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淋巴结病灶和非淋巴结病灶的区别

淋巴结病灶和非淋巴结病灶的区别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原发灶经淋巴管向肺门部淋巴结蔓延,产生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进一步可形成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结核病变。小结 原发性肺结核典型表现为双极期三个部位病变,若仅表现为肺内原发病灶即“Ghon”灶时,应重点分析其形态的特点,斑片状病变与腺泡结节征同时存在有助于诊断。

临床资料 男,24岁,低热、咳嗽1周。1周前出现低热,午后明显,伴轻度干咳。痰涂片及痰培养各3次均阴性,WBC 5.16×109/L。

影像学报告描述 CT肺窗(图5-14-1A、B)显示左肺上叶尖后段斑片及结节状影(箭),边缘欠清,邻近斜裂上端,但斜裂未见增厚。纵隔窗(图5-14-1C、D)显示左肺门组(10L区)、4L区及6区多发性肿大淋巴结(箭),最大短径1.0cm左右。增强CT(图5-14-1E、F)显示左肺门及纵隔肿大淋巴结轻度较均匀强化(箭)。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 均为:左肺上叶原发性肺结核,原发综合征。抗结核治疗后病变缩小。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原发性肺结核(prim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为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所致,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少见。当结核菌侵入细支气管和肺泡内引起炎性浸润,即原发病灶,且以肺上叶后段多见,其次为下叶尖段,大小多在0.5~2.0cm。位于锁骨下区者又称“Ghon”病灶。原发灶经淋巴管向肺门部淋巴结蔓延,产生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进一步可形成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结核病变。而同时具有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则称为原发综合征的“双极期”。本病临床表现可较轻微,从无症状到上呼吸道感染样表现及高热均可出现,也可出现低热、盗汗、食欲缺乏、乏力、咳嗽及体重下降等。

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①部位及形态:原发灶可见于肺任何部位,但以右上叶较多见,呈云絮状、斑片状及结节状,也可形成较大的节段性实变。淋巴结病变可累及同侧肺门与纵隔多个区域,其中右侧气管旁淋巴结最常受侵。②X线检查:可显示原发病变的灶性浸润+肺门淋巴结增大+二者之间的淋巴管炎所致的索条状影,为典型的双极期表现。③CT平扫:原发病灶呈小片状或斑片状影,边缘模糊,亦可为结节状阴影,境界尚清,密度较均匀。部分成人病例的原发灶表现为节段性实变,或结节状与球形病变。CT不易诊断淋巴管炎,可能与横断面成像有关,也可能因为原发病灶浸润范围较大,或病灶紧贴纵隔和肺门,使得淋巴管炎无法分辨。淋巴结炎表现为淋巴结增大,呈均匀或不均匀软组织密度,内部可有钙化。④CT增强:主要用于观察淋巴结病变,可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且能显示大小正常、但已受侵淋巴结的异常强化。<1.0cm的病变淋巴结多为较均匀强化,而>1.0cm,尤其2.0cm以上者多呈边缘环形强化,中心不强化或相对低密度区等表现。⑤MRI:有助于显示淋巴结增大及信号异常。

鉴别诊断 ①社区获得性肺炎:呈局限片状阴影,密度较均匀,很少合并结节样增生性改变,病程较短,抗生素治疗有效。②周围型肺癌伴淋巴结转移:多发生于老年患者,且肺部可见原发肿瘤病灶。

小结 原发性肺结核典型表现为双极期三个部位病变,若仅表现为肺内原发病灶即“Ghon”灶时,应重点分析其形态的特点,斑片状病变与腺泡结节征同时存在有助于诊断。

(周新华 赵泽钢)

图5-14-1A

图5-14-1B

图5-14-1C

图5-14-1D

图5-14-1E

图5-14-1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