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支气管肺炎影像学表现

支气管肺炎影像学表现

时间:2022-07-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病理改变与吸入物的形状有关,包括肺水肿、弥漫性细支气管炎、肺实变、肺泡炎、出血等,重者导致ARDS,镜下可见炎细胞浸润、肉芽肿,晚期形成纤维化及支气管扩张。反复发作的吸入性肺炎最终形成纤维化及支气管扩张。小结 吸入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为下肺及两肺背侧为著,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呈多灶性结节、GGO及实变,也可以肺门为中心,临床上有吸入史。

临床资料 女,42岁。头胸部外伤后4天,意识不清,气管切开,发热、咳嗽。体检:两肺呼吸音减低,右肺明显,并闻及湿啰音。

影像学报告描述 外伤当天CT(图5-10-1A,B)。两肺背侧体积缩小及实变(无尾箭头),右侧胸腔见引流管,右胸腔前、外及内侧线状少许气体密度影,右下叶内基底段小囊状气体密度影(箭)。1周后复查X线胸片(图5-10-1C),右肺大部斑片状及大片状实变,边缘模糊,左肺内中带见少量类似病变,右侧肋膈角变钝,胸腰椎金属密度固定物影像。外伤第9天复查CT(图5-10-1D~F),两肺多发小叶中心结节、空洞化结节(箭)及肺背侧不均匀实变。

影像诊断与最后诊断 均为:①吸入性肺炎;②右侧少量气胸、肺撕裂伤及两肺背侧膨胀不全。

临床与影像学要点 吸入性肺炎(inhalation pneumonia)为意识障碍患者及新生儿经呼吸道吸入呕吐物、羊水或司机吸入汽油等所致的炎症。病理改变与吸入物的形状有关,包括肺水肿、弥漫性细支气管炎、肺实变、肺泡炎、出血等,重者导致ARDS,镜下可见炎细胞浸润、肉芽肿,晚期形成纤维化及支气管扩张。临床表现为呛咳、发热、气急、呼吸困难、胸痛、发绀、血痰等症状。

影像学特点如下。①部位:常见于两侧中下肺背侧,沿肺纹理或支气管血管束分布,肺底部及肺门周围明显。②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肺水肿时两肺门呈中心蝶翼状分布。③CT表现为多灶性病变,包括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斑片状及小叶性或节段性GGO及实变,边缘模糊,合并化脓菌感染时可见空洞。脂质吸入时为低密度。④支气管阻塞时伴肺叶及肺段膨胀不全,不完全性阻塞时可见空气潴留。重症患者可出现坏死、脓肿、肺栓塞。反复发作的吸入性肺炎最终形成纤维化及支气管扩张。

鉴别诊断 ①社区获得性肺炎: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可反复发生,但一般不在同一部位。②肺梗死:呈楔形或三角区,底边位于胸膜,增强扫描可见肺动脉内充盈缺损。③心源性肺水肿:可见Kelery线及心影增大,短期内吸收。④机遇性肺炎:临床上有免疫力低下病史。

小结 吸入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为下肺及两肺背侧为著,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呈多灶性结节、GGO及实变,也可以肺门为中心,临床上有吸入史。

(谢汝明 袁 涛)

图5-10-1A

图5-10-1B

图5-10-1C

图5-10-1D

图5-10-1E

图5-10-1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