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原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原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原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也称特发性肺纤维化及纤维化性肺泡炎,病因不明,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间质性肺炎。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仅20%,最终死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继发感染。⑤可合并肺继发感染、肺癌。③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以上中肺病变明显,影像学以结节、怪异的囊状影及纤维化病变为主。

临床资料 男,63岁。咳嗽、气短2年余,进行性加重。无结缔组织病、化疗、放疗、粉尘接触及过敏史。

影像学报告描述 两上叶轴位HRCT(图6-2-1A、B),两肺密度减低、结构稀疏呈“简化”状,多发小叶间隔增厚及线状影。中下肺HRCT(图6-2-1C、D),肺底及胸膜下蜂窝状改变及GGO。冠状位及矢状位重组(图6-2-1E、F),蜂窝状、线状影均以胸膜下及肺底、背侧为著。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 均为:①原发性肺间质纤维化;②全小叶型肺气肿。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原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 brosis,IPF),也称特发性肺纤维化及纤维化性肺泡炎,病因不明,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间质性肺炎(约占50%)。其病理学特点为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IP),正常肺、间质性炎症及纤维化交错存在,镜下可见间质炎症、成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增生、肺泡壁破坏及融合、间质纤维化、蜂窝肺。临床上常见于50岁以上患者,男性稍多,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咳嗽、体重下降、杵状指,肺听诊闻及爆裂音等。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仅20%,最终死于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继发感染。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与弥散性通气障碍并存。

X线胸片上约90%病例有阳性征象,最常见的表现为下肺明显的网状影,早期于后肋膈角区显示最清楚。肺体积缩小,叶间裂移位。偶见胸腔积液与胸膜增厚。

HRCT对本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①征象包括蜂窝状影、不规则网状影、牵引性细支气管与支气管扩张。蜂窝影可不对称,大小为2~10mm,其分隔为增厚的小叶间隔与小叶内间隔,前者病变为主时呈大蜂窝,后者明显时为小蜂窝。②病变以胸膜下、肺底为著,为斑片状或向心性分布。仅约5%的病例以中肺或上肺为主。③较少见表现包括GGO、纵隔与肺门淋巴结增大,GGO可能为可逆性病变。④随访观察网状影与蜂窝状影在数月至数年内逐渐加重。少数可急性加重,HRCT显示为网状影基础上出现多灶性GGO。⑤可合并肺继发感染、肺癌。

鉴别诊断 ①主要是已知病因的UIP:影像学表现与IPF一致,临床上有结缔组织病、结节病、粉尘吸入、过敏、有毒气体吸入、使用化疗药物等病史。②其他原发性间质性肺炎:如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及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各有相应的HRCT特点,但无典型的下肺为主的蜂窝状影。③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以上中肺病变明显,影像学以结节、怪异的囊状影及纤维化病变为主。④淋巴管肌瘤病:以两肺弥漫性薄壁囊状影及胸膜病变为特征,患者为育龄期女性。⑤慢性嗜酸粒细胞性肺炎:影像学以上、中肺斑片状实变及GGO为主,痰检及支气管灌洗液检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小结 IPF的影像学特点是下肺及胸膜下分布为主的网状影及蜂窝状影,并除外造成UIP的多种疾病。

(王 松 全冠民)

图6-2-1A

图6-2-1B

图6-2-1C

图6-2-1D

图6-2-1E

图6-2-1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