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都灵之马》攻略

《都灵之马》攻略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都灵之马》之所以不遗余力地表现生活细节,是因为现实就是如此无聊、灰暗、压抑、绝望、破败、狂暴和龟毛,最终在麻木或恐惧中消亡。请注意,她用“她”来指代马儿,证明这是一匹母马。因为这是《都灵之马》,你得找个耐干的活来做。

故事背景

故事灵感来自哲学家尼采的传说,在影片开头也有介绍但是并不详细。贝拉·塔尔也许认为这在西方家喻户晓,在中国却没有被写入小学课本,因此有必要做补充以方便理解。1889年的1月3日,尼采从都灵的卡罗·阿尔伯托广场的玩具店走出来,他因为内急晚来了十分钟,错过“种马”纪念版的发售时间。这款12寸可动玩偶来自香港,售价为9999里拉,肌肉纹理和皮革光泽极佳,体内植入了模仿马骚味的香囊,还有六款不同颜色的可换马掌和三款不同表情的头雕——据说起了大早的科波拉抢到了,并将其中一个头雕用在《教父》里——无论如何,尼采赶到时,“种马”早已抢购一空,他非常沮丧。

走出玩具店,正巧看到一农夫在鞭打马儿,精神恍惚的尼采以为那是“种马”模型,提出高价购买,但是他老妈拒不付款。尼采就在地上打滚耍泼,又抱着马头嚎啕大哭,被强行带回家后,生气的他不跟任何人说话,以为母亲会心软,但是一直到他去世都没有得到“种马”模型。那匹马儿后来如何,没有人知道。

准备工作

1. 创造一个全黑的环境。选在晚上,挂窗帘,不应该有任何多余光源,哪怕是音响指示灯也得用纸盖上。其实就是在模拟电影院——尽管市面上流行的“这个那个一定要去影院看”的说法基本都是在胡扯,但这对《都灵之马》却很重要。

2. 为了体验片中人的痛苦,请在大风天跑外面站十个小时,或用吹风机吹脸十个小时,记得调成冷风。或卧推十公斤杠铃杆一百次。条件允许的话,边吹边推边看效果最佳。

3. 包菜一颗,菜盆一个,手电一支。

核心提示

《都灵之马》之所以不遗余力地表现生活细节,是因为现实就是如此无聊、灰暗、压抑、绝望、破败、狂暴和龟毛,最终在麻木或恐惧中消亡。慢节奏还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尽管这种思考在一开始可能并无目的——比如“为何是都灵之马而不是攀枝花之骡?”这显然并不重要,但是要不了多久,导演就会提供更多线索:将反复出现的吃土豆片段连在一块,不难看出这是在对西式烹饪传统提出挑战,怎么可以不用油也不切丝只用清水煮呢?在《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本来答应要帮参议员找回女儿,后来杀人越狱,八成跟监狱餐里没切也没剥皮的囫囵个土豆有关。下文即为楼主看片时经过严肃思考得出的东西。

严肃思考得出的东西

1. 注意贝拉·塔尔长镜头的特点,看起来很磨叽,但是保持了思考的连续性,而且有着惊人的“跨度”,即在镜头开始与结束时想到的东西往往完全不一样。以《都灵之马》的第一个镜头为例,说的是老人和他的马在大风沙天气里赶路,马儿的头上下剧烈地摆动,每次使劲都会露出一口大白牙,这就是“咬着牙前行”吧,犹如人类的困境……而在这个镜头持续了100分钟后,我也想好了未来一个月每天应该吃些啥——第23天的中午吃茄子盒,而且是晾了一晚上的,软软的,更多水更鲜美。那天晚上也要吃茄子盒,得多炸些。

2. 马夫早起上班,马儿仍然赖着不走,再次遭到鞭打。这当然是在影射地球村越来越糟糕的交通状况,现代人虽然拥有了更快捷的工具,却因此作茧自缚,寸步难行。马夫的女儿在这场戏中扮演了与尼采相似的角色,她叫停暴躁的父亲,说,“你看不出来她动不了了吗?”请注意,她用“她”来指代马儿,证明这是一匹母马。如果不知道尼采为玩具伤神,单从抱着母马不撒手这件事,可能会误以为他有什么特殊癖好呢。而在马夫牵马回厩时,镜头对准她左右摇摆、无比性感的屁股,无意间加重了这种误解。

3. 马夫有一脸大胡子,多数人的胡子留不起来,稀稀拉拉,短短的,很猥琐。跟马夫讨酒喝的胖子脸上无毛,干干净净,连头发和眉毛都没有。他嫉妒马夫毛多,就扯了一大通“人与上帝共同毁灭世界”的理论,试图让马夫心情低落,马夫让他滚一边去。导演说这个胖子是“尼采的影子”,可见“胡子”即是“种马”,尼采对于这件事还是很介意的,不愧是悲观主义者。

4. 独臂马夫单手持斧赶走吉普赛人的一幕在大风沙背景下犹如莱昂内和中国武侠联姻,莫非这是英雄片?贝拉·塔尔把吉普赛人描写成小偷、乞丐和神棍,让人想起约翰·福特塑造的印第安人,不过贝拉·塔尔并非种族主义者——马夫和女儿驱逐吉普赛人是因为吉普赛人拥有两匹马,而且都是白的,而他们只有一匹黑马,就好像没有马的尼采嫉妒他们那样。吉普赛人离去后,水井干枯,似乎是被下咒。根据史蒂芬·金小说改编的《瘦到死》说的也是吉普赛人下咒,让一个胖律师“瘦到死”。这当然是虚构的,害一个人怎么能让TA变瘦呢?

5. 一说到变瘦,楼主的肚子饿了,开始手撕包菜。饭店愿意用刀切,没情调。可能您会问,为何要撕包菜,而不是切猪肉呢?因为这是《都灵之马》,你得找个耐干的活来做。马夫的女儿用来装衣物的木箱子蛮有范儿的,有机会也要入手一个。父女俩的搬家以失败而告终,瞧他们狼狈地装货卸货的样子,可见搬家公司的重要性,再次让人质疑生命的意义。

6. 全片只有30个镜头却拍了很久,因为动物很麻烦,尽管贝拉·塔尔曾在《撒旦探戈》中执导过鸡、狗和猪,说服奶牛演床戏,并在《鲸鱼马戏团》里让一头鲸鱼保持不动,但这次的马儿却让他伤透脑筋。以这个推上去的特写为例,马儿一看到摄影机盯着自己就会羞涩地转过头去,导致镜头报废,这对长镜头电影影响更坏。之前拍她拒绝进食的一段戏,她也总是不争气地大嚼特嚼。导演多次发飙,后来发现这并不是一匹母马,而是被阉了的公马,立刻抱着TA大哭。

7. 没看过贝拉·塔尔的是普通青年,佯装要看的是文艺青年,真的看完的是二逼青年——除非是为了爱,他的片子可以用来测试爱人的忠贞度,如果TA愿意为了你把这片子看完,才说明真的爱你;如果愿意为了你把《撒旦探戈》看完,那就是爱到海枯石烂,其他的都是扯淡。

8. 小屋进入黑暗,黑暗象征着虚无,虚无比地狱恐怖,所以要有全黑的环境相配合。这消极的世界观来自片中人的处境:没有马(步兵)的羡慕有马(骑兵)的;有马的羡慕有两匹马的;有马的马不吃草(汽油贵);有两匹马的四处流浪(房价贵);年轻女子没对象;她老爹又不像小津老爹那么热心。难怪贝拉·塔尔说,“我年轻时也渴望改变世界,到老才发现这很复杂。”

感后记:楼主将攻略送给了因为看不懂《都灵之马》而自惭形秽的朋友。他依葫芦画瓢地创造全黑的环境,但是在拉好窗帘、走回沙发的过程中不小心磕到了茶几,撞断了一根小腿骨。显然他没搞明白手电是用来干吗的,就好像我始终不知道该如何标句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