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瓦戈医生》

《日瓦戈医生》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他58岁时,便开始着手《日瓦戈医生》的创作。随着拉拉的离去,日瓦戈感到自己丧失了整个生命支柱。在日瓦戈医生的葬礼上,拉拉再次出现了,并为日瓦戈的死亡感到异常悲伤。这时已当上将军的格兰尼亚想方设法找到拉拉的女儿,负起抚养的责任,还设法出版了日瓦戈医生生前的所有诗作。《日瓦戈医生》叙述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在俄国两次革命与两次战争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生活遭遇和情感历程。

作者简介

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俄罗斯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帕斯捷尔纳克出生于一个艺术家家庭,早在童年时代就接受过音乐和绘画的熏陶,成年后先后在德国的马堡大学和莫斯科大学攻读哲学喜欢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音乐家斯克里亚宾和奥地利诗人里尔克,与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等诗人和作家保持着持久的友谊关系。他先是从事诗歌创作,诗集有《云雾中的双子星座》(1914)、《生活啊,我的姐妹》(1922)、《在早班车上》(1945)等,较为著名的散文集是《安全保护证》(1931)和《人与事——自传性随笔》(1956—1957)等。三四十年代他的作品无法在国内发表,这使得他转向翻译欧洲古典文学。在经历过前苏联的一系列动荡之后,帕斯捷尔纳克身边的友人和亲人一一相继惨死,这激发了他创作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的决心。在因此书经历“诺贝尔文学奖”风波后,他一直遭受外界误解,从此便过着一种郁郁寡欢的生活,于1960年寂寞地在莫斯科郊外的私人别墅里逝世。

背景链接

帕斯捷尔纳克先后经历过前苏联历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身边的友人和亲人相继惨死,这激发了他要揭露历史真相的决心。虽然他的诗歌和其他任何作品都无法在苏联国内发表,但良知的声音在时刻折磨着他的灵魂。在他58岁时,便开始着手《日瓦戈医生》的创作。他曾说过这样一番话:“我一直幻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把我在这个世界上看见和了解的一切奇妙事物,全部像炸药似的迸发出来。”这部作品的创作历经8年时间,1956年完稿之后他投稿到《新世界》杂志,而《新世界》的编辑们却认定小说的思想是“仇恨社会主义”,并在退稿信中将作家严厉地批评了一顿。后来历经几番周折,作家将书稿寄往意大利,是年11月在意大利以意大利文发表,顿时引起整个西方世界的好评。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恰恰是这部巨著给帕斯捷尔纳克自己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厄运。

内容摘要

尤拉·安德烈·日瓦戈出生于莫斯科一个富豪家庭,父亲在他幼年时期就将他和他母亲遗弃,一人在外吃喝玩乐,将家产挥霍殆尽后自杀身亡。尤拉11岁时,母亲因患肺病去世,后来被舅舅带到他的好友——农学家格罗梅科家寄养,和与他年龄相似的冬尼娅一起长大。在舅舅的鼓励下,尤拉长大后选择了学医。

在一次圣诞舞会上,一个叫拉拉的姑娘向其情人、也是怂恿日瓦戈父亲自杀的律师科马罗夫斯基开枪,不料却误伤他人。也来参加舞会的日瓦戈被拉拉的美丽和悲情所深深吸引。

大学毕业后,尤拉便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冬尼娅结了婚,还生了个儿子,生活十分幸福。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前线缺乏医疗人员,日瓦戈应征到前线医疗队工作。在战地医院,日瓦戈意外地见到了当护士的拉拉。在那次枪击事件之后,拉拉彻底摆脱了科马罗夫斯基的纠缠,和她的心上人帕维尔·安季波夫结了婚。婚后帕维尔离开妻子独自上了前线,继而生死不明。拉拉为了寻找丈夫才来到前线做了护士,这才使得日瓦戈重新遇见了拉拉。

战争结束了,日瓦戈回莫斯科和家人团聚。接着,十月革命爆发。同院医生纷纷外逃,日瓦戈坚持留了下来,可激变的政治氛围使看不惯暴力的日瓦戈医生越来越无法忍受。一家人辗转来到冬妮娅祖父的旧庄园瓦雷金诺隐居下来,这种隐居生活恰恰是日瓦戈所企求的。在劳动之余,日瓦戈重操旧业,继续自己的诗歌、散文创作。此时,冬妮娅又怀孕了。日瓦戈同父异母的兄弟格兰尼亚也来看望他们并帮他们改善生活条件。

一天,日瓦戈进城读书,在图书馆里竟发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拉拉。日瓦戈压制着内心的狂喜,竭力避免同拉拉接触,殊不知拉拉也克制着自己内心的煎熬。后来,这对经历种种磨难的情侣疯狂地坠入爱河。此时拉拉的丈夫帕维尔已是著名的红军将领,但他却无法和近在咫尺的拉拉母女相见。拉拉的遭遇、坚忍、情感让日瓦戈无比着迷,可日瓦戈无法摆脱内心对冬妮娅和家人的内疚之情。一天日瓦戈在回家途中被游击队劫持,给游击队当军医。日瓦戈在游击队的一年半时间里,亲眼目睹了无休无止的流血、混乱、报复、恐惧等血腥事件,他的精神受到极大刺激,思想开始发生转变。闲暇之时,日瓦戈十分怀念冬妮娅和家人。其间日瓦戈试逃了三次,最后终于逃离血腥的战场。逃离途中日瓦戈看见了十分残酷的景象:在战争、酷寒和斑疹伤寒的肆虐下,大部分村庄已荒无人烟,甚至有的地方还发生了人吃人的惨事。

逃到尤梁津的日瓦戈身体异常虚弱,在拉拉曾经住过的房子里,他病倒了,醒来后的日瓦戈发现自己居然躺在拉拉温柔的怀抱中。事后拉拉告诉日瓦戈,肃反清洗运动正在扩大,连她的丈夫帕维尔也未能幸免,这使她们母女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后来日瓦戈写了几封信给家人,但都没有回音。城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了,拉拉为了免遭清算,只能重返瓦雷金诺。在这里他们两人享受了短暂的平静幸福,日瓦戈为此修改了不少旧的诗作,还写了不少新诗。好景不长,深夜的狼嗥惊醒了日瓦戈的睡梦,一切厄运随着科马罗夫斯基的到来和帕维尔的绝望自尽接踵而至。出于对拉拉母女安全的考虑,日瓦戈忍痛让拉拉跟科马罗夫斯基远去,以尽可能避免伤害。随着拉拉的离去,日瓦戈感到自己丧失了整个生命支柱。

1922年日瓦戈回到莫斯科,妻儿已被驱逐出境,侨居法国。大家都尽量躲着他,两个儿时的伙伴都当上了红军军官。日瓦戈孑然一身,和房东(他家昔日的酒鬼仆人,今日却时来运转、飞黄腾达)的女儿玛丽娜结婚。八年后,困苦中的日瓦戈再次得到格兰尼亚的照顾,帮他出版诗集,并设法让日瓦戈重新回到医院。然而,有多年心脏病的日瓦戈竟在第一天上班途中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在路上。

在日瓦戈医生的葬礼上,拉拉再次出现了,并为日瓦戈的死亡感到异常悲伤。她后来被革命政府抓进集中营,再也没有出来。这时已当上将军的格兰尼亚想方设法找到拉拉的女儿,负起抚养的责任,还设法出版了日瓦戈医生生前的所有诗作。

解读引导

《日瓦戈医生》叙述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在俄国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与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生活遭遇和情感历程。作家借助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来表达自己对当时社会的认识,通过主人公的价值观来展示战争与人的冲突。作家真实而深刻地展示了日瓦戈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的矛盾,描写了他在革命前后的理想、希望、期待、欣喜、沮丧和失望。

作家通过对日瓦戈医生心路历程的描写来表达他对历史苦难和人性悲剧的看法,通过主人公的眼睛和思索来展示战争与人的冲突。日瓦戈的一切所作所为都以维护独立人格和保护生命尊严为行为标准,同时他以基督信仰为准绳,强烈反对社会改革或革命战争以暴易暴的残酷报复行为。在一切社会变革过程中,只有个体的生命和独立人格才是最重要的,任何试图残害生命、压制自由和泯灭人性的做法都是不人道的。

作品中帕斯捷尔纳克固守俄罗斯传统文学的人道主义情怀,描述残酷战争和暴力历史对个人尊严和人性的践踏或毁灭。在战争面前人类的暴力变得肆无忌惮,殃及大量无辜。在暴力的驱使下,正义力量既不是红军,也不是白军。革命或战争只是过激的暴力循环,血腥的报复永远没有出路。就像日瓦戈医生的舅舅所言,基督教的《福音书》才是历史的根据,它的最高宗旨就是博爱精神,就是爱他人。帕斯捷尔纳克在小说结尾附上日瓦戈的诗集绝非随意为之,而是别具匠心的有意安排。在诗集的最后一首诗《客西马尼园》里,作者借基督这个形象,告诫他的门徒彼得:“争执不该用刀剑来解决。”基督的受难和复活靠的是爱和牺牲,这给小说的深刻内涵作了最好的诠释。

日瓦戈医生和拉拉之间的苦难中的爱情描写是全书最精彩的篇章,值得读者好好品味。

名言警句

1.首先是爱他人,这种爱是生命活力的最高形式,生命活力充满了人的心,就要冲出来找用场。

2.现在我要说的你要特别注意听:在别人心中存在的人,就是这个人的灵魂。这才是您本身,才是您的意识在一生当中赖以呼吸、营养以致陶醉的东西。这也就是您的灵魂、您的不朽和存在于别人身上的您的生命。

名家点评

1.前苏联著名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的妻子娜杰日达说过:“莫斯科在帕斯捷尔纳克出生以前就属于他。”

2.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在《会见帕斯捷尔纳克》一文中说:“帕斯捷尔纳克总是被视为如同一尊远离他的时代的象牙塔……凭着这种不容置疑的优势,他留意到新的太平盛世的模式,并发现这一模式大部分和诗人的幻想不相符合。”

艺术赏析

《日瓦戈医生》以其语言优美、思想深邃而著称于世,无论在俄苏文学还是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均堪称杰作。此书也是帕斯捷尔纳克一生文学创作的总结,作家在创作中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情感历程和对历史发展的思索融合在一起。

首先,此书体现出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一方面它体现在作者对个人尊严的保护和推崇上,纯洁的人性、高贵的自由和真挚的情感在战争和动乱前面临威胁和毁灭,这集中体现日瓦戈医生身上和他与拉拉之间的苦难爱情里。他们崇尚个人理性,向往个人的自由和幸福。另一方面人道精神表现在作家反对肆虐的暴力上。在战争面前人类的暴力变得肆无忌惮,人性中的恶也因此而得以扩展,波及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只有善行才能导向善,恶只会导致循环的血腥报复。

其次,该作品充满诗情画意。有人认为此书可以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相媲美,因为作者本身是诗人,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作品的诗意氛围。表现尤为明显的是作者对俄罗斯自然景色和社会环境的神奇描绘,其中“重返瓦雷金诺”一章,风雪中的瓦雷金诺因为日瓦戈医生和拉拉之间的温馨爱情而显得无比优美,那种幽静的氛围也激发了日瓦戈医生创作出大量诗歌。而全书最后一章《日瓦戈的诗》以诗歌形式来总结全书,带领读者回顾主人公一生的足迹,小说家兼诗人的双重才华在其最后一首宗教哲理诗《客西马尼园》里得以升华。

最后,象征手法的大量使用使全书的思想内涵显得无比丰富。本书开头送殡的场面、暴风雪的肆虐衬托出尤拉的凄凉心境,拉拉家中的烛光意味着她纯洁心灵在黑暗现实中的无依无靠,还有日瓦戈医生的梦境中的拉拉的死亡象征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