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塔沟榆河记名城

塔沟榆河记名城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塔子沟在喀喇沁贝子境内,西距热河三百六十里,本无城郭村堡,自乾隆六年,设立通判,因择地势平坦,山环四面,水绕左右,民居之可耕、可溉,且因其二十里处,向有古塔,遂名塔子沟焉”。这段记载明白无误地说出,所谓“塔子沟”称号,实在是因有此塔而得名。在《塔子沟纪略》中虽有记载,但年代已无可考。当然,现在的凌源地域称其为历史名城,除清朝塔子沟厅管过七个旗地之外,而在历史上,还设过和众县、永和县和龙山县。

凌源乃凌河发源之地,因河而得名,这是家喻户晓的事情。那么凌源在历史上称呼过的这些名号,“塔子沟”、“榆州”、“柳城”都是怎么回事呢?

翻检历史,凌源大小也真算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先说“塔子沟”

中国的地方名号,有的是因山而起名,如“山西”、“山东”,有的是因水而得名,如“河南”、“河北”,而这塔子沟肯定是因塔而得名。此说不仅从古籍上找出依据,而且在现实中也有物证。在距凌源城西18里处,确有一古塔。此塔建十三级,高十余丈,距101国道500米。行人每经过此地,无不驻足观赏。

名城因有古塔,愈显历史之悠久辉煌。那么古塔是何朝何代何时所修呢?上溯塔子沟的历史,可从成书于200年前的《塔子沟纪略》中找到线索。

原始塔子沟风貌(占祥画)

在《塔子沟纪略》中,关于“塔子沟”最早的记载是:

“塔子沟在喀喇沁贝子境内,西距热河三百六十里,本无城郭村堡,自乾隆六年,设立通判,因择地势平坦,山环四面,水绕左右,民居之可耕、可溉,且因其二十里处,向有古塔,遂名塔子沟焉”。

这段记载明白无误地说出,所谓“塔子沟”称号,实在是因有此塔而得名。不仅如此,而且因塔子沟地处辽、蒙、冀接合部,既为蒙、汉、满、回杂居之地,又为关内外交通要道。据说自隋朝就由朝廷派官戍边。清朝进关之后更看重此地,乾隆朝正式在塔子沟设立厅署,镇守关外蒙古七旗。又据哈达清格《重修塔子沟厅署碑》记载:“塔子沟地处边陲,本辽西三卫之境,我圣祖仁皇帝,布物土之宜,教民稼穑,于是辟其田畴,商旅辐辏,渐成都会,移驻理事厅统治之。”于是在塔子沟“建衙署,设街道,四方商贾,始云集而成巨镇。厅署驻扎处所方围十里,街衢六道,其东西长二里、阔五丈,南通迁邑,北通翁牛特旗”(《塔子沟纪略》)。

随着塔子沟厅的设立,朝廷赋予这里的权力不断扩大,所辖地域也不断增加。到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塔子沟厅所辖面积是“东接奉天,南距长城,西界八沟,北交科尔沁,幅员五千余里。七旗之王公贝勒处其中,各省之偏氓黎庶耕于野,天下之工贾云集于肆市”。当时塔子沟厅所辖七旗是:喀喇沁旗、札萨克旗、土默特旗、敖汗旗、奈曼旗、枯伦旗、喀尔喀旗。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朝廷派哈达清格任塔子沟厅理事通判,又重修塔子沟厅署衙门及兵丁营房。当时城外东、南两面皆河,东面是阿拉善河(亦称热水汤河)南面为古榆河,至南门外汇流而下,县城临河街道庐舍非常危险。为防水患,四乡民众商议沿河两岸栽柳,数年之后绿柳成荫,一碧无际。所以人们也习惯叫“柳城”,这可能也是称谓“柳城”的一个因素。

既然塔子沟因古塔而得名,那么此塔又是何朝何代何时所修呢?

先从古塔造型分析,此塔为八角七级密檐空心砖塔,原高十余丈,下有塔基。基上有须弥座,中部各面砖雕菩萨像,端坐莲台,两侧胁侍之像,上为飞天,再上为砖刻斗拱。由此可见,此塔颇具规模,其建筑艺术风格独特,如果不是举一方之力,当地少数人很难修成。在《塔子沟纪略》中虽有记载,但年代已无可考。而查大清《承德府志》却有一段重要记载。

“惟当县西十八里堡(亦名楼子庙)东有城址,周约四里,城西里许一塔巍然,高约十数丈。清同治中土人耕地于塔南,获一庙碑,文无可取,惟载大宁路榆州和众县城西三官庙,并历志某某名施银若干……知为和众县也,亦名高平军,又名高平川,城南有榆河。”

这段史料说明:在县城西十八里堡地方,原有一城,从遗址看,城墙周长有四里多,在城西一里地方有一高十数丈古塔。清朝同治年间有一农民在塔之南耕地时,发现地里有一块庙碑,碑上所刻时间不知,但碑中标有“大宁路榆州和众县城西三官庙”。按此线索查,大宁路是忽必烈至元七年(1270年)改北京路为大宁路的。而《金史·地理志》载金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金朝改辽中京为大定府,废榆州,和众县属大定府。又按《辽史·地理志》记载,“和众县谓本汉时临榆地”、“建榆州治和众县,有榆河临城南。”看来,此碑时间,应在北京路改为大宁路之后又在金废州之前,由此可推断:榆州城和辽塔及三官庙应属同一朝代所建置。其时间应在辽朝天显五年(930年)设榆州之后,或应在北京路改大宁路之后,并应在金朝废州之前。按时间换算,辽塔、榆州城、三官庙所建时间应在公元930年至1287年之间。是否因辽、金、元时代更替,物是人非,朝代灭亡,州城既废,三官庙亦废,而唯有宝塔犹存。

后世因有雄伟古塔,所以官民始终称此地为“塔子沟”。

再说凌源称“榆州”之说

古往今来,地方以山为名,以河为号,实属正常。凌源先民也很有智慧,汉代时,因有从平泉榆树林子发源的古榆河东流至塔子沟,绕城向南与阿拉善河(热水汤河)相汇又经大城子入大凌河,因而这70里榆河也是大凌河的支流。所以汉代时称榆州地方为临榆县。《汉书·地理志》记“以和众县为临榆地,属右北平郡”、“辽置榆州、亦曰高平军,治和众县”。据考证,凌河十五里堡有一方形平川地,每边长约一华里,城址东墙夯土保存完好,其面积长487米,宽391米,是为辽太宗德光天显年间所建榆州城,金、元时沿用,元末废弃。到金朝,废榆州,以和众县属大定府。而在《方舆纪要》载:“城西半里许,有浮图一座,高十数丈”。这些资料都说明,凌源地方,汉代为临榆县,到辽代时设榆州和众县。因而凌源地方也有“榆州”之称谓,今之历史名城,也有榆州一份辉煌呀!

还有历史上“柳城”之说

杨兆三先生总以家乡称“柳城”为自豪,也是有道理的。除前边所述,清咸丰年间后,沿河两岸百姓植柳成荫,人们习惯“柳城”称呼之外,史料也有记载。《旧唐书·地理志》载凌源属“营州柳城郡之柳城县地也”。《方舆纪要》载:“开元四年,契丹、奚皆内附。五年复置营州于柳城,盖是时,县境属柳城也。”所以,现在凌源人也可自豪地说,凌源在历史上也可以称柳城地方。如果说当时营州柳城郡统治中心在朝阳,而塔子沟地方也应为柳城郡所辖之地,因而柳城之说也是有史为证的。

当然,现在的凌源地域称其为历史名城,除清朝塔子沟厅管过七个旗地之外,而在历史上,还设过和众县、永和县和龙山县。

如今天的三十家子以西,辽统合二十二年(1004年)曾置永和县。《方舆纪要》载,永和县在“榆州西南,今三十家子南街、一片平甸”有人考证此说与史料相符。

今天的五家子、天盛号一带,辽开泰二年(1013年)则属龙山县所辖。精美的金代石拱桥即是当时经济文化繁荣的物证。

特别是今县城西十八里堡,楼子庙村东故城址,当年属榆州和众县。可想而知,当时宝塔雄伟辉煌,三官庙里供奉天、地、水三官,香火旺盛,而又有榆河之水绕四公里之方城,城内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城外,北有青山为屏,南有榆河滋养,真是大路通天,物阜民丰。

从古塔巍峨的榆州城,到辖管七旗的塔子沟厅,再到今天的美好新凌源,这千年古城的变化,实在惊人,尤其是在十年九旱惜水如金的辽西,今天,能使一河碧水绕城而驻,濒河公园送给人们一片美好的湖光山色,实属历史的辉煌。

绕过巍巍古塔,跨过滚滚榆河,登上葱郁南山,回望凌河(榆河)上的碧水蓝天,眼前依稀是一条千年长卷,它写满了历史名城的盛衰,更记下了凌河儿女的伟业丰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