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印度旅游攻略之印度篇

印度旅游攻略之印度篇

时间:2022-0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包括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7国和中东的埃及、伊朗、伊拉克等17个国家和地区。本章主要论述了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及的旅游环境、历史文化和主要的景区景点等。陆地上分别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接壤。北回归线横贯印度大陆的中部,气候炎热干燥,因而印度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
巴基斯坦_中国旅游客源国

第7章 南亚及中东旅游区

【本章导读】

南亚及中东旅游区是一个相对独立政治上也相对敏感的旅游地区。它包括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7国和中东的埃及、伊朗、伊拉克等17个国家和地区。本章主要论述了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及的旅游环境、历史文化和主要的景区景点等。

【关键词】

泰姬陵 瓦拉纳西 印度佛教 伊斯兰堡 金字塔 圣纪节 宰牲节 开斋节 阿斯旺大坝 狮身人面像

【问题导入】

南亚及中东旅游区一直是一个政治上比较敏感的地区,在这个旅游区旅游,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

7.1 印 度

印度共和国,为英联邦的成员国,具有4 000多年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不仅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而且还是世界著名宗教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面积298万平方千米,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

7.1.1 地理概况

1)自然地理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上,北枕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南临印度洋,东南是孟加拉湾,西南朝向阿拉伯海。陆地上分别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接壤。海岸线长5 560千米。地形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北部为高山区,有喜马拉雅山脉,由于该地区地势险峻,交通极为不便,因此人烟稀少;中部为平原区,印度河—恒河平原是其主体,由于开发历史悠久,因此历史文物古迹极为丰富;南部为高原区,德干高原就位于此。

主要河流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我国的雅鲁藏布江)、亚穆纳河、讷尔默达河、哥达瓦里河、克里希纳河、默哈讷迪河等。其中恒河(Ganges River)全长2 700千米,是印度最长的河流,流域面积为106万平方千米。

北回归线横贯印度大陆的中部,气候炎热干燥,因而印度是世界上最热的国家之一。它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凉(10月至次年的3月)、热(4—5月)、雨(6—9月)三季,凉季是印度最好的季节。

2)人文地理

(1)人种、民族与语言

据中央统计局数字显示,2011年印度人口达到了12.102亿。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它的人种、民族和语言状况都非常地复杂,有“人种、民族、语言博物馆”之称。主要是因为它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族入侵,所以血统混杂,人种繁多,语言纷乱。大体来说,印度有七大人种,他们是: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蒙古人、蒙古—达罗毗荼人、土耳其—伊朗人、色底安—达罗毗荼人等。

印度的民族状况更为复杂,除了10个大民族外,其他少数民族至少有几十个。几个比较大的民族有:

印度斯坦族,占全国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地;多数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大部分说印地语,少部分人说乌尔都语。主要以务农为业。

泰卢固族,占8.6%,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大多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安得拉人嗜吃辣椒喜欢喝茶。

孟加拉族,占7.7%,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等;说孟加拉语,大多数人信印度教;主要从事农业。

马拉地族,占7.6%,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主要信奉印度教和佛教;马拉地人喜欢摔跤,还善于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

古吉拉特族,占4.6%,主要分布在古吉拉特邦;说古吉拉特语,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人信伊斯兰教和耆那教;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较发达。

印度的语言极不统一,全印度各民族和部族的语言超过150种,细分可达1 600种。所以有人说,印度各邦唯一统一的语言就是国歌。现在印度官方用语是英语和印地语,印度的小学生在学校要学三种语言:英语、印地语和一种母语。

(2)宗教和信仰

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世界上的各大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主要有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耆那教等。

印度教:它的前身是婆罗门教,信徒占全国人口的82%。它综合了多种信仰,所以非常复杂。以至于查里斯•埃利里特在他所著的《印度教与佛教史纲》中说:“想把印度教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描述的任何企图,都会导致惊人的对比。”

尽管印度教没有单一的信条,但几乎所有虔诚的印度教徒都信奉多神教的主神论。他们主张因果报应和灵魂转世;宣扬非暴力和不杀生,认为任何形式的暴力都是罪恶;推崇种姓制度,认为人应该被分为等级,有高低贵贱之分,而且是生来决定,世代相传的。

因为印度教把牛作为神物,所以印度教徒不吃牛肉,也不能用任何与牛有关的物品。同时,印度教把恒河作为“圣河”,印度教徒把能到恒河沐浴作为他们最大的幸福。

佛教: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佛教在印度产生,它的创始人是乔答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由于印度教的兴盛,佛教内部纷争以及频繁的外族入侵等原因,公元8—9世纪以后佛教开始在印度衰退,到13世纪几乎消亡。目前信仰佛教的印度居民只占0.8%,但是由于佛教首先在印度起源,因此它对印度的影响仍然很深远。

伊斯兰教:占居民的12%。公元8世纪,传入印度。15—18世纪的莫卧儿帝国统治期间,伊斯兰教被定为印度国教,并得到迅速发展,统治印度长达几个世纪。印度穆斯林以逊尼派为主,主要分布在印控克什米尔、阿萨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尔等邦。

基督教:占2.3%。公元1世纪就已经传入印度。现在,喀拉拉邦的基督教徒最多。

锡克教:占1.9%。“锡克”在梵文里的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主要分布在旁遮普邦、德里和哈里亚纳邦。锡克教原属印度教,后发展为独立的宗教。该教祖师称为“古鲁”,共有10位师尊。锡克教提倡平等、友爱,强调实干。

耆那教:占0.4%。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它是一种禁欲宗教,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该教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

3)国旗、国徽和国歌

国旗:整体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橙、白、绿3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见图7.1)。白色长方形中心绘有24根轴条的蓝色法轮。橙色象征勇敢和自我牺牲精神,也是教士法衣的颜色,舍身为国的英雄们的颜色;白色象征纯洁的真理;绿色表示信心,代表人类生命所依存的生产力。法轮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佛教圣地石柱柱头的狮首图案之一,对于印度人而言,它是神圣之轮、真理之轮、向着进步转动之轮、永远轮回苍穹之轮。

图7.1 印度国旗

图7.2 印度国徽

国徽:图案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顶端的石刻(见图7.2)。圆形台基上站立着四只金色的狮子,象征信心、勇气和力量。台基四周有4个守卫四方的守兽:东方是象,南方是马,西方是牛,北方是狮。守兽之间雕有法轮。图案下面有句用梵文书写的、出自古代印度圣书的格言“唯有真理得胜”。

国歌:《人民的意志》。1950年1月24日由制宪会议通过,正式把该曲定为国歌。国歌歌词是印度著名作家泰戈尔用孟加拉文写的一首诗,于1911年创作,1912年正式发表,后由作者谱曲,它是一篇向印度命运的主宰者祈求赐福的祷文。

知识卡片

“印度”一词来源于印度河。印度人以“信度”一词表示河流,所以后来根据其音称为印度。在我国史书上,最初称印度为“身毒”,后又有“天竺”“忻都”等称呼。我国用“印度”这个词始于唐朝玄奘的《大唐西域记》。

7.1.2 简史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雅利安人在恒河谷地建立城市,印度进入吠陀时代,从此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吠陀时代后期,内部出现4个社会地位不同的瓦尔那,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姓。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印度东北部出现了16个国家,史称“列国时代”。在列国争霸中,摩揭陀国逐渐统一了恒河流域。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印度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自11世纪起,来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1526年建立的莫卧儿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之一。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了对印度的殖民活动。1600年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开始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接着荷兰(1602年)、法国(1664年)也先后入侵。1757年爆发了印度和英国的普拉西大战,印度战败,开始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诞生。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的成员国之一。

阅读资料

图7.3 圣雄甘地

圣雄甘地

汉达斯•甘地(1869—1948)(见图7.3),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著名领袖,印度国民大会党的主要领导人。他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印度的民族解放事业,受到印度人民的崇敬和爱戴,尊称他为“圣雄”“圣父”“国父”。他不仅是出色的政治领袖,也是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和主张,对整个印度半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甘地的思想是很特别的。他厌恶、排斥所有的人类近现代文明。他极力宣扬的“真理法则”,即非暴力、友爱、独身、不窃取、不拥有私产和节食等,带有极浓厚的蒙昧主义倾向。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他的社会观是反动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政治家、知识分子也很难接受他排斥一切现代文明的主张。然而,他一登上政治舞台,人们立刻就被他迷住了,诚心诚意接受他的意见和指导。这种现象看似奇怪,实际上并不奇怪。因为他的思想、观念是建立在印度传统宗教思想基础之上的,公开亮出的旗帜又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自治,顺理成章地为人民所接受。他的非暴力斗争策略,又符合那些既要争取民族独立而又不愿同英国彻底决裂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甘地同当时其他一些政治家还有一个明显区别,即他能联系广大民众。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去晚祷的途中,被一个狂热的印度教徒枪杀,终年79岁。

7.1.3 经济

印度是传统的农业国,但经过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工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很快,是新崛起的软件大国。

农业方面,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拥有世界十分之一的可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人均0.144公顷。印度是世界第一大产奶国,牛的头数居世界第一。同时印度也是世界重要的产棉国和产茶国。印度的矿产资源如云母、煤、铁、铝、铬、锰、锌、铜、铅、磷酸盐、黄金、石油等也很丰富,其中云母的产量和储量为世界之首,铝土产量和煤产量均居世界第五位。

工业方面,已经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印度有六大核心产业:炼油、电力、原油、煤、水泥和钢。目前,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也都已达到较高水平。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有珠宝制品、棉纱及棉织品、化工制品、机械及五金制品、石油制品、皮革、海产品、铁矿砂及矿产品等。2006年,印度的钢产量为0.495亿吨,居全球第五位。

软件业方面,印度是世界上五大计算机软件供应国之一,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大国,软件出口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0%,美国客户购买的软件产品有60%是印度制造的。

此外,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都已达到较高水平。2009年8月,东盟与印度在曼谷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协议规定,从2013年到2016年,东盟成员国和印度之间将实现对80%以上的交易产品取消进口关税。

7.1.4 文化

1)教育

印度高等教育起步较晚,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开始接受欧洲教育。全国现有350所综合性大学,著名的有德里大学、印度理工学院、加尔各答大学、马德拉斯大学、巴拉蒂尔大学等。

印度实行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学士课程、2年硕士课程和3年博士课程。此外还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据2007年相关数据显示,印度人口识字率达到75%,但成人文盲仍高达3亿,居世界之首。印度正在全国600个行政区中的589个推广扫盲计划,力争在“十一五”结束时识字率达到85%。2008—2009年,印度6岁至14岁儿童入学率接近100%,但全国平均小学辍学率高达31%。

2)文学艺术

印度的文学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800年,就出现了四部诗歌总集,即《梨俱吠陀》《阿达婆吠陀》《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等。尤其是《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对印度后来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堪称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两颗明珠。

印度近代文学产生于17世纪下半叶,在19世纪下半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泰戈尔、罗摩•莫罕•罗易、普列姆昌德等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印度的舞台艺术和古典舞蹈举世闻名。印度舞别具一格,他们全是用身体的每个动作和脸部表情来表现主题,通常是一个人单独表演。

印度电影业也非常发达,是世界第一电影生产大国,每年生产近900部影片。近年来拍摄的《第6感》《地税》《阿育王》等的卖座率都很高,每年电影出口的收入都在2.5亿美元左右。

3)节日

印度节日众多,它们有的与宗教有关,有的与政治有关,有的是全国性的,有的是地区性的。比较典型的节日有:

国庆节,在公历的1月26日。1929年,印度国大党在年会上决定,1930年1 月26日为独立节。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过独立节。1947年8月15日,印度正式宣布独立后,1月26日被正式定为国庆节。每年公历的1月26日,印度政府都要在总统府前的广场上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

洒红节,又叫胡里节,是庆祝春天的节日。在每年公历的2—3月间,是印度教的节日,也是全国性的大节日。每年节日这天,人们都在脸上和头发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穿上自己最艳丽的衣服,走上街头,欢迎春天的到来(见图7.4)。

图7.4 欢度洒红节

灯节,在公历的11—12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印度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春节。

十胜节,公历9—10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全国性大节日。该节源于史诗《罗摩衍那》,是为了纪念罗摩大战魔王罗波那最后取得胜利。

开斋节,公历2月前后,是穆斯林的节日。印度的开斋节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开斋节没什么区别。开斋节前,穆斯林要封斋一月,白天不得进食。到了开斋节,穆斯林们到清真寺礼拜,尔后宰牲摆宴庆祝。

宰牲节,公历4月左右,也是伊斯兰教节日。这一天,穆斯林要沐浴盛装,到清真寺做礼拜,互相拜会,宰杀牛羊。

总之,印度节日繁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7.1.5 民俗

1)饮食生活习俗

狮子和老虎是印度的国兽,受到尊敬。印度人常用狮子来形容帝王,当作王权的象征。印度有些地方只准用一些尊敬的外号来称呼老虎。象、牛、猴在印度教中占有较高的地位。印度教把牛视为“圣牛”,认为牛是大神湿显婆的象征,因此印度教禁食牛肉,甚至不用牛皮箱、不穿牛皮鞋。

印度人一般以大米为主食,烹饪时喜欢用大量的香料和调味品,如咖喱、丁香、胡椒、辣椒酱、粗糖以及椰子、芒果、香蕉等各种果肉。印度菜必须用水牛的乳制成的酥油来烹饪才算正宗。印度人吃饭前有先洗澡的习惯,进餐中忌讳两人同时夹一盘菜。

2)礼仪习俗

印度人见面时很讲究礼节,一般双手合掌,表示致敬。合掌时,对长辈宜高,表示尊敬;对平辈宜平,表示对等;对晚辈则低,以示关怀。迎候嘉宾则敬献花环,表示由衷的欢迎。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人在赞同或同意对方意见时,往往是摇头而不是点头。

印度人殡葬有几种常用方式:火葬,通常选择在圣河河畔举行;水葬,把尸体推入水中,任其随波逐流漂走;天葬或野葬,把尸体丢在野外或林中,让秃鹰啄食或野兽饱餐。穆斯林则实行土葬。

印度人递东西、拿东西或者敬茶时都用右手,忌用左手,也不用双手。他们重男轻女,穆斯林女子一般很少抛头露面,更不与陌生人随便交往,也不可同异性握手。印度妇女喜欢在额头上点有象征喜庆、吉祥的吉祥痣,喜欢佩戴项链、胸饰、耳环、鼻圈、戒指、脚镯等饰物。

3)婚嫁习俗

按照印度教习俗,提倡早婚,实行种姓内通婚,主张寡妇殉夫(“萨提”制度)和禁止寡妇再嫁。大多数婚姻都是父母做主。通常,婚姻不仅是男女双方的结合,也是家族、集团和财富的结合。昂贵的嫁妆是印度人婚姻中的一种传统习俗,也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负担累累,以至导致社会悲剧。1961年颁布了《禁止嫁妆法》,但传统和习惯势力使法律无法执行。

4)禁忌

印度禁忌很多,宗教不同,地区不同,禁忌也各有差异。比较普遍的禁忌有:

头是印度人身体上最神圣的部分,所以千万不可直接触摸印度人的头部,也不要随意拍印度孩子的头部,印度人认为这样会伤害孩子。

在印度忌吹口哨,特别是妇女。在饭店、商店等服务性行业中,客人若用吹口哨的方式来呼唤侍者,则被视为冒犯他人人格的无礼行为。

进入印度的庙宇或清真寺,要脱去鞋子,要跨过门槛而不能踩着门槛而过。光脚进寺庙,事先要在入口处洗好脚以表示礼貌。

在市场上陈列的花环,禁止人们用鼻子嗅或用手摸,有上述行为将受到人们的厌恶。

睡觉时,不能头朝北,脚朝南,据说阎罗王住在南方;晚上忌说蛇;喜庆的日子里忌烙饼;婴儿忌照镜子,否则会变成哑巴;父亲在世时,儿子忌缠白头巾、剃头等。

7.1.6 旅游业

印度不仅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有广袤的土地,所以其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很丰富。印度名胜古迹众多,但最有特色的是古堡陵园、石窟、神庙、国家公园等。如泰姬陵、胡马雍陵、红堡、阿格拉古堡、比尔拉庙等在世界上都很有名。另外,还有一些具有热带风情的海滨旅游城市,如加尔各答、孟买等。

1)印度旅游业的现状

印度不仅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有广袤的土地,所以其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很丰富。旅游业是印度第二大的创汇行业。政府给旅游行业各部门和组织充分的向外发展权。旅游业正在充分挖掘国内旅游潜力,2001年国内旅游47亿人次,2001年旅游消费额为220亿美元。与此同时,印度旅游部也在全世界发起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2002年以“不可思议的印度”为口号向全球,特别是西方国家,推广印度旅游资源。2007年,在全球首选旅游胜地排名表中,印度超越意大利、泰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位列第一。而“不可思议的印度”这一宣传口号也极大地推动了印度旅游业的发展,到2007年,印度境外游客人数首次突破500万,印度旅游创造的外汇收入达120亿美元。印度移民局的数据显示,印度2012年的入境旅游人数达657万人。

印度政府在旅游业中参与量非常大。印度每个邦都设有旅游公司,开办连锁宾馆或汽车旅馆,组织全程旅游。中央政府设有印度旅游开发总公司。这些政府旅游公司有些已经收回了投资,有些正在收回投资。

2)主要景区景点

(1)新德里

新德里是印度首都,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与斋浦尔、阿格拉构成了印度著名的旅游金三角。据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记载,公元前1400年左右,古印度人就在此建都。此后,这里曾先后出现过7个德里城。公元1世纪,印度王公拉贾•德里重建此城,德里因而得名。

新德里是一座花园城市,城区以姆斯拉仁广场为中心,街道呈放射形向四方延伸,一座座办公楼和别墅掩映在绿树鲜花丛中。城内著名的建筑有国会大厦、总统府、印度门等。另外还有驰名世界的古建筑如红堡、胡马雍陵、阿育王柱(见图7.5)、库塔布高塔、贾马清真寺等。

图7.5 阿育王柱

(2)红堡

红堡是印度最大的古代王宫,位于德里旧城东北部的亚穆纳河畔。它建于1638—1648年的莫卧儿王朝时代。因为全部用红色砂石建成,外形似城堡,所以称它为红堡。它呈不规则八角形,建筑雄伟壮观,气势恢宏。南北长915米,东西宽548米,四周城墙长2 900米,高33.5米,有5座城门。

红堡分内宫和外宫两个部分。外宫主要建筑为觐见宫,中置宝座,是莫卧儿帝王召见土邦王公与大臣,接受奏章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内宫的主要建筑有娱乐宫,是帝王与后妃、公主避暑观光、娱乐休息的地方。

(3)胡马雍陵

它是莫卧儿帝国第二代帝王胡马雍及其王妃的陵墓(见图7.6)。1565年开始建造,1572年阿克巴大帝执政时才落成。这座陵园的设计与建造巧妙地融合了印度和波斯的建筑风格,开创了伊斯兰建筑史上的一代新风。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完整。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四周环绕着长约2千米的红砂石围墙。陵园内景色优美,棕榈、丝柏纵横成行,芳草如茵,喷泉四溅,实际上是一个布局讲究的大花园。

图7.6 胡马雍陵

陵园正中是其主体建筑——高约24米的正方形陵墓,它耸立在47.5米见方的高大石台上。陵体四周有4座大门,门楣上方呈圆弧形,线条柔和,四壁是分上下两层排列整齐的小拱门,陵墓顶部中央有优雅的半球形白色大理石圆顶。这种圆顶是由两个单独的拱顶组成的,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上下之间留有间隙,外层拱顶支撑着白色大理石外壳,内层则形成覆盖下面墓室的穹庐。外层拱顶中央竖立着一座黄色的金属小尖塔,光芒四射。寝宫内部呈放射状,通向两侧高22米的八角形宫室,宫室上面各有两个圆顶八角形的凉亭,为中央的大圆顶作陪衬,宫室两面是翼房和游廊。

胡马雍和皇后的石棺安放在寝宫正中,两侧宫室放着莫卧儿王朝5个帝王的石棺。

(4)贾马清真寺

贾马清真寺建于1644—1658年,是印度最大的清真寺(见图7.7)。它位于与红堡一墙之隔的小山上,寺长76米,宽24米,面积1 170平方米,全部用红砂石建造,并用白色大理石装饰,建筑风格独特,雕工细致。寺顶是3个白色大理石穹形圆顶,中间的最高,距地面约有60米。每个圆顶上都点缀着镀金的圆钉和黑色的大理石条带,中央都竖一铜尖塔。寺两侧各有一座3层拜塔对称而立,塔高40米,里面有130级台阶,登上塔顶可俯瞰全城风光。

图7.7 贾马清真寺

(5)泰姬陵

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见图7.8)。它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其宠妃泰姬•玛哈尔所造的陵墓。它始建于1632年,每天动用2万名工匠,花了22年才完成,一共耗资500万卢比,被称为“人间建筑的奇迹”。

它位于阿格拉,在新德里以南约200千米。陵墓长576米,宽293米,整座陵园占地约17万平方米。泰姬陵建筑风格上继承了伊斯兰建筑左右对称、整体协调的传统。主体建筑呈八角形,中央是半球形的圆顶。整座主体都以沙•贾汗最喜欢的白色大理石所建,而在白色的大理石上则镶满了各种颜色的宝石,拼缀成一些美丽的花纹与图案。

(6)瓦拉纳西

在印度,瓦拉纳西犹如耶路撒冷一样,是印度教徒心中的圣地。印度教徒一生有四大愿望——住瓦拉纳西、结交圣人、饮恒河水、敬湿婆神,它们中的3个都要在瓦拉纳西实现。

瓦拉纳西有数千年的历史,相传由6 000年前的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湿婆所建。信奉印度教的人们相信湿婆常在这里的恒河边上巡视,凡在这里死亡并火化的,均可免受轮回之苦,直接升入天堂,所以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教徒从四面八方赶到瓦拉纳西。公元前5世纪,佛祖释迦牟尼曾在距离该城10千米的鹿野苑传教。公元7世纪唐朝高僧玄奘也曾到过此地。

图7.8 泰姬陵

瓦拉纳西自古就是印度的文化中心,分新城和旧城两个部分,有2 000多座寺庙,虽然历尽沧桑,但仍然保持着浓厚的传统。在每年的400多个节日中,以敬奉湿婆和洗圣水澡最享盛名。瓦拉纳西是恒河沿岸最大的圣城,河岸之景蔚为壮观。瓦拉纳西恒河之岸长达6.7千米,共有64个码头,尽管也停靠船只,但却不是真正的船坞,而是历代的王侯巨贾们修建的宫殿以及与之相应的高大而宽敞的台阶,当地人称为“卡德”。这是供他们来朝圣时居住的“行宫”及下河沐浴祈祷的专用通道。各个卡德大都是人山人海,但有两个卡德则是青烟袅袅,这是印度教徒的焚尸场。

(7)埃洛拉石窟

埃洛拉石窟是世界上寺庙石雕建筑的典范(见图7.9)。它既显示出了精美的寺庙外观又表现出精巧的寺庙内部结构,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开凿于公元4—11世纪,是古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艺术的杰作。由于三教同堂,因此一直是个香火不断的圣地。

整个石窟共34窟。南部的12个石窟表现出的是佛教文化,中间的17个石窟反映出的是印度教文化,剩余的北部5个石窟反映的则是耆那教文化。佛教石窟,主要雕刻的是如来佛,其中的10号窟最大,窟内的舍利塔高达8米。印度教石窟以16号最为壮观,而且它也可称得上是一个建筑奇迹,因为这个石窟是以屋顶为基准从上往下开始雕刻和建造的。耆那教石窟多为裸体像,象征着耆那教的崇尚自然、返璞归真。

图7.9 埃洛拉石窟

(8)加尔各答

加尔各答(Calcutta)是印度东部最大的城市,现为西孟加拉邦首府。地处恒河三角洲,濒临孟加拉湾,是印度东海岸最大的港口。人口1 430万。加尔各答距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在英国的殖民统治时期,它一直是英国的殖民统治中心。加尔各答以达尔豪谢广场为中心,广场中央有一个四方形的水池,历代英国国王、总督的铜像竖立在广场附近。市中心还有一个乔林基广场,广场的一边竖立着萨希德柱,高50米,汇集了埃及、叙利亚和土耳其的建筑风格。维多利亚纪念馆也坐落在附近。

加尔各答是印度的文化城,城中有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藏书一千万多册。世界闻名的大文豪泰戈尔的故居坐落在城的北部。

主要景点有:麦丹广场、维多利亚纪念馆、威廉堡、圣彼得教堂、比尔拉天文馆、伊登花园、邦府大楼、议会大厦以及高165英尺(约50.29米)的萨希德柱、乔灵奇大街、尼达吉•苏巴斯大道、伽利女神庙等。

(9)孟买

孟买是印度西部最大的城市,也是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人口目前约有1 830万。濒临阿拉伯海,是天然良港,被称为印度“西部门户”,也是印度海军的重要基地。孟买原为一个小渔村,由7个岛屿组成,英国人通过填海把7个岛屿连接成了一个半岛,并修建了城堡和商港。

孟买还是印度的工商、金融中心,有印度“商业首都”和“金融首都”的称谓。孟买是印度储备银行(央行)、进出口银行总部所在地,集中了全国50%的现金流量,而且全国股票交易的70%都在孟买股票交易中心进行。印度60%的集装箱进出口要通过孟买港。印度百强企业中的52家以及全国最有影响的商会都聚集于此。孟买也是印度西部的铁路、航空枢纽,国家邮政总局设在孟买。孟买的电影事业亦十分发达,在城郊有著名的宝莱坞(Bollywood)电影城。每年该城生产的故事片多达150部以上,被誉为“印度的好莱坞”。

3)印度经典旅游线路

(1)印度黄金三角双飞6日超值之旅

经过的旅游城市有:新德里—阿格拉—杰普尔—新德里。

沿线主要景点有:泰姬陵、阿格拉红堡、杰普尔城市宫殿、皇宫博物馆、Amber琥珀城堡、印度门、总统府、国会大厦、甘地陵墓等。

(2)印度金三角古文明5日之旅

经过的旅游城市有:新德里—斋浦尔—阿格拉—新德里。

沿线主要景点有:琥珀堡、城市宫殿博物馆、JOHARI BAZAR市场、泰姬陵、阿格拉城堡、甘地陵园、贾玛清真寺、印度战士纪念碑、红堡等。

知识卡片

印度货币

印度货币是卢比(Rupee)。1卢比= 100派士。纸币面额有:1,2,5,10,20,50,100,500及1 000卢比等。硬币面额有:5,10,20,25及50派士;1卢比及2卢比等。图7.10为1 000卢比票样。

图7.10 印度样币

7.2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一词源自波斯语,意为“清真之国”。巴基斯坦历史悠久,早在5 000年前,这里就孕育着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它是一个充满神秘与传奇色彩的国度。

7.2.1 地理概况

1)自然地理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南临阿拉伯海,面积79.6万平方千米(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海岸线长980千米,西接伊朗,西北与阿富汗交界,东邻印度,东北与中国毗邻。除南部属于热带气候外,其余都属于亚热带气候。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南部湿热,受季风气候影响,雨季较长,全国年平均气温27℃。

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山区和丘陵占巴基斯坦全国的3/5,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在其境内,海拔8 611米,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东南部是印度河平原,地势低平。

主要矿产资源有:天然气4 920亿立方米、石油1.84亿桶、煤1 850亿吨、铁4.3亿吨、铝土7 400万吨。另外,巴基斯坦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铬矿产地之一,主要铬矿产地在西部的欣杜巴格地区。

2)人文地理

(1)人口

巴基斯坦是世界上11个人口过亿的国家之一,约有1.97亿人(2013年),居世界第六位。旁遮普省的人口密度最高,其次为西北边境省,俾路支省密度最低。

(2)民族

巴基斯坦是个多民族国家。最早的土著居民是达罗毗荼人,后来雅利安人、希腊人、土耳其人、波斯人、阿富汗人、阿拉伯人等逐渐迁入,通过融合与繁衍,形成了现在的4个主要民族。

旁遮普族,占全国人口的63%,属于雅利安人种。他们主要居住在最富裕的旁遮普省,控制着军政要职,在上层社会中占有统治地位。务农和从军为旁遮普族的主要职业。

信德族,占18%,也属于雅利安人种。主要居住在信德省。因为信德省被誉为巴基斯坦伊斯兰教的门户,所以信德族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受伊斯兰教的影响较深。他们崇尚农业,祖辈务农,不过,近年来,从事经商的越来越多。

巴丹族,亦称普什图族,占11%,主要居住在西北边境省。他们是伊朗人和土耳其人的混血种,主要从事游牧业。

俾路支族,占4%,多居住在俾路支省,也有一些居住在信德省。他们也是伊朗人和土耳其人的混血种,主要从事畜牧业。

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主要民族语言有旁遮普语、信德语、普什图语和俾路支语等。

(3)宗教

巴基斯坦是一个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为本国国教。人口大多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徒占全国总人口的96%,非穆斯林教徒仅占4%。除了信仰伊斯兰教之外,还有很多人信仰基督教、佛教、印度教、锡克教、拜火教等。巴基斯坦伊斯兰教内部派系林立,大小派系有七八十个,逊尼派和什叶派是其中两个主要派别。逊尼派占全国穆斯林的80%,什叶派占20%。

3)国旗和国徽

国旗:整体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左侧是白色竖长方形,宽度占整个旗面的1/4;右侧为深绿色长方形,中央有一颗白色五角星和一弯白色新月(见图7.11)。白色象征和平,代表国内信奉印度教、佛教、基督教、祆教的居民和其他少数民族;绿色象征繁荣,还代表伊斯兰教。新月象征进步,五角星象征光明,新月和五角星还象征对伊斯兰教的信仰。

国徽:主体色调是深绿色和白色。顶端是五角星和新月图案;中间是盾徽,盾面分为四部分,分别绘有棉花、小麦、茶、黄麻4种农作物。盾徽两侧饰以鲜花、绿叶。下端的绿色饰带上用乌尔都文(巴国语)写着“虔诚、统一、戒律”(见图7.12)。

7.2.2 简史

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0 年3月,“全印穆斯林联盟”通过了关于建立巴基斯坦的决议。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包括巴基斯坦东、西两部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仍为英联邦成员国。1971年3月,巴基斯坦东部宣布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同年12月正式独立。

图7.11 巴基斯坦国旗

图7.12 巴基斯坦国徽

阅读材料

克什米尔问题——印巴冲突的由来

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而克什米尔王公土邦主要是印度教徒,他们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印、巴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就发生了战争,此后战火一直不断。

7.2.3 经济

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26%。棉花、小麦、水稻、甘蔗等是巴基斯坦最重要的农作物。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棉花还可以出口。巴基斯坦由于地处亚热带,因此水果资源非常丰富,有东方“水果篮”之称。香蕉、橘子、芒果、番石榴、桃子、葡萄、柿子等是其比较常见的水果。

工业比较落后,最主要的工业是棉纺织业。此外,还有烟草、制革、机器制造、化肥、水泥、电力、天然气、石油、毛纺织、制糖、造纸等。巴基斯坦对外贸易规模不大,近年来年进出口额在200亿美元左右。出口的商品主要是棉花、大米、纺织品、皮革制品和地毯等。进口以石油及石油制品、机械和交通设备、钢铁产品、化肥和电器产品等为主。

2010年,巴基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 748.66亿美元,人均GDP 1 050美元。

7.2.4 文化

1)教育

巴基斯坦实行中小学免费教育。近年来政府比较重视职业教育和大中专教育。同时,教育经费大大增加,2003—2004年度的教育经费投入为10.7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识字率近年也有所提高,大约为54%。全国共有小学169 087所,初中19 180所,高中13 790所,大学68所。著名高等学府有旁遮普大学、卡拉奇大学、伊斯兰堡真纳大学和白沙瓦大学等。

2)节日

巴基斯坦是个典型的伊斯兰国家,所以它的很多节日都与伊斯兰教有关。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穆罕默德诞辰纪念日、宰牲节和开斋节等在巴基斯坦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如伊斯兰历9月(即公历5月)是巴基斯坦穆斯林的斋月。这期间是祷告和忏悔的日子,每天要到黄昏后才能进餐。伊斯兰历10月第一天叫作开斋节,是巴基斯坦穆斯林较大的节日。这一天,穆斯林在沐浴更衣后要到清真寺去做礼拜,进行祷告。亲朋好友之间要进行拜访。各家各户还要准备好各式各样的甜点心招待客人。

除了与伊斯兰教共有的节日外,巴基斯坦还有很多自己的节日,如每年的3 月23日,是他们的国庆日,也称巴基斯坦日;8月14日是独立日;9月6日保卫巴基斯坦日等。此外,他们还庆祝一些世界性的节日,如耶稣受难日(4月13日左右)、劳动节(5月1日)、圣诞节(12月25日)、节礼日(12月26日)等。

7.2.5 民俗

1)饮食习俗

因为巴基斯坦人绝大多数都是伊斯兰教徒,所以严格禁酒就成了他们的一大习俗。无论民间的红白喜事,还是官方的国宴,一律都不准喝酒。在外交场合,巴基斯坦外交官并不对别人喝酒提出异议,但轮到他们回礼时,他们通常以果汁、汽水或者清水代替。所以在巴基斯坦很少能看到酒鬼。

巴基斯坦人爱吃香辣食物。他们用胡椒、姜黄等做的咖喱食品闻名世界。他们的主食是一种被称为“查巴蹄”的小麦煎饼。平常有嚼槟榔的习惯。他们吃食物一般用右手抓着吃,通常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

2)礼仪婚俗

巴基斯坦人很注重礼节,见面时必须先要说:“阿斯兰姆阿莱佑姆”,意即“真主保佑”。见面时多以握手为礼,但男子见了女子不能握手,除非女子主动伸手。久别重逢时,还常以拥抱为礼。他们的拥抱礼很独特,双方通常要头靠左边拥抱一次,再靠右边拥抱一次,再靠左边一次,如此三遍,毫不马虎。对巴基斯坦人要称呼姓,并加上对方的头衔。

婚姻由父母做主,讲究门当户对。婚前,男女双方一般不能见面。巴基斯坦妇女结婚,很注重置办嫁妆,因为嫁妆的多少可以显示身份的高低,嫁妆少会被人瞧不起。

3)服饰

巴基斯坦男人除穿白色长裤和各式长上衣外,冬天喜欢带一种称为“真纳帽”的皮帽。妇女外出,一般都头蒙着面纱、身裹黑纱,只露双眼。因为按伊斯兰的教规,妇女是不准同除了自己的丈夫和家人之外的男性接触的。

7.2.6 旅游业

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孕育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在这里,旅游者可以“游览都市风光,参观文化古迹,考察民风民俗,欣赏民间工艺和歌舞”等。

1)巴基斯坦旅游业现状

巴基斯坦旅游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70年3月,巴基斯坦旅游发展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巴基斯坦旅游业翻开了新的篇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巴基斯坦的旅游胜地、观光景点、历史古迹陆续开发出来,相继对游人开放。不少的度假村、休闲屋、公共游乐场得到扩建和增建,雪山狩猎、沙漠旅游、印度河游、登山冒险旅游等旅游项目先后增设,满足了游人的不同兴趣需要。

近年来,为了刺激旅游业的发展,巴基斯坦旅游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如将攀登超过6 500米山峰的特许费用下调了50%;与巴基斯坦驻外机构通力合作,大大简化了签证申请的手续,缩短了游客签证的办理时间;通过国际性的新闻媒体,向外界重塑了巴基斯坦的良好形象等。所以,随着巴基斯坦旅游业的逐渐复苏和社会安全局势的稳定,到巴基斯坦观光或者进行特色旅游的外国人日渐增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巴基斯坦旅游收入2005年突破了2亿美元。

尽管巴基斯坦的旅游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它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并不十分突出。目前,国内旅行人次虽以每年3%的比例在增长,但观光旅游仍然没有形成气候,特别是在消费水准较高的娱乐场所,还十分冷清。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经济落后

巴基斯坦独立后经过60年的发展,贫富悬殊越来越大。经济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旅游消费对于贫困阶层来说,完全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对于贫困阶层来说,节假日能坐上敞篷卡车或者平板卡车到大城市兜一圈就算开了洋荤,根本没有能力到游乐场所或者旅游胜地消费。而富有阶层在游遍了国内的山山水水之后,早就把游览目标转向了国外。所以,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2)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欠佳

由于政治、经济、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整个南亚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就是一个是非之地。巴基斯坦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中,不可避免的也要遭受影响。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关系、克什米尔地区冲突以及国内经常发生的抢劫、枪杀、爆炸等事件,导致巴基斯坦入境旅游人数极其不稳定。如1992年外国游客总人数因政治不稳定而减少19.6%;1995年,因印巴关系紧张而导致许多外国游客取消访巴计划或者提前离巴,致使个别大宾馆的入住率大幅度下降。

(3)促销力度不够

由于巴基斯坦经济不够发达,投资在旅游宣传上的费用也较少,因此巴基斯坦的许多旅游资源和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知名度。近年来,尽管政府开始注意到旅游促销的作用,但促销力度仍然不够。

(4)旅游配套设施简单、服务项目单一

巴基斯坦很多景点的配套设施或者服务项目,只适合一日游或者半日游客人,很少有景点能吸引过夜游客。如卡拉奇50千米以外的鹰群湾海滩,其环境极其宁静,非常适合度假,但仅有一家有25个床位的旅店,在这里客人休闲活动的项目也很少。而离卡拉奇市仅一两千米的海滩,除了两家高档咖啡厅和餐馆,没有任何中下层百姓消费得起的饭店,也没有游泳或者其他娱乐设施。

2)主要旅游景区

(1)伊斯兰堡

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的首都,始建于1961年,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也是一座具有传统伊斯兰色彩的大都市。

它地处内陆,坐落在海拔600米的波特瓦尔高原上,背依高耸的喜马拉雅山,面向辽阔的印度河大平原。整座城市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全城分为行政区、公共事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大专院校区等。市内比较重要的建筑有总统府、议会大厦、费萨尔大清真寺、最高法院、真纳大学等。伊斯兰堡风景优美,气候适宜,四季如春,绿化面积已经占了城市总面积的一半,是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

伊斯兰堡没有工矿企业,只有食品、家具、建筑等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它的农业开发比较有特色,周围有农业区18 730公顷,为满足人民需要,政府把它用来发展禽蛋、蔬菜生产,集市贸易的发展也较快。同时,商业、交通、通信和城市市政建设等也都很发达。

图片欣赏

费萨尔清真寺

它坐落在伊斯兰堡市区西北,由已故沙特国王出资兴建,土耳其著名设计师达罗凯设计。占地19万平方米,四座尖塔高88米,主祈祷厅高40米,可容纳万人。于1988年落成,是目前巴基斯坦境内最大的清真寺。该清真寺设计新颖,在全世界清真寺中独树一帜(见图7.13)。

(2)卡拉奇

卡拉奇曾经是巴基斯坦的首都,现在为信德省的省会,全国第一大城市,人口约1 200万,位于印度河三角洲的西面,南面濒临阿拉伯海。它是全国的工商业和文化中心,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0%。主要工业有造船、钢铁、机床、水泥、黄麻加工、纺织和玻璃等。

它是一座古代文明和现代文化完美结合的城市,既有狭窄的小巷、破旧的古城、碎石子小路,也有高雅的现代建筑。国父墓和巴图大清真寺是市区内的著名景点。因为它还是一个天然的海港,所以游艇、深海垂钓、沐浴海滩等也是其旅游特色。

(3)拉合尔

拉合尔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旁遮普省省会,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它位于巴基斯坦的东北部,在拉维河畔。市内寺庙和古迹众多,但最为优美的是莫卧儿王朝留下来的那些至今仍然保留着昔日富丽堂皇风采的建筑物。

图7.13 费萨尔清真寺

拉合尔古堡(见图7.14),是莫卧儿王朝时期的建筑瑰宝,始建于公元1021年。它是莫卧儿王朝的阿克巴大帝为了抵抗外敌入侵,在拆除旧城后修建的高墙环绕的砖结构王宫。此后又不断增修扩建。古堡中最负盛名的景点是东北角上的“镜子宫”。这是沙•贾汗国王为王后所建造的。内墙用白色软玉打造,拱形穹顶上镶着无数宝石和玻璃珠,宫殿外墙则镶嵌着约90万块各种颜色的玻璃镜片,在阳光的照射下,放射出璀璨的光华。

巴德夏希清真寺,又称作皇家清真寺,位列世界遗产名录之二,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清真寺之一,能容纳六万人。

拉合尔工业发达,巴基斯坦大型钢铁机械企业——巴基斯坦工程公司就在该城。

(4)白沙瓦

白沙瓦名字来自梵语,意思是鲜花盛开的城市。它是巴基斯坦最具民族特色的城市,位于西北边境省,人口约有57万。由于地处中亚多个贸易要道上,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都是南亚次大陆与中亚之间的贸易重镇。巨大的锡克城堡面对兴都库什山的开伯尔山口,一直延伸到白沙瓦城,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被认为是一座重要的军事设施。

图7.14 拉合尔古堡

白沙瓦轻工业发达,纺织、造鞋和陶器生产等是其主要经济支柱。同时,它还是一个学术研究机构比较集中的城市,白沙瓦大学、白沙瓦农业大学和白沙瓦工程及技术大学等都聚集在白沙瓦的大学城里。

3)巴基斯坦经典旅游线路——巴基斯坦北部地区5日游

第1天:从中国新疆喀什出发,游览沙山、卡拉库里湖、“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公格尔雪峰、公格尔九别峰、石头城。

第2天:抵达红扎,沿途参观中巴边界碑、红其拉甫口岸。

第3天:参观红扎王宫、民俗风情一条街、红扎自然风景区。

第4天:参观吉尔吉特市内景区、佛像。

第5天:返回喀什。

知识卡片

巴基斯坦货币

现在巴基斯坦流通的硬币有:1卢比、2卢比、5卢比;纸币有:10卢比、20卢比、50卢比、100卢比、500卢比、1 000卢比及5 000卢比共7种。5卢比的纸币已经退出流通,被5卢比硬币所取代。1巴基斯坦卢比= 100派沙。1人民币= 14.941 7巴基斯坦卢比。1美元= 94.95卢比(2012年8月24日)。图7.15为500卢比票样。

图7.15 巴基斯坦样币

7.3 埃 及

埃及,阿拉伯语意为“黑色的土地”,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600年时,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制定了历法,而且在数学、天文学、建筑学、医学等方面,也具有丰富的知识。他们建造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大量的古代神庙等至今都令人惊叹不已。

7.3.1 地理概况

1)自然地理

埃及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独特,它位于亚、非、欧三洲的交界处,地跨非、亚两洲。它的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一小部分领土(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西与利比亚为邻,南与苏丹交界,北临地中海,与欧洲遥望。面积100.145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约2 900千米。

全境地势平坦,沙漠占全国的96%,可耕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57%。尼罗河纵贯南北,在埃及境内长1 530千米。按自然地理,埃及可分为4个区:尼罗河谷和三角洲、西部利比亚沙漠、东部阿拉伯沙漠和西奈半岛。尼罗河谷和三角洲地区地表平坦。西部的利比亚沙漠是撒哈拉沙漠的东北部分,为自南向北倾斜的高原。西奈半岛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大部分为沙漠,南部山地有埃及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 637米,地中海沿岸多沙丘。开罗以南通称上埃及,以北为下埃及。

2)人文地理——埃及的民族、宗教信仰

(1)民族

当今的埃及人,按照人种分属于高加索人种,也称欧罗巴人种。他们一般肤色较浅,有的呈淡黄色,有的呈浅褐色;脸型窄长,线条清晰;双眼皮,大眼睛;鼻狭长且高,有的鼻子较大;头发为黑色且有波纹,有的似羊羔毛。大体来说,埃及有以下一些民族:

阿拉伯人:阿拉伯穆斯林是埃及人的主体,约占全国人口的87%。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后,部分军队驻扎下来,大量的阿拉伯人自阿拉伯半岛向尼罗河流域移民、定居,并与当地人通婚。经过3个世纪的融合,大多数埃及居民逐渐皈依伊斯兰教,放弃了原有的基督教和多神教信仰,被同化为阿拉伯穆斯林。

科普特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0%。“科普特”一词是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攻占埃及后,希腊人对埃及居民的称呼,意为“埃及人”,以区别移民于埃及的希腊人。

贝都因人:约有10万人,主要指居住在西奈半岛和广袤的沙漠地区的古老游牧民族。

努比亚人:约15万人,全部信仰伊斯兰教,主要指居住在阿斯旺以南至埃苏边界地区的当地人。

除以上民族外,埃及还居住着少量的希腊人、意大利人、犹太人、苏丹人和北非的柏伯尔人等。绝大部分埃及人说阿拉伯语言,科普特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讲阿拉伯语,努比亚人没有文字,只有口语。

(2)宗教

埃及的宗教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埃及原始多神教时期,从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流域诞生至公元4世纪都是属于这一时期。这个时期,主要以各种各样的动物神、人身兽首神、人形神以及大大小小的主神和地方神为崇拜对象。

第二阶段是基督教时期,从公元4世纪到7世纪。公元4世纪时,在埃及的罗马统治者看到基督教的影响越来越大,于是把基督教确立为国教。从此,基督教在埃及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了古埃及的多神教。亚历山大、罗马和君士坦丁堡成为基督教三大中心。在埃及,基督教主要指科普特教,它实际是基督教东派中的一个派别。

第三阶段是伊斯兰教时期,从7世纪至今。目前,政府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伊斯兰教徒占全国人口的91%,基督教徒占全国人口的7.5%(其中大多数是科普特教徒),另有少量的犹太教徒。

3)国旗、国徽和国花

国旗:整体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红、白、黑3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白色部分中间有国徽图案(见图7.16)。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纯洁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征埃及过去的黑暗岁月。

图7.16 埃及国旗

图7.17 埃及国徽

国徽:图案为一只金色的鹰,称萨拉丁雄鹰(见图7.17)。金鹰昂首挺立、舒展双翼,象征胜利、勇敢和忠诚。它是埃及人民不畏烈日风暴、在高空自由飞翔的化身。鹰胸前为盾形的红、白、黑三色国旗图案,底部座基饰带上写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国花:莲花。埃及人自古爱莲花。公元前5世纪,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把最著名的莲花称为“埃及的‘露突丝’”,从此莲花被称为“埃及之花”。莲花与埃及文明是息息相关的,在一些古埃及的神庙建筑和壁画上往往绘有莲花图案。埃及古传说:托特(鹭头人身,埃及智慧与魔术之神)的妻子埃赫•阿慕纳,奉献给丈夫一束莲花,以表示她对丈夫的忠贞和爱情。后来忠贞与爱情形成莲花花语,故人民对莲花特别喜爱。

7.3.2 简史

埃及是一个有着古老文明和悠久历史的国家,它同中国、巴比伦(今伊拉克)和印度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一般认为,古埃及文明起源于上埃及。距今约两万年前,古埃及人用简单的石器,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后来,由于气候持续干旱,土地沙漠化,树木枯死,野兽消失,古埃及人不得不走下尼罗河河谷。从此,埃及人的命运和尼罗河连在了一起。

公元前3200年,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建都于孟菲斯(今开罗南郊)。从此,埃及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第一王朝建立,到公元前332年,埃及一共经历了31个王朝,史称法老时期。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埃及的重要战略地位、丰富的尼罗河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因此一直受到其他国家的觊觎。公元前525年埃及被波斯人征服,成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公元前332年左右,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打败波斯人,建立了希腊—马其顿人的统治。公元前30年罗马执政官屋大维出兵侵入埃及,从此罗马统治埃及达600年之久。

公元640年,阿拉伯人侵入埃及,从此埃及开始了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的进程。1517—1914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埃及,长达400年。1798—1801年埃及被法军占领。1882年英国军队占领埃及。1914年,英国取消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宗主权,正式宣布埃及为其“保护国”。1922年2月28日,在埃及人民强烈的反抗下,英国被迫宣布承认埃及独立,但保留对埃及国防、外交等方面的处置权。

1952年,在自由军官组织穆罕默德•纳吉布少将和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上校的领导下发动革命,推翻了埃及末代国王法鲁克一世的统治。1953年6月18日,埃及正式宣布废除王室制度,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宣布成立埃及共和国,纳吉布被推选为埃及共和国的首任总统。1954年11月14日,纳吉布被软禁,终止总统职务。1956年6月23日,纳赛尔当选为总统。1958年2月,埃及同叙利亚联合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9月,叙利亚政变后脱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70年,纳赛尔病逝,安瓦尔•萨达特继任总统。1971年9 月1日,埃及改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总统遇刺逝世后,穆巴拉克当选总统。

7.3.3 经济

自1952年革命以来,埃及经济先后经历了纳赛尔的“社会主义”国有化时期、萨达特的“开放经济”时期和穆巴拉克的政策调整时期。

纳赛尔时期,主要依靠苏联搞“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实行土地改革,并对工业、商业、银行、保险业、运输业以及进出口贸易实行了国有化。在这个时期,工农业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萨达特执政后,实行开放政策,强调以国营企业为支柱的同时发展私营企业,大量吸收外资。但由于私人资金主要集中于商业和其他容易获利的行业,致使埃及国民经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财政入不敷出,靠借债度日。外债由1970年的40亿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00亿美元。

1981年穆巴拉克继任总统后,开始考虑经济改革的问题。首先,实行“生产性开放政策”。努力改变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注重引导外援和外资流向生产性项目,限制进口,努力实现商品“埃及化”。同时鼓励出口,树立为出口而生产的意识,鼓励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发展。其次,制订长远的国家经济发展计划。针对埃及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制订了4个五年计划,并提出了各个时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发展目标。再次,实行慎重、循序渐进的经济改革。努力实现财政、金融平衡,降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增加外汇储备,保持经济稳定,通过私有化进程扩大结构改革,提高私营企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放开贸易并进行金融改革。最后,加强外汇管理,努力增加外汇收入。1991年10月统一了美元同埃镑的兑换率(1美元= 3.40埃镑左右)。同时,大搞经济外交,多方争取外援。

1991年,埃及开始全面施行经济改革、金融改革和宏观经济稳定计划,并于当年10月统一了市场汇率,取消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和外汇自由汇出。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国内生产力,提高经济增长率;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鼓励私营部门发展,完全向市场经济转轨;实行贸易自由化,扩大出口;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国内外投资;增加就业,减少低收入阶层负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996年10月,埃及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签订了一项新的为期两年的埃及一揽子经济改革方案协议,埃方承诺深入进行各项经济改革,西方债权国的巴黎俱乐部为此免除了埃政府42亿美元的债务。

经济改革以来,埃及经济情况逐年好转,财政状况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7.3.4 文化

1)教育

埃及的教育事业在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中比较发达,实行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制度。目前,全国有基础教育(含学龄前、小学、初中、高中和中等技术教育)学校2.3万余所,学生1 157余万名。综合性大学19所,教师3万名,大学生160万名。著名的大学有开罗大学、亚历山大大学、艾因•夏姆斯大学、爱资哈尔大学等。2005年,埃及大学录取人数达27.14万人。

2)重要节日

(1)圣纪节

圣纪节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纪念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纪念日,又称“圣忌”和“圣祭”。穆斯林一般都将“圣纪”和“圣忌”合并纪念,俗称“圣会”。

每年的圣纪节庆祝活动往往从伊斯兰教历的3月初开始,一直延续到3月12日的“圣纪大游行”时达到高潮。

(2)宰牲节

宰牲节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亦称“古尔邦节”,意为“献祭”“献牲”,为朝觐功课的主要仪式之一。时间是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即朝觐的最后一天。节前,伊斯兰民族打扫庭院,制作节日食品,如油香、馓子等各种油炸果子。节日拂晓人们起床沐浴,燃香,然后衣冠严整地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去时还在沿途诵经赞主。穆斯林们齐集清真寺后,由阿訇或教长率领步入礼拜大殿,会礼时面向圣地麦加方向鞠躬、叩拜,阿訇宣讲“瓦尔兹”(教义),最后,大家相互拜会道萨拉姆。会礼毕,凡家境好一点的都要宰一只羊,有的还宰牛或骆驼。所宰牲畜必须头角端正、体窍完整、健壮,没有任何缺陷。经挑选的宰牲若是幼畜,羊羔一般须满两岁,牛犊、骆驼羔一般须满三岁。宰牲时其主人必须在场,并由阿訇念“清真言”。所宰之肉分三份,一份自己食用;一份送亲友邻居,招待客人;一份济贫施舍。

宰牲典礼结束后,开始访亲问友,馈赠油香,主人按照传统礼节,摆出宴席,同食牛羊肉、糕点和瓜果等。

(3)开斋节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开斋节前的一个月是斋月,为伊斯兰历的9月。据《古兰经》记载,真主在斋月里降示《古兰经》以指导世人,因此,穆斯林在这个月应斋戒。在斋月期间,凡身体健康、理智正常的成年穆斯林,除生病、旅行和妇女来月经、怀孕、哺乳外,应自黎明到日落不吃不喝,禁止夫妻房事,而且不能有任何违教的行为。

开斋时,先喝矿泉水或者自来水,然后吃上两三颗椰枣开开胃,使干瘪的肠胃逐渐适应,接着是祈祷几分钟,然后是大吃大喝,最后是喝加糖的红茶或者咖啡。白天饿晚上补,所以斋月里的食物比平时要好很多,大块的鸡肉、牛肉,甜得发腻的各式点心是必不可少的。

斋月的最后一晚,人们观察天上的新月,一旦出现,次日便是开斋节。由于地域差异,中国的开斋节往往比埃及早一天。

开斋节埃及放三天假,其热闹情景犹如中国的春节。

(4)闻风节

闻风节是埃及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5 000多年的历史。古埃及法老第三王朝后期,闻风节正式形成。古埃及人认为,每年春分那天是万物复苏的日子,由于它是人们用来感受春天来临的日子,因此又叫“春节”。其时间约在阳历的3月21日或者稍后。

闻风节在埃及十分隆重,全国放假一天。这天人们披红挂绿,小孩要穿新衣,很多人还在脸上涂彩(见图7.18)。家家到户外踏青,连平日难得出门的老人,也被搀扶着走出家门,感受春天的气息。

图7.18 欢度闻风节

闻风节不但要和大自然亲近,还要吃五种专门的食品:咸鱼、鸡蛋、生菜、洋葱和埃及豆。咸鱼,是人们平时舍不得吃,到了闻风节这天才享用的美味佳肴。鸡蛋是被染成红、绿、黄等各种颜色的熟鸡蛋。鸡蛋是生命的象征,给鸡蛋上色意味着春意盎然,万象更新。生菜和埃及豆是春天的时令蔬菜,能防治春季儿科病。埃及人认为,洋葱能驱邪避灾,是神圣的食品。

7.3.5 民俗

1)服饰与礼仪

埃及是阿拉伯国家,在公共场合一般不拥抱、接吻。任何人都不能穿裸露肩膀的衣服,女性的裙子必须过膝盖,但在饭店内可以穿短裤和泳装。埃及男人上身穿上衣加坎肩,下着灯笼裤,他们的另一种服装是阿拉伯长袍。农村妇女未出嫁时穿花裙,结婚后多穿黑色长裙。还有很多人戴面纱。

喝热汤和饮料时禁止发出声响。食物入口后不可复出。而且忌讳用左手触摸食具和食品。

2)婚俗

埃及的婚礼传统而别致。婚前男女双方不得见面,举行婚礼时才能相见。结婚那天,新郎的母亲要随队去迎接新娘,走在马车的前头,新娘母亲走在马车的后头。当马车到达新郎家时,新娘要在新郎的再三要求下才能走出马车,走进婆家。接下来就是载歌载舞的庆祝活动。夜幕降临时,新郎要在亲友的陪同下去清真寺礼拜,祈求真主赐福,保佑婚姻美满。回家后,新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揭开新娘的盖头,并肩而坐,等待送上合欢饮料。此时,婚礼结束。但整个婚礼的庆祝活动一直要持续4天。埃及有些地方的婚礼非常地奢侈和豪华。

3)禁忌

埃及人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因为他们“方便”和做脏活都用左手,所以用左手与他人握手或递东西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甚至被视为污辱性的。埃及人认为“右比左好”,因此他们做事要从右手和右脚开始,握手、用餐、递送东西必须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脚,进入家门和清真寺也要先迈右脚。

在埃及,妇女的身体是不能让丈夫以外的男人看见的。因此,妇女禁止穿短、薄、透、露的服装。穿背心、短裤和超短裙是严禁到清真寺去的,男人也不例外。

尽量不要在埃及人面前打哈欠或打喷嚏,如果实在控制不住,应转脸捂嘴,并说声“对不起”。埃及人讨厌打哈欠,因为他们认为哈欠是魔鬼在作祟。认为打喷嚏不一定是坏事,一个人如果在众人前打喷嚏,则说:“我作证:一切非主,唯有真主。”而旁边的人说:“真主怜爱你。”他接着说:“真主宽恕我和大家。”

知识卡片

埃及旅游须知

(1)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2小时,分夏令时和冬令时。夏令时从4月初到10月底,比北京时间晚5小时;冬令时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

(2)电源——各大城市的交流电压为220伏特,一般的电源插座是圆孔插头。

(3)货币——埃及镑,土耳其、埃及可以使用旅游支票和国际通用信用卡,美元当现金使用也十分方便。

(4)兑换——可在银行、机场、酒店自由兑换当地货币,汇率是:1美元= 5.3埃磅。请注意妥善保存兑换收据以便在兑回外币时使用。

(5)小费——埃及是个处处要小费的国家,身上最好多准备一些50披索的小钞,计程车司机应酌量给一些,若有特别服务则应给。埃及境内的公用厕所付费才可使用,但是如有小朋友拿毛巾则不必付小费,一般餐厅都加上服务费,所以也不必再付小费,若觉服务不好,小费亦可省下来。

7.3.6 旅游业

旅游是埃及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国民收入的主要来源。5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不仅孕育了古代法老文明、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而且也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至今都令人叹为观止。

1)埃及旅游业的现状

埃及的旅游发展条件得天独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古迹和历史旅游是埃及最重要和最古老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重视,埃及在发展旅游以及环境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目前,旅游成为埃及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旅游收入占了国民收入外汇总额的25%。

2000年,埃及的旅游产业成绩辉煌,国外游客人数达到530万,3 400多万人次。埃及各旅游省饭店年平均利用率超过70%,特别是红海地区、大开罗和沙姆沙伊赫等地的饭店利用率超过100%。2000年旅游收入为43亿美元,旅游收入净增长率为11%。2001年埃及大量投资用于宣传旅游和修建基础设施,其中53亿埃镑用于旅游宣传,52亿埃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埃及2007年旅游人数达到940万人,收入达到98亿美元。2010年埃及吸引了1 450万国外游客,旅游收入达到125亿美元。

近年来,由于埃及局势动荡导致安全条件恶化,2011年国外游客比上一年减少了30%,旅游收入也急剧降至90亿美元左右,这成为埃及目前经济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埃及凭借着丰厚的旅游资源,同时借助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开发出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主要有:

法老名胜古迹旅游,主要古迹如开罗的金字塔、卡法拉水坝,亚历山大的罗马剧场、萨瓦里柱、罗马澡堂、黑头神庙,位于上埃及的卢克索市的卡尔奈克神庙、木乃伊博物馆以及阿斯旺市的菲拉岛、西奈半岛的摩西山以及各种古老的绿洲。

伊斯兰古迹旅游,包括多种多样的伊斯兰清真寺和伊斯兰城堡。

科普特古迹旅游,主要包括教堂和修道院。教堂有悬空教堂、圣母玛利亚教堂、圣徒米那教堂、亚历山大的圣马克大教堂等,此外,还有圣安东尼斯修道院等。

医疗旅游,埃及的矿泉、硫黄泉世界闻名。硫黄泉中的沙土和黏泥所含的化学成分适合治疗骨骼、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皮肤等多种疾病,因此埃及在拥有这些资源的地区开发了医疗旅游。另外,埃及还有很多景点不仅具有医疗旅游的特点,而且还是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如法尤姆、阿斯旺、西奈半岛和位于红海边上的塞法杰市等。

沙漠探险游,埃及拥有大面积的沙漠和山区,给沙漠旅游爱好者提供了欢乐与冒险的好去处。这类景点主要有:凯瑟琳山、摩西山、达赫莱与哈里杰绿洲和艾因•苏纳赫温泉。在这些地区旅游者可以观赏沙漠动物和候鸟。另外,沙姆沙伊赫周围的山区里,旅游公司为旅游者提供帐篷和贝都因人生活所必需的其他用品。旅游者能在沙漠山地环境中享受到简朴而又充满大自然活力的生活。

2)主要景区景点

(1)开罗

埃及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旅游中心,位于尼罗河三角洲顶点以南约14千米处。它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还是中东政治活动中心,有人口789.9万(2006年1月)。

公元969年,阿拉伯帝国法蒂玛王朝征服埃及,在今天的开罗北面建城定都,命名该城为“开罗”,在阿拉伯语中“开罗”的意思是“胜利”。1801年以后,开罗逐渐发展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开罗是一座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相交融,东方文化与西方风情相辉映的城市。城西有大量建于20世纪初的欧洲风格的建筑,城东则以古老的阿拉伯建筑为主。庄严肃穆的神秘金字塔使人能感受到三四千年前的古代法老文明,而琳琅满目的超级市场、多姿多彩的广告张贴画又使人能够呼吸到现代的新鲜空气。主要景点有:

①埃及博物馆。位于开罗市中心的解放广场,它最早建于1863年,1902年才由开罗布拉区迁入到此,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该馆收藏了5 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时代至公元6世纪的历史文物25多万件,其中大多数展品年代超过3 000年。博物馆分为二层,展品按年代顺序分别陈列在几十间展室中。该馆中的许多文物,如巨大的法老王石像、纯金制作的宫廷御用珍品等。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历代法老和王妃们的木乃伊和第18王朝的重约242磅的图坦卡蒙纯金面具和棺材,其做工之精细令人赞叹。

②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于4 6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国王)和王后的陵墓(见图7.19)。他们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的“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在这些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

图7.19 金字塔

大金字塔是埃及现存规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它建于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670年),原高146.59米,因顶端剥落,现高136.5米,塔基呈正方形,每边长约230多米,三角面斜度为51°,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据说,10万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

第二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法老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狮身人面像(见图7.20)。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夫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像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长期以来,由于该金字塔内的湿度过大、通风较差,墓室内部的墙壁出现裂缝。

图7.20 狮身人面像

第三大金字塔属胡夫的孙子门卡乌拉法老,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当时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时期,金字塔的建筑也开始衰落。门卡乌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内部结构纷乱。

埃及建筑金字塔的历史是从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时期,跨越了10个朝代。金字塔闪耀着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直到今天,规模宏大、建筑神奇、气势雄伟的金字塔依然给人留下许多未解之谜。

③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在开罗旅行,到处都可以看到清真寺,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便为其中之一。它建于1830年。巍峨的阿里清真寺建在开罗以北的山顶上,礼拜殿呈正方形,上有高耸的圆顶为殿中心,四面环有4个半圆殿与正殿相应,还有四根高柱居其中。清真寺西侧正中有一盥洗室,是供穆斯林礼拜时做小净用的。盥洗室四面有四根铁链环绕。清真寺正中盥洗室内,外墙壁是用雪花石瓷砖镶嵌的,所以又被称为雪花石清真寺。

穆罕默德•阿里被认为是埃及现代化之父,他死于1848年,死后就埋葬在清真寺西南方的黄铜围栏下。

(2)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是埃及的第二大城市。它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西部,面临地中海,建于公元前332年。古代的亚历山大城是欧洲与东方交流的纽带,现代则是埃及的重要商港、工业中心和旅游胜地。亚历山大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埃及的“夏都”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地中海新娘”。主要景点有:

①法罗斯灯塔。在亚历山大北部的法罗斯岛上,曾经矗立着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法罗斯灯塔。它建于公元前280年左右,是唯一一座不带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生活而建的古代建筑。灯塔在黑夜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照耀着整个亚历山大城,保护着海上的船只,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法罗斯灯塔由白色大理石建造,共分三层:第一层为正方形的四角柱,高56米,四角准确地朝着东南西北4个方向;第二层为八角形,高18米;第三层是圆柱形,高7米。最上面为圆锥形屋顶,矗立着海神波塞冬的雕像。灯塔依靠燃烧柴油,把光线集中于后方的青铜制的反射镜,以旋转360°反射出去照耀大海。灯塔由于日久失修,再加上1375年的大地震,使它成为一个消失于世界上的奇观。现在人们只知道有法罗斯灯塔之名,而不知道它坐落何地。

②夏宫。又称蒙塔扎宫,它位于亚历山大港的东端,是埃及末代国王法鲁克修的行宫。宫的外形颇似教堂建筑,宫内陈设非常豪华。宫外密林环绕,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花园。1952年前一直是皇室家族的消夏避暑地,现海滨向游人和垂钓者开放。

③冬宫。也叫蒂恩角宫,建于1836年。其建筑和宫内装饰十分华丽,里面铺有铁轨,滨海的花园设有码头,可直接从宫内乘包车和游艇外出游览。1952年,埃及末代国王法鲁克在此签署了退位书,然后从宫内的滨海码头乘快艇去了罗马。

(3)卢克索

卢克索位于尼罗河的中部。因为这里有大量的雄伟壮观的神殿和王家陵墓,所以被认为是古埃及遗迹的宝库。

①卡尔纳克神庙。卡尔纳克神庙是古埃及帝国遗留下来的最为壮观的神庙(见图7.21)。现保存完好的部分占地就达30多公顷。整个建筑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余座。

阿蒙神庙是卡尔纳克神庙的主体,这里供奉的是底比斯主神——太阳神阿蒙。始建于3 000多年前,此后的1 300多年不断增修和扩建,共有10座巍峨的门楼,3座雄伟的大殿。阿蒙神庙的石柱大厅最为著名,面积约5 000平方米,内有134根要6个人才能抱得住的巨柱,每根21米,顶上据说能站百来个人。这些石柱历经三千多年无一倾倒,令人赞叹。庙内的柱壁和墙垣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和鲜艳的彩绘,它们记载着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和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庙内还有闻名遐迩的方尖碑和法老及后妃们的塑像。

②卢克索神庙。卢克索神庙是底比斯主神阿蒙的妻子穆特的神庙,规模仅次于卡尔纳克神庙。这里的大部分工程都是由第十八朝法老阿蒙诺菲斯三世完成的,后来的拉美西斯二世又增建了大门和庭院,并在门口竖立了6尊他的塑像,现存3尊。庙内原来有两座尖方碑,其中一座被穆罕默德•阿里送给了法国,现在在巴黎的协和广场。

图7.21 卡尔纳克神庙

图7.22 菲莱神庙

(4)阿斯旺

阿斯旺是埃及最南端的重要城市,也是埃及街道最干净、最漂亮的城市。它是埃及与非洲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重镇,也是通往苏丹的门户。阿斯旺市区不大,但保留有大量寺庙和陵墓,如著名的菲莱神庙、阿布辛拜勒神庙等,而且它的气候冬季干燥温暖,是疗养和游览的胜地,所以它的旅游业较为兴盛。

①菲莱神庙。被称为“古埃及国王宝座上的明珠”,是埃及的古神庙群,在阿斯旺以南15千米。它以辉煌而奇特的建筑、宏伟而生动的石雕及石壁浮雕上的神话故事而闻名(见图7.22)。

在建造阿斯旺大坝时,神庙几乎全部被淹没。为了保护这些珍贵文物不受毁损,将这组庙宇拆成45 000多块石块和100多根石雕柱,然后迁到菲莱岛北侧150米的艾格里卡岛上重建。1980年重新开放。

菲莱神庙建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古代法老的建筑风格和希腊罗马的建筑风格,是祭祀古埃及神话中富庶之神哈索尔和生育之神艾西斯的地方。

②阿斯旺大坝。阿斯旺水库,又称纳赛尔水库,是非洲最大的水利工程。

阿斯旺大坝始建于1960年1月,35 000名埃及工人奋战10年后,于1970 年7月竣工,耗资10亿美元,使用的建材量是吉萨大金字塔的17倍。萨达特总统称它为“堪与法老时代金字塔并列的埃及世纪性工程”。

阿斯旺大坝,高110米,长3 600米,宽40米,就像铺在湖上的一条宽广的公路,将尼罗河拦腰截断,使河水向上回流500多千米,形成面积达5 120平方千米、蓄水量达1 620亿立方米的人工湖纳赛尔湖。

3)埃及经典旅游线路

(1)埃及入境旅游路线

线路一:埃及8日游

经过城市:开罗—卢克索—赫尔哥达—红海—亚历山大—开罗。

旅游景点有:埃及博物馆、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卢克索神庙、卡尔纳克神庙(埃及第一神庙)、梅农巨像、帝王谷、女王殿、红海、拉姆西斯二世雕像、撒拉卡阶梯金字塔、希腊博物馆、寝陵等。

线路二:埃及、土耳其9日游

经过城市:伊斯坦布尔—开罗—卢克索—尔格达—赫尔哥达—亚历山大—开罗—伊斯坦布尔。

旅游景点有:埃及博物馆、埃及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卢克索、梅农巨像、女王庙、帝王谷、卡尔纳克神殿、卢克索神殿、赫尔格达度假区、汗•哈利集市等。

(2)埃及国内旅游路线

线路一:沙漠探险旅游

旅游景点:凯瑟琳山、摩西山、达赫莱和哈里杰绿洲、苏赫纳温泉、沙姆沙伊赫周围的山区。

线路二:休闲旅游和沙滩旅游

旅游景点:塞法杰市、亚喀巴湾海岸。

线路三:希腊、罗马时期古迹游

旅游景点:开罗和吉萨、亚历山大、上埃及、法尤姆市。

知识卡片

埃及货币

埃及的官方货币为埃及镑,简称埃镑。一个埃镑又可分为100皮阿斯特。英语为“pound”和“piaster”。阿拉伯语的发音为“guinah”和“girch”。纸币的种类有50,20,10,5和1埃镑,50和20皮阿斯特。硬币分为5和25皮阿斯特。1美元= 6.092 5埃镑,1埃镑= 1.043 8元人民币(2012年8月28日)。图7.23为埃及样币。

图7.23 埃及样币

教学实践

埃及有闻名于世的古迹。假如你的朋友到埃及旅游,你应该提醒他要注意哪些问题?

本章自测

1.埃及有哪些类型的旅游资源?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什么?

2.试分析埃及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与劣势?

3.到印度去旅游该注意哪些问题?

4.印度、巴基斯坦和埃及三国在旅游资源方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