产第一代搬运车,到今天资产近两个亿,在宁海开发区盖起花园式厂房,系列产品畅销五大洲,成为全世界搬运车业的“龙头老大”,其人其事确有传奇色彩!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如此紧张繁忙的“时间就是金钱”的日日夜夜里,吉旺居然见缝插针写下了6部著作,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儒商。《如意报》就是这位儒商的精神体现。没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老板绝不会花这笔钱来办报纸。

潘志光呢,本该朝仕途发展,却选择了文学之路,尤其对诗歌情有独钟。从一头黑发写到两鬓雪霜,仍是痴心不改、矢志不渝。别人早就金盆洗手,可他仍在苦写苦吟;别人激情枯竭,他仍是诗情澎湃,越写越好,越写越“现代”,令我这退伍的“老诗人”都惊讶不已。当然,在写诗人远比读诗人多的今天,诗人和其他文人一样两袖清风。储总慧眼识英才,把志光请来主编《如意报》,而且大胆放手,口口声声“潘老,潘老”(事实上是同龄人),十分尊重。

古语有言:“士为知己者死。”志光果然不负重托,把《如意报》办得十分出色。从第1、2版我可了解家乡这位骄人企业家的业绩和动向,从第3版我可读到一些观点和全国文萃,第4版“西林园”更是志光的拿手好戏,办得异彩纷呈,很有文化品位。这在全国企业报中并不多见。

志光凭他多年同各地文友的关系和为人的真诚,可以约请到不少名家的稿子。我熟悉的文学界朋友,大多在《如意报》发表过诗文。我也出于对家乡的感情和对吉旺、志光的乡谊,一度在《如意报》开了个“忆家乡”的专栏,把少年时代所经历的宁海前尘旧事,写了一组文章。这十来篇文章我专为《如意报》而写,写得十分投入、十分舒畅,自认为是本人散文中最挥洒自如的几篇作品。没想到在家乡引起较强烈反响,《宁波晚报》也主动转载《如意报》这组散文,使我十分欣慰。

今天,《如意报》已出版50期,西林的产品也已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我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在2003年新年到来之际,信笔题写了两句话,衷心祝愿《如意报》办得更如人意,西林产品在西方之林更独具雄风。这也算是一张新年贺卡吧!

(2002.12)

潘志光主编的《如意报》百期缩印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